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人口生育 > 浅析常熟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及养老对策研

浅析常熟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及养老对策研

日期:2023-01-2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人口生育


论文关键词:常熟 人口老龄化 养老对策
论文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常熟市人口老龄及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给现有养老模式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常熟市应该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长并上升的现象,国际上公认,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以上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就视为进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常熟市1982年底老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已达10%以上,率先进人人口老龄化地区,比全国进人老龄化提前了18年。
一、常熟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一)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
目前常熟市人口老龄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老年人的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常熟市现有总人口104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8.7万人,占总人口的1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高出7%,比目前美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高(美国为16%),仅次于日本和德国24%的水平。从1982年以来,全市人口增长了6.7%,而60岁以上人口增长了89%。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总人口增长的13.28倍。二是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西方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们是“未富先老”。三是高龄化趋势显著。不仅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增加,而且老年人口内部结构也在不断老化,7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和“老老年人”将增多。目前70岁以上的有8.73万,占老年人口的46.6%,80岁以上的有2.26万,占老年人的12.06%。四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农村快于城镇。五普资料表明常熟市乡村年龄构成65岁以上的占11.47%,而城市为7.24%,两者相差4.23%,

(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从人口学意义上来说,老龄化成因原因有二:一是生育水平下降,二是死亡水平下降,确切地说,这里死亡水平的下降是指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但在常熟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生育率的下降,因为直接构成人口结构迅速变化的乃是生育率的水平的急剧变化。这个可以从对两个因素的比较分析中看出。
1、生育率的变化
常熟市位于人口稠密的长江三角洲东部,人口密度高,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前后20年内,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人地矛盾的尖锐性使群众早在50年代前期就产生了自发的节制生育的要求,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在70年代初就在全国率先推行计划生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从1970年的19%0,迅速下降至1972年的11.6‰,到197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10%。以下(9‰。),此后一直稳步下降。1998年开始,常熟市人口进人了负增长时期,至今已连续五年了,这在全国农村地区是极为少见的。
在生育率下降的初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的作用,80年代苏南集体经济的模式使生育率稳步下降得以顺利的进行。90年代开始,市场的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生育成本的增加进一步诱导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再加上常熟市紧靠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受城市生育文化的影响由来已久,其生育行为基本上与城市居民同步。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人口结构的变化。

2、死亡率的变化
与出生率下降相比,老年人预期寿命的提高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尽管常熟市人均预期寿命在建国后的53年中提高了30岁左右,但这种提高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主要发生在前20年里。这主要因为是新中国成立后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政府卓有成效的免疫措施大大减少了婴幼儿死亡率,使得因婴幼儿死亡率过高而预期寿命较低的现象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进人老龄化社会后的1982年至200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提高了三岁多。这进一步证明老年人寿命提高在整个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微弱,不足以形成推动或继续推动这个进程的主导力量。
(三)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影响常熟市的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出生、死亡和迁移。从出生方面考察,常熟市的总和生育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1以下,人口全面进人负增长。由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观念变化,人们生育意愿已下降到较低水平,到2000年,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人婚龄期和生育期,按有关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可允许生二胎,因而总和生育率可能略有升高,但波动不大。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照顾生育二胎的家庭中,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家庭已达70%左右。从死亡方面考察,随着常熟市人口死亡模式转变的完成,死亡率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在严重老龄化期间甚至会上升)。今后若无新的医学革命或医学科技突破并迅速推广普及,人均预期寿命已逼近极限,提高极其缓慢。从迁移方面考察,常熟市作为一个县级城市,估计这方面的影响不会大。
常熟市自1982年底率先进人人口老龄化地区以来,老龄化速度不仅迅猛,而且有加速的倾向。老年人口正以每年平均3%左右的速度不断递增,根据该市10年来人口增长的比例预测,2000一加15年以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逐渐加剧,2025年以后将进人稳定发展期。到2025年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顶峰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增加到26万以上,约占人口总数的2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那时的发达国家水平相近。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常熟市在今后的几十年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显得越来越为严重。尤其是到2015年以后,问题更显得较为突出,并且不断地加剧,至2025年左右达到高峰。这种变化对常熟市社会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方面。从积极的方面看,这种人口内部年龄结构的调整,最终有利于人口规模的稳定,是人口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有利于缓和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的紧张矛盾,为常熟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负面影响来看,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出。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口的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活力。因为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会使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虽然老年人有经验和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整个人才资源的老化无疑会影响整个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另一面,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人口加快老龄化,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预计在老龄化高峰时我国老年人供养系数将达到39.0,这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除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行生产劳动,同时还要负担更多的老年人口,这不仅使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日益加重,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老年人口的增多,用于消费的基金就会增加,在国民收人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积累的再生产基金会相对减少。再次,人口老龄化将影响整个社会的需求结构。“银发浪潮”将对现有的消费品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社会福利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协调这些矛盾,将倏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对家庭养老方式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必然使家庭结构核心化、小型化。目前常熟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已经相当普遍了,放弃照顾生二胎指标的家庭已达70%左右。以后一对中青年夫妇对上要负担双方4个到8个老人,对下还要抚养子女,本身还要工作。这种四二一、甚至八二一的老年型家庭将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将越来越严重。这个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更为严重的是在时间和精力有限条件下,如何兼顾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照料老人。
五普资料表明,常熟市一代户占30.59%,比四普时上升了14.64%。目前常熟市农村老年人口中单独吃住比例达到42.7%,城市这一比例为63.2%。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家庭中的代际交换面临一种失衡状况。农村和城市中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传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日益削弱,家庭养老模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三)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影响
就目前而言,老龄化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所带来的养老保障方面的问题,包括老年人的退休金、医疗费用开支,将随着老年人的急剧增加而迅猛增长。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城乡老年人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制度性差距太大。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实质上还处于一种社会救济的低水平阶段,广大的农村老人仍处于社会保障网以外。据我们对3611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抽样调查,2001年全市离退休人员年人均收人为6568元,农村老年人人均收人为1365元,前者是后者的5倍。在1365元收人中,农村老人具体的支出费用如下:医疗费每人年均支出为271元、人情费302元、孙辈费(压岁钱等)156元、其它支出13元,四项合计为742元,占老年人全年经济收人的52.6%,也就是说农村老人一年的生活消费人均仅623元,只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特困老人的比例在不断增加。1999年特困老人有801人,2000年812人,2001年1694人,2002年1822人,目前占老年人群的比例接近1%。
另外,随着非公有制的大力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公平的、社会化的养老体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会触及原有城市和农村因体制导致的统筹水平和支付养老金标准之间的差距问题,如何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是巫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间题。
三、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设想及政策建议
对常熟市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需要逐个加以分析,根据国内和国际的经验,结合常熟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笔者认为,常熟市应加快建立社会养老、居家生活、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一)从养老的经济来源看,除强调个人和家庭的作用外,更应发挥政府、用人单位、集体组织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实现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的转变,确保所有的老年人口老有所养。目前常熟市18.7万老年人口中,离退休干部、职工,占老年人总数的29.5%,这些老年人主要由国家和集体养老,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基本有保障。今后要重点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逐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用人单位缴纳为主,个人缴纳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常熟市目前人均gdp已达到5000美元,无论是从国外经验,还是根据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惠及所有人的确保基本生活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条件已经具备,建议今后要加大工作的力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参保率和投保额。
(二)充分利用老龄化前期和初期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老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经济的发展,尽快提高经济实力。统计和预测表明,从现在到2020年,常熟市存在一个抚养比较低,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少儿人口负担系数逐渐下降,老年负担系数刚刚上升,总负担系数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劳动力年龄相对较轻而且劳动力资源充足。应充分利用这段时期,大力发展经济。为适应老龄化的高速发展和高龄社会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根据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建议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这既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
(三)大力倡导居家养老的前提下,适当发展敬老园、老年公寓等集中养老的模式。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都将实行居家养老的模式,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即使象日本这样高度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居家养老的传统也没有被取代,更何况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深厚的重家安乡文化积淀的国度。这里要纠正一个偏见,把发展社会养老简单地看作就是发展集中养老的模式,实质上,社会养老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采取居家生活的做法,而这更为适宜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家庭养老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建议道德教育与法律手段并重,一是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子女的养老责任感;二是切实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维护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实力和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行敬老园、老年公寓等集中养老的做法。
(四)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老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老年社区服务。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使社区成为解决老年问题的中坚力量。要着力抓三项建设:载体建设,因地制宜办好社区敬老院、居委托老所、独居家庭敬老室;网络建设,建好社区服务网络、医疗保健网络、志愿者队伍网络;团队建设,把更多的老年人通过社团组织起来,吸引他们参加社区活动。在农村可以借鉴上海嘉定的做法,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社区为老服务站,服务内容主要有法律咨询、帮困解困、医疗保健、文体娱乐、日常生活等五项功能。农村社区为老服务站服务原则是“就地就近、小型分散、务实有效”,服务对象为高龄、有病老人,服务人员以低龄健康老人为主,提倡邻帮邻、亲帮亲的良好风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renkoushengyu/26477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