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环境保护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环境保护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党关注的热点。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下面就此谈点认识和体会。

 

  1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从1997年开始,中央每年都要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加强法制,增加投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国家采取了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企业和城市环境达标活动和重点地区污染治理三大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环境友好企业等。生态建设成绩突出,人工造林保持率居世界第一位,荒漠化治理成效居世界前列,水土流失治理、草原建设等成效显著。

 

  虽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长期累计效应,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有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1.1水环境状况严峻

 

  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很多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30%),其中,淮河、辽河、黄河大于60%,海河达90%,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水体污染相当严重。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460.0亿tC0D排放总量达到1333.6t;超过容量的60%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和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日益突出。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的断面符合III类以上水质标准,劣V类水质占29.7%,属严重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明显增加。饮用水源安全受到威胁。一些城市饮用水源地已监测到微量有机毒物,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水生态失衡。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旱灾和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河流断流现象不仅出现在降水量少的北方和西部地区,而且出现在雨量充沛的南方。90年代以来,每年因干旱受灾面积达2000万〜3000hm2,50年代增长510倍。

 

  海洋环境恶化。滩涂面积缩小,珊瑚礁、红树林遭到破坏,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甚至导致国境线位移、国土流失;海洋污染严重,赤潮频繁发生。1.2大气环境污染处于较重水平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58.7t,超过容量的80%。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监测的340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只占41.7%,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6.8%。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多数城市空气污染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少数城市空气污染仍在加重。

 

  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污染明显上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由于汽车尾气多排放在低空,儿童吸入量为成人的2倍,导致贫血、眼疾、肾病等一些城市儿童交通病的发生。同时,室内装饰不当,导致甲醛、苯严重超标,引发致病建筑物综合症

 

  酸雨污染依然突出。酸雨影响面积占到国土面积1/3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和四川盆地。北美、欧洲和我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北美、欧洲酸雨污染已基本控制,而我国的酸雨污染仍然相当严重。

 

  由于大气污染,我国约有1亿以上的人口每天呼吸不到清洁空气,因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支气管炎。

 

  1.3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土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量大、面广,问题依然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km2,每年土壤流失总量高达50多亿t。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沙化面积2460km;90年代末每年沙化面积3436km2。截至1999年底,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km2,90%分布在西部。西南地区石漠化治一增五,防治任务艰巨。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质量下降,功能衰退。全国森林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用材林中成熟林、过熟林面积仍持续下降,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单一化。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加剧。全国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每年还在以200hm2的速度增加。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全国15%20%高等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况,有156种生物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目录,占其总数的1/4。由于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我国遗传资源流失和被盗现象十分突出。如世界上90%的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在我国,但有些资源已被国外公司窃取,研究开发出专利产品。外来物种入侵加剧。据调查,目前我国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多达283种,造成年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水葫芦、紫茎泽兰、微甘菊等危害严重。

 

  总体上讲,人工生态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还在衰退;单一的生态问题有所控制,系统性生态恶化仍在发展,边建设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1.4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垃圾污染愈加突出。2003年城市垃圾清运量1.48亿t,垃圾处理率为50.8%。抽检的329个生活垃圾处理厂中,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仅为15.6%,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问题突出。乡镇、农村垃圾基本上是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普遍。

 

  危险废物污染令人担忧。2003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170t。历年堆存的危险废物产生的废气、渗滤液、淋溶水污染地下水,成为重要污染源。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很低,很多医院用锅炉简单地焚烧医疗废物,成为传染病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

 

  1.5核与辐射污染的风险在上升

 

  在已投入商业运行和在建的11个核电机组的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与安全相关的重大质量问题和重大运行故障。我国核设施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多类标准,管理难度大,许多早期建设的反应堆设备陈旧,环境风险在不断增大。相当数量的带放射性的废液和固体废物存放于大江大河附近的核工业企业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大量放射性废物贮存缺乏严密保管措施。据2002年初步统计,国内现有各种放射源6万多枚,并以年约15%的速度增长。由于维修和运行经费匮乏,安全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没有收贮的放射源达1.2万个,丢失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我国的环境污染既有传统的工业污染,也有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带来的生活污染,还有农业施肥、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可以说,发达国家在过去上百年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出来,这种压缩型污染进一步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从目前情况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制约了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研究,我国每年因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4%8%。二是危害人体健康。世界银行研究表明,中国城市每年有17.8万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而过早死亡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已有公害病出现。三是影响社会稳定。2003年,全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群众来信、来访60多万次,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纠纷呈快速上升势头。四是影响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国家的对外形象。浙江对外贸易中,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已超过发达国家因对该省反倾销造成的损失。一些国家甚至提出反对环境倾销,矛头直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低成本。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是当前我国在加快发展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有识之士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选择。

 

  2.1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时代发展的经验总结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在上世纪50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等于发展的模式产生了怀疑并展开讨论。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她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引起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

 

   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既强调当代人的公平,也强调代际的公平,强调当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下一代满足需求的条件。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文明生产和文明消费。同时,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三者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2历史教训不能忘记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曾创造过无数文明,推进和保证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然而,不少的历史辉煌、人类文明也毁在我们人类自身的活动和作用中。巴比伦文明曾是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良好自然环境孕育了辉煌的巴比伦文明。然而,在灿烂文化、先进农耕发展的同时,由于肆意砍伐森林,过度农垦,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巴比伦文明于2000多年前在漫漫黄沙中消亡。近代的考古学家、生态学家、史学家们认为:古巴比伦毁灭的主要原因:一是斧头,一是羊群。斧头砍掉了森林,使森林变成了草原,羊群超载又把草原变成了沙漠。

 

  楼兰是我国西部两汉魏晋时期一个绿洲城郭国,位于今天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罗布泊西南的大沙漠中。它曾是两汉通西域丝绸之路上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重镇。这么一座绿洲古城,为什么在不到半个世纪中就突然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据研究,楼兰的消失是因为人口激增,过度开发,植被破坏,干旱缺水,沙漠化扩大,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绿洲。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干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加之人口增长过快,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严重失调,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2800多年前,甘肃民勤县就创造过举世闻名的沙井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民勤人民与风沙抗争,靠愚公移山精神,经几代人努力,营造并保存下85hm2以上防风固沙林,沙区群众开始安居乐业,成为当时全国治沙先进典型。70年代开始,上下游水生态失衡,石羊河来水锐减,加上人口增加,开垦强度加大,年超采地下水达3亿m3。风大、水少、人多,全县荒漠化土地迅速扩张,占到全县总面积的94%。现全县已有13hm2人工沙枣林枯萎死亡,35hm2白剌、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60hm2天然沙生灌草朝不保夕,50hm2耕地已经沙化,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这里开始握手、融合。民勤的未来令人担忧。

 

  2.3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有限,这是基本国情,也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未来16年,我国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人口将继续增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一是人均资源少。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并以此为自豪。我国一些资源总量的确不小,煤炭、稀土等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为有限。不少资源储量原本就不高。全国人均耕地仅0.095hm2(1.4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053hm2(0.8)以下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033hm2(0.5)淡水、森林、草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1/2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的1/10,天然气不足1/20,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也只有世界平均的1/2,铬、铜、铝土矿、钾盐的人均水平都很低。我国矿产资源禀赋不佳,贫矿多、富矿少。以铁矿为例,储量数字并不算太少,但95%以上是难以直接利用的贫矿。我国开发利用单位精矿产量付出的生态成本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长期以来,地大物博、资源大国的观念掩盖了矿产资源总量不足的事实,也淡化了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是单位产出资源消耗量大。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建国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火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国家的23倍。中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工业万元产值用水为100m3,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多倍;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资源的高消耗加剧了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三是资源需求缺口大。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仍将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2020年我国人口预测为14.83亿,比科学家认为的合理人口承载能力多了1倍。要实现2020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年增长率必须达到7.2%,如果按照现有的资源利用水平,资源消耗将是目前的45倍。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耕地资源和森林面积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1%25%18%,后备资源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消耗速度。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正呈下降趋势。据预测,2020年我国国内煤炭需求量将达到22.2亿t以上,现有大型矿床的生产能力已难以为继;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石油、天然气资源家底不清,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石油已经连续多年净进口,面临长期短缺,预计到2005年将缺口1亿t左右;铁、铜、锰、铬等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攀高。

 

   新世纪前20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我国环境安全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据预测,2010年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2010—2020年,第二产业比重虽可能下降,但仍将保持在50%60%之间。如果不能有效降低排放强度,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将比2000年增长62.8%,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长17%。同时,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又将带来新的环境压力。预计2010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将达到40%以上,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将急剧增加。届时即使城镇污水平均处理率达到5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城市污水仍将高于现有水平。如果不加快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环境容量将无法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4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简单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位。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并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全面深刻地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原则是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和我国的国情,是对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从与自然界不断冲突的历史中得来的教训。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地拼资源、拼环境、拼物()耗,表面上看GDP在增长,但除去资源成本、生态成本,实际上可能是低增长或者负增长。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当代人在创造和享受今天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发展和消费的权力。为此,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的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绝不能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失去平衡。其中极其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huanjingbaohu/26321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