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三农问题 > 创新发展与农村信用社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与农村信用社转型升级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121

  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体单调且服务区域固定,所以农信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采用的都是交易式和粗放型工作模式。农村信用社现阶段管理模式下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问题主要有运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理财产品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根据群众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要提高其产品经营管理理念,对其经营模式进行转型。[1]但农村信用社要想实现转型很不容易,因为转型不仅需要农信职工看清时代的发展形势,同时还要敢于打破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用新的经营理念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背景下打造农村信用社的新天地。

  1 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优势持续减弱

  农村信用社的传统优势是网点多、人员多及服务覆盖面广,但随着互联网和电子银行业务渠道的迅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现阶段的物理网点服务功能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工作压力和产品创新让农信职工筋疲力尽,走村串户和背包银行的工作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一去不复返,传统的优势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也不再凸显。

  1.2 工作效率及产品竞争力较低

  农村信用社现阶段不仅工作服务手段老套,且经营管理手段也较为单一,多元化发展的成效更是甚微。现阶段的农村信用社业务仍然是以贷款和存款业务为主,业务种类明显缺少,信用卡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是零,其电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总之,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和工作效率与同行业相比严重处于劣势。

  1.3 风险管理水平较弱

  近些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在中国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及自身的发展下,虽然农信单位内部的风险管理水平逐渐实现了规范,但是与股份制的商业银行相比较,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流程并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村信用社的职工对风险种类及其复杂性严重认识不足,防控识别能力较差;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处理不恰当等。目前,决定农村信用社工作效率及是否得到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就是统筹和全面的管理类风险。

  2 农村信用社在新常态背景下经营转型的关键

  2.1 更新农信社的经营管理理念

  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和发展,广义而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为银行股东带来收益。简单来讲,经营管理指的就是银行制度规范及产品创新和开发,实现银行工作的运作和优化。

  2.2 多项商业银行借鉴经营管理经验

  从20世纪90年代起,工商银行就实现了后台集中管理工作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形成了功能完善、工作高效且低风险的经营管理体系,强大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更是领先于其他银行。农业和邮政储蓄两家银行则实行下沉机构、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战略进行优化、延伸服务功能的触角、不断发展扩大农村金融市场份额及产品的开发创新[2]。而浦发、中信、招商、光大等股份制银行则领先于工商、农业、邮政、建设等银行实现了网点转型战略,在零售业务和功能服务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3 农信社转型思想与对策

  3.1 更新经营管理模式

  时代在不断变化,农村信用社要想实现顺利转型,更新经营管理模式固然重要,但眼下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确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农村信用社今后要以科学发展作为工作指导,始终树立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经营管理理念要由速度规模朝着质量效益转变;经营模式要由传统的存款、贷款及汇款转向综合金融;盈利模式由存贷款利息转向收入多元化。总之,农村信用社在转型过程中的经营理念要以集约化、流程化作为工作目标,将业务整合和工作流程作为转型工作的主要抓手,切实打造成业务齐全、风险集中管理及机构扁平的农村信用社。

  3.2 对农信职工加大关怀

  当今社会,任何行业之间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农村信用社在实现转型过程中,应当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对全体职工加强关怀工作,重视职工的职业规划,且需要制定科学的干部及后备人才选拔机制,通过经营管理型人才增强银行的凝聚力,通过社会人才吸引更多的客户,让工作高效的业务人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全体农信人共同将农村信用社打造成一个充满朝气、奋发有为的职工队伍,为农村信用社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和生机。

  3.3 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应该切合实际加强经营管理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均能够持续发展及降低对客户的利益损失。从精细化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职工素质及岗位培训等方面内容夯实信贷管理工作,强化稽核监督工作,保证工作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加强对风险业务的管理监督,完善农村信用社工作系统,提高职工的风险防控识别能力,以保证农村信用社能够实现顺利转型。

  3.4 开发和优化产品

  农村信用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做好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及服务工作。第一,需要打破传统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对经营方式进行转型,以中小企业在线融资作为亮点,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创新。突破传统抵质押担保的模式,对信贷产品进行创新,如土地流转、应收账款、林权、存货以及专利权质押等,为地方的中小企业和农业经济体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第二,还需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开发和创新,丰富产品种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既提高了经营之路,同时也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提高了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满意程度。

  3.5 业务服务向个性化转型

  农村信用社应当着眼于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创新产品、优化工作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种类,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及产品服务精细化。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转型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结合城镇规划,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各自的优势整合在一起,然后再合理配置和优化其物理网点。其次,将网点的单一服务功能转向多功能服务,加大对智能设备和自助设备的建设,使物理网点和电子设备能够协同配合工作,以形成服务多渠道和分流及产品销售多元化服务的格局,对业务不断进行创新,使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与时俱进。最后,对经营管理更新观念,用新形态下的服务方式,将农村信用社由坐商向行商转型,重新塑造农村信用社的新形象。

  3.6 宣传途径全面扩大转型

  在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变化,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宣传多样化,这为农村信用社对外传递和展示理?产品、吸引客户等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创新的平台。传统的宣传模式现已满足不了当今时代的需求,所以其宣传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但是,农村信用社如果在产品宣传中对广告、互动、论坛等引擎进行有效的整合,跨越传统和新媒体之间,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既使群众了解农信理财产品,同时也加快农信社的转型。

  4 结 论

  在新形态背景下,要想对农村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则必须抓住并切合实际地解决农村信用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除了要更新其经营管理理念,同时还要对业务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提高工作服务质量,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要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这样,农村信用社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182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