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音乐舞蹈 > 中国音乐史学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中国音乐史学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在近十几年,我国当代音乐学,尤其是中国音乐史学因民族音乐学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成长。作为“文化中的音乐”,民族音乐学以“活的历时材料”为研究对象,而以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因此,对于中国音乐史学来说,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音乐史学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对中国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进行释读,并从中剖析创作者的情感经历和个人情怀与抱负,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音乐史学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今国内的中国音乐史学教学水平已经日渐成熟,如果再借助于其他学科如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势必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本文旨在借鉴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来探究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得这些方法能够在音乐史学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

  一、中国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概述

  从中国音乐史学的角度来看,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文献法和考证法。而这两种研究方法就与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科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如中国音乐历时定性、定量研究,中国音乐史微观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时宏观研究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研究方法都是从其他学科,包括民族音乐学中获得的启示,从而逐渐发展出来。而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不会仅仅采取一种研究方法,而是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来使用。由于研究者对于音乐史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不同,所以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是必然的。而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要以某种或者某几种研究方法来整理并梳理其总思路,然后再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法”和“历时与共时法”,从而做到清晰的研究脉路,这也能够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优势体现出来。

  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看,它是音乐学门下的一种理论学科,该学科主要是研究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特征是在某一民族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基础之上,来探究该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在研究中可以通过该民族群体或者个体在创作、使用、传播和发展其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来深入考察和分析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以及有关音乐方面的艺术特征等。但是,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分析和研究民族音乐学,要想实现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进展,其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以在分析和研究民族音乐学的过程当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是不同的,且其运用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上来说,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分别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目前对于其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应用还未形成一个定论。但是从其研究方法的大方向上来看,很多著作都将“田野工作法”和“历时与共时法”作为民族音乐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其中“田野工作法”具体指的是到实地进行实际调查,而“历时与共时法”则具体指的是音乐事象的时间观念。

  二、中国音乐史学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一)“田野工作法”在中国音乐史学中的应用

  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法”,其基本目标就是去实地调查并获得音乐文化的真实的、可靠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实现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作为民族音乐学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工作法”的具体应用要求研究者要面对具体的社会以及处于真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孤立的音乐音响现象。因此,在学习中国音乐史学时,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获得该环境中人的信任,这将是实地研究中国音乐史学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在中国音乐史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田野工作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利用“田野工作法”进行“融入”与“跳出”的客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融入”指的是融入异文化,而“跳出”则指的是客观分析这种文化,从而实现内外角色的平衡。

  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不能仅仅重视理论和技巧方面的研究,同时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不断加强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这就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考察中,要能够以“内部人”的身份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并站在主观的角度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从而能够获得民族音乐所反应出来的精神情感,这些就获得了田野工作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当收集好资料之后,还要以“外部人”的角度对这些资料进行客观的分析,将民族音乐的每个小节和每个音符所表达出来的故事内容以及情感、力量进行深入分析和感受,从而将作品最原始的面貌还原出来。因此可以看出,将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法”应用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研究作用。

  (二)“历时与共时法”在中国音乐史学中的应用

  “历时与共时”研究法中的“历时”具体指的是,基于时间的维度,来对音乐事物进行纵向研究;而“共时”则指的是基于空间的维度,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对音乐事物进行横向研究。时间、地点和音乐隐喻是赖斯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音乐民族志的三维方法。而这一研究方法意图在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将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按照历时性来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并试图探究处于不同时空范围的民族音乐研究对象其发展的具体过程以及变化发展等情况。此外,民族音乐学家在对任何音乐事物进行考察和分析时,其都需要将这一音乐事物置于同一个时间范围内来进行横向比较,进而通过分析和比较总结出这一音乐事物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学科等因素之间的关联。

  在进行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时,首先研究者要对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包括音乐作品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等。透过时代背景将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的文化本质以及政治、经济等分析出来。要想实现对作品全面、系统的解读,就必须应用“共时”观来对作品进行一个横向的了解。其次,研究中国音乐史学,还要对其从时间维度上进行一个纵向的梳理和分析,利用“历时”观,能够将中国音乐史学从其诞生、发展到整个变化过程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有效的掌握其发展规律。历时与共时法是我们将民族音乐学中的研究方法嫁接到中国音乐史研究中,从而能够从中国音乐史的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研究,达到对中国音乐史蕴含信息的全面解读,最终为学生学习和探究中国音乐史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和“历时与共时”研究法,不仅能够从实际考察中了解到音乐事物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够从时间的纵向和空间的横向,对中国音乐史学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把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5951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