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环境保护 > 刍议加强陕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刍议加强陕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环境保护


  文章介绍了陕西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分析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要积极实施生态建设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合理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各项林业生态制度;增强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加强林业信息化,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提升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仅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加深。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还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兼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起来,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系统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增长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其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供给林业产品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陕西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以及在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各地紧握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新机遇,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繁荣林业生态文化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进而为促进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

 

  1、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陕西省上下全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本省的森林覆盖率。截止 2012年陕西省累计造林5525万亩,平均每年造林550多万亩;治理湿地0.27hm2,治理荒沙9.67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8km2,黄土高原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8.30亿t减少到4.00亿t,北部沙区每年沙尘暴天数由过去的66d下降为24d,绿色向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推进了400多公里;全省林地面积达到1.84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7.26%增长到41.42%,林木蓄积4.2亿立方米。全省大地实现了从黄到绿的转变,实现了生态环境由以前的整体恶化到现在的整体转好的良性发展和改善。

 

  2、提升林区民生水平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15万农民享受退耕还林补助239.9亿元,人均直接受益2622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户均资产性收益增加 1.2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干杂果、种苗花卉人均年增收310元。国有林区职工收入近两年增长较快,住房条件明显改善。随着棚户区改造、引水通电通路、广电网络覆盖等基础民生工程的陆续实施,林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和改善。

 

  3、重视文化引领,强化生态意识

 

  陕西省加快林业文化基地建设,如建立多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林业文化研究与交流,成立相关协会和举办林业生态文明研讨会,大力弘扬和传承林业历史文化。同时,随着各级领导对林业工作的越来越重视,以及社会造林、爱林、护林积极性的空前高涨,每年12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8000多万株,增加890万方森林蓄积。

 

  4、勇于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近些年来,本省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同时,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整合现有资源资产,积极筹备组建林业集团;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思路,组织编制诸多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此外,本省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又依托森林、林地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产业,截止2012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就已经达到了515.9亿元。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结合本省林业的特点和森林的多种效能,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新机遇,突出重点,谋求突破,积极实施林业大生态建设和保护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陕西省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省份之一,在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中还依旧存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只有勇于正视这些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质量不高,效益低下

 

  陕西生态条件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质量不高,效益低下。总的来说,南边多,北边少,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林区,这几大林区的森林资源已经占到全省森林总面积的83%,然而由于这些林区的森林资源多为自然次生林,并且林分生产力不高,生态效益低下,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61.2m3,比全国平均 75.8m3低了19%还多。

 

  2、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陕西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和土地承载能力降低,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大,任务艰巨;投入不足,综合配套差,生态保护建设效果不理想。

 

刍议加强陕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林业生态意识水平不足

 

  具体表现为:缺乏对自然生态的敬畏,浪费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生态责任意识,一些人甚至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缺乏生态忧患意识,对生态环境恶化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威胁视而不见;对生态环境缺乏科学的认知,过于重视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缺少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从而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不畅

 

  在实际工作中,还未建立健全各部门的协作工作机制,无法有效实现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导致工作效率很低。同时,工作流程不够完善,工作衔接不畅,各部门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

 

  此外,还存在林业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从根本上无法适应生态林业发展的新要求。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制约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陕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进而促进本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1、积极实施生态建设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对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的生态建设战略的实施。具体而言:把关中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园林化地区。即:加快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的关中生态示范带、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林区、渭北生态经济防护林区、关中森林城市群及田园生态景观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加强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建设。针对陕北生态脆弱、森林覆盖率低的实际状况,加快推进三北防护林和风沙治理工程的进度,加快百万亩野樱桃、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扩大绿色植被的覆盖率,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的成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从而提高陕北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森林质量与环境质量;实现陕南山地森林全覆盖。陕南不仅是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还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是陕西及关天经济大发展的生态保障和物质基础。在陕南地区,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增加森林植被,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湿地质量,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力度。

 

  2、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合理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中,要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全面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制定合理的、长远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和模式。根据本省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优势产业,搞好服务,为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才能实现山清、水秀、人富的和谐境界;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存在差异,因此,制定规划时,要在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林业资源的发展与利用实况,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

 

  3、建立和完善各项林业生态制度

 

  健全林业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林权流转市场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和规范林业生态区域的管理;完善林地征占用管理办法和审核审批制度;有序开展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补偿方案,做好兑付工作;建立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制度,积极实施有关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林业法制宣传和普法培训工作,提升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林业大案、要案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提升林业重点项目的自查和检查力度,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运行。

 

  4、增强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

 

  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中建立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便于他们遇到问题积极交流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促使他们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5、加强林业信息化,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

 

  当前,随着林业信息化在林业改革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不断深化,实现林业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改变管理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这已经成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的战略举措,从而为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而言:一是推进林区无线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各种传感设备在林业资源监管、林产品运输等方面的应用;建设统一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为林业生态部门提供可视化、精准化的应急指挥服务;二是依托林业基础数据库,对海量林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林业数据;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在林业重点工程监管、林业文化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林业工作效率和协同性;四是围绕全面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要求,构建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提供智能化、整体化的林业商务服务。从根本上解 决林业面临的问题,推动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提升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提高林业系统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做好林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好林业人的服务作用,有效开展林业工作,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必不可少。具体而言:要加强继续教育,以提高全省林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标,采取脱产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方式,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提高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和学历水平,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林业技术人员,始终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职业技能规范要求和岗位工作需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加大对林农的培训力度,大面积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致富实用技术,大幅度提高林农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林业文化结构,从而为推进林业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樊亚光(1975.5-)男,汉族,陕西周至人,林业工程师,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公司副经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uanjingbaohu/26300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