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电影媒介对河南戏曲的影响

电影媒介对河南戏曲的影响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中图分类号:J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32-02

  与普通戏曲相比,“电影”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它能够将“视”、“听”两个方面综合的呈现在银幕上,这是普通戏曲无法达到的。电影对戏剧的表达并不是简单地把戏曲舞台搬到电影银幕上展现出来,而是既源于戏曲又保持了戏曲的独特性,与普通舞台剧演出不同的是,电影对舞台剧的表达被赋予了独立的艺术品格和新的艺术内涵,由于与电影艺术的综合,使得豫剧成长为一种新门类和新的艺术形式,也因此使得豫剧得到世界的认可。

  一、现代电影与古典戏曲

  与电影艺术的结合,对戏曲本身来讲既是艺术传播形式的拓展又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一个重要创新。二十世纪中期,是我国戏曲文化利用电影传播的黄金时代,此时豫剧也借助这个新的传播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在1959-1965短短的七年时间,采用电影艺术来传播豫剧文化期间,有十三部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的豫剧巨作搬上电影的大银幕,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其中《花木兰》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巨作,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豫剧《花木兰》,由豫剧院的舞台剧演员常香玉、赵义庭、马天德、吴碧波、汤兰香等演员出演,该剧搬上电影屏幕后受到了很大的反响。

  二、电影媒介对河南戏曲的影响

  (一)电影媒介提升了豫剧的影响力

  与舞台戏剧不同,电影媒介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可以连续多次播放,因此具有大范围可同时传播的特点。因此,对于戏曲来说,电影媒介的介入使得传统的舞台剧戏曲能够获得大范围、迅速的传播媒介,这种新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得传统的民间戏曲文化在同一时间内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因此,电影媒介便捷、有效的增加了豫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也正是乘着电影的东风,戏曲电影把很多优秀的豫剧戏曲艺术由地方带向了全国。

  如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监制拍摄的现代豫剧《朝阳沟》,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该剧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既融合了传统的豫剧特色,也增加了现代都市生活情节,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在播出这部影片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并且在国外得到追捧,使豫剧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在从文革至今的几十年里,豫剧与电影媒介的结合创作出不少在人们心中占据很高地位的著名作品,而且也使人们对豫剧传播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二)有助于豫剧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戏曲引进电影传播媒介后将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场面、绝活儿、功夫等特色表演方式和表演,舞台道具等都一一继承下来,这也是至今人们在欣赏电影作品时仍然可以继续观赏到豫剧优秀剧目的原因,豫剧借助电影传播媒介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如在第一部豫剧电影中《花木兰》,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不仅继承了传统豫剧字正腔圆、朴质无华、丰富多彩的特点,而且演员对人物的表达恰如其分,刻画入微的成功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历史角色,表现了“常派”独特的个性特点,完美地展示了豫剧的艺术魅力。

  马金风在豫剧电影《穆桂英挂帅》中扮演一号演员,其演技纯熟,既有打斗、刀马等豫剧表演技巧,也渗入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气息,具有帅旦的新理念。从电影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她当时的表演情景,其中有一个“接印”镜头,她在思虑的过程中把水袖向两边甩出,同时配以着急的神态以及后来的翻修花和急抓秀来表现当时主人公的激烈思想斗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主人公在“挂帅”的表演中刚柔适当,其深厚的二八板唱功,及将一百多句台词连贯地一气说出等一系列纯熟、精练的表演,把戏中人物演的活灵活现。又如,在《七品芝麻官》中,她运用精湛的演技把知县唐成的卷袖子、扇扇子、摸胡须、甩小辫、摇帽翅等动作演的十分形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与群众打成一片、和蔼幽默的知县人物形象。在《抬花轿》这部豫剧电影中,马金风扮演的周凤莲坐花轿与上花轿时扬手帕、挥扇子等灵活动人的身资,及随着轿子的上下波动而摇晃的形态,使一个俏皮形象的戏中人物展现了出来。

  (三)丰富了豫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豫剧与电影的联合,使两者在表演艺术上都有了明显地进步。在豫剧和电影艺术没有联合时,它们不论从演技、表现手法、还是从理论和实践上面都各不相同。但是,自从在电影中融进了戏曲文化之后,不仅使演员的表演更加具体化,比传统的豫剧要求严格的很多,对于表演艺术的整体要求又有了更高的标准。如电影将具体剧情演绎和实景拍摄相结合。将戏曲的虚拟性、程式化与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相统一;区别镜头表演与舞台演出的差异等。

  电影戏曲文化通过将两种不同的表演艺术结合,使电影画面和戏曲表演和谐的统一起来。电影戏曲既具有在戏曲艺术的表现特点,又具有电影的表现特点,从而将戏曲和电影之间各有的特色展现,既发挥各自优点,又互补不足,既有传统艺术美感,又有新的艺术手法。另外,豫剧也从风格、艺术形式、摄制技术、唱腔等方面不断改进,以符合电影的表现要求。例如,在《穆桂英挂帅》这部在1958年搬出的豫剧电影里,演员用现代的二八板块,代替了以往的呆板唱腔,将豫东调与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事情表达上以上百句的大唱来进行,而且特别强调用生动的情感来表达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在剧情中,穆桂英心理转变时的特写、佘太君见印时的面部表情等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演员的脸上。

  豫剧电影在拍摄手法上,为了体现电影对观众的巨大影响力,《清风亭》等豫剧电影力图改进普通舞台艺术片的案臼,在摄制中,运用两种不同的虚实手法,这样一来就能够把豫剧中的写意手法与电影中的写实手法恰当地结合起来,而且不会损害戏曲文化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在这种表现手法既充分考虑了人们观看戏曲的习惯,又得到了很好的电影表达效果。在《程婴救孤》这部豫剧电影中,摄制人员根据流行的电影理念,并参考豫剧自身的艺术特点,从拍摄手法、情景、服装等方面做了改进,使作品更符合电影艺术的表现规定,既保持了传统特色,又在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三、影视媒介与河南戏曲的合作――以《梨园春》栏目为例

  电视媒介是电影媒介的延伸表达,电视与豫剧的合作也得到广大观众认可。《梨园春》栏目历经十几年不衰,堪称为中国影视文化的一个神话和奇迹。该栏目成功的运用了影视语言来重塑传统的语言的特征,新颖的节目制作手段更是《梨园春》栏目制胜的法宝。

  目前媒体文化的日益深入,媒体文化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地的收益。《梨园春》栏目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不但使该栏目能在较大的范围里传播,而且产生了经济与文化双重的效益,使影视企业能够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借助市场让艺术的经济价值得到了体现。这一栏目的运做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的河南地方戏曲。豫剧本身内涵丰富,深受人们所喜爱。影视栏目的介入使得本身戏曲舞台剧获得了大众性和娱乐性的发展机遇,原来隐性的戏曲观众群得到了集体的显露。

  四、小结

  艺术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不论是影视艺术还是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不可能摆脱其他艺术的渗透和支撑。作为传统文明豫剧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而作为现代化潮流的电影艺术,他们的文明与发展都各有千秋,只有将二者巧妙结合,产生的戏曲电影,则堪称是“视听艺术”与“舞台艺术”的珠联璧合,由此构成电影和戏曲的双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4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