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财政金融 > 商务部与财政部的十年抵牾

商务部与财政部的十年抵牾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大陆财政金融收入主要来源于流通环节的间接税。这一税制结构的困境带来了商务部和财政部长达十年的争执。

 

  商务部与财政部,一个管流通,一个管征收,各自的立场使得两部委之间扯不断、理还乱。最近媒体大肆报道的关于调低奢侈品进口关税的暗战,将商务部、财政部的利益冲突推向一个高潮。

 

  争执难下的关税调整

 

  奢侈品关税之争再次凸显了商务部与财政部的矛盾。

 

  近一个月以来,由商务部和财政部的争执所引发的奢侈品进口关税到底该不该降的讨论热浪高涨。6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目,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中国在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包括中高档商品的关税问题上,各个部门已达成共识。

 

  而623,财政部相关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十分不给商务部面子,声称没有听说要调整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关税。

 

  阵地很快转移到网上。24日的商务部网站上刊载文章,表示应调降商品进口环节税。文章中称,高额的进口税是海外中高档商品境内外差价过高的重要原因,并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消费外移。

 

  紧随其后,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刊发文章《不应取消或降低奢侈品进口消费税》。文章中援引专家观点表示,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就是对富人征税,有利于社会公平,不但不应该降,反而应该提高。

 

  奢侈品关税到底该不该降?

 

  作为商务部而言,扩大国内商业消费,增加流通,就是他们的成绩。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贸易持续顺差,商务部面临调结构、扩内需的巨大压力。据统计,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显示,中国高昂的税率造成中国人在国外购买消费奢侈品是国内市场的4倍。2010年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高达120亿元。如果对化妆品、奶粉、服装、鞋帽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降税或免税,将为中国带来庞大的购物回流高潮。

 

  而财政部却难以洒脱。据悉,中国内地进口高档消费品需缴纳6.5%-18%的进口关税、17%的增值税,以及高达30%的消费税,三项加起来累计需要缴纳最高达到60%多的税费。这部分是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据财政部数据,2010年中国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约为1.05万亿元,关税达2027多亿元,这三项合计占到了中央财政收入的29.5%之多。很显然,这部分如若降低,则无疑将很大程度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

 

  如果降低进口税,进口商品经营环节的税收可能增加,但这部分增加的税收远远补不上降低或取消进口税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减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媒体表示。

 

  关于下调进口关税,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曾表示,商务部正研究制定相关下调中国进口关税的相关政策。然而,陈德铭的表态,并没有其他部门的响应。

 

  商务部与财政部在关税上的分歧,可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入世谈判。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财政部时刻关注谈判结果,就怕关税没了。最后时任总理一锤定音,2000年关税由原来的43%降至17%

 

  但之后开始,关税的调整,相比起商务部,财政部其实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是关税调整的议事协调机构,主任由财政部部长兼任,成员来自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11个部委,办公室设在财政部关税司,具体工作主要由财政部来承担。据悉,早在2009年商务部就曾提出降低部分奢侈品相关税率,但财政部出于影响税收的考虑而予以否决。

 

  姚坚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问题,各部委已达成原则上的共识,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奢侈品关税是否会降,目前来看,仍然是个未知数。

 

  稳外需拉内需。各执一词

 

  与奢侈品进口关税调整同时被热切关注的,还有关于出口退税的调整。历经7次上调的出口退税率,近期却频频传出回调声音。

 

  早在2010年初,关于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联动酝酿降低和取消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为主的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的消息就广为传播。并有消息称,财政部3月曾提出一套调整方案,并在4月初会同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讨论。

 商务部与财政部的十年抵牾

  今年6月中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口退税在总体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高能耗、高污染的某些产品,将非常有可能降低退税。

 

  出口退税率是否应该回调,商务部和财政部之间各有立场。虽然中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顺差,但出口增速却出现连续两个月的回落,顺差收窄。在市场预期不稳定、人民币升值,以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的回调无疑会大大增加出口企业的压力,此非主管出口的商务部所乐见。

 

  而对财政部而言,保持出口退税率的高位将极大影响财政收入,增加财政负担。据财政部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出口退税共计7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约合841亿元。

 

  这并不是财政部和商务部关于出口退税的第一次较量。2008年,国务院确定了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其中提出了完善出口税收政策,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

 

  此后不久,商务部财务司提交《确立出口足额退税制度》的报告,提出除两高一资产品外,尽快实现出口足额退税,并由中央财政承担全部出口退税。该报告在商务部内部进行了讨论。

 

  然而,财政部却持不同意见,表示出口退税应该是调整出口规模和结构的手段。据财政部相关人士测算,按照2008年出口情况,如果综合出口退税率由12.4%增长到15.3%,增加的出口退税资金将达1600亿元左右,将给中央财政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稳外需,财政部、商务部意见相左;在扩内需方面,两个部委也矛盾重重。商务部的计划和筹谋,在遇到财政部时似乎都化为泡影。受经济危机影响,商务部从2008年年底开始对发放消费券以拉动内需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2009两会期间,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特殊的办法,我认为是一项比较可行的选择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同期则表示,不会发行全国性消费券。之后财政部人士称理由是,消费券并不能有效扩大内需,只能一时促进消费。

 

  财政部不出钱,商务部自然也难使上劲。全国发行消费券的计划在沸沸扬扬的争论之中搁浅。

 

  谁动了谁的利益?

 

  我看财政部的领导很积极,但有一个最大的阻力就是由外经贸部门脱胎而来的商务部,因为商务部会觉得吸引外资的数字说起来很有自豪感。实际上它的态度就是能拖就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就财政部、商务部两税合一的争执,如此表示。

 

  两税合一是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由15%提高到25%,这被认为是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既定方向。但财政部、商务部对这一问题的拉锯战却旷日持久。20048月,财政部起草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方案,并递交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讨论。

 

  然而,有媒体报道称,商务部以两税合一将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为由,反对尽快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该草案在国务院法制办被长期搁置。

 

  20051月,财政部、国税总局全力推动两税合一的实施。112日,时任财政部长金人庆呼吁,实施两税合一的时机已经成熟,形势迫在眉睫,不可再拖。116日,时任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再次强调,两税合一时机成熟。

 

  而同时,商务部也在坚持自己的立场。2005126日,商务部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会上,当时在商务部主管外资工作的廖晓淇副部长致书面致辞,表示,外资对于中国的作用非常深远,商务部将继续大力增加外资数量。商务部专家认为,实行两税合一,取消外资的优惠政策,将可能导致部分外资流向越南、韩国等其他优惠明显的国家。

 

  当年年底商务部统计,20051月至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9%,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商对两税合并的顾虑。

 

  商务部随后提出,为吸引外资,应提供三四年的缓冲期。在各方的热烈争论声中,两税合一的方案最终没能提交到当年的全国人代会进行审议。直到2008年,两税合一才得以实施,商务部获胜。

 

  对于中国入世后商务部与财政部长达十年的税务争执,经济学家赵晓称,中国缺乏一套透明、有法可依的政策博弈系统,这使得国家政策决策过程随时可能被强者所左右。

 

  作者:吴婷 来源:凤凰周刊 20112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42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