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劳工”三部曲的电影美学和创作特征

“劳工”三部曲的电影美学和创作特征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阿基?考里斯马基执导的电影的主人公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不可忽视却又容易被遗忘。他是天生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自我学习的都是电影专业,而他的处女作《罪与罚》在1983年就上映了,这部电影与他后来执导的《法兰兄弟》为他日后的电影风格进行了定位,都是在现实主义和非现实主义中返璞归真,体现了极简主义,也预示着黑色幽默的悲剧。[1]在之后的电影生涯中,“劳工”三部曲无疑是对他的肯定,最能体现出他的电影思想和创作特征,这三部曲也是观众了解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精髓和创作特征的途径。

  一、“劳工”三部曲叙事基调:生活窘迫

  许许多多的电影导演都把电影的创作当作美学的实验,在电影中不断地追求艺术美感和探索未知领域。这些导演不是拉长电影镜头就是放空镜头,让电影的画面定格在观众眼前,一味地追求美学,却不重视电影的内容和叙事的完整性;他们只跟随自己的感官去创作电影,忽略了电影本身想要表达的故事。而考里斯马基与他们不同,他在电影美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电影的内容,更加重视电影的连贯性。[2]换句话说,考里斯马基的电影是在视觉享受的基础上给观众讲故事。

  《天堂孤影》主要讲述了垃圾工人尼卡德与超市售货员伊罗娜的曲折爱情故事,他虽然主打爱情线,但尼卡德、伊罗娜及卡米拉三人之间的生活始终贯穿全片,超越了爱情。《升空号》则是讲述旷工卡苏里南一生的漂泊,在经过不尽如人意的穷苦生活后遇到了他心爱的姑娘,两人一起远走高飞。

  《火柴厂女工》则沉重地讲述了一位火柴厂女工因为自尊心,残忍地毒杀了自己的情人及父母。虽然三部电影的故事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是从普罗普和格雷马斯的叙事结构观点来看,这三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都讲述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生活所迫的冷暖人生。这三部电影在片头都交代了主人公的社会身份地位:《天堂孤影》中的垃圾工出现在电影片头的3分钟,导演通过35个镜头介绍了尼卡德的身份和工作环境,一身破烂的衣服说明他生活的窘迫,捡垃圾的熟练动作说明捡垃圾已经是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迅速切换的镜头说明他生活的颓废和这项工作的高难度。《升空号》在开篇就酝酿一种紧张又凄苦的气氛,旷工们在极寒冷的地方目睹他们工作的矿场爆炸,而他们即将遭受失业却无力改变,导演特意在矿场爆炸的时候配上爆破音效,那巨大的爆破声对于旷工来说,就像丧钟一样,宣判了他们即将失业,彻底成为生活在最下层的贫苦人。

  《火柴厂女工》在片头用了几个空镜头呈现出火柴厂的日常工作条件和状态,那些生产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而在这里工作的人也像这些机器一样,每天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车间里的机器在运行时发出巨大的噪音。这些短暂的镜头表现了现代工厂带给劳工们的压抑和束缚,为后面的剧情做了铺垫。考里斯马基电影大多是讲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他之所以这么关注芬兰社会底层生活,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每天面临的问题确实比较多,琐碎的镜头描述了生活的不易。就连他自己都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工,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理解,已经被人们慢慢地遗忘了。很多年龄还很小的人还没开始奋斗就失去了就业的机会,被社会劳动制度淘汰,所以他把视角选在为生活奔波的小人物上,希望借此引起政府、社会的重视。另一方面与他的生活经历相关,在成为著名导演之前,他也曾做过洗碗工、邮递员、搬运工等比较低级的工作,他对底层的生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生活体验,所以在拍摄这类影片时才能驾轻就熟,才能打动人。

  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考里斯马基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底层劳工的生活,而是全方位地将目光定格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展现了底层生活的冷漠,又不放过生活中的温暖。在电影《天堂孤影》中,超市售货员伊罗娜因为老板的女儿毕业后需要工作而被辞退,被迫成为失业者;尼卡德虽然生活窘迫,还是对心爱的姑娘穷追不舍,可爱情往往并没有那么顺利,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是他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升空号》中的苏里南失业后想用仅存的积蓄来创业,可还是被骗子骗得一毛不剩,甚至没有落脚的地方,只能依靠打工来养活自己。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警察的过失,他被迫入狱,为了离开芬兰,寻求新生活,他只能无奈地选择偷渡到墨西哥。而这三部曲中,就数《火柴厂女工》最为悲惨,火柴工伊利斯辛苦工作却依然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她渴望爱情,却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被抛弃。她的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支撑她生活的了,她最终选择了以极端的手段杀害了所有人。这三部电影的主人公都生活在芬兰社会的最底层,是彻彻底底的下层人,生活给予他们的冷漠远远超过他们对生活的期望。然而,这并不是“劳工”三部曲的结局,尼卡德与伊罗娜最终生活在一起了,苏里南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虽然他们生活得都非常艰难,但身边还是会有好心人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让观众在冷漠的社会中看见一丝光明,这种突如其来的小温暖坚定了他们生活下去的信心,让他们在漆黑的道路上抓住了一丝光亮。因此,温暖成为考里斯马基电影的代名词。

  考里斯马基无疑是一个故事创造者,20世纪80年代的芬兰社会生活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差甚远,但他的“劳工”三部曲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失去光彩,反而更加夺目。[3]他的电影依然能让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得到升华,主要原因是他的电影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以故事的形式慢慢地向观众讲述不同的人生。他善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叙述丰富多彩的内容,叙事的时间少于故事发展的时间。他的电影故事一气呵成,没有繁杂的电影镜头,这缘于导演对时间与故事的深刻理解,也成为他电影叙事的技巧,但不是唯一的技巧。   二、“劳工”三部曲叙事技巧:

  电影美学与创作特征合二为一电影一旦脱离了与其他艺术的关联,就失去了味道,变得单调且缺乏美感。考里斯马基在“劳工”三部曲中,巧妙地把电影美学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法紧密连接,遵循着“合一”的原则,集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于一部电影。合一,可以说是他电影的叙事技巧。

  考里斯马基在电影中借鉴了戏剧艺术。有人说没有一部电影能与美轮美奂的戏剧分割开来,它们两者在不同的意境下展现了不同的心理状态,这一点导演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4]面对电影,戏剧虽然会受到自身手段限制,但这并不影响电影中借鉴和吸收戏剧的魅力,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中随处可见戏剧艺术的身影。在搭造电影的布景时,本身就少不了一种特定的舞台感,在塑造室内环境时,他没有刻意地把室内物布满整个银幕,从而展现在观众眼里的是一个虚虚实实的场景,人物的动作也在向虚实结合的方面过渡。《升空号》中的苏里南狱友被人杀害是电影的高潮,本来应该可以很快地表现,但考里斯马基却故意放慢剪辑的速度,让人物的表演超过故事的发展,无形中强调了电影的舞台效果。在电影的对白上,演员并不是轻松脱口而出,因此就连日常的对白也被陈述得有几分沉重,这正好符合戏剧表演的语言艺术。

  考里斯马基更偏向于用色彩和光影来展现电影的格调。从整体上看,“劳工”三部曲中都用了冷色的色彩格调,《天堂孤影》中主打深蓝色,《升空号》主打黑灰色,《火柴厂女工》主打暗黑色。电影的整体色彩与影片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命运结合起来,让观众感到压抑、不安,也暗合了考里斯马基的叙事基调。罗伊娜的红色工作服、苏里南在狱中收到的红色草莓蛋糕、伊利斯在公交车上读的红色封皮书,这些红色在冷色调中格外显眼,暗示了一丝温暖,把冷与暖巧妙地结合。就如同他自己所言,他自己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影片中色彩设计的时候扎眼一点或不那么显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色彩效果。在色彩的运用上,考里斯马基刻意地模仿小津安二郎的色彩设计,追求淡雅。在“劳工”三部曲中,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一束光,这些光显然是导演刻意为之,渲染了布景的舞台感,也达到了用光线来强化细节的目的。考里斯马基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方法,这些方法不是独立的、牵强的,它是在电影色彩和对白的基础上,将多种艺术融合起来,在缓缓的叙事中将多种艺术手法合而为一。

  三、“劳工”三部曲叙事中的民间生存法则

  从电影上看,考里斯马基的电影讲述的是社会下层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主人公的感情世界,但这并不是考里斯马基电影的全部内容,他的电影折射了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生存法则,体现了当时芬兰的社会民间政治学。[5]

  “劳工”三部曲的中心思想还有永恒的爱,不放弃的信念。尼卡德因为伊罗娜为自己包扎伤口而心生感动,进而爱上她;苏里南因为感同身受而爱上小男孩的母亲并坚信会永远爱她;伊利斯因为自尊心爱上抛弃她的人。这些情节把爱情交代得很清楚,但它并不是仅仅象征爱情,也有友情。“爱”不仅是电影的主题,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随着电影的发展,“劳工”三部曲出现了生存的法规,民间的政治学。《天堂孤影》中主人公失去工作,不仅是她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而造成的不公现象;《火柴厂女工》中主人公同父母关系的冷漠刻画了人心的炎凉,大多数的家庭都在这样的风气下生活。影片中贫富差距所导致的分歧和问题是不可调和的,考里斯马基把自己的道德良知倾向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着重强调这种差异带给穷人的压力和不公。由此可见,这些叙述的故事背后表达了他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活风气的批判,他想用爱来感化生活在当时社会上的人。影片中的主人公最后都离开了当前生活的地方,这种“归去”也许是影片中主人公最好的归宿。考里斯马基的民间政治学体现了他对芬兰历史的了解程度,他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某个时期的历史现状。可见,电影可以在真实与虚构中结合起来,以不违背历史真实性为原则,再现历史事件。这种电影在微观中展现了历史,色彩的暗淡本身就迎合了人们对历史的怀旧感,也明确了影片的历史价值。这三部电影展现了芬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从落后走向光明,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的,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发掘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光明大道,而影片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很好地体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现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芬兰的电影史还是考里斯马基的创作特征来看,“劳工”三部曲只是向人们展现了生活在底层人们的苦痛挣扎和令人发指的民间政治学,它是考里斯马基电影的主体思想的全部内容。考里斯马基在日后的创作都没有突破这个范围,可以看出这三部电影对考里斯马基的重要性,是他电影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幕。他的这种叙事方法既凸显了艺术特色、电影美学,又勇敢地承担了历史责任;他甚至想告诉全世界,芬兰并不是一个冷漠的国度,他们并不是凉薄之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2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