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三农问题 > 对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点思考

对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点思考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07-02

  1 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定内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其中,共享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它也蕴含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目标。“共享”是指“共同享有”,绝对不是指“平均享有”、“同等享有”。在现阶段,既要把人们的付出和其利益直接挂钩,也要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再平衡,才能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共享发展理念有三方面内涵: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非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享有。它强调全体人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护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全民共建非少数人参与,少数人享有的过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以蓬勃朝气奔向全面小康。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农村也不能缺席。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必须倡导全民共建,全面共享,即无论年龄、性别、贫富、学历、民族等等,每一位农民都应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滋养和行动贯彻,无论是有关收入分配、政治权利、文化需求、公共资源配置以及乡村建设等合理诉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回应,共享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的各项建设成果。同时,广大农民也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全面参与,全力创造,全心耕耘,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充实广大村民的精神世界,弘扬乡风文明、传承乡土文化,提高村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真正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齐心协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2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共享困境

  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农村、农民而言,“三个倡导”也集中表达了广大农民的价值准则,抓住了农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农民群众也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带来新的变化,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共享困境:

  2.1 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核心价值观培育被形式化,不能真正走入广大村民的精神世界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等影响,导致很多村民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农村大力宣传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等不能准确把握。加之一些地方的宣传形式仍流于形式,通过刷标语、组织一两次广播宣读等形式草草收场,曲高和寡,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和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Y合起来,导致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说自话,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鸣共振共享,即走入广大村民内心,融入广大村民的日常生活,落实于广大村民的一言一行之中,仅仅成为极少数人的文化盛宴。

  2.2 农村文化设施配备有限,核心价值观培育被空心化,不能真正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需要相应的文化载体来呈现。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了很大改善,如农家书屋、宽带工程、村村通工程、数字图书馆、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和场所纷纷建立,对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经费有限或管理不善,农村文化设施配备不足,农家书屋书籍更换缓慢,内容陈旧。电脑因没有技术人员维护长期闲置无人问津,沦为摆设。休闲广场被商业经营长期占据等问题,核心价值观培育被空心化,无法全面推进,导致很多地方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金钱至上,游手好闲,诚信不足道德缺失,甚至赌博盛行,陋习当道,家长里短等带来的乡风不正民风不纯。

  2.3 农村文化生活缺乏人文关怀,核心价值观培育被娱乐化,不能真正回应广大村民的利益诉求

  由于农村很多地方空心化严重,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弱病残幼等群体,很多村民面临的留守子女教育、困难家庭的帮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匮乏等亟待解决的利益诉求无法及时回应并缺乏实事求是的人文关怀。另外,核心价值观培育由于很多村民的文化程度偏低、农活繁重或精力不足等原因,当地文化队伍建设不足,缺乏领军人物和文艺骨干,仅有的几个文艺人才由于文化素质,眼界狭窄等问题,致使传统曲目、地方戏种长年不变,没有新鲜感时代感,难以吸引年青人,一些黄色表演也乘虚而入,农村文化节目被娱乐化低俗化了,加剧了村风民风江河日下。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种种困境,既有悖于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梦想的顺利实现。   3 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P189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民族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这个国家也就可能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和向心力可言了。2014年3月我国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强调新型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为人核心。因此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2](P58)才能收到实效。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斗目标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共享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既为了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启发意义。

  3.1 以看得明白,听得透彻,说得自然的表达方式,诠释全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

  马克思曾经讲过:“理论只要也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P9-10)广大村民不是不愿意接受有价值的先进思想,而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政策、理论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喜欢接纳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说教。因此,以看得明白,听得透彻,说得自然的表达方式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才能更加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官方语言”转化为“乡音”缭绕,把崇高抽象的“大主题”演绎成直白朴素的“小道理”,把纷繁复杂的“大社会”分解为鲜活生动的“小舞台”,摆事实、讲道理,聊家常,诉衷肠,借用日常语言和民间文化,寓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思想精华潜移默化地进入农民群众的话语系统。通过脍炙人口浅显易懂的标语展示、最美乡村人物报道、乡土气息浓郁的质朴说唱等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宣传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完善村规民约,鼓励编写村史,努力使其通俗、易懂、易学、易会,便于口口相传,发扬光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接地气,聚人气,涨士气的表达,在农村落地生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其化为农民主体的思想文化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从而全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

  3.2 以摸得着,用得来,玩得转的文化载体,营造全面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馨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仅仅只有24字,但其内涵隽永,外延广泛。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变革,观念更新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要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而且还要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为基础,结合当地生活方式、文化特色、消费习惯和年龄层次逐步建立一些摸得着,用得来,玩得转的文化载体,比如农家书屋、村村通工程,小区体育设施、文化休闲广场、宽带建设、数字图书馆等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全面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馨氛围。既满足了广大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也为农村广大热衷于求新求变的青年和世界沟通交流带来便利,让青年人自觉地加入到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中来。广大村民在相互交流中摒弃旧观念、旧思维,在自我教育中获得知识和成长,在锻炼和磨砺中增进团结,传承美德,在享受网络获取信息中甄别是非,认识主流,开拓眼界,有助于农村清风气正,进一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3 以高质量、本土化、服务型的文化队伍,实现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共享是动力,但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共建,就谈不上共享。广大村民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主体,没有广大村民的参与和创造,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将会是空中楼阁一事无成。习近平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5]因此,在共建过程中,要始终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立足当地,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节,挖掘农村本土文艺骨干、民间高手,激励大批乡土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创作积极健康、乡土气息浓郁、具有独特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说唱、书画、民间技艺作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法制宣传和社会公德培育,既唱响主旋律,又激浊扬清、抑恶扬善,使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在碰撞中领悟。二是走出去,和当地学校、社区、企业建立村地联动服务机制。广大的农村以她纯朴的传统技艺和各具特色的名品名产惠及市民,而当地学校、企业、社区也可以凭借各自优势帮助农村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遇到的瓶颈。如学校以理论宣讲团、支教、大学生进农家、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深入宣传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举措,把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讲清楚。对农村的留守子女、困难家庭进行学习和生活、思想上的爱心帮扶。当地政府要密切围绕土地流转、农产品价格、征地拆迁、合作医疗等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增强信心、凝聚共识。企业要广泛开展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提高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在村地服务联动机制的带动下,通过政策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教育、生活教育等把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和谐、公正法治、敬业奉献、诚信友爱的精神充分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民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结束语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物质基础落后薄弱,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农村核心价值观培育很重要,但也要顾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和当地农民的切身感受,不能拔苗助长,一哄而上,贪大求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用真理说服人,用真事鼓舞人,用真情打动人,用真心感染人,才能让广大农民真听、真信、真懂、真做,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力、文化熏陶力、时代感召力的作用,使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以切实行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建共享共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132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