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浅谈对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性思考

浅谈对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性思考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 导向 误区 思考
  【论文摘要】简要分析思考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误区和制约因素,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思考,指出正确理解和把握以就业为导向,可有效地防止把高等职业教育引向歧途,甚至推向危险境地,从而有利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向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当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的共识。然而在高职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进程中,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中怎样理解把握“以就业为导向”,怎样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是否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来指导高职的建设发展,既存在误区,又受到制约,笔者以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误区
  误区之一:就业教育:高职教育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下,不少办学者狭隘地把就业教育等同于高职教育,“一切为了就业,一切服务于就业,一切服从于就业”、“就业工作是学校高于一切的工作”、“就业是学校的生命线”等理念因而贯穿于学院的一切工作之中,就业率高则说明办学好,行政主管部门甚至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以及确定招生规模的重要指标对社会公布,学校同样把就业率作为考核部门负责人的重要指标。
  误区之二:满足社会需求=高职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另一误区是把简单的满足社会需求当作高职办学的追求目标,不管什么行业、什么工种,也不论什么层次、什么要求,只要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就是高职教育。
  误区之三:强化技能=高职教育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由此使学校从只注重知识灌输走向一味降低理论要求,过分强调实践技能的另一极端,似乎证书越多、技能愈强愈是高职教育。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制约因素
  从现阶段社会实际看,要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还受到许多因素制约,短时间内要突破它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更不是几所高职院校讲讲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1.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
  要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有十分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各行各业,各种从业人员,都必须就业准入,知识型、技术型、技能型岗位尤其要强调就业准入。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颁布的1838个职业(工种),才仅仅90多个技术性强、服务质量要求高和覆盖面广、流动性大的职业(工种)实行了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的市场没有完全形成,对“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的推动力就不大。
  2.人才需求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真实性、可靠性不强
  目前社会上虽然人才市场比较繁荣,人才网、就业信息、招聘信息网等媒体众多,但人才需求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真实性、可靠性不强往往会误导学校的专业设置。
  3.市场专业调研的虚假性
  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是高职院专业设置的基础。高职院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必须进行必要的专业论证和人才需求调查,但由于人才需求信息渠道不畅通,学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局部的调查,获取有限的信息,有的甚至制造虚假的信息,根本无从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真实情况,以此为导向来开设专业显然有很大的偶然性。
  4.培养周期(学制)的局限性
  由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而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会变幻莫测,人才需求单位不可能停止脚步等待学校几年后培养出的人才,而且,今天就业状况良好的专业几年后的情况不一定如此,因此,以就业状况为导向作为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依据,几年后培养出的人才或许早已成为滞销品。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分析与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存在误区,更受诸多因素制约难以实施,因而对“以就业为导向”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
  “一切为了学生就业”,道理上并没有错,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使用(就业),问题是怎样看待和理解“就业”二字?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是满足于学生仅仅找到一份工作而已,还是追求学生找到学以致用的岗位?是围绕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还是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到工作就行?只满足于学生能找到工作的就业实际上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就业,而用非所学的就业则更是教育资源的实质性浪费,如果说这种就业率在眼下对学校还有一点作用,长此下去必将危及学校的生命力,这并非危言耸听。
  目前而言,多数人对“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浅表的、具体的就业环节上,以为只要一切为就业大开绿灯就做到了“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只要就业了就行,专业是否对口,就业质量高低如何是另一回事。高职教育要不要考虑就业,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都无法就业,专业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学校就失去存在的价值。然而,不能忽视的是高职院校应该如何考虑就业问题,如何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内涵,就业率高是否就代表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好,就业是否要考虑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的问题,等等、等等,很值得讨论。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不同于工厂、企业。工厂、企业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既要考虑到产品的原材料,又要考虑生产过程,还要考虑产品销售,而学校的本质属性和最终目标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至于培养出的人才究竟如何就业、具体到什么岗位就业其实不应是学校的职责,而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过分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甚至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以及确定招生规模的重要指标,不仅会把高等职业教育推向目前已被基本否定的“教育产业化”的道路,严重地讲,还会大量分散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冲击学校的正常教学,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其次,高职院校不是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从宏观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不只是为了人员的就业,从微观看,学生就业的前提是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就业”是结果,“培养”是过程。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往往会造成盲目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目前,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背道而驰的是,不少用人单位无视教育教学规律,不等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就要求学生提前上岗,学校也为了保证就业率不得而为之地允许学生提早走出校门,无疑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最终结果是把低质的“半成品”甚至是“不合格产品”直接推向了社会。
  再者,就业率高是否就表明教学质量高?办学好?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就业率既与教学质量有关,又与专业设置有关,既与学校规模有关,又与学校声誉有关,还与毕业生人数和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有关。总之,就业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没有正比的逻辑关系。
  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很重要的因素是缘起于就业难,而就业难既有人为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学院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要是原因,学生盲目挤报热门专业是原因,用人单位盲目高要求是原因,就业高峰影响也是原因。目前的就业市场没有做到就业信息公开和就业管理公开,岗位需求信息和求职者之间还不能实现信息的完全对称,就业服务还没有实现社会化管理等也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不应把就业难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更不能以“就业矛盾突出”作为不要求专业对口的理由。“就业矛盾突出”其实只是社会转型及特定时期内的暂时现象,如果因为就业困难就只追求就业率而不追求专业对口率,显然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可见把高职教育定位于就业导向的教育是极其严重的功利性短期行为。
  狭隘地理解和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以就业为目的一般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的低层次要求,显然不能广泛用于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确定学校办学目标。高职教育一味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只注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而忽视了其“高等性”,把高职院校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一味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还会把高职毕业生简单地当作就业岗位的“消费者”,而高职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应用成熟技术把科技成果、专利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应用和转化过程中,足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高职人才不仅仅是就业岗位的“消费者”,更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必须指出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的密切关系。但是,“满足社会需求”并不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简单的“供”“求”关系,“需求”的深层的涵义是“好用”,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满足用人单位岗位实际的使用要求。
  总之,不管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都不应是简单的、低层次的就业教育,也不是单一技能的培训,更不是培养普通工种人员,其先决条件和最终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特征所在。
  客观地分析“以就业为导向”,正确理解和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内涵,可有效地防止把高等职业教育引向歧途,甚至推向危险境地,从而有利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向健康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566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