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 > 产学研联盟驱动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升效果

产学研联盟驱动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升效果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业经济


  一、问题提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道路上,各国普遍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等困难,导致海洋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存在难题。解决难题就需要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在于教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因此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利用高校与生产、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虽此模式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高等教育院校对此模式的实施还处于形式化阶段、企业参与积极性缺乏、成果转化率低等。因此,如何提高产学研合作联盟成果的转化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关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文献回顾
  产学研合作联盟热潮的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政府的引导下,将产业界与学术界紧密地进行结合,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服务于经济发展,成为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早期的探索性研究,集中于通过科技创新的间接影响来改善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沟通,认为这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1]。Eliezer Geisler等将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影响因素细化为5类,其实证结果表明联盟领导者的属性特征是联盟早期成功的重要影响变量,而企业内部管理因素是联盟后期成功的主要作用因素[2]。而Magnus Klofsten和Dylan Jones-Evans针对小型科技企业,将影响因素分为企业家能力、新业务研发、发展规划和管理方式4类,得出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实际需求,建立核心明确的合作团队,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信任度等[3]。因此,产学研联盟在不同阶段可以选择最佳的运作方式来进行适应、变革等,重新界定其战略目标和长期运行方式[4]。成功的技术转化是产学研联盟最终成果的表现形式,而进行成功地技术转换需要遵循几个重要原则[5],还需要制定产学研联盟内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研发蓝图,研究研发技术转化理论,实际增强企业的业务能力与技术竞争力[6];另外,仍需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联盟技术转化效率评价方法,并对研发效果的优缺点及其延拓性进行研究[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产学研结合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子体系,对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强有力的产学研联合机制[8],牢牢把握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原则[9],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的利益。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创造与科技成果转化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根本出路,产学研一体化也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段淑芳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了产学研联盟科技创新的动因和优势[10];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产学研合作探索阶段,产学研各方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合力,部分学者先就地方经济实际情况,对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11],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那么,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科技创新,将以怎样的形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已有文献较少对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分解。本文深入剖析产学研合作联盟内部的运行现状与运行机制,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实证分析,挖掘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差异,有针对性地探寻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三、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2003年初开始进行探索与研究的,本文选取2003-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R&D人员数量作为分析数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来源于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以及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六地市2004-2012年的统计年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通过山东省统计信息网取得,并都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平减,消除物价变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来源于山东省及各地市统计信息网和人民政府网获得;R&D人员数量来源于山东省统计信息网和山东省各地市统计公报。由于部分年份的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和R&D人员数量数据丢失,因此,本文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T=3)进行前推估计,多参数的均方误差(MSE)比对后,决定采用α为0.9的二次指数平滑估计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和R&D人员数量部分的缺失数据。
  (二)变量
  本文选取的变量是根据“产学研”模式来进行的,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综合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财富(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晴雨表,来反映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情况;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形式,技术的创新只有通过在高新技术产业里得到实际应用,才能最终实现由学术研究到经济产出的升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绩效最有效的评价指标,代表了技术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用高新技术产值来对“产”进行代表性分析;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发展是推动国家及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器,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力量,是推动国家高新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是其成果的载体,所以用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用来对“学”进行代表性分析;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R&D人员作为主要知识型员工,是 高新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和实施者,因此R&D人员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推出原创性成果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用R&D人员数量用来对“研”进行代表性分析。
  (三)研究时段
  选取上述时间段的数据原因有:①在1999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开始了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2000年部署国家的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大学科技园才得以在国家的层面上参与创新体系的建设,直至2003年大学的科技创新才有了进一步发展,产学研合作渐渐形成了具有高校学科特色的学科优势,对高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培养目标等有着颠覆性指导和决定作用,特色专业、学科的优势尤为突出,因此,选取此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才更具有代表性;②地区的生产总值在在目前的经济指标体系中,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好代表,选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数据是由于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体现一般都会在具备高新技术的大型公司得到最好的发挥,R&D人数也正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最好载体;③综合数据的搜集与需要的各种因素,本文最终选取了上述时间段的数据。由于所选取的数据数量级较大,对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处理。
  另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支出渐增,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成本大幅降低、各种形式的奖学金的发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高校在校人数的增加事实上将导致GDP的减少。
  对于变量R&D研究人员数(RD)来说,系数只有04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各年份均不显著,即认为RD对GDP的变动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另外,仅从系数数值的角度出发,其正负不一,往往是由于变量间的共线性所导致。显然,高等院校在校人数(UP)与R&D研究人员数(RD)存在一个正的共线性,这部分重叠的影响也对UP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2010年系数不显著)。因此,总的来说R&D研究人员数对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对于科技部积极筹划和组织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方面,山东省亟需加强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不单单要增加科研人员的数量,还要对科研人员的产出质量,即其研究成果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的能力进行提高,从而带来GDP的增加。
  在不考虑其他效应(本文为固定效应)的影响下,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说明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也促使我们应积极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高科技企业的支持,进而促进产出的整体增加。“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其背后的原因,这也不得不促使我们对产学研联盟的联合效应作出考虑。目前,山东省乃至全国对于高校学生进驻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往往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必要性。高校应当多开设实验课,或者是建立实验教学中心,聘请企业的工作人员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的实际工作环境,这不仅仅能为学生对于其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渠道,还会提高企业与高校的联合,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随着国家对科研的大力支持,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研”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
  整体来讲,目前山东省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科技生产对于GDP的贡献独立的显现出来,而没有“学”和“研”相互交融贯通,联盟的整体效应还没有产生,山东省仍处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阶段。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2011年开始“学”已经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了,且贡献幅度同“产”相当,这得益于部分高校已经着手与企业的联合,开展企校联合办学模式,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机会,而高校也为企业不停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产学联盟的初步形成,将为企业和高校带来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企业能够寻找发展瓶颈的知识来源,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这方面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当重视,甚至形成一种义务制的产学联盟,制定政策法规,实施产学研联盟合作项目,力求使产业界的发展依靠学术界的人才资源与技术成果优势,学术界、科技界的研究工作能适应产业界(刘本盛)[12],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和高校学生的双向发展,为我们产学联盟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增强师生接触实务、的机会等,可见学校与企业同样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另外,在产学联盟中,还不牵扯利益分配、资金管理等问题,而在产研联盟中,却显得略为突出,需妥善解决好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一方面在利益分配问题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往往缺乏正式的利益分配机制,科研人员大都利用闲杂时间参与企业的研究创新工作,并且研究以追求成果为目标缺乏成本观念。另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呈现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单向来往,而忽视背后机构的理念,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借助与企业的合作来为自己申请科研项目,这对于联盟的整体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种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的模式尚未完善,何谈共建甚至是技术创新联盟的创建?反过来企业的核心观就是“利润最大化”,产研联盟需要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带来利润,并将成本控制最小化,如此企业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供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产研联盟会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专利归属问题,企业对于专利的渴求不亚于科研人员。对于企业来讲,专利代表的就是“利益”,企业与高校的联盟是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增加自身利益,科研人员对于专利的认可也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合理地应对专利归属问题,也是目前产研联盟发展道路上的荆棘。
  可见,在产学研联盟探索的初期,产学研联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赢”局面,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联盟内部分化的局面应当逐渐地改善,形成统一的整体,如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等,使产学研联盟能够真切地上为经济增长 提供强大的生产、教学与科研支持。
  在分析了产学研联盟中各变量对GDP的影响后,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部各城市以及不同时点,产学研联盟对GDP所产生的固定效应上。表3展示了各城市产学研联盟整体对GDP所产生的固定效应,即由于各城市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所带来产学研联盟对GDP贡献的差异。我们从表3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青岛、烟台、潍坊的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的冲击,而东营、威海、日照却产生负向的作用。单就正负向冲击来讲,青岛、烟台、潍坊是山东省“老牌”的经济大市、强市,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追求经济质效的提高,不断推动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的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途径,也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东营、日照、威海的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增长目前还处于一个负向冲击中,可以理解为其产学研联盟目前还没有形成,技术竞争力较差。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东营虽然是老牌的经济大市,但其主要依赖于自然能源—石油,而自从“十二五”规划后才逐渐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日照和威海成立时间较短,经济尚处于追求“快”增长的阶段,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展开,用“两条腿”走路既可以提高大步走的效率,又可以避免经济增长后反表3城市个体固定效应系数城市名称城市个体固定效应青岛0.7277 烟台0.4041 潍坊0.1573 东营-0.1059 威海-0.2809 日照-0.9024 补经济发展质量的局面,产学研联盟将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另外,青岛的固定效应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这将使其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为其他城市提供典型示范,带动整个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并逐渐与其他地市的产学研联盟结合,推动山东省整体产学研联盟的建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期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有差异的,如何更好地诠释各时点上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4给出的时点固定效应估计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合理的答案。由表4可见,2003至2008年时期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加,由最初的负效应慢慢增加至较高的正向推动效应,即随着时间的变化,产学研联盟正日益走向完善,良好稳定的联盟越来越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但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山东省沿海城市的发展,大量外企的退出或倒闭将“产”的方面大大弱化,经济能力的退化也势必带来“产”与“学”、“研”的结合,产学研联盟的协力发展将是经济衰退期带动经济复苏的有力措施(Kenzo Fujisue)[13]。从2009年开始,产学研联盟的正向冲击慢慢地退变为负向冲击,并逐渐加深,至2011年达到峰谷。在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后,中国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而这其中,产学研联盟的逐渐兴起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天津、重庆、辽宁、广西等省纷纷成立专项课题组对本地区产学研合作现状进行调研,并形成一定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可见全国各地正逐渐意识到产学研联盟的重要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因此,我们还将继续追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用最新的数据更新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政府推动产学研联盟的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表4时点固定效应系数时间时点固定效应2003-0.3125 2004-0.2074 2005-0.0047 20060.2882 20070.2756 20080.5762 20090.1002 2010-0.0986 2011-0.6171 总之,实证分析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政府应积极推动产学研联盟向紧密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发展,充分利用好整个区域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科技资源,巩固和维持产学研联盟的稳定性,增强山东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竞争力,使产学研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科技创新之路正阔步向前,全省各地市也都意识到科技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在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自主创新舞台中,如何才能站稳脚跟、迅速发展?这需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据,以产学研联盟建立为依据,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对2003-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HIP)、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UP)、R&D科研人员数(RD)进行计量经济分析,旨在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对各地市以及各时点进行了效应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地刻画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学研联盟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经济区内各地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情况,且对整个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研究,可为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这主要体现在:①高新技术产业,即“产”对经济发展存在着正向的冲击力,但其冲击力是孤立的、独立的,没有协调好与“学”和“研”之间的协动力,也致使“学”在整个产学研联盟的构建过程中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逆向作用力,而由于共线性的存在,“研”没有在产学研联盟中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②产学研联盟目前仍处于构建状态,以“产学”以及“产研”合作为主要形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而在两个分联盟中,企业和高校的配合往往是各取所需、各为其利的,倾向于形式主义,严重偏离现实,大大阻碍了产学研统一体的发展;③各地市情况各不相同,青岛、烟台、潍坊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尤其青岛的产学研联盟构建程度较高,作用力突出,而其他经济区内地市由于经济发展状况还未达一定水平,致使产学研联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滞缓;④产学研联盟在金融危机之前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危机阻碍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进程,但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复苏,产学研联盟的时点固定效应尤待后继考核。这为山东省探究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实现自主 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经济体的关键。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还有待优化。因此,建议:
  第一,技术的载体是人才,知识是人才进步的基础。相应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粘滞知识,而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正是转移的关键和难点。因此,在产学研合作办学中,企业与高校应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协作,各教研室可与对口企业共建人才联盟、技术联盟,派高校科研人员进驻企业,根据企业需求,结合自身研究,为企业提供理论技术创新;企业也可利用其充足的资金资源为高校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并派专业人员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为高质量人才的输送提供资金和实践支持,实现产学研联盟中高校的知识转移直接提高合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期望目标。
  第二,政府应加大对产学研联盟的政策、制度建设,形成产学研联盟有效推进的机制。政府可以宏观调控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加强对产学研合作信用的有效监管,派专员对产学研联盟的质效进行考核,并将成绩突出的联盟作为典型,进行宣讲,突进整体产学研联盟的进程。另外,在产学研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管理机制上,政府应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让产学研联盟做到有法可依。统一标准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利益纠纷、专利归属等问题,还能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推动产学研联盟发展的进程。
  第三,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地市的实证结果,青岛、烟台等市应做好积极的带头作用,将探索产学研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创新成果及时与其他地市分享,实现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共享的局面。以高效的产出增加值引导其他地市少走弯路,并结合其自身的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对产学研联盟发展的调研和调查工作,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氛围,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全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89,11(3):335-345.
  [2]ELIEZER G,ANTONIO F,THOMAS J s 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J]. Interfaces,1990,20(6):99-109.
  [3]MAGNUS K,DYLAN J E. Stimul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J].Technovation,1996,16(4):187-193.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1,38(2):136-145.
  [5]GEE, ROBERT logy Transfer Effectiveness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v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3,8(6-7):652-668.
  [6]GEISLER sity-industry-government Cooperation: Research Horiz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3,8(6-7):802-810.
  .Research Evaluation,2009,(1): 57-67.
  [8]武海峰,牛勇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08-110.
  [9]李新男.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中国软科学,2007(5):9-12.
  [10]段淑芳.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动因及优势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91-293.
  [11]武海峰,牛勇平.山东省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12):163-166.
  [12]刘本盛.关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0(6):200-201.
  .Technovation,1998,18(6-7):371-381.
  [14]薛瑞,孔凡超,张炜.气候变化特征的空间统计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3(5):117-12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ongyejingji/24776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