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通讯论文 > 互助县退耕还林还草结合发展方向的探讨

互助县退耕还林还草结合发展方向的探讨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通讯论文


摘要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互助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提出了在退耕还林还草中采取林草结合的发展方向,并对种植模式进行探讨,以为互助县退耕还林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地;还林还草;种植模式;青海互助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1]。互助县依照国家退耕还林(草)的有关规定,在政策扶持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基础上,于2000年实施了退耕还林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遏制了区域生态恶化的局面,从而调整了农牧产业结构,加大了林牧产业比重,促进了农林牧水的协调发展。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单纯的退耕植树造林或种草难以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中担当重任,植树造林在短期内难以收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个别农民思想上存在着反弹情绪,造林积极性低,造林困难加大,造林整体性差,导致林牧矛盾突出,重造轻管的现象依旧存在。为了退耕还林工程积极、稳妥地开展,并使农牧民积极性有所提高,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效果,笔者认为,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把种树和种草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生态和经济效益,又能解决林牧矛盾。现将林草结合的发展方向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树种、草种的选择
  树种、草种选择是退耕还林还草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问题,坚持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的原则,根据树种和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造林种草区的气候、土壤、海拔等综合因素进行树种、草种的选择与配置[2]。互助县绝大多数地区由于生境严酷、高寒干旱,林木生长缓慢,因此,要特别要注意选择引进耐寒冷、耐瘠薄干旱的树种、草种。
  在互助县东部大通河流域地区,主要是加定、巴扎2乡,适合种植的主要乔木树种有油松 、青海云杉、红桦、白桦及柳属中的河柳、沙柳等;灌木树种有小叶锦鸡儿、枸杞、柽柳、柠条等;草种有披碱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等。
  在海拔为2 700~3 500 m的脑山地区,包括互助县的东北部及西北部地区,如五峰、南门峡、边滩、林川、东和等乡,适合种植的乔木树种有油松、青海云杉、白桦等,灌木中有沙棘、小叶锦鸡儿、树柳、沙棘等;草种有紫花苜蓿、披碱草、老芒麦、无芒雀麦。在海拔2 400~2 800 m范围内的浅山地区,包括互助县的台子、双树、东沟、东山、西山等地区,适合种植的树种有油松、青杨、沙柳、沙棘、白刺、枸杞等;草种主要有沙打旺、红豆草、针茅、老芒麦等。在海拔2 200~2 500 m范围内的川水地区,包括互助县的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高寨等地区,适合种植的树种有青杨、北京杨、新疆杨、毛白杨、枸杞、沙棘、榆树、杏、花椒、苹果、核桃;干旱山适应的灌木和草本有小叶锦鸡儿、针茅、早熟禾、沙打旺、红豆草、老芒麦、无芒雀麦等。

  2林草结合的种植模式
  2.1草种混播模式
  草种合理混播后,具有混播种群优势:一是能提高生物量。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其地上部分叶量与地下部分根系高低、深浅均匀分布,能够充分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吸收土壤的养分、水分,生产更多的有机物,有效提高牧草产量。二是播种当年可减轻杂草危害。混播的牧草各有不同的株高和株型,形成的草丛稠密,覆盖面大,可较好地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三是改良土壤。豆科牧草根系较深,利用根瘤菌可固氮、沃土,有利于禾本科牧草产生大量须根,主要分布在0~20cm的土层内,混播后可遗留大量的残根,增加土壤有机质,加之大量根系的穿透分割作用,可增加土壤颗粒,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3]。在退耕还林(草)中积极发展草种混播,混播时种子比例要恰当,种间关系要协调,层次要明显。如披碱草与沙打旺混播,比例为1∶0.5。
  2.2林草立体混交模式
  充分利用光能和种植的时间差,发展林草和果草复合经营模式,即上层为用材林或经济林木,下层为种植适宜的优良牧草。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地表,控制水土流失,还能改善地表小气候,以草促林,并通过发展养殖业,短期内增加收入,达到长短结合、分层利用的目的,在互助县浅山及川水地区用此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4]。
  2.2.1林(果)—绿肥沃土培育模式。即上层为林或果树,增加经济收入,下层种植紫花苜蓿、一年生的箭舌豌豆,可刈割为饲料草饲喂牛羊,发展畜牧业,也可以作为绿肥翻压提高土壤肥力。此模式水土保持效果好,改善生态环境,既利于林木生长,又利于发展养殖业和提高土壤肥力,还可抑制杂草,省肥省工。
  2.2.2林—一年生经济作物的保土耕作模式。即上层为用材林或经济林,下层种植一年生牧草,如燕麦或耐荫的块根类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2.2.3林(果)—草观光模式。即上层种植排列整齐的用材或经济林,如青海云杉、果树或杏等,下层种植草坪草,以花草为点缀,科学设置和增加配套服务设施来建立旅游景点,可收到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2.4林-草-牧模式。即上层为高大乔木、用材林或经济林,如红桦、白桦、青杨等,下层种植多年生牧草,如披碱草、紫花苜蓿等,是保持水土流失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3林带-草带混交模式
  在坡度较大的退耕地,可实行林带草带混交模式,窄林带和宽草带。即在坡面每隔10 m左右,沿等高线进行水平阶或水平沟整地;挖出土培在阶或沟外缘,形成土埂,阶或沟内营造用材林或经济林,林带间坡面集雨和种植优良牧草是,使整个坡面形成林带-草带混交格局,此模式在互助县脑山地区实行较为适宜。
  2.4生物篱-草混交模式
  在坡地沿等高线的一定间距(5~7 m)种植速生灌木,如沙棘、柠条、柽柳等,形成较密的生物篱后,其生物篱带间种植多年生牧草,此模式即阻挡水土流失,又收到可观的畜牧业经济效益,在互助县海拔3 100 m上的区域较为适宜。
  3小结
  退耕还林(草)工程在互助县实施,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配合,利用退耕还林(草)工程做到林牧结合,实现了长远生态效果和农牧民眼前的经济效益。但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既能使新种植的幼林健康生长,又能使种植的牧草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
  4参考文献
  [1] 俞孔望.践行生态园林需突破传统观念完善教育体制[n].中国花卉报,2008-09-18.
  [2] 邓祥国.渝东南一区四县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技术模式探讨[j].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7):55-56.
  [3] 向甲斌.浅议旬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j].陕西林业,2010(1):20.
  [4]安峰娟,尤鲁宁,陈淑娟.关于兴海县退耕还林(草)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55-35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txlw/26209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