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三农问题 > 农村腐败现象特点、原因及对策初探

农村腐败现象特点、原因及对策初探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三农问题


  一、农村腐败现象概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也不断加快。百姓得到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农村干部职务犯罪也屡见不鲜,有时让我们望而生畏。农村腐败现象的种类繁多、数额巨大,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8032件10935人,涉案金额13.4亿余元;立案侦查涉农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097件2692人。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腐败现象: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产;克扣和截留上级拨款;公权私用,收取好处;公款消费、公款接待;无视农民意愿流转农地;冒名、虚报领取征地拆迁补偿款;协助政府、开发商征地拆迁从中获利以上几种腐败的行为侵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毒害了广大农村的社会风气,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健康发展,甚至严重影响和威胁社会稳定。

  二、农村腐败的特点

  (一)村干部群体性、结盟性腐败现象严重

  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群体性腐败案件呈现多发趋势。乡村干部因为手中权力比较小,个人行为难以达到私人目的,因此在现实中,为维护私利,乡村干部之间往往形成利益同盟、事实共同腐败行为。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当前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官占据了案件数量的70%以上,由村官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农村腐败多数成员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国把反腐作为一项国家重要任务,农村反腐也势在必行。

  (二)以权谋私,损害公共利益腐败现象严重

  随着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社会经济转型期,多数企业由沿海发达地区转向内地发展。在产业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近年来,集体土地被非法转卖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干部就会在这一过程中经手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因此基层干部手中握有的权力就为自己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山东省某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线索32条,涉案金额330余万元;立案侦查涉农职务犯罪案17件28人,其中,贪污、挪用公款案13件22人。这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和政府的公信力。一些城镇引进的一些项目被搁置,因为借好多贷款,买卖土地来维持收支平衡。而且好多公共项目如水资源,自来水管理,都已承包给了私人。

  (三)专门立法比较欠缺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远离上级国家领导管辖视线,中央政府的对其重视不够,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腐败渎职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农村基层组织腐败方面的法律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去年1月22日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农村基层腐败现象才逐渐被引起重视。但是依然欠缺专门的立法,除重大案件的主要负责人绳之以法,很多人员都逍遥法外。

  三、农村腐败问题的原因

  我国“三农”政策实施以来,让百姓减轻了负担,也为百姓谋了福祉。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向小康水平迈进,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农村扶持力度不断增大,财政支出增加。但是,资金和资源利用率低,上传下达渠道、信息不流通,农村腐败现象也日渐突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政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当前,村干部以本村农民为主,虽然他们相比一般村民而言是村民中的佼佼者,但是整体文化水平仍然较低,比如在我们村算是发达地区的城镇乡村,有好多的村干部都连高中都没有读过,他们没有为民众谋福祉的思想,对自己应担负的责任和职责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政治和法制观念普遍较淡薄,缺乏对公共权力的正确认知和敬畏之心,面对物质诱惑时自我约束和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另外,当前农村文化程度较高、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多出外务工,剩下的多属对政治相对冷漠、信息较为闭塞的老弱妇孺群体。对村干部的监督不是十分有力。

  (二)部分农村管理模式一元化,缺乏民主化、科学化

  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农村村民自治政策已经超过20个年头,客观来看,虽然在基层民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不少农村仍实行家长式管理,仍然沿用村里大小事务都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个人决定,村民自治异化成了村党委、村委会自治。“一把手”的作用无足轻重。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职责混淆不清,权力高度集中,在村务管理上往往实行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决策方式,决策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参与到村务决策过程,影响了决策结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被剥夺。

  四、农村腐败问题的对策

  (一)通过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廉洁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几代领导集体执政智慧的沉淀,也是我国主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抵御腐败思想的重要法宝。因此,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应当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的宣传教育,在农村掀起学习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的热潮。通过开展讲座对基层干部进行教育,让基层干部从思想上得到洗礼。集中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廉政思想的基层干部,发挥干部领导带头作用,使得社会主义廉政思潮之风真正吹拂进基层,为基层干部树立起坚固的思想堡垒。

  (二)关注农村基层干部本身,创新基层干部保障机制

  腐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干部对金钱的不正当追求或者说对自身的薪金不满造成的。首先,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应当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对比经济发达地区的薪金水平,采取就高不就低的政策,不应当对基层干部的薪金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而合理满足农村基层干部的薪金需求,以期减少对腐败的需求;再者,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国家政权的底层,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做出了很多贡献,着力创新农村基层干部物质和精神激励内容设计和保障机制建设,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提高补贴标准,让农村基层干部干有所得,明显增加收入弹性,建立一套完善的村官绩效考核体系,对于工作出色、综合考评优秀的村干部实施优秀村干部重奖制度,各乡镇街道党委也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激发广大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

  (三)强化监督,构建完善的监督机构

  权力的滥用是导致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源,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是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依然在监督腐败上做了很多工作,也有相应机构来实行监督的职责。笔者认为,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设,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村务要公开将群众真正关心,诸如征地补偿款、上级下拨资金等及时公开,尝试建立各类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确保村务、财务、政务公开等制度的有效落实。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sklw/sannongwenti/15244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