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进

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进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生大学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目的就是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达到一定的实际应用水平,能够用计算机来解决自己的专业问题,打下未来就业的基础。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录入、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Internet应用等等。在经济建设中,熟练使用计算机是各企业技能型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基本能够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要。但是教学目标还不是十分清晰,在教学方法上少有创新,解决这些问题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我们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远期目标的实现以及现实需要都有重要意义。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学生不同的需求。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既有大城市的独生子女,也有来自边远地区的农家子弟。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计算机水平高的轻车熟路,甚至可以弄几个“高级动作”,而有的却把计算机视为新鲜玩意儿,从来没有接触过。[1] 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却是针对初入高职一般学生的水平,往往是从计算机最基本的打字开始,这让一般基础较高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学生仍倍感吃力。造成部分学生望而止步,无法跟上课时较少,进度较快的课程;部分学生钟情于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和发展,对于陈旧的课时内容没有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心里。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使用教条化。一本教材不可能时时更新,往往要经过一个相当的周期,《计算机应用基础》也是如此,课本知识严重滞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教材的编写只能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通用性,所以起点不高,从2007年出版至今历经多次修订,但教材中关于电脑软件、硬件和网络方面的知识仍然滞后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速度,这是必然的,今后这样的情形依然存在。[2]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仍然无法摆脱教材的束缚,平时做的习题还在重复着已经陈旧的知识,实际操作所用的软件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了。这就使得有些学生完成了课程学习,却在真正的实际应用面前茫然无措。

  2.3 教学方法仍然不摆脱单纯的灌输。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划分的比较清楚,教师往往依照教材的内容编排,按章节讲解,当一个部分完成后再上机操作,这显然不符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本来在实际操作中,一个相当复杂的理论问题只需教师的一个提示便能很快解决,却要话花费较多的课时才能讲清楚,学生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对号入座”。

  2.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脱节。非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不同的,对于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不相同,有的侧重于构图和动漫制作,有的着眼于模型的构建和数据的整合,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却不能完全兼顾所有专业的需求,有些知识和技能就会不够用,有些则用不着。

  3.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

  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上出现的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3.1 以学生为主体,分类教学。在刚进入高职的学生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差异进行划分,成为数个学习团体。那些根本没有计算机基础,从来没有上过互联网的学生,要让他们尽快上机操作,有可能的话尽量减少和省去关联度不大的理论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字、排版、制表这些基本功的锻炼上,使他们尽快地跟上教学的进程。对于那些对于计算机相当熟练,甚至是游戏高手的学生来说,最紧迫地任务是转变他们兴趣爱好点,把游戏才能尽快地转化为专业操作技能。

  3.2 引入最新技术,培育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所学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教材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滞后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挖掘最新的计算机应用信息,把先进的软件和应用方法加入到实践课程中去,始终保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进行延伸,实训课的内容和科目要与职业技能的锻炼相适应,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更广泛地了解最新的计算机前沿技术,大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由于非专业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公共课,课时短、内容多、操作性强,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要有所突破,应该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因为计算机应用本来就是一种实际操作,很难用板书在课堂上讲解清楚,多媒体教学可以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抽象的理论、概念、名词以及操作程序、应用技巧转换为动态的直观形象。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感受到计算机的魅力和神奇,通过感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3]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是属性的必然,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实际应用状态,基本省略了课堂的黑板教学,直接进入实训阶段,留出更多的课时来进行与本专业有关的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深造。

  3.4 根据专业需要,突出应用重点。非计算机专业区别很大,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方向也不同,所以教学方法就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不可严循守旧,要积极创新。教师要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注意本专业的特点,比如司法会计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Excel表格制作或者会计软件作为重点。要挤出相应的课时进行详细的讲授,通过实例来强化专业课的内容,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实际应用状态,能够独立地用计算机完成一个工作项目或产品的设计,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拥有定岗作业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本身就与计算机互联网密不可分,但是它的应用方向与模具专业大相径庭,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更具形象思维的特征。他们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Dreamweaver和Photoshop的应用,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淘宝网店的装修和设计。学生在就职后就要接触电商、网店、网页,网店的设计装潢和网页的制作就要经常接触,虽然不能像计算机专业学生那样造诣深厚,但是能够做到够用就好,这无疑是为自己的优势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综述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职业人才的重任,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高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在技能方面的体现。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让高职学生成为计算机应用的行家里手。(作者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67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