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微课视域下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

微课视域下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Abstract】Micro class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in teaching of academic fields. Rationally using the advantage of small class exists, to make it eff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applied to public sports theory class teaching, to promote public sports theory class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reasonable.

  【Key words】Micro class; Higher vocational public sports theory; The teaching reform

  微课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直至2012年底,由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微课大赛后,关于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备受教育界关注,并迎来一阵“微课”研究热潮。 热潮过后的冷却,使更多的学者更理性地分析微课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高职体育教学体育课作为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其中体育理论课课时少,内容繁多,教学任务繁重等问题凸显,导致体育理论课教学发展进入困境。为此,研究在微课的视域下,探究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并期待能引起高职院校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视与关注。

  1 微课在教学中的存在方式与优势

  1.1 微课在教学中的存在方式

  从关于微课的文献资料及它出现在教育领域的形式可见,微课与现代化的数字科技相关,它的出现是信息时代促进教育领域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的方向标,笔者认为微课可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亦是可供教师运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性、实效性,及突出的辅助功能是它存在于教学中的主要方式,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因此,认清微课在教学中的存在方式,才能更清晰地确定微课在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才能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1.2 微课在教学中呈现的优势

  在2002年《纲要》中关于体育理论课课时所占比例(10%)的规定可见,相较1992年的《纲要》中体育理论课课时比例(12%),2002年的《纲要》对体育理论课的开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相差2%的变化,促使体育理论课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设计等工作的开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取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体育理论知识,考验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笔直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性教学手段,要科学合理地将微课运用到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它在教学中的优势,才能在面临课时少、内容繁多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达到最佳实效性。笔者通过网络资源观看微课视频以及文献资料查阅,发现微课在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用时短,可在短时间内,以最直观的方式――视频,呈现清晰的知识点、技术动作示范;二是目的性强、学习操作便利;三是可供学生提供免费的,并可长期保存的自主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更灵活,充分体现它的辅助功能;四是教学层次分明,突破传统的教法与学法,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显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

  2 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2.1 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时间安排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的时间一般为1-1.5年。一学期的体育课中,按《纲要》的要求是4学时,但能实现这10%课时的学校屈指可数,或在教学进度中未曾体现,或将理论课直接在室外的实践课上进行教授,每节实践课都安排小部分理论内容。这样的情况造成知识的零散,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更不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形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

  2.2 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材及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方向标,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运用。笔者发现,不同的学校,选用的教材中有统编的,有自编的,并且自编的居多。自编高职体育教材一般以本科教材为参照,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相差无几,但如体育保健、体育运动训练等内容却相差甚远,这样的情况导致体育理论课的知识传授的局限性、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但也有个别教材增加与职业体育教育有关的内容,如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和保健的知识等。

  2.3 教与学的主要方式

  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主要表现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或运用多媒体进行课件讲学,后者虽比前者手段优越,但并不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3 微课视域下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

  3.1 科学运用微课,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质量

  微课视域下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应突出医学生自主地学习为主,转变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转变他们对获取体育类知识途径的惯性思维。在信息技术时代,微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份现成的,可永久性保存的学习资源,它持续时间短,内容清晰,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同时,应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运用微课资源,学生应如何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或练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地在这几个环节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印象,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3.2 加强高职体育教师的“微课”业务培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时俱进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业务培训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的在教育领域引起的浪潮,将使教师运用微课教学的教学方法得到普及性的发展,同时对于高职体育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自2012年的全国微课竞赛后,各阶段从小学至大学的大小型微课竞赛、相关微课的培训层出不穷,这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高职院校应以此为教学改革契机,加强体育教师关于微课制作的培训与学习,提高该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改进现行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及实效性,促进体育理论课教学方式转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时俱进。

  3.3 拓展高职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微课资源,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信息时代,学生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手提或台式电脑在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下,使学习资源的获取带来便利。体育理论与实践并行,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高职院校可建立供教师与学生共享资源的平台,可开设素质拓展课,增加公共体育理论课,让学生在课与网络环境下,知道如何进行科学地锻炼、保健身体,如何去欣赏一场惊心动魄或气愤填膺的比赛,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逐步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21088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