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浅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浅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造就出一批批素质好、技能高、能力强且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劳动者。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是指生产一线的工人,是物品制造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技艺和态度决定物品的质量;而“工匠精神”则是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敬业专一,对产品品质追求到极致的一种探索、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重点、新目标。

  二、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因为有鲁班、李春、茅以升、王选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才有故宫、圆明园、赵州桥等世界奇观建筑;因为有赵慨、陶玉等瓷雕艺人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景德镇陶瓷的艺术珍品。“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树立品牌的推动力,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强劲支撑,毫无疑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2)当今社会“工匠精神”有所缺失。在我国现代社会,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功利化、利益化心理明显,社会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部分企业只注重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工匠精神”在企业对短期效益的追逐中渐渐被淡化,产品粗制滥造,难出精品,难树品牌,更有不少新生企业犹如昙花一现生命短暂。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时代呼唤和需要“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的“工匠精神”来自企业的员工,只有员工具备了“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和竞争力。而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充分融合对接,着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育。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多年来形成的“就业第一”的办学导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传技”、轻“育人”的认识偏差,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尽快补上“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牢固基础。

  三、 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 “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渠道,因而专业课程教学毫无疑问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并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融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注耐心”这一宝贵的“工匠精神”。

  (2)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润育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N精神、一种理念、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来体现的,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的。有职教专家指出:“作为高职院校,比培养一名大国工匠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有效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达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观念和职业素养,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做好宿舍值日,用心参与班集体的每一次活动,真诚对待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日常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得以形成、渗透和固化,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成效。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练“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职教德育主线,组织学生开展以“工匠精神”培育为目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和塑造“工匠精神”。比如,开辟“工匠讲坛”,定期邀请企业精英、优秀校友给学生讲“工匠故事”;开展职业技能比赛,积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竞技活动中树立做一名技艺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人生理想;成立以专业教师为导师的学生专业社团和各种科技协会,让学生在发展兴趣、提升技能、追求卓越中提练和养成“工匠精神”。

  (4)在实践训练中提升“工匠精神”。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在理论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进行系统的培育引导,还要注重在具体的实习实训中进行强化和提升:一是在专业实训中养成“工匠精神”。专业实训是高职生在校内仿真的实训基地开展的技能操作训练,是学习和养成“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教师要结合培养目标切实制订好培训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实训实习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布置实际工作任务、开展产品质量大比拼等活动,利用实践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从中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深切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直至全心追求“工匠精神”。二是在企业实践中强化“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靠长期工作实践积累,还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高职院校已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要注重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充分利用企业文化、优秀员工的事迹熏陶和感染学生;通过严格管理、规范流程、认真考核、制订奖惩制度等,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端正工作态度、加强服务技能和提高服务质量,自觉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专注敬业、精益求精,从而使“工匠精神”得到不断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0800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