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推荐(共3篇)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推荐(共3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就导致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要想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就必须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那么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


  社会心理学是探讨个体在社会情境中行为和思想的本质及原因的科学领域[1]4。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政治认同客体进行认知、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态度发生转变的过程,因此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考察。总之,要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就要立足于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对策。


  一、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思想及其启示


  社会心理学从个体、群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社会认知、态度、社会认同、偏见、社会影响、群体和个体、人际吸引与亲社会行为等方面。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社会心理是具有立体交叉结构的复杂系统。


  (一)社会心理学相关思想解读


  1.社会认同理论。“认同”是人们面对一定的社会、群体时,参照特定的社会或者群体特征、边界来确定自己的归属过程。社会心理学将认同定义为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别人被自己同化还是自己被别人同化,都称为认同。尽管不同心理学家阐释认同理论的视角不同,但他们都共同关注构成认同理论的社会、自我和认同三个原理。认同主要包括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其中个人认同是指以个人属性定义自我,社会认同以所属社会类别身份、群体成员资格定义自我,社会认同的构成可以分为微观的社会认同如“性别认同”,中观的社会认同如“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宏观的社会认同包括“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及其制度政策认同”等。


  社会认同的动机主要包括提高安全感、满足归属感以及找寻存在的意义三个方面,社会认同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个人道德定位的重要性和本体性焦虑的消除和对于自己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当代人们的“社会认同”也随着社会变迁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容易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


  2.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2]我们对于他人的判断,不仅取决于对方的行为,还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做出的行为,这个过程依赖于认知者的经验、分析与思考。


  社会认知主要包括对人的情绪、性格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它离不开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认知情境。社会认知发生在认知主体的思维过程之中,所以,认知主体的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内容和过程。另外,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因素还包含认知主体的心理特点、认知客体的特征和认知情境等主客观因素。


  3.态度问题研究。态度是一种信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项重要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普遍使用的“态度”这一术语是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包括我们对问题、观点、他人、社会团体、物品等的满意或不满意的反应[1]147。尽管态度并不总是反映在我们的外显行为中,但是它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态度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调节功能和提高活动效率的功能几个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重视态度是因为它经常影响我们的行为,态度与行为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态度可以影响行为,行为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态度。凯尔曼从认知角度研究了态度的形成过程,提出态度形成要经过顺从、同化到内化三个阶段的理论,为我们判定态度的稳定性与转变的程度提供了一种判定的标准与依据。态度一旦形成,通常难以改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运用宣传说服、团体影响、活动参与以及群体规范等策略来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态度。


  (二)社会心理学对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的启示


  大学生政治认同既是关于大学生个体的认同,也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的认同。社会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鉴于社会心理学所具有的重要科学价值及其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我们应把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纳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从而丰富大学生政治认同理论。


  首先,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政治认同客体较一贯、较稳定持久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一般来说,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五种成分之间是相互协调的、一致的。一个人获得较为稳定而正面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才会形成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并做好付之行动的思想准备。所以,要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就需要教育者应当提高自己的专长性、可靠性和喜爱性,使大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其次,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态度主体在态度改变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作用,其原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个性特点、智力状况、社会角色,都会对态度的改变过程产生影响。政治认同不是简单的外部输入和内在自生的价值选择,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促成的结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视域中,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教育者所传播的价值观的态度改变及建立相应行为模式的过程。因此,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认同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科学认知、理性选择。教育者也要尽可能了解认同主体原有的价值观念,要针对认同主体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个人同群体的关系等个性因素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


  最后,心理问题会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探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归因,必须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评价图式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它要受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这些社会因素这些社会因素主要包含时代精神、社会制度、传统习惯、民族语言、家庭背景和周围环境六个方面,所有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定向的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


  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应根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三阶段规律、情绪情感特点等方面来进行探究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一)根据认知发展规律来促进政治认同


  大学生完整的认知接受过程包括注意、理解和整合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了相对稳定性,而且表现出信念和态度的特征。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时要努力遵循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规律,尊重其认知、认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首先,要增强教育内容趣味性。要针对教育内容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大学生注意力,调动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兴趣,一定不要只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要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行为上的困惑与不解,贴近大学生生活,用大学生熟悉的材料对他们进行教育,以增强针对性。所以要增强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就需要用其彻底的理论说服力,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和认同。


  其次,要锻炼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在大学政治认知的理解阶段,要锻炼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就要在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掌握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辩证方法,这样大学生才会更加关注政治认知对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克服政治认知活动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其对于政治问题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使他们能够辩证地看待一切政治和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来清晰地理解当前社会现状。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反映矛盾报复社会的事件,要引导大学生从哲学的高度来认知问题,提高的政治认知能力。


  最后,要尊重大学生合理需要。大学生进行政治认知的动力是由大学生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成分构成,所以在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整合阶段,要尊重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尊重大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两大需求,从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发展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其思想关怀和价值观构筑等功能,引导大学生将政治信仰与个人道德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目标结合起来。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从而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


  (二)根据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来激发政治情感


  大学生已经通过教育者的影响对政治认同教育内容有了基本的认知,所以在激发大学生政治情感的阶段,要创设一个感人的教育情境来引导大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自己的感悟。


  感人的教育情境是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会激起身心的愉悦体验,被它所感动;感人的教育情境还包含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以情感悦人,创设一种身心愉悦的情景;感人的教育情境还包括积极的实践环境,教育者可以针对大学生情感的不同特点,组织一些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典型的实践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培养积极的政治情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总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教育者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经过设计的教育信息,借以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态度或行为的过程。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及在态度或行为方面的改变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有鉴于此,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刘贝贝等

  第2篇: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探究


  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应当得到认可与支持,但过度消费与畸形消费这一现象本身与大学生实际身份不符,很多大学生进行的畸形消费不仅使得自身过财务规划大受影响,畸形消费心理长期存在更是会引发严重的次生问题,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型内容。


  一、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概述


  畸形消费是由于消费变态心理而引起的消费态势,是一种不良的消费方式。由于社会生活和消费心理特征的多样性,消费表现为正常消费和畸形消费。与正常消费相比,虽然畸形消费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我国消费者众多,其消费总量的绝对数也不容忽视。国内每年高校毕业生均会维持在800万左右,大学生俨然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重要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总量巨大且畸形消费心理一旦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蔓延更会引发诸多问题。


  二、社会心理学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产生原因


  (一)自身因素


  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因素影响,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群体性生活,在这一环境下大学生极为容易产生攀比情绪,虚荣心作祟情形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也逐渐形成。畸形消费心理是一种容易在群体内部进行迅速传播与扩散的心理,大学生普遍对于“面子”较为看重,精神世界相对匮乏的情形下部分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畸形消费与过度消费来进行自身满足。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于消费存在着错误认知且错误消费心理的驱使也不会对于畸形消费心理给予重视和警惕。


  (二)环境因素


  社会心理学下,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大学会畸形消费心理产生并不断扩散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本身需要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生活与学习,大学校园虽然高度开放,但大学生内部群体性特征明显,大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畸形消费心理学也极容易产生。例如,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与外界实际交流相对较少,个体大学生行为对于周围学生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往往是个体心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大学校园环境发生的变化也成为了畸形消费心理不断扩散的诱因之一。


  (三)社会因素


  社会心理学下社会因素同样是诱发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国内社会宏观经济不断发展致使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大学生群体月均可支配消费金额不断增长下其具备了进行畸形消费的现实可能。整个社会上信用消费与分期消费十分普遍与流行,这种消费理念不便普及下大学生群体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社会上存在的消费变化也作用到了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形成。


  三、扭转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建议


  (一)大学生要注重合理消费观确立


  扭转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需要大学生自身进行合理消费观确立,单独大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大学生群体也具有很大的群体性特征。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产生实际上是消费心理变态的一种具体体现,大学生要对于消费本身有明确认识,在进行具体消费时更是需要进行冷静思考。当前网络购物不斷发展背景下,商家的营销手段极具诱惑性,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扭转需要其在各大消费热点节日时对于自身实际购买力与待消费物品进行对比。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注重消费心理教育


  扭转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更是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对于畸形消费心理进行扭转。家庭教育对于正确消费观念确立十分重要,父母应当对于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进行引导并在畸形消费心理严重时控制大学生实际经济来源。高校在畸形消费心理矫正时也要通过大学生辅导员这一媒介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的普及与灌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应当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地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灌输,发现畸形消费行为并进行及时解决才能较好的对于畸形消费心理发酵进行遏制。畸形消费心理的产生与教育体系中消费观念教育内容缺位有直接关系,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正确消费观念普及也是可选途径。


  四、结语


  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能够对于大学会的畸形消费心理进行较好解释与说明,这一不正常消费心理需要进行及时转变。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之所以出现与整个社会有直接关系,对于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的扭转也需要整个社会广泛参与。畸形消费心理与消费环境有关,信用消费、透支消费、分期消费等新兴消费形式不应当对于大学生进行全面开放,而大学生自身也要强化消费认识,注重正确消费观的确立。


  作者:汪汇泉

  第3篇:论大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及社会心理学转变策略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数量和规模扩张上的黄金时期,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但这并没有改善高等教育的质量,反而使得大学生的素质遭到社会质疑。究其原因,首先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由于扩招过快,教育资源的增量远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生均教育资源占有率下降,尤其是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负担过重,加之管理力量分散,因此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肯定有所下降。”[i]其次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比如说迟到、逃课现象严重,对待学习无休止拖延……可见,当前大学生“混学历”、“混学位”的消极学习态度是普遍存在的。


  而学习态度作为学习活动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其既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教学效益;还关系到学生的耐挫力和学习效率,如心理学家麦独孤研究证明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起促进作用。为此,笔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变策略,希望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二)概念界定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在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ii]不良学习态度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娱乐超过学习、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等。


  二、大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


  1、学校学习氛围不浓厚,周围同学学习态度散漫,导致从众和模仿行为出现


  很多大学扩招是建立在降低分数和标准的前提下,这就导致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加之大学环境自由,娱乐设施齐全,社团组织繁多,使得一些学生本末倒置,娱乐超过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到身边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散漫,为了“融入”集体,并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免去被人孤立的危险,于是一些同学出现从众心理,也形成了不良学习态度。同样,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也可以解释态度的形成,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通过模仿周围同伴而习得的。若是同伴学习态度散漫,那么长期的相处也可能会习得不良学习态度。


  2、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导致学习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适当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提高学习效率。但学习动机的产生必须要同时具备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外在诱因,因为学习需要不仅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源泉和基本动力,而且是学习内驱力产生的基础;而外在诱因则能激起有机体的活动。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不良学习态度,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学习需求,而外界又缺乏某些诱因,这就致使其学习动机不强,形成散漫学习态度。


  3、成就动机低


  成就动机是在个体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或重要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iii]由于成就动机是后天获得的,它源于学生的成就需要而非受缺失性需要所驱动,故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比其他动机更有效。相关研究表明,高成就动机具有以下作用:其一,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潜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其二,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并获得学业成就;其三,当面临学习困难时,仍然态度积极,迎刃而上。当前一些大学生为了避免学习失败以及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体验,于是就选择降低成就动机,而较低的成就动机又导致其缺乏认真学习以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就出现不良学习态度。


  4、对学习成败进行错误归因或消极归因


  归因简言之即为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和判断行为原因的过程,通过归因人们可以预见事物,并形成一系列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与其原因相联系的观念和理论,从而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同样,在教育活动中根据学生自我归因可以预测其学习动机,错误的归因会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端正学习态度,如学生将自己的成功归为能力和努力,那么这将增强其学习动机;若把成功归于运气,就会重演“守株待兔”的悲剧,从而使学习动机减弱,学习态度消极。


  当然,学生对挫折消极归因也会对其学习态度的端正和个性发展产生不利冲击。按照韦纳的观点,只有将成败归因为内在的、可控的因素才是积极归因,反之则为消极归因。若学生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运气不好,或试卷难度大,就会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形成学习无助感,不敢再尝试,从而就消极对待学习。总之,对学习挫折的错误或消极归因都会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


  5、学习过程中缺乏正强化,或是存在不愉快的情绪性经验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证明,行为和态度的习得是建立在强化的基础上。如果人们对于某种对象的态度得到了积极的强化,则强化所产生的愉快情绪就会使得该态度加强;反之,若强化是消极的,那么人们将会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消极态度。针对此,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还指出,无论是直接强化还是替代性强化都能发挥功效。可见,如果自身认真学习,或是看到他人认真学习却没有取得良好效果,那么就会刺激产生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绪经验,从而使其学习态度由端正转化为消极。


  三、社会心理学转变策略


  (一)外在层面


  1、教师要及时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强化,并帮助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削弱消极情绪体验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形成都与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有关,要转变大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可以采用强化手段。比如说,当大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出勤率增加,上课积极与老师互动,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通过相应措施来对其端正的学习态度进行正强化,这时学生就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良好的学习态度也会得到稳固。反之,教师则要及时警告,并与大家协商制定相关的惩罚条约,这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更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相关研究证明,有些大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形成,是因为他们曾经多次在学习中遭遇失败和挫折,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体验状态下的结果。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但要鼓励,更要创造相关教学情境,让他们获得成功,并对学习形成积极情感,这就可以削减甚至消除对学习的消极体验,并利于不良学习态度的转变。


  2、发挥榜样作用和群体规范的作用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必然与他人和群体发生一定的联系,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直接影响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形成,同时群体的性质和规范也对个人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要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可以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通过其所获得的学习成就来影响周围同学,使得周围同学也转变学习态度以追求学业成功。此外,更有效的是利用群体规范的影响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当个人认同群体时,群体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就容易导致群体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压力,从而促使自己选择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和态度。学院可以弘扬严谨、踏实的求学作风,并针对同学们的表现,定期在班级间开展“创先争优”的学风评比活动,这就会使得部分大学生为了融入集体而主动转变不良的学习态度。


  3、通过劝说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劝说作为转变态度的一种较常用方法,其是指劝说者通过向学生提供对其原来学习态度的支持性或非支持性论据,使学生获得与劝说者要求的态度有关的事实和信息,以转变原来的学习态度。[iv]霍夫兰认为,态度改变的程度和劝说效果主要由说服者、传递的信息、被说服者和情境这四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所决定的。为增强劝说的有效性,首先劝说者要具备使学生信服的权威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其次是劝说的信息要与学生已有的学习态度间存在适当差异,因为信息的差异性是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还有劝说信息要能唤醒大学生的情绪,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还要选择适当的情境,并注意弱化学生的自我防御倾向,避免命令式的要求,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总之,合理有力的劝说能使学生认识到不良学习态度的危害并及时作出转变。


  (二)学生自身的努力


  1、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


  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想实现学习态度的转变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需要,并力求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这就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此外,成就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动机,那么要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就必须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效能感,消解学习情境中已有的习得性无力感;也可以在班级中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并发挥榜样作用等。这有助于学生主动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扭转消极的学习态度。


  2、学会正确归因


  笔者在阐述大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时就强调了正确归因的重要性,其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要实现不良学习态度的转变,需要相关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并能对学生的归因做出及时反馈。比如说,当学生把失败归为能力不足时,教师就应该对其归因进行纠正,让其认为是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对,并为其提出改进建议,这就能让学生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并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之。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改变人们态度的好办法,因为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在扮演某一角色时,其或许就会对一些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并改变曾经形成的态度。某些大学生总是喜欢逃课或抄袭论文,那当他扮演大学教师的角色时,每天面对学生的低出勤率、上课玩手机、论文抄袭等情况时,他就不仅能认识到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更能明白自己散漫的学习态度给教师带去的不便,这时他就会感到惭愧,并对学习态度作相应调整。总之,相关角色的扮演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虑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159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