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通讯论文 > 联通分组传输网建设思路

联通分组传输网建设思路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通讯论文


摘 要:联通多业务综合承载趋势明显,为适应业务IP化和网络IP化的发展趋势,分组传输网技术已经成为城域传输网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联通业务发展要求,做了传输网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

关键词:传输网; 承载; 数据业务; IP/MPLS; MPLS-TP
联通固网宽带业务、移动通信、大客户专线是当前最重要的三大业务和增长热点。末来两年接入层10G、汇聚层100G平台逐渐成为主流需求,无线业务发展需要承载网保证更低时延、更低丢包率;业务种类日渐丰富,对网络质量差异化的要求日趋增强。此外,IPTV业务、NGN业务和其它高价值增值业务也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发展,联通多业务综合承载趋势明显,为适应业务IP化和网络IP化的发展趋势,分组传输网面向连接,有着可与传统传输网媲美的OAM和生存能力; 能够采用通用的控制平面,保证与现有的传输网络互联互通;完全的业务扩展能力,支持不同技术信号的传送(分组/信元/时分),符合网络转型的趋势;分组传输网技术已经成为城域传输网的主要发展方向。
1 传输网络现状分析
由固定、宽带业务流量、移动业务以语音为主导的时代已经变为过去,现在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增速加快,网络总流量迅速增加(互联网驱动,骨干网年增长率约30%)变为了主导;未来移动互联网、IPTV等业务快速发展,网络总流量出现飞跃发展。大中城市各种专线业务迅速发展,不断提高空口数据业务的传输能力,如何降低动回传传输成本成为一项目前最关键问题的之一;中国联通开通HSPA+,单站带宽将逐步达到28M,局部MSTP网络存在较大压力面向未来,网络建设面临技术选择问题。
2 分组传输网的目标
网络层次清晰化:形成清晰的网络功能层次,目标网络核心汇聚层设备应同时支持传统IP/MPLS和MPLS-TP双栈协议,实现动态三层网络和各种业务的高效承载和传送;边缘接入层应根据所承载的业务特点,灵活选择三层或二层设备。实现经济、可靠的高带宽业务接入和传送。网络结构扁平化:整合各种业务,统一采用IP/MPLS技术构建“分组传输网”核心汇聚层,承载电信级业务(目前,分组技术一般包括PTN、IP RAN,其中PTN主要采用基于传送的MPLS-TP协议,IP RAN则采用传统的IP/MPLS协议。
3 分组传输建设思路
在原有MSTP环网结构上新增分组设备,优先建设核心汇聚层,边缘接入层建设应结合新增移动基站的接入需求、逐步建设完善。边缘接入层方案一:单独组织接入环路,上联核心汇聚层,可满足快速发展需求,适用于接入环网上新增站点较多或新增带宽需求较大的地方;要求接入站点配套资源(如机房、电源、光纤等)充足;边缘接入层方案二:部分接入层受资源配套限制原因仍采用MSTP,上联至分组核心汇聚层,最终按照集团要求形成完善的全面覆盖。适用于业务量少及配套资源短期内无法满足的场景,后续要业务割接。随着接入层光缆、机房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业务的逐步开展,完善分组传输网络接入层的覆盖,形成一张广覆盖的分组传输网络,原MSTP承载的3G 以太业务全部割接至分组传输网;MSTP网络定位为TDM业务以及高要求的大客户专线承载网络,发挥现网资源价值。 随后LTE引入,按照核心网设备分布,搭建上层区域调度环路;热点区域覆盖LTE,X2接口的引入需要三层功能,分组传输网L3部署在核心层,汇聚层可选。
4 分组传输网建设方案
4.1 双栈
分组传输网必须是可靠性高、可管可控、带宽可规划的网络;必须具备分组能力、支持未来演进的网络!具有丰富的OAM开销、电信级可靠性、面向连接的、传输带宽统计复用、L3功能支持同步。“双栈”设备是分组网络的最佳选择,“双栈”= 统一硬件平台+支持两种协议标准(IP/MPLS和MPLS-TP)满足业界技术发展趋势和高起点。
(1)MPLS-TP网络可以不用轻载,可支持网络容量90%以上的重载,降低建网成本。具有有效的OAM工具,支持SD检测,通过LM/DM工具对业务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进行测量;可实现50ms的保护倒换,MPLS-TP实现在任意网络位置诊断出故障,保证业务的50ms保护倒换能力。(2)IP/MPLS适合建立动态的网络,IP/MPLS网络采用动态的路由协议和信令,实现路由调度的三层功能;IP/MPLS也适合IPTV、互联网等业务的承载。IP/MPLS和MPLS-TP共用转发平面,两者都是采用分组交换,并基于标签交换来进行业务连接的建立,其数据转发平面是完全一致的。一个软件版本支持两种转发表项建立方式,对IP/MPLS,通过设备上分布式的信令、协议计算后对转发平面表项进行设置;对MPLS-TP,通过网管平面,采用集中式的网管来对转发平面表项进行设置。
4.2 移动回传
对于3G移动回传业务,仍为静态的点到点业务,启用L3VPN实现动态基站归属调整的功能需求仅在核心层。边缘接入层和汇聚层以采用以太网专线(E-Line)、核心层L3VPN的方式,提供3G移动回传的FE业务。从运维便利性考虑,L3 VPN集团客户专线应该与FE基站承载方式保持一致。统一业务的隧道承载方式,比较适用端到端的MPLS-TP静态隧道。
4.3 TD业务承载方式
(1)M业务:分组传输网络端到端配置PW伪线,并配置主备LSP或PW 1:1保护,通过MPLS-TP OAM端到端检测加快切换时间,实现50ms保护倒换。(2)FE/GE业务:接入汇聚层采用以太网与线(E-Line,基于MPLS-TP隧道)、核心层开启L3VPN,核心节点为L2/L3桥接点。(3)保护机制:建立MPLS-TP静态管道,网络侧保护主要包括1+1/1:1端到端Tunnel保护、1:1端到端PW冗余保护等;在L3VPN技术场景下,网络保护采用VPN FRR保护;基于MPLS-TP OAM检测实现50ms电信级保护倒换。
4.4 建网模型
(1)模型一(全PTN方案):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均采用PTN设备。PTN设备采用L2静态隧道,全网PTN成本低,便于统一运维,但是不支持L3业务,在大规模业务调度时就非常的复杂,不适应用于大规模建网。(2)模型二(全IP/MPLS方案):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均采用IP/MPLS设备。对L3业务支持好,但是网管、OAM、时间同步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3)模型三(IP/MPLS+PTN方案):核心层、汇聚层采用IP/MPLS设备、边缘层采用PTN设备。对L2、L3业务有很好的支持,但是设备两种形态,需要跨专业维护。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传输网准入思路做了一个介绍,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可实现基于光层的保护和基于业务的端到端保护,为数据业务和基站回传业务提供弹性管道,保障带宽平滑升级,满足末来多业务综合承载并实现按需承载,故障快速定位,集中监控网络质量一目了然。做到保持流量优化,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联通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txlw/2613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