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4)03-033-05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0.33%,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必然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储蓄、消费、劳动力供给、社会养老制度安排、人力资本形成,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主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一、文献回顾
  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以及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王德文认为,中国人口低增长率会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低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而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却不断创造出大量新的劳动力需求,造成劳动力供求缺口,导致工资上升,提升劳动成本。如果没有更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作为后盾,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彭秀健通过建立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杨道兵和陆杰华预测了21世纪上半叶中国劳动力老化的变动趋势,指出15~29岁的青年劳动力人口比例基本上呈下降趋势,45~64岁老年劳动力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于2035年达到峰值44.18%,随后一直稳定在44%左右。劳动力老化会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不利影响。王金营和杨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劳动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提高1.06个百分点。未来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将导致抚养负担上升,可能会制约经济增长。陈忠斌和蔡东汉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和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人口老化,老年抚养比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突现出来,人均资本增长率迅速下降。”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李海明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人口老化会使劳动供给减少,但未必使储蓄率下降;人口老化会使个体生产力下降,但未必使总生产力下降,因此人口老化并不必然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翟振武和赵梦晗认为,尽管由生育率下降造成的年轻劳动力数量下降的趋势在一定时期难以改变,但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依然很大,而且已经提高的劳动力质量不断替代劳动力数量,因此数量减少并不代表数量的短缺。
  尽管国内外学者就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由于研究的方法和数据不同,至今仍未得出一致结论。这些研究或是着眼于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是着眼于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两者综合起来考虑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探讨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由于在人口转变时期出生率逐渐下降,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会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也会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老化之后,经过一代人左右的滞后期,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老化。主要表现为15~29岁的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45~64岁的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上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劳动力供给:一是通过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二是通过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影响劳动力供给。
  1.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影响
  中国人口出生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波动中下降,标志着中国进人以“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接近死亡率”为特点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与出生率下降相对应的是0~14岁的少年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从1982年的33.6%下降到2011年的16.5%。同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缓慢上升,从1982年的4.9%上升到2011年的9.1%。与此同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从1982年的61.5%上升到2011年的74.4%。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1982年为62517万人,2000年达到88910万人。201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更是突破10亿,达到100283万人。
  但是在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后期,由于出生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慢,少年人口比重缓慢降低,老年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随着人口转变过程的进行,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面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尽管目前人口数量仍在缓慢增长,但是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口数量会在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因此,未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会降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曾经按照中国生育率方案对中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于2015年达到顶峰,此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不断下降,2030年将减少到10亿以内,为98757万人。此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减少,2050年将减少到84947.5万人,21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到61464.2万人。
 2.人口老龄化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影响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作为总人口的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也呈现出老化趋势。1991年15~29岁的青年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46.28%,45~64岁的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23.29%。2001年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比1991年有所下降,为32.67%,而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则有所上升,达到29.49%。2011年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2001年基本持平,而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达到33.7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将进一步老化。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的预测,2015年15~29岁的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至31.90%,45~64岁的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 重上升至36.98%。2050年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下降至25.11%,而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44.79%(表1)。
  三、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供给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经济增长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支持。劳动年龄人口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构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要素。劳动力数量减少虽然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来弥补,但是目前中国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在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能找不到足够的工人,造成设备空置,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部分企业即使能够找到足够的工人,也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这不仅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障碍,还会影响经济增长。
  其次,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和投资。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储蓄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和布伦贝格(Brumberg)于1954年在《效用分析和生产函数:对横截面数据的一个解释》一文中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较早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能够根据其一生的预期总收入水平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储蓄和消费比例,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劳动年龄人口通过工作获得收入,除了用于自身消费以外,还要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养育子女,并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养老。因此,劳动人口对应正储蓄,而儿童和退休人口对应负储蓄。这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其储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未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储蓄减少,而储蓄是投资的来源,储蓄的减少将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意味着从事生产的人口减少和消费人口的相对增加,进而会增加用于养老和医疗保健等非生产性投资的公共投资比例,减少用于生产性投资的公共投资比例,进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2.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二是劳动者工作的努力程度。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的努力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年龄变化而波动。一般来说,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到达顶峰后还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劳动者工作的努力程度也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呈现出类似的倒u型变化轨迹。比如,刚刚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努力向上,且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数年之后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到达顶峰,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大致保持不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器官的老化,其工作效能开始下降,可见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年龄的变化先增后降。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不断老化可能不利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影响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源于有意识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者主动利用他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去发挥他的劳动能力,去使用生产工具、制造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劳动者不仅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而且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根本动力。尽管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相比略逊一筹,因此他们的创新能力可能也比青年劳动年龄人口逊色。这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未来中国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这样的年龄结构可能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的创新能力降低,进而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造成一定消极影响。
  四、政策建议
  1.充分挖掘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劳动力供给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时代中国经济如何维持长期增长?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充分挖掘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减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此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政府需要采取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转移。第二,政府、高校以及广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开展免费而实用的职业培训,培养下岗职工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帮助他们重回劳动力市场。第三,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待业大学生就业。第四,开发老年人口的人力资源。这主要是针对低龄老年人口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对于那些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老年人,政府和企业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让他们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有偿或无偿的工作。以此缓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根据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趋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在未来中国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招工难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因此放缓。因此要及时根据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同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淘汰和升级。要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以技术创新带动生产力的发展,用较多的资本和技术以及较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减轻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性,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之一。因此,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素质,替代下降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改善包括全民教育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 动者素质。具体措施包括:不断加大公共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全国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素质。另一方面,加大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和劳动者的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成正比。和物质资本一样,健康人力资本也存在折旧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劳动者的年龄增加而愈发明显。健康人力资本存量降低会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甚至会导致劳动者永远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需要加大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确保财政性医疗经费支出随GDP的增长不断增加,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建立全面的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劳动者的健康人力资本存量。
  4.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目前中国男性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为55岁。这项规定是在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较低的背景下出台的。在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当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每年延长退休年龄四个月,每隔三年时间就可以将退休年龄延长一年。其次,逐步缩小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差距。大部分50岁及以上的女性劳动者仍有较强的劳动能力,让她们退休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可以考虑缩小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差距,这不仅是男女平等在就业上的体现,也是对女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尊重,可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满足经济持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再次,有条件的单位,如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可以试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本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工作需要,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批准就可以推迟退休,避免“一刀切”造成的人才浪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00.
  [2]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10,(1).
  [3]于潇,孙猛.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
  [4]彭秀建,Dietrich Fausten.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4).
  .E-cononlies Letters,2000,(69).
  .Economic Modelling,1999,(16).
  [7]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7,(1).
  [8]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J].人口研究,2006,(04).
  [9]杨道兵,陆杰华.我国劳动力老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6,(1).
  [10]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J].人口学刊,2010,(5).
  [11]陈忠斌,蔡东汉.人口转变时期的经济增长与仿真[J].生产力研究,2012,(8).
  [12]李海明.人口老化的经济分析:近期研究文献述评[J].经济评论,2010,(1).
  [13]翟振武,赵梦晗.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人口与经济,2013,(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24.
  [15]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2)[EB/OL].http:∥2013-12-01.
  [16]Modigiliani,F.,Brumberg,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An Interpretation 0f The Cross-Seetion Data[C].In Kenneth ra(ed.),Post-Keynsesian Economics,New Bur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本文选自《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第一论文网QQ712086967,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ongyejingji/24771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