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伦理道德 >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伦理道德


  近30多年来,中国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向纵深推进,人们用网络进行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网民通过网络展示网络话语权和自我表现权,这必然使人们的交往不再变得那么真切。由于网络是虚拟的社会,网络也充满了不和谐和不安定的因素,很多时候都不需要负责任,所以许多人在网络上带假面具,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传统伦理道德受到严重挑战,这样必然会引起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加强对人们网络交往的正确引导,分析网络交往对人际关系的利弊影响,以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塑造人们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新方式


  同传统交往方式比较,网络时代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往有了很多新的方式,更加新颖和多样。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24亿,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已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1/3。学生与职场人士这两大群体是中国社交网站用户的主力,分别占到50.3%和31.1%的比例。随着在网民中渗透率的不断提髙,社交网站正在逐渐成为包括博客、Email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在内的聚合平台。数据显示,给好友留言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使用率占到51.2%,图片相册功能的使用率为48.6%,博客/日志功能的使用率则达到了41.5%。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农村网民规模过亿。由于人们对互联网新型技术应用的兴趣较大,接受程度提高,社交网站用户呈现大幅增加是理所当然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手机上网


  手机上网功能是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即时快捷便利的手机上网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2009年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1]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74%。手机上网使人们上网场所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与近年来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建设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表明整体网络使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二)网络游戏


  2009年中国大型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6,931万人,较2008年增长24.8%。休闲游戏用户增长迅速成为2009年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大型休闲游戏与大型角色扮演游戏使用比例分别是67.9%和61%。青少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用户群体。在整体网络游戏用户中,10-19岁年龄段的用户群体最大,占到整体网络游戏用户的46.1%。与之相对应的,在校学生是构成中国网络游戏用户的最大群体,占到了总体的37.2%0[5]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网络游戏有利有弊,对于有节制的游戏玩家来说一款好的网络游戏可以达到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目的,但是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趋利避害,否则就很容易上瘾,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三)网络交往


  人们利用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网络交往中最直接的和最快速的方式,是当今人们主要的网上交往方式,主要利用聊天工具如QQ和多媒体直接网上聊天。.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网络交往以互联网为载体,网友之间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进行交流,应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简单方便快捷,而且比较随意自由,容易普及。但是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站用户被黑客盯上,不少人的身份和帐号被盗用,要特别谨慎地在网站公布个人信息。


伦理道德


  (四)网上论坛和贴吧


  它是现今网络上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在网上论坛和贴吧中引入一个主题,让网友们自由讨论。网友们可以针对这个主题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发表评论或提意见,也可以提问,其他网友可以进行讨论,往往以留言的方式跟在发表的问题后面。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聚集对一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在一起进行讨论,弱点在于时效性比较差,往往发表一个问题不会立即得到答复或讨论,现今论坛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五)电子邮件


  通过申请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也是人们最便捷、最实惠的网络交往之一。人们申请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可以经常性地与亲人、同学和朋友之间交流传输,保持密切联系。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我国的电子邮箱数量都是处于直线上升的状态,2008年的数量达到4.1亿,增长率为11%;2009年的数量是4.5亿,增长率为10%;2010年我国的电子邮箱数量接近5亿,增长率为9%。


  (六)网络视频


  截止2009年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在网络视频用户对内容的选择上,电影、电视剧是网络视频用户最为喜爱的内容类型,分别以77%和70.5%的比例位居前列。面对网络视频多元化的问题,人们观看视频的目的大多不明确,主要是为了娱乐与随意浏览,倾向光顾土豆、优酷、新浪等商业性网站。网络也充斥着虚假、不健康的视频和广告,盗版屡有发生。净化网络环境也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


  (七)微博


  一般长度不超过〖40字,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短信和手机上网更新内容或査看页面,具备了信息社会中能量最大化的最基本优势。新浪、搜狐和腾讯等微博在今天正在成为博友们的-种新时尚。给力、纠结、浮云等成为网上最时髦的语言。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记录者和关注者,可以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表文字和图片。任何人都可以用网络或者手机,在最短的时间发布任何想说的话,微缩的就是一个现实江湖,这样的方式正改变着人们的表述方式和各种生活。它的主要特点是:表述简单、方便;随时记录、即时交流;信息广泛、各取所需等。


  二、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影响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就像一个聚宝盆。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主要衍生出以下三种关系:一是网络交流人际关系。目前各大网站几乎都提供网上交友栏目,人们在网上可以轻松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由于时间、地点和个人等原因,交往只限于网络上,没有发展成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网友”。二是网络到现实的人际关系。由于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网络就成了人们发展人际关系的主要工具,人们在网上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便逐步发展成为现实中的朋友,也产生了许多友情和爱情。三是现实向网络的人际关系。它是现实人际关系形成之后向网络的延伸,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原有的关系。网络为不经常见面的交往双方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方式,同时网络交流可以不用面对面,便于人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难以启齿的事等拿到网上交流和沟通。


    (一)网络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覆盖面的增大,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交往空间广泛,使交往的范围扩大,有利于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人们在交往内容上一般没有太多的顾虑和局限,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地闲聊。使人们在网上更易遇到理想、信念、志趣等相投之人,甚至不善言谈之人遇到志同道合之人也会侃侃而谈,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这使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朋友。网络是一个极端开放的系统,没有一个绝对的控制中心,网络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聚散离合。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往平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平等意识。网络中人们不必拘泥于性别、年龄、贵贱等因素,不同民族、国家、地域、文化身份等背景的“网民”可以在虚拟社会中聊天、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的人际交往拓宽了社会环境,创新了社会关系,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平等的虚拟交往环境。网络交往行为的这些特点,使网友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强化了平等和自主意识,并渐渐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提高人们的平等观和自信心。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人际交往更加自由。网络的匿名性允许人们按照各自意愿自由扮演各种角色,有效消解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害关系和顾虑。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一组代码或一个符号便可以成为身份角色的维持物,使网民拥有自由选择决定自己性别、身份、角色、背景和经历等方面相对宽松的权利。网络社会能提供一个突破和超越现实社会种种局限的人性化生存空间,人们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和身份,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创造另一个全新的虚拟的自我网络空间。这种方式比现实中的交往自由得多,人们不必考虑太多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和家庭背景等问题,因为人们暴露给对方的仅仅是一组代码和一个符号,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心对心的交流。人们在网络中交往不会产生任何现实顾虑和心理负担,人们更加看重的是自由交流和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和自我体验。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现实交际困难、处世能力下降、友情淡漠和网络依赖等。由于网络交往的自由性、平等性和隐蔽性让交往者免去现实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顾虑和担心,易使交往者敞开胸怀,加上多种网络交往形式的吸引,使交往者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人,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在网上可以与网友甚至陌生网民侃侃而谈、纵横评说,而在现实交际中却不善言辞、口齿笨拙。他们是网络交往中的先行者和主导者,却是现实交际中的淡漠者和旁观者。他们更加青睐于网络交际而回避现实交际,其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少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经常感到空虚、迷茫和失落,甚至导致友情和亲情的冷漠。


  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也带来信任危机。由于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可以不理会现实中的任何信息,随心所欲给自己定制任何性别、年龄、身份、角色和经历等,也不需要为网络上的行为负责,导致在网络上欺骗、诈骗和犯罪等恶劣行为屡屡发生。网络诚信大打问号,长此以往,人们便不再相信网络,许多网友认为网络上不需要诚信。后果是人们在现实中对同事、朋友和家庭也会缺乏信任,带来严重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网络伦理道德与现实伦理道德的关系


  网络社会伦理道德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存在差异性。在网络社会中也必须构建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以调节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网络社会伦理道德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存在双重标准,所谓双重标准是指同一性质的行为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得到截然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如网络中的BBS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发表言论。在BBS系统站点中的有些言论在传统媒体中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在网络中可以长久地保留,人们对BBS系统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而同样内容如果在现实社会被粘贴在广告栏是无法保留的。因为在现实社会中,随意强贴广告不仅有违伦理道德,而且违背有关法律和法规。


  网络社会伦理道德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存在统一性。虽然网络社会具有许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质,但并不意味着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完全分立的。网络社会脱胎于现实社会,又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网络社会不过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这种关系既表明了网络社会伦理道德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差异存在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又表明了二者相互调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网络暴露个人隐私


  每个人都有不想被外人了解的私人信息,然而在每台接人互联网的电脑和手机中,都有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泄露这些隐私,每个人都可能因为这张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而受伤。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只要上网就可能泄露出公民的个人资料,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和公开变得异常便利,从而使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了潜在的威胁。个人隐私在互联网上受到严重的践踏。某些人现实中和别人有某种误会,甚至把别人的隐私发到网上进行报复,最近几年很多隐私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如“护照门”、“艳照门”、“护士艳照门”、“日记门”、“天台门”、“手机门”、“短信门”等事件。从“小三门”到“章子怡海滩门”,从“泼墨门”到“诈捐门”和“喷火门”,章子怡在近两年无疑成了众多网络门事件中的常客。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小月月等等审丑文化在网络上泛滥成灾。不少人用病态的审美观挑战传统的认识观和价值观。这些极端行为带来的后果是相当恶劣的,当然也不排除网络营销人员、网络推手以及个别人的网络炒作。虽然有关部门也在竭力控制,有关法律也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他人不得侵扰、使用、披露和公开。但效果不甚理想,个人隐私问题是网络伦理必须要解决的重大伦理问题。'


  (三)网络犯罪情孔严重


  近年来,网络犯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网络色情犯罪、网络经济犯罪、网络进攻、网络病毒传播、网络侵权等。黑客未经授权,闯人别人的系统进行恶意修改,黑客的这种行为严重危害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网络病毒的大肆侵人,也给网络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据江民反病毒中心、江民客户服务中心、江民全球病毒监测预警系统联合统计的数据,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截获新增计算机病毒数总计(包括木马、后门、广告程序、间谍木马、脚本病毒、漏洞攻击代码、蠕虫病毒)12,711,986个,其中新增木马9,665,551个,新增后门1,260,018个,新增广告程序389,265个,新增漏洞攻击代码121,398个,其它病毒1,275,754个。网络侵权案件也频繁发生,这种案件中,罪犯通过网络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人格权等等。2009年,52%的网民曾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网民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相关服务费用共计153亿元人民币,网络事件给21.2%的网民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网络安全感和信任度不断降低,网民安全意识亟待提髙。网络犯罪日益严重,已经突破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底线,成为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四、基于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对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建议


  由于网络的高度自由性与虚拟性,人们的人格和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个人的意识占了主导地位。要改善网络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一,人们应该加强对网络的认识。网络方便了交际,扩大了人们的交际范围,给人们交流信息、学习知识提供了一个平等和自由的平台。某些人心中扭曲了网络的世界,曲解了网络的虚拟与自由,带上假面具,在网络上胡作非为,随意做一些危害别人利益的事,这种错误作法充分说明提高人们的网络素质非常重要。第二,人们应当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网络可以说是现实的虚化体,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抽象,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认知、见闻等付诸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但无论怎样,也无法逃脱现实的物质社会的束缚,现实才是网络的根本,所以一定要自拔,不能仅仅把精神用于网络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交流,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对提升现实交际能力作用巨大。第三,人们应加强网络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网络上存在着许多不可遇知和不确定因素,很多时候无法判断网友的动机是否单纯,情感是否真实,所以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凡事不要轻信,维护自身安全,构建和谐的网络世界。


  (二)控制网络伦理道德问題的对策


  一要加强司法力度,完善网络立法。我国的互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处于发展规范的关键期,制订反网络犯罪的法律乃大势所趋。针对网络犯罪,成立专门的网监机关,制定“反网络犯罪法”等专门的法律与法规,对提高网络犯罪防范能力,严打网络犯罪行动大有帮助。可喜的是2010年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髙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自2010年2月4日起施行。这一司法解释对于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行业蓬勃、有序、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长远来看,铲除黄毒对于净化社会和互联网文化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要加强教育,提髙网民思想素质。提高网民素质,自觉抵制犯罪,不去做有违伦理道德的事,网络伦理现状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最根本的方法。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加强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中上网的人也越来越多。家长要对孩子加强教育,对孩子上网进行控制,规范小孩的网络行为,防止从小出现错误的网络心理。其次,学校也要加强网络教育,不能只重视文化知i只教育,而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网络课程引导同学正确的利用网络。最后,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问题,媒体可以通过正面的舆论宣传对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提髙网民素质是一个宏伟工程,必须从现在抓起,逐步改善网络伦理现状。


  总之,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是很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网络社会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暂时的,我们完全有信心相信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景是美好的。经过大家努力,正确引导网络行为,共同建构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一定可以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纯净和美好的网络世界。


作者简介:张嘉友(1964-),男,四川邛崃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徐云嶂(1957-),男,四川广元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川绵阳62101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lunlidaode/26439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