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网络 > 关于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需求满足分析

关于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需求满足分析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


论文关越词:网络环境 信息用户 信息需求
  论文摘要:讨论了信息用户需求的结构,认为影响用户的信息需求因素既有用户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因紊,如信息源、信息工具、信息服务等。认为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包含质童需求和数量需求,用户找到自己所需的信忠,并且信息才真正为用户所用,才算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
  网络化是20世纪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目前,hiternet已成为通达世界所有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的国际性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只有22个国家上网,而截至2002年3月,全世界网民数量达5.4420亿,上网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217个。据gart幻er压taq以研究机构的研究,亚太地区2003年网络用户达到1.833亿,而其中中国网民数量从]997年的67万发展到2003年1月的5910万,递增近90倍。
  随着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传统的以地域划分的信息用户的涵义有了拓展,受网络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晌,其信息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信息用户及伯息招求的结构
  1.1网络环境下信志用户特征分析在信息领域,用户通常指那些接受信息服务的人类个体绒群体,或者说用户就是社会的人。作为用户的人类个体绒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信息需求,即需求接收信息以解决未知问题;二是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等),即有能力接收、处理和利用信息;三是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即事实上接收和利用信息。一个人只有具备这三方面的特征才能称为真正的信息用户,如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则为潜在启息用户。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及其知识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将最终决定现代信息机构的知识信息服务内容、模式与管理机制。用户是信息机构和信息中心一切活动的主体,是它们诸多要素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用户,就没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中心一切活动的操作过程。用户在信息获取活动中的突出主体性是任何因素所代替不了的,这些便构成了用户主体性之内涵。
  1.2信忽需求的结构所谓信息需求,简单地讲是对信息客体的需求,包括获取与利用信息的需求以及向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需求,其基点是实现对外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达到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目标。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由用户主体决定的。由于用户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用户主体的信息需求包括其生活、生存、职业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黯求本身是有结构的,信息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表达存在差异,导致了需求的层次性,因而,用户的信息需求总是表现出结柯化的特点。“如果我们将用户的信息需求看成最终需求的话,那么,诌息濡求包括了对启息本身(即信息客体)的需求以及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对启息检索工具系统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这就是用户信息需求的基本结构。
  2网络环境下影响用户伯息摇求的因众分析
  2.1用户的自身因素用户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信息需求的独特个性,它影响到信息需求的广度、深度、范围、形式以及质和通的其它方面。
  a.知识结构与信息素质。用户需求利用的信息只有与用户知识结构相匹配才可能为用户吸收和有实际愈义,对于难以理解的信息,则需求借助于信息服务峨其它方式将其加工为可以吸收的启息而利用,由此产生了附加信息黯求。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用户的信息素质也影响替他们对信息的瓣求。如果用户很好地掌握了现代信息检索技术,也就具备了获取大最信息的工具和资本,倍养了自身获取信息的素质。其信息需求母就加大,对信息需求的内容、方式、质里的要求也就越高。信息素质低的用户,获取信息时更依赖于信息服务业人员,获取信息的周期长、信息盘小,对信息需求的热情将会减低。
  b.思维方式与外界交往。人有三种思维:抽象(逻揖)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目前,在思维科学研究中,对逻辑思维的研究较为深入、清晰,对于形象思维有所了解和利用,而对于灵感思维仍然知之甚少。而用户的思维方式恰恰决定了其信息需求。用户的外界交往渠道和联系关系到他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必然对用户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综合性作用,从而影晌到信息需求的多个方面。
  c用户心理与行为。在社会信息化环境和用户职业活动的相互作用下,用户的个体特征决定他们的心理状态,影晌到用户行为。个体特征在信息活动中的体现构成了用户的信息心理与行为特征,其心理与行为决定信息需求的弓l发过程、认知状态和外部表达。
  2.2外部因素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豁求中信息客体、诌息检索工具系统和信息服务更密切地融汇于电子化的启息网络中,推动整个信息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
  a.信息源因素。用户最终需求的结果是获得某种借息,因而信息机构有无适合需要的信息储备、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组织是否有序化、信息的可获得性都会影响到用户。在网络环境下,丰富的、高质l的信息对用户是尤为重要的。
  b.信息检索工具和系统方面的因素。著名的摩尔斯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加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应用。网络上海量信息的存取不借助信息恤索工具是难以想象的。因而,有无适合于检索用户所需信息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检索工具续系统的质属、利用的方便性与经济性等都是影晌用户信息需求的重要因素。
  c.言息服务的因素。用户获取信息是一个过程,同样,信息机构对用户的信息服务也是一个过程,服务的优劣不仅表现在最终的结果上,也表现在整个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包括信息服务的成本及服务收费、信息服务的易用性、速度与效率、适应变化的灵活性、提供合息的准确性。
  3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招求满足分析
  3.1用户信息雷求多样而复杂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传统文献不再是主要的信息艰,电子型、数字型文献的利用比例上升很快,加之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和条件的优化,决定了信息爵求的复杂性和基本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需求的全方位与综合化(纸质文本资料和电子声音与图像信息需求并重);信息需求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信息需求的开放化与社会化(用户对信息的肠求逐渐从单一的学术研究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信息需求的及时性与高效化。
  3.2用户信息雷求逐渐从数贵禽求向质1需求转变虽然用户种类多样,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也是干差万别,而且不同的用户信息瀚求要用不同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来满足,但是用户几乎所有的盆求及所需的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都可以分为数量需求与质一斋求,并表现为由数.需求向质最需求演进的趋势。
  当用户信息占有和信息储备严重不足,信息意识较为薄弱,绒是支付诌息产品和有偿信息服务价格的能力十分有限时,用户的信息摇求往往表现为数皿需求;当用户自身有了一定的信息积累,信息资源与启息财富窟识得到提高,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支付信息产品和有偿信息服务价格能力时.用户的信息需求则更多表现为质里需求。随普社会信息意识水平的普扁提高,用户的信息需求由数量需求不断向质l需求发展,并表现出一种由低质最需求向高质量需求上升的趋势。

  用户的告息数扭需求与质盆需求的关系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关系。数皿需求是质最需求的基础,只有数量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用户的信息质几需求才会明显上升;质量需求又是数量需求的发展,只要数段需求得到大体满足,需求过程就必然向质量需求转化。
  3.3如何才算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用户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第二层含义,是指得到的信息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用。例如,用户能够利用得到的信息解决要解决的问题、取者用户能在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上向前迈进一步。第一层含义是一种浅层意义上的满足,第二层含义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满足。信息服务只有保证这两层含义的同时实现,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只有用户利用信息有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算是得到了最终的满足。当然,这里的任务可以理解为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它可能是一个具体工作任务,也可能是用户自己的一个学习任务,还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等等。
  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不仅要保证需求信息的供给,更要保证用户与信息内容之间交互的顺畅进行。为了交互的顺畅进行,不仅要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更应该保证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包括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可靠性以及可理解性等,其中,信息的可理解性更加重要。只有信息能够为用户理解,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才能继续。用户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接受、吸收信息内容,进而正确判断是否可以利用它解决问题,或者直接利用它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不能只停留在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上,还应该保证信息能够被用户理解。要彻底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就要保证向他们提供的需求信息是可以理解绒容易理解的,这也符合人类的信息行为习惯。
  4用户伯息摇求对倍息机构的启示
  4.1整合资涯,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网络环境带来启息服务的网络化。网络信息服务并不是拚命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是要求信息机构能够围绕用户信息行为来有效组织和动态集成,应用异构资源系统互操作问题的相关协议和规范,支持用户检索、处理、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实现信息服务的‘一站式.(one一stop)。信息用户不必费心去熟悉风格各异的各种中外文数据库资源检索页面和查询技巧,借助于一站式服务界面,用户可以查询到分布于各资源库中有关检索主题的各类型资源,不仅提供信息线索,而且可以提供信息全文。
  4.2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需求观念发生了变化,用户不再认为信息愈多愈好,而是认为信息的新颖度和及时性更重要。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的环境下,时间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及时新颖的启息资艰是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生命。信息用户的需求正日益从完备充分向及时精确的信息资源转变。针对不同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和差异化的信息需求,信息机构应开展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的查询习惯及所需信息资源类型、种属,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机构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开展互动式信息服务,吸纳当前的信息推送技术.及时将相关信息资源绒检索结果直接主动推送到用户桌面。
  4.3开展参考咨询活动,提供信岛增值服务网络上公开信息的增多(往往是指数增长),一方面给使用者提供大里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又给使用者寻找对自已有用的信息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信息机构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基于网络提供数字参考咨询,提供专业咨询续综合咨询。在各信息机构个体参考咨询的基础上,利用整体的人才力量合作开展参考咨询,延长服务时间,提供对更广泛的知识的利用。信息机构在总结用户咨询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信息增值服务。开展信息分析及预测,根据已有数据、借息进行知识挖掘,实现知识发现。
  4.4坚持资源共享,开展服务营梢,提供超区城化服务网络的发展给信息机构和信息中心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信息资源通过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随着电子网络的建立,信息机构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更加频繁,从集中编目到联合目录,从信息检索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不仅可能而且可行。由于文献资源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基于终端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获得各种信息资料,他们已摆脱了地域限制,轻触鼠标,就可在网络中畅游,信息机构的传统服务方式在电子网络系统完全为现代化服务方式所替代,其工作方式将是在工作站利用现代化设备对本地区绒远程的信息用户加以指导、倍训并帮助信息用户解决在查询资料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网络环境下,用户面对的是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众多的信息获取途径。传统的信息机构如图书馆、情报所等已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它们与新兴的信息内容提供商一起展开竞争,各信息机构必须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将自身推向市场,开展网络信息息服务营销活动,利用intt技术,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媛芬,林万莲主编.信息服务及其利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3初景利等.国际一流图书馆的若干特征.图书倩报工作动态,2003;(3)
4费勒龙,郑德俊.网络环境与图书馆变革分析.俩报杂志,2003;(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sjwl/23978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