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智能科技 > “后百亿时代”西部城市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

“后百亿时代”西部城市电影产业化发展研究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智能科技


【内容摘要】随着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迈入“百亿时代”,一个新的纪元就此拉开帷幕。西安,作为西部城市电影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十年产业化改革造就了2011年西安电影业的再续辉煌,同时,外埠挑战的加剧也凸显发展瓶颈。本文旨在对2011年西安电影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核心竞争力因素做以评述,并对其中出现的挑战与问题予以分析。
  【关键词】后百亿时代;电影产业;院线制;imax。
  【作者简介】王 鹏,文学博士,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为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西安电影产业既保持了传统的优势又显出后劲十足。从1930年西安城第一家室内影院秦光电影院在盐店街149号开业到民国以宝珠、明星为代表的八大影院争奇斗艳,从解放后拔地而起的钟楼、和平、光明等新八大影院到2011年12月曲江新区耀莱成龙国际影城、高新区华大影城盛大开幕,西安电影终端市场的建设已经走过了八十一个年头。从1910年9月11日,西安《兴平报》第一版刊登鸿升茶园广告,新制活动写真电影择定本月十一、二、三晚,于南关外观音堂开演到,2011年岁末贺岁片《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齐战西安影市顿时硝烟四起,西安电影放映历史已过百年。从1958年8月23日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到早期开拍的《草原风暴》《碧空银花》《桃花扇》等影片广受好评,从新时期恢复电影拍摄到1980年后步入制片巅峰,西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影人三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香魂女》《图雅的婚事》皆出自西影,三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中的两部《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也出自西影,中国唯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霸王别姬》也来自这块中国电影制片的沃土。2011年由西部电影集团等四家企业制作完成的史诗大作《白鹿原》更是未映先热,吸引无数注意力,《白鹿原》必将为走过五十三年的西安电影制片史续写浓墨重彩的新华章。
  2011年11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紧密连接在一起,由此可见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国家战略意义。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电影产业更是被赋予了“科技含量高、附加
  一、票房增速明显放缓
  观影人次小幅增长
  西安城市电影票房增速曾在2008-2010年连续三年领跑全国,从2005-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西安电影票房收入平均增长95.4%,是全国平均增速的2.4倍。当后百亿时代的中国电影将在2011年迈入130亿关口之时,西安电影票房增速却凸显减速迹象,截至2011年10月底,包括西安在内的陕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特点予以优先资助,优先发展。2010年国办《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宣部、央行等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更是为2011年西安电影产业的再度腾飞指明了方向,然而,蓬勃发展的西安电影业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外埠挑战,跨省院线的不断涌入凸显出本地院线的“慢进”,港资外资的不断圈地加剧了竞争的难度等都将成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电影业跨越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值得加以关注。
  西电影票房收入为2.55亿,年底有望突破3亿,一省全年票房收入尚不及万达院线2011年第一季度票房收入,西安票房增速也将由2010年108%降至2011年的不足20%。
  截至2011年前三季度,陕西全省城市影院放映场次218370场,同比增长32.17%,在电影放映场次增幅接近1/3的同时,观影人次仅为551万,同比上升13.29%,而2010年前三季度,包括西安在内的陕西电影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6.12%和97.18%。由此可见,伴随着电影终端市场不断扩容、放映场次大幅增加、电影票价持续走高,观影人次的小幅增长难掩大量观众流失的尴尬,上座率不高已然成为了制约中国电影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尤其在西安,这座拥有846.78万常住人口的西部特大城市、科教文卫中心出现如此问题更应受到业界的关注。现如今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是年龄在20-

35岁的在校大学生和都市白领,而西安在这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百所各类各级高等院校、超过120万的在校大学生、超过180万的科技人才和数以百万计的城市白领,如何充分挖掘这一庞大潜在观影群体的观影热情,培养观影习惯,提振电影铁杆粉丝持续观影的信心,将成为近年来包括西安在内的中国电影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落地院线再添新军
  本土院线更名重组
  随着2005年第一家外省院线河南奥斯卡进军西安影市兴建五星级现代化影院高新奥斯卡金花影城以来,西安一夜之间成为了院线投资的热土,截至2010年底,西安落地跨省院线八条,加上本土院线长安院线,共有影城十八座。其中北京万达院线、中影星美、河南奥斯卡院线分别以三家门店位居票房榜前列,四川太平洋、湖北银兴、重庆万和等周边省份院线也以地缘优势登陆西安,除外,2007年12月开业的雅图数字连锁影院,隶属数字院线时代金典旗下,东二环红叶影城(现更名为西安幸福蓝海国际影城)则是江苏幸福蓝海亚细亚院线在外省最先开设的影城。顿时间,西安院线竞争硝烟四起。然而,2011年西安电影的院线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停歇,截至12月,又有五条院线,六座影城,三十八个影厅进一步扩大了西安电影放映的终端市场。其中,港企全资院线橙天嘉禾全力进军西安,无疑为西安影市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必将对西安电影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除外,上海联和院线携手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安建造了第一家国家遗址公园内的多厅影院,实属全新之举。近年来,势头迅猛的广东大地数字院线、九州中原数字院线也相继逐鹿西安,近期开业的西安华大影院隶属刚开始试水影院市场的华大院线(杭州),这一系列新变化必将掀起西安影市新一轮院线竞争热潮。

同其他十三条外埠院线相比较,西安本土院线长安院线却始终没能在2002年开启的院线制改革中扭转弱势,一直徘徊在全国院线末位。2010年9月,长安院线正式划归曲江影视集团名下,开始艰难的事转企改革。经过一年多理顺关系,2011年11月,西安市电影公司旗下“长安院线”正式更名为“西安曲江长安院线”,并在12月初牵手周星驰名下的香港比高集团,拟在西安曲江秦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兴建八厅,占地面积五千平米的大型现代化数字影院。除了新建影城计划外,曲江影视集团还多方筹措数千万元,着手改造长安院线旗下的老牌影城西北影城,预计2012年5月1日,全新亮相的“曲江西北国际电影城”将以高科技、现代化、全网络售票的方式出现在西安人民面前,重拾昔日辉煌。
  截至2011年底,西安落地院线共计十四条(含本土院线),影城二十四座,然而,落地院线持续跑马圈地的狂潮仍未结束,广东金逸珠江、浙江横店等全国知名最为耀眼的要数2011年12月盛装开业的耀莱成龙国际影城。“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是由国际巨星成龙先生和耀莱国院线也早已瞄准西安市场,正在建设中的横店国际影城中贸广场店、开远半岛广场店,金逸国际金鼎店、恒天国际城店也都在紧锣密鼓加紧建设中,预计2012年开门营业。在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中,西安电影业更应转变思路、锐意进取,视“慢进”为落后,加紧步伐抢占市场,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变局中保持本土特色。
  三、新建影院成龙领衔
  在建影院星爷瞩目
  2011年西安已建成的六座影城中,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管理的五星级连锁影城。自第一家广州新塘店2010年6月6日开业,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北京五棵松店、马连道店、常州茂业店、沈阳茂业店、西安银泰店、郑州锦艺广场店等项目陆续进入开业倒计时或已建成营业,预计2012年底开业影城可达12家。其中,2010年6月16日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开业,以17个影厅、15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3500个座位的超大规模一举成为影院新贵,成龙巨大的明星号召力和多手段促销的低票价营销使得该店(2011.1.1-11.20)以6432.8970万位列全国百强影城首位。西安耀莱成龙国际影城选址于西安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曲江银泰国际购物中心四层,为大雁塔国际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每日承接中外游客万人,更是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去处之一。周边文化氛围浓郁,高等学府云集。作为一站式消费
  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趋势,相得益彰的融入了现代化新西安的宏伟构建中。橙天嘉禾影城选址西安南二环太白路立交西北角,与大型楼盘融为一体,更与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毗邻,这无疑是争夺主流观影人群最好的选择。而星美盛世电影城更是第一家入主长安模式的大型综合广场项目之一,耀莱成龙国际影城将与众多餐饮、服装零售等企业一起构筑西安商业消费的另一极。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所遵循的合理票价经营模式以及团购、会员制、与银行卡联姻等措施都将为票价虚高的西安电影市场吹进一股健康的风气。
  除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之外,其余五家影院在选址方面既与西安悠久的历史、科教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也自觉适应新世纪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型商企、购物中心如
  区西部大学城的影城,此地位于西部大学城核心商区,盛世商都购物中心主打综合、便捷、服务学生理念,而该影城更是推出适应大学生观影的低票价和多重优惠措施,迅速成为周边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的数万学生休闲娱乐首选。西安大地数字影城也着眼于高新区的万千白领和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院校学生,与人人乐超级市场一起,点燃了电子城地区市民的消费热情。而西安大明宫imax影院则第一次进驻国家级遗址公园,为中外游客提供了景区内的多一种消费。
  和2011年已开业的新影院相比,西安在建影院或拟建影院的势头更加猛烈,尤以周星驰领衔的比高集团与曲江影视集团联手在秦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建造的五星级影城最受瞩目。2011年12月,周星驰空降西安,陆续参观了大唐芙蓉园、赵公明财神庙等一批曲江文旅经营的知名景点,并着力与西安影企打造曲江新区影视新亮点。秦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项目与世界著名的文物古迹、千年古刹大雁塔仅一路之隔,是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项目的起点,项目东临大雁塔南广场,西临大唐通易坊,北临大雁塔西苑,南接大唐不夜城,处于西安文化商业区域的核心位置和秀美婉转的园林环境之中。总占地59.624亩,商业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人民币。周星驰电影城的进驻更是与曲江太平洋国际影城、耀莱成龙国际影城同处大唐不夜城,这种三足鼎立的格局必然引发曲江电影业的大变革,独栋木制结构的太平洋影城、与大型商业广场银泰共同经营的耀莱成龙国际影城、牵手西安最富盛名的世纪金花百货的周星驰影城谁将拔得头筹,令人期待。
  其余在建或拟建影院则与大型楼盘、高档写字楼、cbd商业中心、大型购物广场捆绑在一起。横店国际影城中贸广场店与珠江时代广场的珠江国际影城将傲立南门商圈,横店国际影城开远半岛广场店则掘进莲湖区西二环土门商圈,中影国际影城中登城市花园店立足西安新行政中心经开区核心地段,而盛龙广场店则与改造后的方新村一起伫立北城未央区。太平洋院线在西安的第二家影城小寨店拟建在长安文化广场,与小寨国际购物中心毗邻;在原小寨工人文化宫旧址兴建的新小寨工人文化宫将建西北最大影视城,这两家影城将与现有的保利博纳新天地影城、保利朱雀国际影城一起,争夺西安三大商圈之一的小寨商圈制高点。万达院线拟在西安兴建四家到六家影城,已有的三家影院一直是西安影业的排头兵,而在建的万达新天地广场位于东大街商圈和解放路商圈的交汇处—大差市什字,向北与万达影城解放路店、民乐园店遥相呼应,向东则将与奥斯卡国际影城、西北电影城展开激烈竞争,万达影城如何能在集团优势中领跑解放路商圈又在激战中独领东大街商圈,让人拭目以待。而高新区绿地中央广场国际影城项目、奥斯卡国际影城长安中央广场店、西安海上国际影城、金逸国际金鼎店、恒天国际城项目也都将在各自区域引发新一轮竞争。

四、imax影院登陆古城
  建设势头迅猛强劲
  2010年,自年初《阿凡达》引发imax放映热后,到年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imax市场,票房4200万美元,较2008年增长12倍。当《阿凡达》热浪来袭时,西安市民仅能欣赏到3d技术带来的视觉震撼,而到《唐山大地震》《建党伟业》等国产imax大片热映,引发观影热潮时,西安市民焦急的等待变成了抱怨,何时我们才能有属于自己的imax?谁能想到,当2011年贺岁档imax3d巨片徐克的《龙门飞甲》上映时,西安已拥有一家imax影院和两块imax巨幕,以飨视觉盛宴。2011年7月21日,西安第一家imax影城大明宫imax影院改头换面,不再仅提供游客欣赏大明宫传奇胜景之需,而转与上海联和院线合作,拓展电影放映业务,《变形金刚3》成为该影院巨幕上

映的首部作品。而西安第一块商业imax影厅于2011年10月31日下午,在西安万达影城(解放路店)挂幕,高约10.93米,宽约19.8米的金属imax巨幕徐徐挂起,标志着西安第一块商业imax影厅的诞生。2011年11月8日,由斯皮尔伯格监制,休·杰克曼主演的《铁甲钢拳》成为该imax影厅上映的首部作品。
  然而,如此规模扩张的imax影院、影厅数量仍将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增长,银幕将超200张,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根据imax中国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9月30日,imax已经在大中华地区拥有imax影院58家,新签约正在筹建中的影院140家,预计到2015年,大中华地区的影院数量将达到196家。西安作为与南京、重庆一道排名全国影院投资前三甲的热门城市,imax建设也将成为未来影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在建影院中,拟设置imax巨幕影厅的有三家,秦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世纪金花imax影院将建成规模5000平米的imax数字影院,横店国际影城中贸广场店、金逸国际影城金鼎店也将于2012年盛装开业,届时西安将再添两个imax全数字化影厅,这无疑将会给西安观众提供品质更为多元、效果绝佳的“身临其境”式观影体验。
  五、陕籍明星炙手可热
  陕籍导演备受关注
  国产电影业界日趋激烈的竞争,无外乎关涉影视品牌营销与核心人才培养两个方面。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制片人,极具天赋又富商业气息的大牌导演,潜力十足、演技精湛、市场号召力强的实力明星都将成为一部电影是否能够“既叫好又叫座”的关键所在。而陕西,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的西安电影制片厂(今西影集团),电影人才辈出。新世纪以来,陕籍导演、陕籍明星(尤指出生在西安)更是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2011年,陕籍明星更是集体发力,不论老将还是新秀都成为了影片高票房的保证,而陕籍导演则继续延续传统优势,新作迭出备受关注。
  2010年首次与李连杰合作主演《海洋天堂》的文章,因在片中饰演二十一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大福一角让人眼前一亮。2011年文章更是全面爆发,主演的两部影片票房均过2亿,其中,都市时尚爱情剧《失恋33天》更是“黑马味”十足,11月横扫多部进口大片,以890万成本博得超过3.5亿票房。在魔幻爱情大片《白蛇传说》,文章饰演的能忍,始终徘徊于布道捉妖与追寻爱情的两难抉择中,表演收放自如。在《失恋33天》中,都市白领王小贱一角更为出彩,模糊的性取向、恶毒刻薄的性格,却使得他成为了解救黄小仙于失恋痛苦中走出的救世主,他嫉恶如仇、心细如丝、不畏强势的个性最终得到了万千观众的认可。而因电视剧《武林外传》中佟湘玉一角登上大银幕的闫妮,更是在过亿影片《最强囍事》《画壁》《武林外传》中继续着风情万种的“老板娘”形象,蛮横刻薄、嫉贤妒能。戏路宽广的陕籍实力派男星张嘉译在《失恋33天》饰演大老王一角诙谐幽默、不失气度;在《建党伟业》中饰演满腔报国之志、慷慨激昂陈词的李大钊,表演游刃有余、挥洒自如。除此之外,《新少林寺》中的白冰、《秋之白华》中的窦骁、《建党伟业》中的付辛博、《囧探佳人》中的郭涛、《战国》中的景甜等都是出生于古城西安的陕籍明星。
  2011年备受关注的三部史诗巨制《金陵十三钗》《建党伟业》《白鹿原》均由陕籍导演担纲。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早年携《红高粱》横空出世,艺术表现力惊骇世界;2002年携国产大片《英雄》打开国际市场,扬名全球。2011年其新作《金陵十三钗》,将以恢宏的气势、沉重的笔调再现南京大屠杀这一悲壮的历史图景。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献礼巨制《建党伟业》,由陕籍导演黄建新与韩三平联合指导,继续主打主流商业片模式,百余群星共同演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投身中国革命最前沿的光辉历程,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党诞生”为切入点,叙事铺陈,有理有节。《建党伟业》又一次在“以消费主义、中产趣味”为主导的电影市场中实现了“政治资本、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互渗。而第六代导演王全安更是近年来陕籍导演中成就斐然的一位。以《图雅的婚事》摘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王全安的作品开始广受关注,尤其是2011年开拍的当代文学名著《白鹿原》,历经多次变故,终于完片,虽仍未如期上映,却早已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少数专家、学者、电影院线人士有幸先睹样片后的一致好评、意犹未尽,更是为尚未公映的电影版《白鹿原》积攒了超高的人气,持久的注意力必将

为该片票房取得成功的原动力。
  六、民企助力大片制作
  国企再度携片出征
  2010年,《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刺激电影产业纵深发展的政策、措施得以公布并予以实施,为电影制片业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融资渠道,提升了制片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一大批热钱纷至沓来,使得中国电影产量在近年来稳步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出现了一批可以匹敌好莱坞制宣发模式的国产大片,赢得了主流观影群体的热捧。
  作为中国电影制片业的重镇,陕西电影业自195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成立到2011年,已走过了五十三个年头,尤其是80年代到90年代之初,西影的品牌优势逐渐在国有电影企业中凸显。随着90年代中后期西影日渐走入低谷,西安的民营电影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依托“曲江新区”这块西部最富盛名的文化沃土,倚重高新区网罗的万千高科技人才,着力打造的国际级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向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要效益”成为了今日曲江“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的新思路,一个集网络广告、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影视制作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吸引相关企业超过一百四十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

 正是在此契机下,近年来,西安民营电影企业逐步开始参与国产大片投资、前期拍摄,以此提升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向产业链成熟的大企业学习经验,以期有更大的发展。而以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曲江影视投资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则借助多年累积之优势,一方面参与其他影企制作,一方面则独立筹措资金拍摄新作,以全新的现代化国有影视大集团建设思路,重新出征。2011年8月,由西部电影集团、峨眉电影集团发起,潇影集团、珠影集团、河南影视集团、广西电影集团、江西电影制片厂等多家国企在西安共同组建电影集团联盟,这一举措,将在结合其他国企优势资源的同时,拓宽各个电影集团的产业链条,形成规模,共同抵御产业化浪潮以来形成的诸多风险,集智力、资金、地域优势为一体,共同实现新世纪新十年的再度腾飞。2011年,国产主流大作《建党伟业》由多渠道、众多类型企业共同制作完成,联合出品,其中三个西安本地出品方的名字赫然在目。除国企西影外,西安曲江梦园影视有限公司隶属曲江影投,以董事长著名导演吴天明为强大品牌效应,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另一出品西安博杰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则从属于博杰传媒的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成立于1995年,西安子公司主要开展影院投资建设及运营业务,此次涉足电影制片,实则是对自身业务的拓展,也必将为进一步开拓电影放映终端市场起到良好收效。暑期档上映的国产新片《夺命心跳》,由曲江影视集团与风投公司联合出品,这也是西安本土企业首次制作如此类型的影片,该片由香港影帝梁家辉担当主演,映后口碑票房俱佳,并在12月7日第三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以六项提名备受瞩目。
  2011年,西安电影业的另一亮点则是陕籍作家名作改编风潮的涌起,更为可贵的是,这次名作改编电影的主力均由陕西电影企业操刀,陕籍电影导演担纲。正在紧张筹拍中的《最后一个匈奴王》由金铁木执导,斯琴高娃主演,原作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累计出版已逾百万,而该作电视版—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盘龙卧虎高山顶》也在央视热播,引发收视热潮。除外,根据李春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由章明执导,已于2011年11月18日在西安奥斯卡国际影城骡马市店全国首映,并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音乐等五项大奖。而备受瞩目的史诗大作电影版《白鹿原》已经拍摄完成等待国家广电总局终审,此作的台前幕后更是聚集了众多陕西影视界精英。该片四家投资方陕西白鹿原影业公司、光影先锋文化传媒公司、西安影视制片公司、西部电影集团等均出自西安。大型实景山水历史歌舞剧《长恨歌》的首创者张小可挂帅出品人,并为此专门成立陕西白鹿原影业有限公司。而西安影视制片公司,从《图雅的婚事》到《纺织姑娘》再到《团圆》,一直都是王全安的合作伙伴。光影先锋文化传媒公司则由王全安独资建立,西部电影集团更是《白鹿原》中众多主创曾经或现在供职的单位。除此之外,由西影投资六千万拍摄的影片《钱学森》也将跻身贺岁档期,并与美国amc院线牵手,有望登陆美国主流市场。
  七、电影教育成果凸显
  影视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中心,西安拥有的高等学校数、在校大学生数等多个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受到经济、地域等因素制约,西安高校电影学科的发展却始终不能和部分艺术类专门院校以及国内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综合类大学相比。作为最早开设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并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始终在陕西的电影学教育中位列前茅,其他院校如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院校也根据自身特色,设置了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系电影学教研室堪称西安电影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该系室拥有张阿利、郭越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影专家、教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影视研究论文多篇。2011年,西北大学培养的电影学硕士关兵终于脱颖而出,在第十六届韩国釜山电影节中韩大学生影展的数部作品中,以纪录片《墨脱情》夺得影展最高奖—金奖,为西安高校电影学教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除过电影学教育成果凸显外,2011年西安电影活动精彩纷呈,名师讲堂、各国电影展相继登陆古城。2011年12月2日,曲江文化大讲堂邀请清华大学著名学者尹鸿为西安市民做题为“当前中国影视创作与生产的现状与走势”的专题报告,让多数听讲者受益匪浅。2011年5月2日,历时五天的西安曲江韩国电影周开幕,韩国导演郭在容的爱情喜剧《我的强悍公主》等老作新片纷纷亮相,除外,西安曲江美国电影展、日本电影展等也在积极筹备中,届时将为古城市民献上来自电影强国的诸多经典电影以及最新力作,以飨文化大餐。作为西部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市之一,2011年西安也成为了各大电影宣发的主阵地,纷纷前来展开试映会、首映礼、密集宣传等,仅11-12月间,就有《巨额交易》《鸿门宴》《失恋33天》《遍地狼烟》《金陵十三钗》等多家剧组前来宣传造势,以吸引更多观众走入影院,贡献票房收益。
  纵观2011年西安电影业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无不是“后百亿时代”西部城市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带动下,以西安为代表的西部城市电影产业要想实现跨越式、纵深发展,必须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多个环节统筹兼顾起来,必须进一步打开市场,继续加大对电影终端放映市场的资金投入,积极延伸电影产业链,向上游产业逐步推进,打造适应西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制发放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以期在“后百亿时代”大有作为,为实现我国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世纪之梦”而努力。
  (本文系2011年陕西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新世纪十年陕西城市电影产业发展的综合效能与瓶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k14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zhinengkeji/23247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