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从解构主义视角看译本的多样性

从解构主义视角看译本的多样性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作为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解构主义意在消解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抨击其二元对立方法论,主张用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的三个方面来看待译本的多样性问题。

关键词:解构主义;译本;多样性

一、关于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兴起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产生的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发起者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Derrida) ,解构主义理论是在消解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logo centrism)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反结构主义的理性思想。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解构主义在发起之时渗透于语言学、文学、建筑学等各个领域。它的主旨是消解理性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和在场的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ofpresence) , 以其怀疑性、否定性和消解性为主要特征。解构主义学派抨击逻各斯中心主义,抨击其二元对立方法论,主张用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
二、从三个方面看译本多样性
      1.意义的不确定性
      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在改造索绪尔“差异”一词的基础上而生的。“延异”有两个显然不同的意义:即作为区别、不同、偏差、间隙、空间化的差异/differing,和作为迂回、延缓、接替、预存、时间化的延衍/deferring。
      在空间上,符号意义所指不是源自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源自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差异关系,在差异比较中产生事物的意义。而在时间上,符号往往延衍所指的在场,反映推迟了的在场。因而符号的意义只不过是在文本网络中暂时得以确定,但随着不断产生的空间上的区分和时间上的延衍,意义又在不断变化,出现许多新的可能性,因而任何词语都没有终极和固定的意义。既然词的意义不能确定下来,句子和文本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的。意义虽说难以确定,然而人们还是可以在延时的在场找到其留下的踪迹(trace),顺着踪迹,就可以暂时找出其意义。
      德里达认为,在翻译中,原文本身并不完整和统一,存在多重意义,任何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都不能穷尽其可能的意义。即使权威或完美的译本也不可能因穷尽原文意义而使原文封闭起来(廖七一,2000:76- 77)。
      2.文本的历史性
      福柯(Michel Foucault)从历史的角度对翻译进行探索,认为我们对前人作品的理解受到所处历史时期的制约;在不同的时代,阅读和翻译原文都带有不同的历史烙印,即文本存在着历史性。纯粹意义上的原文并不存在,除了文本之外,作者本身也是时代的产物,作家的作品体现的不是作家自己,而是他所处的时代,不是作者在说明文本,而是文本在说明作者,因而作者同文本一样属历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那么作者的存在和作用实际上并不重要。(廖七一,2000:74)
      这段话看似在说明我们不应把作者的地位看得比译者更高。可它却从文本的历史性反映出译文存在着历史性,译者也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的译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在不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规范中,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3.作者之死
      1968 年,法国解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其发表的“The Death of Author”《( 作者之死》)一文中指出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一部作品的文本一旦完成,文本中的语言符号就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文本语言符号的解读,解释、探究并阐明文本的意义。此时作者已经没有发言权了,即使他也会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一些解释,但读者完全可以以文本为据而不予考虑。由此被解放出来获得自由的译者就可以从一般读者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断解读。译者因其个体差异的存在,多译本的出现也是合理的。
      静夜思是李白的著名诗篇,诗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中外译者也纷纷翻译这首诗。这里我们以原诗的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来看几个译本在“作者之死”情况下的体现。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徐忠杰译)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Tr. Witter Bynner)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Tr. W. J. er(冯庆华,2001:267)

      就“故乡”一词而言,可以有这么几种解释:家、家乡或者是作者年轻时拥有美好回忆的地方。但既然作者在创作完文本后就“死了”,译者也就无需去追问作者所指“故乡”的意义到底是哪一个,大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解释“故乡”一词,进而透过自己的感悟呈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三、结语
      解构主义的核心是反逻各斯中心论,颠覆二元对立方法论。意义的不确定性、文本的历史性以及“作者的死亡”,都使我们对原文的理解更加全面,而不再只是追求一个终极意义和答案。如此一来,我们的译作就必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多元的。

参考文献:
[1]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01 重印).
[2] 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8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