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网络 > 关于网络词语规范的原则与途径新探

关于网络词语规范的原则与途径新探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


论文关键词:网络新词语不规范的表现规范原则规范途径
  论文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已成为新词语衍生的重要语域。网络新词语的衍生与变异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和词汇规范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词语的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另一方面,网络词语的不规范问题也异常严重,日益受到人们的诟病。因而,很有必要对网络新词语及其不规范的表现、规范的原则、规范途径及方法等问题进行进一步地探析。
  网络词语是指网民们在各种聊天室、新闻组、bbs留言板、在线论坛、博客日记及其他相关网络媒体领域中进行信息交流时创造、使用的以文字为主,包括各种字母、数字、图片和表情符号等在内的一套独特的言语交际符号。网络词语大都是新词语,以网络流行语为典型代表,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词汇。从语源上看,主要包括新创词语、外借词语、新义词语、泛化的方言词、字母词、数字谐音词、新缩略词和图文组合符号等[1]。其中占相当大比例的是外源性词语,如外文原形词、外文缩略词、译音词、中西合璧词、纯字母词等。
  由于网络交际是一种虚拟性和匿名性的交际,加之网民构成的不确定性,目前,网络用语仍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一些网民的用语随意混杂,甚至夹有很多粗俗、肮脏的词语,其中有些用语即便是一些超级网虫也很难弄懂,已部分地造成了网络交际的无序和混乱局面,降低了网络交际的效率;又由于网络词语具有极强的流行性、外衍性、超时空性和使用主体的强未来发展性,已彰显出对全民用语超乎寻常的影响力,冲击着现有的语言规范。这一现状令人堪忧,更突显出对其进行研究和规范的必要性。我们拟从网络词语的不规范表现、规范原则和规范途径与方法等三个方面做些探讨。
  一、网络词语的不规范表现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到2.1亿人,仅次于美国2.15亿人,居世界第二,cnnic预测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此庞大数量的网民,正彰显出网络语言的勃勃生机。网络词语在彰显个性和独创性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规范问题。
  (一)用字用词随意,产生了许多生造词、异体词。许多网民为了提高录入速度,或者为了节约上网费用,或是为了省力,或者是受到常用输入法的影响,或者是为了显摆个性,在词语的使用上往往表现出非常随意的倾向。他们在网上交流时,多不太注意所使用词语是否准确、是否规范,往往是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交际手段,恶意创造、任意缩略和同音替代①、乱用代码等等,如:对论坛的主持人就有“版主、斑竹、板主、班猪、斑猪、版猪、班都”等多种称呼,致使在网络词语中生造词、病句、字母、符号和汉字杂糅式表达、答非所问的断裂式会话比比皆是。
  (二)较高的变异性和不稳定性,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由于受到网络时尚流行性特征的影响,网络词语呈现出爆发式消长的高变异性特征,网络词语的更替速度特别快,时常是今年这一批词语爆发式产生、流行和普及,下一年又换成了另一批词语。跟风式的流行时尚引发的必然是网络词语整体构成上的不稳定性,网络新词的显现和旧词的消隐都呈现出爆发式变化的特点。一种语言的词语如果更替过快,十分不利于语言学习和已有社会文化的传承。
  (三)情境化色彩浓厚,全民可接受性降低。许多网络词语的意义只有在当时网络交际的独特语言环境中才能够被理解,离开了具体的网络交际语境,就会出现难以理解或语意发生变异的弊病,又加上网民随时都有可能会在交流情境中创造出一些新词和新式表达,从而使网络语言千奇百怪,致使其全民普遍可接受性大为降低。
  (四)有些词语过分直白,明显带有浅薄和粗俗的倾向。互联网交际的个性化、匿名性、开放性以及交往主体的真正平等性等特征,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比在真实世界更为自由的交际空间,每个网民都处于一个相对个人化的自主空间之中,既不被人监督,也没了许多禁忌,交往主体之间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网民们正是通过网络这一自由交往的平台堂而皇之地满足了分享、窥私、发泄、猎奇、炫耀、显摆以及展示谋略等各种心理欲望,却又不必承担现实的道德和舆论压力。在此情景下,网络词语体现出了不同一般的直白性——在网上,网民们什么话都敢说,而且说得直截了当。然而,过分的直白带来的必然是语言的浅薄、粗鄙和恶俗,有些词语随意、混杂甚至粗俗不堪,缺乏使用规范,并被一些网民带进现实生活之中,挤占了规范词语学习和使用的生态空间。
  (五)语码混用现象②严重,已对汉语的纯洁和主要交际工具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网络用语中非汉语成分的外文原形词、字母词、数字与符号、图形的组合体等所占比例相当高,语码混用现象相当严重,很多词语成了异族文化入侵的帮凶,已经给网络交流秩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现有的词语规范标准带来了很大冲击。
  二、网络词语规范的原则
  作为社会生活的纽带、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语言不能没有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正如帕默尔所说,语言是“以最精细微妙的方式向人们施加力量并且最不容人们抗拒的一种社会现象”,“这套与特定的思想内容相关联的符号系统有武断的性质,你要用它,就得不折不扣地遵守它的条件。对于思想和言语的关系的任何扰乱都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2]147。“说话人想要传达新的事实、新的思想和新的经验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是他的所有发明和改造得通过检验证明为可以理解、得有听话人的认可才行”[2]66。可见,语言必须建立社会共同认同的规范,语言的创造也必须经过社会的检验,这是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本质特征。网络词语虽然目前仍处于一种社会方言的地位,但由于其对全民用语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又加上上网已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了保证全民交际用语的准确与高效,必须对网络词语进行尽可能地引导和规范,以减少其对全民用语规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冲击。
  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要明确网络语言的规范。其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道德规范,二是语言规范。道德规范主要是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建立网络语言道德,倡导文明健康的网上交流风尚。语言规范旨在引导网络语言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网民之间的有效和有序沟通[3]。
  其次是要确定规范原则。网络用语规范宜采取以下五条原则。
  1.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原则。戴昭铭在谈到一般语言规范原则时指出,“约定俗成”本有两层意思,它既不等同于“自然形成”,也不等同于“既约定又俗成”。“约定”和“俗成”是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约定”离不开“俗成”,“俗成”不能没有“约定”[4]。此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网络用语规范工作。约定俗成原则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网络用语同样具有指导作用。由于网络本身还是新生事物,仍处于成长之中,同样,网络词语也是一种新兴社会方言,也有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广大网民有创造词语和选用词语的自由,因而必须采用“约定俗成”的规范原则。“逐渐规范”是指对待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网络词语不宜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在某一时间段内必须按某种规定执行),而应根据网络交际的独特语境,不断地调查词语应用的实情,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逐步地进行规范。
  2.自发规范和自觉规范相结合的原则。“自发规范是社会在语言运用中自然的调节行为,是比较消极的规范形式;自觉规范是人们对语言应用有意识地采取某些措施,进行必要的干预,以维护语言的纯洁,促其健康发展,便于社会应用,这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形式”[4]。由于网络媒体的虚拟性、个性化强和难以监管的特点,因而易于采取自发规范和自觉规范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大力引导网民认识到网络交际中使用不规范词语的各种弊端,提高对规范的必要性的认识水平,自发规范自己的语言,同时倡导广大网民自觉使用规范词语,抵制不规范用语。在网络交际环境中自觉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洁。
  3.分层规范、动态跟进的原则。网络词语内部成员地位是分层性的:有些词语已进入全民用语的核心层;有些词语比较常用,已进入全民用语的通用层;有些词语通行面窄,只处于全民用语的边缘层。
  同时,网民在构成年龄上也是分层级的,老、中、青、少各个层次的网民都有。“规范是在发展中的规范,发展是在规范下的发展”[5]。威廉·洪堡特也曾说:“语言客观地、独立自主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它恰恰在同一程度上受到主观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在每一个人身上产生的变异,体现了人对语言所施的强力,”“语言及其形式的规律性,决定着语言对人的影响,而决定着人对语言的反作用的是一种自由性原则。”[6]74、75“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7]。因而对网络用语进行规范,要有宽容的心态,应该采取分层规范、动态跟进的原则。严格要求的往往应是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等,至于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交流中使用一些欠规范但是生动的语言,应区别对待。说不定这些尚欠规范但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网络词语在未来的言语实践中随着网民的高频使用而逐步规范,就能进入全民用语的核心层。
  4.道德规范和语言规范相结合的原则。网络用语的不规范有很多是由交际内容和交际方式在道德上不规范所引发的,同时语言中的不规范也总是容易引发道德的争议。因而对待网络词语,宜采取道德规范和语言规范相结合的原则,倡导文明上网,提倡并褒扬良好的网络道德,把网民网上道德自律和网络语言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全方位提高网络词语规范的水平。
  5.国民语文教育规范和社会用语规范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国民教育体系,抓好青少年的规范语文教育(学习规范语言,规范书写、规范用字、规范表达等),培养用语规范的未来网民。因为当今网民构成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才是未来社会的言语主体,他们今日的用语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通用用语,这就是网络词语的强未来发展性特征。因而必须抓好青少年的规范语文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宣传并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规,做好社会用语规范的宣传、指导和督察工作。

  三、网络用语规范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词语流布范围广、强超时空性优点,依托网络,广泛宣传用语规范的必要性和好处,指出使用不规范网络词语的弊端,正面引导广大网民在网络交际中自觉使用规范词语。
  2.针对网络词语使用主体的强未来发展性特点③,抓好青少年网民的用语规范教育和引导,在国民教育课程中开设好网络词语的研究性课程,正本清源,打好网络词语长期规范的基础,防止跟风冒进的形式主义和规范工作的重复浪费。
  3.编好网络词语规范辞书,利用规范的辞书进行匡谬正俗,为网民提供一个属于他们的网络用语指南,为准备上网交流的人提供一个参考。如已出版的《网络时尚词典》、《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等工具性辞书。以权威性规范辞书对网语的取舍来形成一种正面评价和引导,让网民在网络用语规范方面“有章可依”。当然,编写辞书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也不能过于死板,总体上应该介绍网络语言中的一些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网民普遍认可的新词,由此来建立网络语言的基本框架,推动网络语言的良性发展。
  4.进一步强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及行政和社会服务人员的用语规范,通过正面渠道引导广大网民使用规范词语,加强监测、分析和研究,适当限制不规范网语的使用范围,倡优批劣,标本兼治。全体网民的规范意识提高了,上网交流时就会主动放弃一些不规范的词语,网络词语的规范性程度自然也就提高了。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语言文字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探讨”的可喜转变过程,对规范对象认识越清楚,越有利于网络用语规范的推进。只有加强监测、分析和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网语规范工作。
  5.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建立网络语言道德规范标准,倡导文明健康的网上交流风尚,大力抨击用语不道德行为。倡导网民自觉地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网上交流。
  总之,语言的多样化是语言生活的需要,网络语言总的说来是鲜活的时代语言。网络词语虽然还仍存在着许多不规范问题,但如果我们只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而将其完全斥为文化垃圾和精神污染,这种态度是保守的、不科学的、极端的。正如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一样,网络语言也是网络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实际上,随着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语言已经在网络生活中乃至全民用语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交际的基本用语,虽然其内部成员构成上仍良莠不齐,但它已经是一个有着现实合理性的客观存在,并对全民用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由于其构成要素、构成方式、表达手段等大都没有违反现代汉语的基本规律,目前仍然只是处于现代汉语的一个社会方言的地位,随着网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各界对语言规范的理解和支持,对其进行适当规范也肯定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附注
  ①网民们抑或也是受节省上网费用、提高输入速度或是有意幽默、求新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在用词上是有意采用了谐音或替代方式。
  ②“语码混用”指的是语码a的成分直接并入语码b中,而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语码a只处于从属地位。(参见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第20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③由于网民中年轻人占了极大比例,而这些年轻人又是未来社会的代表,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把这些网络词语带进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去,其中的很多词语就很有可能被约定俗成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用语。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用语具有使用主体的强未来发展性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1-110·
  [2] 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佘文斌.“网语”四题[j].现代语文,2006,(9):65-103.
  [4]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初探[m].哈尔滨:北方论丛编辑部,1994.
  [5] 吕冀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1985,(2):81-90.
  [6] w.f.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于根元,王铁琨,孙述学,等.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3,(1):89-9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sjwl/23991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