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音乐舞蹈 > 音乐制作创新编写技巧与发展研究(共5篇)

音乐制作创新编写技巧与发展研究(共5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第1篇:MIDI音乐制作中民族拉奏乐器的音序编写


  1合成技术与音源的选择


  在MIDI音乐制作中,音源的选择是作品成功的关键部分,采用何种采样器、MIDI合成器、音色库对最后音乐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铺天盖地的民族音源,音乐制作人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去尝试,善于运用最新的音色。


  目前的拉奏乐器音色合成技术主要有减性合成、波表合成、加性合成和调频合成技术,这些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拉奏乐器音色。但这些合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色不足以表现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尤其是乐器的音色质感,所以,基于采样技术制作而成的拉奏乐器音色一直受到制作人的欢迎。特别是近些年来音色开发增加的物理建模技术,这使得我们能过制作出更多逼真的拉奏乐器音色。采样音色技术能够存储原声真实乐器的录音样本,并可以通过MIDI控制器来直接触发,再加上电脑足够的内存,运用起来就十分的自如


  2音色的分层


  我们在制作音乐的时候,同一乐器在不同时刻的演奏技法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一段二胡独奏音乐的制作,前半部分可能用到二胡的颤弓音色,而随后又可能用到二胡的滑音技巧,再后来又可能用到二胡的拨弦技巧,随着音乐的发展,二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这时如果在每次改变二胡的音色时势必要挑选不同的音色,这样操作就比较繁琐,这是基于传统的音色而言的。而现在的音色合成技术已经完全突破了这种技术壁垒,一个音色在不同的力度层会有不同的音色,每触发一个力度控制也就相应的触发了不同的音色。运用这种音色技巧,我们可以更加快捷的制作出完美的拉奏乐器声部,对于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十分有用的。当然力度过多的分层也会占用过多的CUP资源,应该视电脑的性能适当采用。


  3音色叠置技巧


  在使用拉奏乐器音色时,单一音源的音色由于其音色特点的单一性,势必会产生音响上的腻烦感,虽然可以通过音色的编辑功能加以改变,但其本质的采样音色没有改变,音色的质感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采用音色的叠置技巧去改变音源中音色的质感,把两个不同音源中的相同音色叠加在一起同时使用,这样就获得了新的泛音成分,给音乐带来了生机。由于不同音源中音色的干湿比例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不同音源中音的干湿比例来获得更加动听的音色。例如,要制作二胡快速的乐段,用30%的湿声音色加上70%的干声音色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干声音色的比例远远大于湿声音色的比例,声部清晰而华丽。除了与不同音源的音色进行叠置,软件音源的拉奏乐器与真实的拉奏乐器也可以进行叠置。这样会增加拉奏乐器的真实感与逼真度,给予音乐更多的活力。比如在软件音源的二胡音色上叠加一把真实的二胡录音,会给整段二胡声部带来不少活力,但最好不要为低胡叠加一把真实录音,这样会是音乐显得浑浊不清,甚至喧宾夺主。对于预算很少的制作来说,雇佣一把二胡乐手已经足够了,这样会使二胡声部丰满而真实。


  4拉奏乐器组的MIDI音序编写技巧


  拉奏乐器组的制作除了要选择合适的音源、采用合适的音色叠置技巧,拉奏乐器组的MIDI音序编写技巧是影响拉奏乐器组音响效果的重要因素。起始音和释放音的调节:单纯地靠延音踏板来控制长音的MIDI音符是错误的,这将限制它的MIDI编辑能力。拉奏乐器组的每件乐器都有自己的起始音和释放音的设置,因为拉奏乐器组的每件乐器无论在起始音开始还是在释放音结束,震动琴弦的音响变化时极为丰富的。而且拉奏乐器组的乐器也能运用多种多样的演奏技法制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来。所以说,在MIDI制作中,通过对每个音符不同起始音和释放音的调节,就可以制作出逼真细腻的拉奏乐器声部。


  为了获得拉奏乐器组真实的MIDI演奏效果,表现出音色的强弱变化,就必须借助一些MIDI控制器信息的调节,以达到真实演奏者演奏的灵活程度。CC7号控制器是音量控制器,它能控制拉奏乐器组声部的总体音量的变化,CC7音量控制器的调节可以通过实时录制的方法写入,用这种方法可以平滑的控制声部的音量变化。在录制时,我们要将自己看成一名真实的演奏者,根据旋律线条真实的演奏感觉推动CC7控制器的录入。我们把控制器推子比做成琴弓,往上提升推子就好比在乐器弓上加力,这样就加大了乐器的音量;往下拉低推子就好比在乐器弓上减力,也就减小了乐器的音量,通过力度控制器推子的调节,就可以完美的控制乐器总体音量的细腻变化。


  二胡音色通过CC7音量控制器的调节,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当然,通过推子录音控制器信息虽然实时,但有时也是不准确的,所以还要对音量控制器信息进行精确的调节,控制器信息工具栏提供了多种的曲线调节工具,有直线型、曲线形、弧形等等可供我们选择。以宿主软件Cubase为例,制作一段二胡的旋律片段。


  通过CC7音量控制器的调节可以制作拉奏乐器组乐器的强弱变化,但CC7控制器是对整体音量的控制,如果我们相对声部中每个音符进行单独的调节,就必须用到CC11控制器信息,CC11是表情控制器信息,它可以准确控制每一个MIDI音符的起始音释放音。CC11控制器与CC7号控制器非常相似,也可以分配到每个推子上去,两者的可操纵范围都是在0-127之间。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CC11控制器是建立在CC7控制器基础上的,以CC7的百分比进行调节,例如,在同一MIDI轨上,当某个MIDI音符的CC7控制器数值设为100,CC11控制器数值设为127(127/127=100%),这时MIDI音轨的综合音量就是100×100%=100;如果CC11的数值设为64(64/127=50%),这时MIDI音轨的综合音量就是100×50%=50;如果CC11的数值设为0(0/127=0),这时MIDI音轨的综合音量就是100×0%=0;如果对声部的每个MIDI音符都经过了CC11控制器的调节,又突然想对声部的总体音量进行提升,却不想改变声部里每个音符的力度變化,这时候CC7和CC11控制器的联合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CC11表情控制器可以对MIDI音符精确的起始音和释放音的控制,甚至可以重现真实乐器音色的强弱变化,以二胡的音色为例,我们通过对二胡内弓与外弓不同CC11控制器的调节制作出逼真的二胡声部。以宿主软件Cubase为例,首先将二胡旋律写入MIDI音轨,然后将写入的音符每隔一个进行剪切,将这些音符再复制到另外一条MIDI音轨上,我们将上轨的MIDI音符视为二胡演奏的外弓,将下轨的MIDI音符视为内弓,然后对两条MIDI音轨分配不同的MIDI通道和音色,并利用CC11控制器调节每个音符的起始音和释放音,为每个音符录入或者写入不同的淡入淡出曲线,一般只对于超过八分音符的MIDI音符进行调整,这有利于音乐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CC7和CC11的联合使用能够制作出逼真的拉奏乐器声部,这两种控制器是最重要的MIDI音序编辑控制器。当然,CC74亮度控制器、CC67弱音控制器、CC68延音控制器等等也是很好的音序编写控制器。


  5乐器演奏技巧的音序编写


  5.1连弓、断弓的音序编写


  在MIDI制作中,为获得逼真的连弓效果,(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常常将MIDI音符的首位适当相连,让前面MIDI音符的音尾与后面MIDI音符的音头相重合,但这只限于相邻的不同音高音符的重合。如果相邻音符在同一音高之上就不能这样相重合,这样会覆盖后一个音符的音头,以至于淹没后一个音符的音响。


  5.2滑音的音序编写


  在拉奏乐器组里,拉奏乐器的滑音应用是非常多的,这也是拉奏乐器组多特有的表现技法,任何其他乐器的滑音表现力有没有拉奏乐器组表现细腻。所以对拉奏乐器组滑音序编写就显得尤为重要。拉奏乐器的滑音主要通过弯音轮来调节,也就是pitchbend控制器,弯音的控制值在-8192到8191之间,负值方向表示音由上至下产生滑音,正值方向表示音由下至上产生滑音。809的一半是4096,这个数值表现在音高上是一个半音的音高,8092就是一个全音的音高。如果我们想做向上的二胡半音滑音进行,例如有B2滑向C1,我们就需要将C1音头的弯音值设为-4096,然后弯音值迅速归零,这样就完成了滑音的制作。


  向下制作滑音也是一樣的道理,将音头设为正4096,然后弯音值迅速归零。如果想制作大于一个全音的滑音,可以借助MIDI键盘的弯音轮来完成。一半最多可以制作出一个八度以内的弯音,超过八度的弯音在实际演奏中也是很少见的。震音和颤音的音序编写震音和颤音的演奏技法是拉奏乐器组中最为常用的演奏技法之一,如果对音乐的要求很高,使用包含这些演奏技法的采样音源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现成的采样音色,通过MIDI音序的编写虽然也能制作震音和颤音,但效果却不佳,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音色叠置和音高的调节使震音和颤音的音响效果更为逼真。


  5.3揉弦的音序编写


  揉弦技巧是拉奏乐器组乐器最为常用的演奏技巧之一,是表现乐器特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在MIDI制作中体现拉奏乐器组的揉弦技巧也变得尤为重要。以Cubase宿主软件为例,制作二胡声部的揉弦技巧,首先在MIDI音轨上输入一段二胡旋律,利用弯音控制器的调节来制作揉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弯音曲线的制作要十分平滑,不能僵直,不然音乐会显得十分生硬,弯音的数值也不能太大,一般在0~4096之间,即一个半音之间。


  拉奏乐器组乐器还有很多演奏技法,其音序的编写大多离不开CC7、CC11和弯音轮的控制调节。如果能够用好这三种MIDI控制器信息,制作大多数拉奏乐器组音色技法就能游刃有余了。


  作者:曹正钰

  第2篇: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研究


  前言


  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以称其为感觉媒体,属于媒体传播信息的重要部分。在大众的生活需求中,其主要形式为语音和音乐。通过语音的传播,人们可以很快速地获取信息;通过音乐的传播,人们可以愉悦身心。


  一、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利用计算机音乐优化音乐创作


  运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的创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对音乐的一种学以致用,在计算机音乐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运用这种技术制作出的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管是优美的典雅的古典音乐,还是振奋人心动感超强的立体声,这些都有着计算机音乐的相关成分。在我国,在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就建立了计算机音乐的实验室,这是我国首个以该项技术建立的实验室,随后,北京大学建立了音乐声学以及计算机音乐研究室,后来,中国的音乐学院以及武汉音乐学院也都相继开展计算机音乐研究室,这些音乐室以及研究室的建立就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计算机音乐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可以说是我国计算机音乐的先驱。


  (二)计算机音乐技术软件


  1智能软件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最主要的软件就是这种智能软件,专门用于创作并伴奏,将旋律准确的输入,将和声配置好,进而来自行选择一种音乐风格,这时乐队就会来有序的规整的跟着音乐自行的伴


  2音序器软件


  在计算机的音乐处理中就会用到这种软件,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目前來说,音序器软件有很多中,其中有一种是Cakewalke软件就是一种音频与界面的处理功能都很强大的软件,而且专门为MIDI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处理的一种软件,促进了音乐在处理时的自动化,这种软件凭着其方便快捷的操作性以及其强大的特殊的功能,以及得到了在很普遍的使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实例运用


  (一)MIDI制作技术的发展


  MIDI是一种新型的音乐制作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音乐制作的成本,减少制作音乐花费的时间,是一种相当便捷的音乐制作技术。


  (二)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音频技术是一种采用二进制编码,并且经由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和处理来制作音乐的一种技术。数字音频制作技术在对音乐的音频处理方面比传统的音频制作技术具有更多的功能和优势,不仅能够具备信息存储和检索的功能,并且在音频信息的复制方面也实现了质的突破。


  (三)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运用于教学


  在音乐中,作曲的四大件就是“配器法”、“和声学”、“复调”、“曲式作品的分析”对于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达到一种理论与实际的相统一、相结合,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往往是一种无声的创作,停留在谱面上,学生不能将自己的作品予以真实的展现,更不能说进行修改并完善。而如果是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该项技术利用它强大的交互功能,形象直观的面向学生,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感觉。


  三、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给新媒体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


  1、计算机音乐与新媒体艺术


  “乐动魔方”是一款由日本KONAMI公司打造的全新体感音乐游戏,游戏过程中,玩家需要随着音乐的律动通过触摸发光的面板完成游戏任务,音乐的内容和画面是可以选择的,随着动作和音乐融为一体,就像是在弹奏一件虚拟的乐器,目前这款机器可以实现4台同步局域网联机,不久的将来将支持在线的对战和内容升级。届时,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和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的玩家进行切磋和合作,体验新媒体艺术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


  2、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人们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人在不断地研发、创新。例如,对音色、音源的制作和应用方面,我们从以往的合成器时代进入到了如今的采样时代,越来越多的真实的声音被采集并整理后投入到了MIDI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如此一来,用计算机制作的音乐的仿真度更加高,质量更好。诸如此类的技术不断地在更新。


  3、新媒体艺术


  “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使感受,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借助了科技的力量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研发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从以往的小范围的实验性的艺术发展到了今天有广泛大众参与艺术门类。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艺术馆如:奥地利的AEC艺术馆,德国的ZKM艺术馆都多次展出过新媒体艺术作品,成为了新媒体艺术传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2008年恰逢奥运,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题为“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的新媒体艺术展。充分展现了艺术与科技强强联合的魅力。新媒体艺术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传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亲身参与创作。


  (二)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1、我国对计算机音乐制作人才的培养及现状


  随着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国内很多高等学校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如电脑音乐制作专业、录音工程专业等。在影视、音乐、录音等很多领域,计算机音乐制作都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音乐技术起步较晚,而且研发力量薄弱所以大多数软件的研发始于国外大型音乐软件开发公司。我国在硬件设备的生产方面较之国外也有不小的差距。


  2、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国际互联网自1994年4月20日正式接入我国以来,至今已发展了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截止2009年12月,我国已有亿网民,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了2.33亿。2009年公布的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中,网络音乐以83.5%的高分占据了头把交椅。据专业统计,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网络音乐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世界畅行无阻,除了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外,还有他技术的原因。网络音乐是经由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制作完成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化,使得网民可以随意制作和传播。制作一首网络音乐绝不会像以往录制传统唱片一样复杂,一个草根歌手用一台电脑和一套及其简单的录音设备就能完成。


  结论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使我们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各种风格、各种形式的音乐在保持着传统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这使得音乐的创作和传播都加入了现代的元素,更有利于音乐的发展。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制作音乐的同时,也生产出了新媒体所需要的产品——数字音乐,这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因其技术优势和大众需求,在新媒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作者:王梓娇

  第3篇:动画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制作研究


  1927年《大闹画室》正式上映,我国动画产业正式萌芽发展;1964年《大闹天空》开启了我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元。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外优秀动画作品涌入中国,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动画产业发展陷入迷茫。尽管《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但由于观众群体限制,因此在票房上并没有得到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动画影视作品对观众缺乏感染力。声音是增强作品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动画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对音乐制作不够重视,而国外不仅注重剧本构思、视觉冲击感,在影片音乐方面同样做足了功夫,因此我国动画影片和国外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


  一、我国动画影片的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成功地发行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动画影片,可以说成果斐然。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综合分析如下:


  (一)题材类型的多样化。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使得我国动画电影的题材类型也十分丰富,主要有四个类型:一益智教育型,二现实启发型,三动作武打型,四历史知识型。由于我国动画电影题材的多元化,因此,其为受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题材选择,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愉悦和享受。


  (二)动画制作水平普遍提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尚处于一个较为原始的技术阶段,二维画面形成的动画影像一直是动画制作的主要技术手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动画电影制作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维画面已为3D画面所替代,为受众带来了最佳的视听享受。


  (三)动画影片产业发展曲折。由于国外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影响和冲击无所不在,我们较多的艺术家在实践过程中忘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发展方针,一段时间“拿来主义”盛行,使得中国动画影视淡薄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失去了中国本土特色。但可喜的是,很多动画电影人已认识到这种错误,改变了原有的动画电影制作思路,因此才出现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这两部制作上乘的动画电影作品。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动漫产业总产值逐年攀升,2015年总值达到了1120亿元。动画电影是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势头也在逐年攀升。目前,我国动画电影无论在制作水平还是制作内容上,和之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国外优秀的动画电影如《功夫熊猫》《玩具总动员》《哆啦A梦》等相比,却没有任何优势。


  二、动画影视作品中音乐制作的概述


  在发展初期,动画和其他影视作品一样都是以无声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但是没有声音的影视作品缺少了艺术灵魂。声音和视觉是构成动画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画质可以提高动画的视觉冲击效果,声音和视觉相比,它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动画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增加我们对动画影视作品的认知。动画影视作品通过声音在表达作品主体思想的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思想情感,画面加上适当的音乐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动画影视作品之外的事物和场景,能够给观众心理带来独特的感受。迪士尼是美国最著名的动画影视制作公司,迪士尼的动画作品以其构思精良、幽默风趣的特征深受人们喜爱。迪士尼在制作动画影片的过程中,始终将动画音乐作为重要内容,并且始终认为在动画影视作品的冲击力中音乐占据了70%的作用。动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它将摄影、绘画、音乐融为一体,运用虚拟技术为观众带来一场伟大的视听盛宴。声音是动画影视创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动画作品的灵魂,所以,增强动画影视中动画与声音的高度融合,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是我国动画影视产业的必然要求。


  三、动画音乐的组成部分


  (一)主题歌


  任何一部电影都少不了能够高度概括和全面总结其中心思想的主题歌,同样,动画影视片也必须有自身的主题歌。主题歌在动画影视片中的放置位置也很有讲究,有时放置在影片的首部,可以高屋建瓴,引领出影片的主题思想;有时可以放在影片的中部,以便更好地突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可以放在故事发展的高潮部分,以激发尖锐矛盾的集中爆发。一般来说,主题歌的主要目标和主题音乐、插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主题曲其动机渗透于插曲之中并不断地发展变化,似同非同,环环相扣。大多情况下,主题歌的歌曲类都有着相应的歌词,而主题歌往往是在剧情发展中不知不觉就会出现,不经意间主题歌就响起来了,它对剧情的发展有升华的作用,能够唱出剧情的主题思想。


  (二)场景音乐


  场景音乐是动画影视音乐制作中的重要内容。场景音是专门为不同场景而铺设的音乐,可将动画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动画情节跌宕起伏,设计的故事场景比较多样,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制片方都会制作不同的场景音乐,例如:幽默场景下,其背景音乐大多轻快、诙谐;在强调画面感的背景下,其场景音乐大多具有厚重、气势磅礴的特征。因此场景音乐通常情况下是不能重复的,这样可以给观众以新鲜感。如果说主题歌是對整个动画影片主体思想的概括,那么场景音乐就是对整部音乐的细致分化,让动画影片变得更加细腻。


  (三)背景音乐


  很多情况下,背景音乐与场景音乐会被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场景音乐是特殊场景下才有的音乐,它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场景;而背景音乐是故事情节所发生的特殊环境下的音乐,例如在广场上就会有汽车川流、商贩叫卖等声音,在饭店就会有餐具碰撞、客人说话的笑声及钢琴、小提琴等优雅音乐,在校园就会有读书声、孩子的欢笑声……背景音乐会使动画音乐更加真实,让故事情节更具有说服力。


  (四)声效


  声效同样是动画影片音乐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语言。动画影片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特殊的语言风格。此外,根据故事发展需求,影片中还会涉及大量的旁白、讲解等内容。2.音响声音效果。音响声音效果大多指自然界的声音,例如昆虫鸣叫声、飞机起飞声、行人走路声,这些都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声音,通过音响声音效果可以让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音响声音效果制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真实性。


  四、音乐在动画影片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塑造人物性格


  人物是推动动画故事情节发展的主体,人物角色的设置对影片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影片内容的丰富多彩,人物角色设置并不是千篇一律。制片方通过造型、音乐来赋予动画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以《大圣归来》为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以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蓝本改编而成的动画电影,该片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江流儿、孙悟空是该片的主要人物。人物声音方面,江流儿的声音充满童真,孙悟空说话硬朗有力;在音乐设置方面,江流儿的场景音乐多以欢乐、明快为基调,孙悟空的场景音乐更加厚重、磅礴。正是通过音乐制作的不同,突出了江流儿、孙悟空性格的差异。


  (二)突出影片故事节奏


  节奏感和造型感是声乐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动画影视的情节和节奏通常利用声乐的这种自然现象来把握电影的节奏,从而使动画影视有着特殊的表现力,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想象,并达到时空的同一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形象。很多动画片在制作过程中都是先前就将音乐的节奏和段落设计出来并加以录制,导演再根据影片故事节奏的需要加以取舍。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也需要利用音乐的节奏感来组织画面、完成剪辑。音乐的节奏是整部动画节奏的基础与前提,甚至是图解音乐。


  (三)塑造画外空间


  画外空间是指在同一时空内运用声音所创造出来的感觉空间,它是画面空间的延伸,又独立于画面。拓展画外空间,是为了充分调动观众的听觉感受,以求最大限度地丰富人物的情绪、丰满人物的性格、完善人物的形象。动画作品的画面可以具体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声音则主要是表现人的感情。当两者相结合时,声音通过它的独特作用强化了画面的感染力和概括力,并突破画面局限,扩展空间,增加信息量。动画电影的高度假定性,使它可以在空间观念上,超越现实论。动画影视艺术中的空间节奏的物理空间和一般电影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在空间的安排、配置和运用以及对镜头画面的变化等艺术处理方面拥有极大的自由,为动画的结构方式和艺术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四)体现民族特色


  影片《大鱼海棠》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本是天神的湫的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该影片不仅具有奇幻色彩,而且将我国很多传统元素纳入其中,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瑰丽的色彩。影片中的人物设定都可以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找到原型,例如帝江的形象来源于《山海经》。为了增加影片的现实主义色彩,主创团队对剧中的许多场景都进行了实地考察。剧中主人公椿住的地方就是福建土楼。主创人员充分利用了土楼文化,在场景设置方面对很多土楼场景都进行了还原。在音乐设置方面,《大鱼海棠》同样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例如《椿之梦》中采用了古筝弹奏的方式,插曲《遥远的旅途》中涉及到了笛子、萧等很多中国传统乐器……这些都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


  作者:朱文婕

  第4篇:安徽民歌音乐制作创新性分析


  安徽民歌,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初篇》:“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候人兮猗”。安徽在祖国的东部,华东内陆腹地,长江淮河贯穿全境,自然地貌南北不同,长江两岸河湖交错,水乡沃野,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南有黄山,西有天柱山,安徽人民勤劳智慧,历代人才辈出,人们世代生活劳作在这里,创作了大量的民歌。[1]这些民歌是体现安徽人民思想情感和精神诉求的载体。


  一、安徽民歌概况


  安徽民歌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安徽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的。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西北部的安徽,跨长江与淮河流域,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由平原、丘陵、湖泊交错构成多种地形,其中有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山区、皖中平原、皖南低山丘陵。[2]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各地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形成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各地人民的性格,及其表达情感的方式。产生了劳动号子,大别山的山歌,淮北平原的小调,河湖插秧地区的秧歌。安徽各地的区域性环境、方言、文化、传统艺术的特殊性,又形成风格各异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歌舞和民俗歌曲。


  安徽的中部地理位置,促使安徽民歌的风格兼具中国南北音乐特征并存的现象。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个地区的群众在语言、生活、习性等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域分布的特点,把安徽民歌分为五个色彩区域。


  皖南色彩区,其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以悠长流畅居多。代表性的歌曲有《山歌无本句句真》《月亮起山一盏灯》《十绣鞋》《十里长冲好风光》《耘田秧歌》《小石桥》等。皖西色彩区,其色彩是高昂嘹亮,如《慢赶牛》《挣颈红》《八段锦》《唱歌的可是凡间人》等。淮北色彩区,其风格粗犷朴实,如《送郎当红军》《十二月对花》《干哥哥送我走娘家》《送郎送到五里岗》等。江淮色彩区,风格是混合色彩,如凤阳花鼓、巢湖秧歌、铜陵牛歌、舒城山歌等。[3]皖东色彩区,其风格是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老鹰调》《捨子歌》《卖杂货》等。这些色彩区之间的音乐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会出现从一种色彩变到混合色彩,再变到另一个色彩区,色彩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显现,有时是极其微小的变化。这些色彩是安徽区别异地民歌的标志,也体现了独具安徽地方神韵的音乐特征。


  二、安徽民歌制作的创新性


  安徽民歌的制作与创新一直受到音乐家们的关注,解放前1935年元旦首映的电影《大陆之光》中的插曲《新凤阳歌》由安娥编词,任光编曲。这首改编成功的佳作是任光根据凤阳歌改编的;1949年以后作曲家瞿维以《凤阳歌》为素材,创作了钢琴作品《花鼓》;1950年代,徐源改编的《对花谜》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上海音樂学院教授沙汉昆根据安徽北方民歌五更调,改编成童声二重唱歌曲《喂,好我的大黄牛》录制成唱片,畅行全国;1955年,上海音乐学院刘福安根据安徽民歌及花鼓灯锣鼓节奏创作的管弦乐《安徽民歌主题随想曲》,生动的描写了淮河两岸民间百姓的生活;1963年,李焕之运用门歌和秧歌素材,改编创作了《巢湖好》等多首歌曲;1981年安徽省文化系统组织改编创作了100首民歌,录制成唱片。这些民歌不论词曲都是经过整理改编而成,有的创作成分较大。[4]通过这些改编创作,不仅提升了安徽民歌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安徽提供了好的作品。


  当前,安徽民歌的创作呈现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中年以上的作曲家为代表,他们的艺术创作处于最成熟的阶段,代表了新时期音乐创作的风向标。这些作品主题鲜明、种类繁多、手法多样、题材广泛,体现了老一代安徽音乐创作人的精神风貌。第二层以中青年创作者为代表,他们创作的作品创新意识强,创作技法多样,善于融入各方素材,逐渐成为省内创作的主力军。第三个层次以青年创作者为代表,他们基本是近些年从各大艺术院校毕业的,分配到各个院校及院团、研究所等部门,专门从事音乐创作的一批青年人。他们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富有极高的想象力,是安徽音乐创作未来发展的希望。这三个层次代表了老、中、青三代人,目前全省的音乐创作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创作活动异常活跃,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其他器乐作品。


  当前安徽民歌的创作在音乐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其音乐风格多样,类型主要有独唱类歌曲、合唱、艺术歌曲、儿童歌曲、企业歌曲、声乐套曲等。下面列举几位作曲家的作品做简要分析。


  作曲家王凯东,芜湖籍,自1975年开始音乐创作,迄今已创作大量音乐作品。他的作品重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结构精致,风格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抒情大气。作品融入芜湖梨黄戏音调使其较有特色。代表作《玉兰花开龙抬头》运用梨黄戏的素材,运用民族音调创新手法,作品风格鲜明句、式独特很具个性。作者舍去了一些尚属于戏曲的个性而使其歌谣化,简约流畅非常具有时代感。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曲,谢国华,代表作有歌曲《好不过淮河两岸》《家园》《声声慢》《大家一起来》《三生有缘》《美丽安徽,梦想起航》,电视剧《新安家族》《走向远山》配乐以及大量器乐作品、舞剧作品。著有《三生有缘:谢国华歌曲自选集》等。


  谢国华为电视剧《新安家族》创作的配乐,本剧讲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百年耻辱的时期,代表着中国人的几个徽商家族艰难奋斗的故事。在序曲里,音乐企图激动地讲述故事的氛围与感情。主题音调取自古曲,拒绝时尚回避柔情。旋律采用了装饰性的颤音,主题取冷而非取热。节奏却是快速切分不安的。复乐段的第一乐段降B羽,第二乐段降B宫,小调的深沉和大调的明亮是显而易见的。为使音乐起伏跌宕降B羽中向降D宫离调,益显深沉。整部电视剧的配乐地域性风格鲜明,音乐的特性材料组织贯穿全部,这是一种不可小视的重要结构手段。所有这些都显示了谢国华深厚的作曲功底和创造性的思维,作品内涵深厚,哲理丰富。


  徐代泉,黄梅戏作曲家。代表作有《家》《春》《秋》《桃花扇》《半把剪刀》《啼笑因缘》《潘张玉良》《龙凤奇缘》《祝福》等。


  黄梅歌的创作不同于戏曲的唱腔创作,唱腔写作大多用戏曲度曲方法,依据剧中唱词内容、情感、人物性格,或用剧中音乐的板腔程式来写作音乐。黄梅歌曲的写法,基本是歌曲写法,音乐创作有更大的空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思维。


  这首歌曲运用戏曲唱腔写法,发展成主题乐句发展法。即用动机作种子,经过重复延展、变化,发展成乐句,再以乐句为主题,发展成乐段。一段唱腔中,由多个乐段构成,有展开的有对比的有平行。几个乐段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功能有机组合成整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深深感到,创作者要有深厚的功底。这个功底包括音乐功底、文学功底、深入生活激发情感的功底,个人审美以及自然规律等。这些功底从哪里来?就是广泛的学习,不断的学习。就拿音乐功底来说,我們不仅要扎实的学好学校开设的作曲四大件课程,还要有民族音乐功底、以及戏曲音乐功底。


  近些年,西方娱乐性和流行音乐也与民间音乐开始结缘,大量的民歌风的歌曲已经显示出中国歌曲创作的若干特征。一首作品的成功标志是什么?主要看是否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这些歌曲在当前市场化的消费社会里,已成为一种商品。民歌形式的创新,也形成一种新的演绎方式,使歌曲具有了商业化特征,同时更易于传播。这样的一种新形式使受众群体增加了,但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这势必又会导致作品质量下滑、艺术性缺失等现象。如何才能创作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这样的作品的艺术价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是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要进行全面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无论是对学习者还是创作者,这都是十分关键的手段和方法。


  三、结语


  新时期安徽民歌的制作与创新,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要运用地方化的音乐语言在音乐创作中体现地方特色,尽量采用地方音乐语言展示地方色彩。要努力以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为载体,创造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还可以同时采用多个地方特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气质、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优秀音乐作品。


  作者:孙四化

  第5篇:电脑音乐制作中音色的使用技巧研究


  随着科技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的娱乐休闲活动方式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以乐谱、乐器、演唱等音乐形式为主的传统的音乐制作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人的口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音乐制作人尝试将电脑音乐创作运用到传统的音乐制作过程中,实践证明这是一次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尝试,从此音乐制作技术便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今这种音乐制作方式已经非常普遍,作曲工作者在做完曲之后都会利用电脑将其音符变换成仿真度越来越逼真的音响,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这一代人要在继承前辈们的电脑制作技术之上,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地去完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一、电脑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音色的形式千变万化,只要是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它就会有自己独特的音色。物理学上规定“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不同的振动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声音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人们发明的乐器就是根据他们的音色来区分的,物质碰撞发出的声音取决于它们的材质和构造。我国从周朝开始就有了八音分类乐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音色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当今时代,电子音色的产生以及它们的运用,整个音乐制作领域发生了跨越式的进步。电脑音乐也可以理解为计算机音乐,通过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音乐制作和欣赏以及进行研究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电脑音乐是科技进步的成果,通过IT工程师开发出各种软件、硬件,以供给音乐制作人创作音乐使用。


  二、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音色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响,本就是一种客观的属性,并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实践过程中,声音已经融入到人类的主观感知当中,所以听到的声音已经带有了丰富的感情色彩,音乐的创作就是基于这一点,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的音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电脑合成音色和传统音色,鉴于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将简要介绍下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电脑音乐音色的均衡性


  各类音色的特点不同,在不同的音色组合排列时要做到疏密有秩,要考虑人体承受声音的舒适度,不能将各种不同的音色胡乱地组合在一起,也不能组合得太过于极端。不同的旋律之间也要均衡地搭配,强弱适当。


  (二)在电脑音乐制作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是音色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音色,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加有力度、色彩更加艳丽、氛围更加强烈,深受现代年轻人的喜欢,但是在具体的音乐制作过程中不可没有原则滥用打击乐器音色。


  三、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技巧


  想要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制作出动听完美音乐的作品,需要音乐制作人熟练掌握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技巧。电脑音乐已经成为音乐创作与制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解和掌握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技巧也是对每个音乐制作人最基本的要求。


  (一)电脑音乐音色的使用技巧


  成熟的音乐作品都需要一种合适的音色作为其背景音乐,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能够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音乐制作人在选择音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主旋律、和声部分、高低潮的特点。在进音乐创作时,如果高频和中频的试听效果已经良好了,那么就要从低频的角度考虑来完善整个曲子了,要做到高频、中频、低频三者灵活搭配。但如果低频的搭配效果不是很好的话,就需要通过对相关参数调节,对音头进行修改,尽量不要和打击乐音色放在一起。


  (二)传统的音色的使用技巧


  时间、音色和力度是传统音色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考虑的三个方面,我们常见的传统音色主要有吉他、钢琴、提琴、弦管乐等音色。音色力度的不同要配合音乐旋律的变化,改变音色力度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音量的大小来实现。力度的不同给人的听觉效果也不同,力度的轻中重对应的听觉效果为泛音、正常音、滑音。演奏时要做到轻重缓急富有变化,否则音乐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在电脑音乐制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音色来达到音乐制作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不同的音乐风格需要不同的乐器来表达,例如我国的二胡音色就有凄凉悲哀的意境,大鼓则象征着慷慨激昂。所以音乐制作人在选择音色的时候要考虑时代文化,也要考虑情感意境。


  四、结论


  电脑音乐是通过各种电器元件加以数字控制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它的旋律、结构、和声、配器,以及表演等都不同于之前的其他音乐形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特点。本文介绍了电脑音乐的历史与发展、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技巧,对电脑音乐制作中音色的使用技巧进行了简要分析。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个音乐制造人都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改进音乐制作技术,做到与时俱进。


  作者:林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2283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