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财政金融 > 基于横向金融关系的中小企业内生性外源融资机

基于横向金融关系的中小企业内生性外源融资机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在陕西省省委及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正确引导下,2011年陕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陕西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40.5万个,从业人员73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6190亿元,实交税金710亿元,利润总额1573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48%,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5%,名副其实地占据全省经济 “半壁江山”,且力争在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22%,增加值达到18%。在良好机遇和艰巨的任务下,陕西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自身修炼,积聚力量,发展壮大,克服融资渠道不畅,容易断裂的资金链现象,成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陕西省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状况
  企业融资分为外源性融资及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通过企业的权益资本、留存收益的积累及提取的折旧产生。目前陕西的外源性融资严重不足,仍以自我积累的内源性融资为主。内源性融资占到60%,外源性融资占到40%,根据陕西中小企业促进局2011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尽管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总体平稳、健康、向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陕西60%的中小企业没有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企业成本和税费上涨较快,利润水平下降;市场需求不足,致使部分行业经营困难;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扶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企业负担较重。又据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如下:有25.7%的企业资金缺口很大,急需融资,45.7%略有缺口,需要融资,73.8%的企业面临贷款难问题。
  二、陕西省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问题分析
  (一)现有纵向金融体系不适应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 根据融资次序理论,外源融资中先债务融资后股权融资,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陕西中小企业来说,债务融资不易分散经营权,又避免过早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的弊端。同时可以带来税盾效应,不失为优先选择的渠道。但从整个金融机构的外源融资实际操作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更加偏爱大型企业,原因是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比较规范,信用标准比较高及抵押物比较易于衡量,容易带来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完善,财务报表不规范,资信能力比较差,可抵押物缺乏,贷款项目的信息又以难以衡量的软信息为主,使银行很难估算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率,加上贷款手续复杂,额度小,所以对于科层结构比较复杂的大银行从组织结构视角,一般更乐意财务报表型、资产保证型及信用评分型的交易性贷款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以避免过高的交易成本加大贷款的风险。根据西部网的相关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工商联主席冯钧平说,“陕西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只占到整个资金来源的20%左右,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他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督促银行拿出一个适当的贷款比例,给中小企业贷款适度“松绑”。可见中小企业一般很难获得金融机构长足而稳定的资金保障。
  (二)不发达资本市场不适应陕西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 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还不很发达,对发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融合对中小企业还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虽然国家提出了中小企业中的高科技产业优先上市的政策,但苛刻的上市的条件又将大部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如在主板上市的股份公司,要求有严格的经营业绩和注册资本条件,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知名度应比较高,而往往具备这些条件上市的还是规模比较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不但条件高,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财力成本,且成功概率很低。在海外“二板市场”上市,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加上上市经验缺乏、信息闭塞,发行股票融资成为难题。三板非上市公司的场外交易融资市场,我国20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挂牌企业还不足100家。而对于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说,条件很高,程序又很复杂,中小企业自发集合发债几乎空白,且发行单位盈利能力及信用评级高,所以大多都是政府撮合,人为推动。未能与市场形成互动规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发给委、陕西证监局2010年金融运行报告数据分析:陕西中小企业通过股票上市融资不到8.8%,因此要想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陕西中小企业缺乏运作风险投资机制及信贷担保机制 虽
  然陕西省成立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专门负责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的风险资金运作,但由于风险资本的筹资机制未能建立,在资金的比例安排上,政府投资仍然偏高,民间游移的社会资本未能发挥应有的效力,积极性不高。加上风险投资公司缺乏良性的运作机制,管理混乱、政企不分,导致风险投资基金难以实现高效运作,且缺乏风险投资资本的退出机制,使闲置的社会资本望而却步。陕西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已经有10多年时间,目前在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备案的担保公司达144家,其中过亿元担保机构29家,注册资本总额达93亿元,累计担保额突破330亿元。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明显看出,我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仍然突出,融资担保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以政府组建的担保机构为主,而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商业和互助担保机构却很少。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有限。
  三、陕西省中小企业横向金融关系的内生性外源性融资对策
  (一)采用集群发展思路,以组团形式拓宽外源性融资渠道
  根据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在现实中的金融支持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提出符合陕西实际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实现集群内的资金的内部流动及外源融资的外部供给。达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金融机构互动双赢的局面。即按照产业集群理论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将产业内的中小企业依据产业相近、彼此业务相关、相互熟悉条件以组团的方式成立融资团体,由集群里代表性的核心企业牵头组建集群投融资公司,以此为纽带汇集群里所有中小企业贷款申请,批量取得外源性融资的发展模式。抱团融资发展,抱团经营,克服了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时存在的违约风险顾虑,且由集群投融资公司为集群里企业提供担保与咨询,避免了集群内部企业风险的相互推诿。它以信誉约束的机制,以集体信贷的规模即提高了外源性债务融资的比重,又提升了银行融资运作效率,降低了融资的成本,且集群投融资公司可以合理组织企业间闲散的资金,从新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是一种良性的内外并存的融资模式。在现实中是可行的。从2010年底开始,陕西省通过抱团贷款,已连续发行两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累计为8户企业融资4.31亿元,2011年10月,中兴林产与杨凌本香集团、陕西国德电器三家联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从银行间债券市场募集资金2.1亿元,其中中兴林产获得募集资金1.2亿元,一下子解决了公司三年的流动资金需求。

 (二)组建或重组股份有限公司或借壳上市,争取更多外源性融资 首先按照我国公司制要求,任何公司制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需经过严格的审批,且须符合发行股票及债券的相关条件,且公开上市交易。不允许场外的柜台交易,但能进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的股票与债券都是业绩突出的大型企业,而场外柜台市场的缺乏使完全通过直接募资的中小企业素手无策。因次应尽早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通过资产或债务重组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借壳上市公开募集股份,上市挂牌交易。其次政府要创造条件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海外二板市场融资。根据中国西部网数据:目前陕西省上市公司已达37家,在西部12省市排名第二,通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有6家,其中的达刚路机、中航电测、坚瑞消防、启源装备创业板公司是陕西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通过在创业板上市共实现融资19.96亿元,实现了产业、科技和资本的融合发展。通过债务重组、借壳上市的如:陕西延长石油化建股份公司简称延长化建,其“前身”—ST秦丰,其股票在2007年5月9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2008年12月26日通过借壳上市恢复交易。直2011年销售收入达千亿,股价较之重组前翻了2倍多。其乐观业绩成为陕西资产债务重组后借壳上市的典型示范。之后的烽火电子、易食股份、西安民生等3家上市公司完成重组,其资产状况明显改善,形象也很快提升。重组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也陆续上市,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陕西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12%,平均每股收益0.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29%。
  (三)积极培育风险投资公司,扩大风险资金来源,完善风险资金退出机制 目前陕西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比较单一,除了内源性积累发展外,更多的外源性融资则是金融机构“惜贷”下的债务融资,创业板上市的资本市场融资则是凤毛麟角,因此应积极培育专业性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及民间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吸收闲置及游移的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养老金、保险金等,参与到风险投资基金中,以扩大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据统计,2011年陕西省民间投资达到5016.97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42.7%提高到51.7%,增长速度达到42.5%,高于全省投资增幅12.8个百分点,投资的领域遍及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各个行业,投资积极性很高,因此应抓住机遇吸收民间闲置资金扩大风险资金来源,同时积极建立健全健康的风险资金的退出机制与保障机制,提高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使风险投资公司与中小企业实现双赢。
  (四)建立以政府扶持为辅、商业与互助担保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以政府出资扶持为主的担保公司,难以发挥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且提供的担保服务有限,有的仅仅为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提供担保,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却与担保无门。纯粹的单一的商业性或互助担保容易发展成利益化下产物,有的直接成为揽存发放的高利贷机构,或者风险加大无利可投宣布破产。因此应发展政府扶持为辅,商业和互助担保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一种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中小企业、政府参与的风险联动机制,保证中小企业参保融资,条件是以自身的财产或有潜力的评估项目进行反担保,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根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比例担保,通常是商业协作银行承担10%-20%的风险,担保公司承担80%-90%的风险。政府根据风险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的偿债风险、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不平等的违约风险提供风险补偿,比例一般为10%-20%,以弥补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的坏账损失。并且为保证担保机构能够顺利组建和持续经营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与税收扶持。据金融时报报道: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目前已经正式启动,作为风险补偿资金的托管银行,长安银行将为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20亿元的专项信贷支持,并最终按本金损失额不超过50%予以风险补偿。该风险补偿资金的初期规模为7200万元。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的通知》[陕中企规发(2012)51号]2012年4月。
  [2]陕西省人民政府:《省中小企业局:全省中小企业工作综述》2012年1月28日。
  [3]朱晨纯:《中小企业集群“组团”融资模式研究》,浙江师大2010年硕士论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中小企业司:《陕西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2012年1月13日。
  [5]季学风:《发展民问融资渠道服务中小企业融资》,《财会研究》2009年第7期。
  [6]马建飞: 《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为特征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建议》,《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6期。
  [7]幸琼、涂中才:《高科技企业投融体系研究》,《企业经济》2007年第10期。
  [本文受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11KRM22)资助]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573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