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财务审计 >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务审计


摘 要:内部控制是铁路运输企业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的有效手段。建立和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本文阐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指出了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控制的过程,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铁路运输企业在取得协同、整合、规模优势等利益的同时,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域分布趋于分散,所面临的各种运营、管理风险也在逐步增加,对铁路运输企业管控能力,特别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是铁路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日常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通过协调、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能促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防范、发现企业的欺诈行为,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建立和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
    二、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铁路运输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铁路运输企业特别是合资铁路公司虽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相互之间权责不清,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工作不到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起到及时监控的作用,无法形成有效的过程监督。铁路运输企业组织结构设置头重脚轻、层次过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基层的信息需要经过多层次才能传送到最高管理层,影响了信息及时准确传递以及决策制定和传达。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操纵现象,企业会计监管有可能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薄弱环节
  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授权不当。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铁路运输企业,大多是由于授权过度,控制不力造成的恶果。由于授权过度、不当,直接制约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二是岗位职责没有恰当分离。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铁路运输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站段,对相关经济业务活动没有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各职责权限,更不用谈相互制衡机制;三是在内控效果的监控方面,偏重事后控制。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没有很好地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往往造成成本极大的浪费或是事故的发生。
  3.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在内部审计的职能上,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审计对象也往往是会计报表、账薄、凭证及相关资料,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其次,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铁路作为一个机构庞大的组织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众多,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忽视业务学习,导致在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时,审计结果产生误差,影响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
  4.铁路财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不完善
  铁路财会信息系统与原始手工核算方式相比,虽具有速度快、制作报表简单、数据全面共享且分析准确等特点,它的使用,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但在财会信息化普及的同时,财会信息化应用风险随之而来,严重的风险会给铁路运输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由于储存在计算机上的数据容易被窜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窜改,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数据,从而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有许多单位对财会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加之组成计算机的各个构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且随时可能出现病毒入侵等,这些都会使会计工作陷入瘫痪,数据消失,不可修复,给财务数据的安全性、连续性构成威胁。
  三、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铁路运输企业改制后,由于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使得企业经营者在利益目标上与所有者并不完全一致。企业经营者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主要基于其个人利益目标以及对其政绩、声誉的影响,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严,则企业经营者提供给所有者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扭曲。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者与债权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债权人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也可能是虚假的。为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
  1.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公司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 相关性和可比性等数据质量的制度保证。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需改变铁路“一股独大”的现状,创造条件,让其他投资者进入铁路运输企业,参与铁路经营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个人投资者,甚至允许铁路职工持股,从根本上治理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状,实现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一是强化董事会职能,进一步完善董事制度,建立董事会结构的制衡机制,增加专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能较好地解决企业经理人员内部操控的问题。二是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监事会应从管理、内控、财务等方面出发,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坚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监督工作依据,既监督又促进,发挥重要的威慑与警示作用。
  2.建立科学、合理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应按照预防为主,监督为辅,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完善职责分工,重视相互牵制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科学、合理,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一是完善职务分离。合理的职责分工、相容的职务分离是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关键。铁路运输企业车、机、工、电、辆业务覆盖面广,牵涉的岗位繁多,而且每个岗位涉及到的经济业务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流程。因此,须对各个环节涉及的经济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类制定出岗位职责标准。同时,针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及重要环节涉及到的经济业务,应该规定由两个以上部门、两名以上经办人员分工负责,相互牵制。二是建立恰当的授权。近年来,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站段合并,管理范围随之扩大,上级部门不可能对每项日常经济业务都直接干预,必须将权利逐级下放,恰当授权,所以不论是一般授权还是特定授权的批准方式,各单位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部门和个人只有获得授权后,才能执行权限范围内的经济业务。没有获得授权的业务,绝不能超越权限范围办理。同时,授予的权限也须掌握一个“度”。在权限授予前,须集思广益,认真研究,针对不同的环节的权限授予应有区别,保证权限的授予既能完成经济业务,又不至于“度”没有把握好而给企业蒙受损失。三是做好事前、事中控制。铁路运输企业通常重点关注事后控制,但事后控制是企业根据经营状况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控制活动。由于实际结果是企业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因而只能作为下期控制活动的参考依据。而对当期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内控制度应做好事前与事中控制。争取事前制定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计划,事中对产生偏差的因素及时分析,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3.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是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内部控制能否被恰当监督。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应充分利用各种审计机会,除审核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外,还应将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向企业管理层提出的审计报告中,应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评价,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监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4.完善铁路财会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铁路财会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形成的工具,其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财会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一是完善铁路财会信息系统功能。应对铁路财会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审查,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坚决不允许存在“反记账”、“反结账”等功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录入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二是建立健全财会信息化管理制度。严格的财会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应完善财会信息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分工,严格权限管理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义务,做到制度明确,条款清晰,确保应用财会信息化方式下各种形式的账账、账表、账证以及账、卡、物相符。三是日常检查及审计应将财会信息化作为重点内容。为检验财会信息化的应用成效,巩固财会信息化的应用成果,防范财会信息化应用风险,还应将财会信息化作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检查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四、结束语
  作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需要不断前进和发展。对于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仅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今后内部控制的发展并不一定朝着固定模式延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经济越发达,内部控制就越重要,内部控制制度必将在摸索前进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淑芬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罗新华 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 代钰玲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企业.2005(2)
  [4] 陆瑾 关于内部控制的若干思考[J].新会计.2009(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kjsj/25068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