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断背山》与东方美学的唯美超越

《断背山》与东方美学的唯美超越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断背山》以东方美学的内敛特征、叙事风格、悲天悯人的基调为导向,以清新唯美的影像风格,融进了西方爱情电影的传统和特色,再现了美国西部的两个牛仔细腻、凄凉的同性恋情,完成了从小说到电影(思维角度、影像风格、隐喻特征)的成功转换。该片是导演李安登上电影艺术峰峦,纵览旖旎风光的见证,同时也开创了世界各地文艺片高票房、好口碑的先河。李安的东西文化折衷主义是在多元化语境中磨砺后的兼容结果和独特完整的电影理念。

 

  《断背山》是由美国历史学者兼作家安妮·普鲁克斯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导演李安第一次拍摄如此精细而唯美的爱情片,不只是开创了世界各地文艺片高票房、好口碑的先河,还让同性恋题材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好莱坞电影的主流视野。

 

  李安认为此片饱含的意蕴不仅仅是同性恋内容,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因为情感的困惑与痛苦不仅存在于异性间,而且代表着人类更广袤无限的爱。它诠释了一种人类被压制的相通的情感可能共同面临的普遍遭遇的内涵。导演李安在观念上顺应了欧美主流文化对男女同性恋身份日渐宽容的语境,在表达方式上渗透了东方美学的含蓄内敛,大大降低了有悖社会常态性规范的题材可能令普通人产生的厌恶与不解,让小众化的情感适合主流大众的口吻。不容置辩,这是影片获得成功的关键。

 

  《断背山》故事的情感落脚点真切中包含着宽容,镜头表现含蓄而深刻,塑造的人物形象清新不落俗套,有血有肉,感情朴实而真挚,有历史基础和依据,让观众感到是人群中活生生的一员。小说以写实主义的方法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进行了不加修饰的描写,主人公有倔强中的苍凉感。电影还重视对细节简洁而细微的描述,许多细节通过人物对话、交流、回忆或场景与角色身份、情感、情绪、历史地位等非常吻合,天衣无缝。很多场景中的隐喻和象征,让整部影片的风格透着一种散文式的韵味。让这个难见情节起伏、没有什么高潮的悲凉故事呈现出细致的、纹理和饱满之间的艺术空间。由感情和意境而并非戏剧套路所产生的情节高潮,是李安许多影片中具有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叙述手法。影片把故事情节中的起点和落点的高潮,安排在两个男人最后会面而不是久别后的重逢,被电影界很多有识之士认定为经典。

 

  一、断背山前的同性绝恋

 

  故事发生在美国广袤的西部中间群山环绕、树木葱郁的断背山牧场。杰克和恩尼斯两个牛仔为牧场主保护羊群不被野兽袭击而相遇相知。

 

  阳光明丽,晨曦初露,霞光熠熠生辉。牧场沸腾了:大卡车卸货,四处弥漫着羊群嗷嗷、咩咩的叫声。杰克和恩尼斯赶着上千只羊穿梭在山林小溪,牧羊犬前后奔跑,追逐着羊群,口哨声响彻山谷。好一派风景如画!

 

  夜幕降临。两个牛仔砍树,劈柴,搭帐篷,把食物吊起来烧烤,充饥,休息。后来,他们分工合作。杰克牧羊,恩尼斯负责伙食和营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他们时常伴着饥肠辘辘、野兽出没、篝火熊熊、山高水险,单调乏味中没有过畅所欲言,没有过窃窃私语……在干活时的彼此关照中,他们就餐时有了关于家中老爹竞牛比赛偏见的话题,气氛友好而温馨。

 

  两个牛仔迁徙到新牧场时已经比较有默契了,杰克吹着口琴,引吭高歌,恩尼斯聊着青梅竹马的女友。夜晚,两人喝了威士忌,一个帐篷共眠取暖。在酒精和荷尔蒙的作用下,两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关系。清晨醒来,两人都有点尴尬,杰克性格开朗一点,赤身裸体去洗他俩的衣服。有一天,他们赤裸上身嬉笑打闹,被牧场主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后来,他们频繁地在营地过夜。

 

  断背山风雪来临,牧场主让他们下山。恩尼斯闷闷不乐,杰克逗他,两人厮打起来,两人的衣袖上血迹斑斑。恩尼斯找不到衣衫后抱怨,他告诉杰克自己要结婚了。杰克开车离去,借反光镜看见恩尼斯跪倒在地,痛苦地用拳头敲击脑袋,狂风飞沙过后,一种难言的痛苦撞击着他的心扉。

 

  恩尼斯结婚了,生了两个女儿,整天为生计而忙碌,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后来当了竞技牛仔的杰克邂逅了一位女子,也结婚了,生活富裕,但受不了岳父对他的轻蔑。

 

  花开花落,时光荏苒。分别四年后,他们久别重逢,热烈拥抱后,在旅馆共宿。迫于双方家庭的压力,他们无法长相厮守,因此终日烦恼。后来,他们又幽会了。伴着他们的是潺潺的流水、闪闪的星光、窃窃的私语、爽朗的笑声……杰克提议两人弄个小农场过二人世界,恩尼斯眼前出现家乡同性恋男女尸体被扔进灌木丛、生殖器被割掉的情景。于是他们相约每年在断背山见一两次面,杰克每次开车都要20多个小时。

 

  因生活琐事和经济困窘,恩尼斯与妻子争吵不断,感情破裂,最终离婚了。杰克幸灾乐祸地跑到荒原草棚处与之会面,恩尼斯瞻前顾后、游离不定的态度令杰克失望,他忍无可忍之下到墨西哥边境接受了一个漂亮男妓的挑逗。

 

  时光如梭,两人隔阂消除,每年定期约会。骑马飞跃丛林、小溪、山峦,在河边宿营。杰克对富裕生活感到厌倦,对恩尼斯的欲望与日俱增。尽管他偶尔也与其他人妻子胡混,可也发疯般想念恩尼斯,惆怅不已。恩尼斯失约耽误了他们幽会的时间,他们吵起来;恩尼斯知道杰克去了墨西哥,发誓要宰了他。后来 ,杰克淤积的煎熬喷涌而出,他认为20多年来,他们偷偷交往中留下的只有断背山,其他的皆无。痛苦让恩尼斯的脸变形了,崩溃了。杰克拥抱他,镜头闪现到他们年轻时的面容、姿态、篝火、惬意、满足、温馨……远远不只是性爱,而是定格在刻骨铭心的拥抱从此凝固为漫长分离岁月中的甜蜜回忆。

 

  噩耗传来,杰克死了。恩尼斯去吊唁,了解了杰克的意愿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断背山。他还发现了他们在断背山牧羊时那两件血迹斑斑的衬衫,挂在一个衣架上,仿佛两人的皮肤交融、皮肉相连……恩尼斯把衣服贴在脸上,想捕捉杰克身上的气息或者断背山的草地和泥土的气味,他带走了这两件衣服。

 

  恩尼斯的女儿结婚时,邀请父亲参加婚礼。恩尼斯打开衣柜,看到的是那两件牛仔衣,一张断背山的明信片。他眼睛里噙着泪水,默念着杰克的名字。

 

  断背山,承载了这一对牛仔多少爱恨情仇,多少凄美与断魂的梦幻!

 

《断背山》与东方美学的唯美超越


  二、《断背山》的叙事风格

 

  《断背山》的情感落脚点真切而宽容,镜头表现含蓄克制。小说和电影都没有过分地表现肉体与性欲的无度,而是重视那些在贫瘠土地上的乡村牧区居住的边缘人的生存环境和情感煎熬的多重侧面。影片以偏僻的西部和虚构的断背山,构成了对特殊环境和遭遇的暗示。从这个远离社会和人群,脱离伦常约束的相对安全的避风港中,展现一个充满禁忌和渴望的故事,既反映了社会对同性恋憎恶与否定的世俗偏见,又见证了爱的永恒、凄美、悲壮以及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从镜头表现看,影片面对男性赤裸身体的暴露非常谨慎,绝不实写男子性交时的肢体缠绕,至多是欢愉后的依偎与戏耍。对一个超越世俗取向的故事而言,影片在镜头语言上采取了安全收敛的修辞策略,点到为止地暗示观众两人可能萌发或已经发生关系的事实,比好莱坞常规的爱情片更加保守和传统,这也是影片赢得各阶层和背景的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导演李安以东方式的含蓄委婉处理西方同性恋题材的叙事风格,从异性情感的角度表现同性恋情的无差异性,奠定了影片悲天悯人的真诚基础。

 

  《断背山》的人物塑造有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恩尼斯的故乡有憎恶同性恋的传统,并且是全美单身男性自杀率最高的地方。偏远地区的男性过着拓荒和漂泊的生活,而妇女的数量极少,为男同性恋的出现提供了地理学上所决定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现象的合理依据。在这样背景下,两个牛仔的观念和自我认知必然打上深深的烙印。作为同性恋者,恩尼斯陷入了感情的旋涡不能自拔,痛苦、困惑、恐惧、挣扎、愧疚。杰克和恩尼斯又都是双性恋者,各自娶妻生儿育女。所以,家庭作为承载社会常规和传统约束的容器,在影片中起到了探讨日常生活中自由和责任、欲望和伦理冲突的重要作用。同时,影片还涉及了同性情感的忠贞观念:恩尼斯对各自有家有孩子的偷情不以为意,但对杰克去墨西哥与男妓厮混耿耿于怀,说明了同性恋在双方潜意识里同异性恋如出一辙。只是当恩尼斯接受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时为时已晚,它已经耗去两个人半生的时间并且付出了天各一方的代价。影片描写两个人的关系和情感时小心翼翼,有意向男孩童年时代的游戏和失落靠近,牛仔神话和梦幻曾经是那个时代每个孩子的清晰记忆,而今却不得不面对牧羊、斗牛的卑微生活。牧羊和斗牛生涯,与其说是谋生的手段,不如说是两个大男孩儿时梦想的现实寄托。梦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奠定了故事的悲怆气氛。影片借助两个牛仔的简单谈话,交代了父辈对竞牛的不同态度与不屑一顾。既暗示了牛仔梦的不合时宜,又显示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和被压抑的经历。两个失落的人有了心灵的相通,为彼此寻找依靠和温暖奠定了心理基础。

 

  三、《断背山》的影像风格

 

  《断背山》从小说到电影进行了成功的思维转换,影像风格清新唯美。小说以写实主义的方法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进行了不加修饰的描写,恩尼斯的故乡地理样貌也是真实的,有着倔强的沉重与苍凉,两个牛仔满口脏话,外表近乎丑陋。影片按照中层阶级的审美趣味,把这些置换成中层阶级观众的心理需求,它遵循了消费主义的视觉快感和商业资本中身体消费的审美取向。当两个牛仔最后一次约会后分手时,杰克脑海中出现的是他们最初相会断背山时的亲密相依与温馨的画面。这是没有结果的爱情绝恋,成为影片在舒缓淡然的情绪积累中把故事带向高潮的精彩段落。它所产生的巨大张力,让普通人对同性恋有偏见感到汗颜,那种不理解也会悄然消失。弥漫在杰克和恩尼斯之间的深深眷恋和强烈的失落,同样横亘在观众内心,杰克死去前后的段落成为电影最让人揪心的感人篇章。

 

  李安一向热衷并擅长把握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下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联系家庭背景和成长过程,很难让人想象,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他拍摄的影片几乎都是压抑和叛逆的主题。影片中对离经叛道情节含而不露的镜头处理、对细节有敏锐洞察力的呈现、对压抑带来的毁灭性力量的湿度表现,恰当地体现出爱的痛苦爱无性别的主题。即使不是同性恋者,也会让普通人去感受并理解这份感情创伤。

 

  《断背山》重视对细节的简洁而细微的描述,透视出一种深刻的文化反思。比如影片中通过农场主用望远镜窥视他们亲密行为的情节,就传达出世俗的偏见和他们相爱必然面临的厄运。三次关于望远镜的内容是,两个人在草地上嬉戏;不经意间看见杰克遥望放牧的恩尼斯;办公室放着望远镜。这一切都说明同性恋者在现实中被监视、嘲笑、惩罚,影片似乎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出来。恩尼斯离婚后和杰克首次见面,牧区公路的白色货车缓缓驰过,似乎也代表着世俗的眼睛到处可见。恩尼斯故乡牛仔相恋被谋杀的恐怖记忆,如影随形。当他得知杰克的死讯时,首先就是被人殴打致死的联想。所有社会上对同性恋者的过分注视和悲剧性事件,都化为恩尼斯心惊胆战的教训,致使两人失去了共同生活的机会,注定了永远的煎熬与分离。

 

  杰克和恩尼斯自断背山一别四年,音讯全无,必然是绵绵不断的思念。之后电影展现了他们的五次见面,首次见面除了充满激情的接吻,在汽车旅馆并没有肌肤之亲的场面,反而是两个饱经世事沧桑的男人略带惆怅、相互依偎的平静对话,但在最后一次约会将积蓄20年的压抑如火山般的爆发出来,给人以巨大的震撼。恩尼斯和杰克在断背山临别前心绪纷乱的扭打中粘在衣服上的血迹,以及恩尼斯原以为丢失的衬衣都成为全片的伏笔。最后两件衬衫挂在同一个衣架上,这个秘密水到渠成地把情绪推向高潮。恩尼斯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了杰克爱他的程度。他们像皮肤一样黏在了一起。但无论怎样,只能从遗物中回味爱的浓烈与凄美。

 

  在消费主义改变了审美方式的今天,很多导演都在妥协中做出自己的艺术选择。或许,李安的文化折衷主义是在多元化语境中磨砺后的兼容结果,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完整的电影理念。

 

  作者:张柏柯 来源:电影文学 20161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46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