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体系中最古老的一种重要建筑艺术,有实物可考的建筑源于七千年以前,并不断发展,在三千年前形成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封闭的院落为基本形式的建筑风格。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保持“象出自然,律合自然、境生自然”的审美形式,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性。

  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1、夯土技术和木构架的形成

  在北京、贵州、浙江等地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居住的崖洞表明我国原始人最初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场所。时间的齿轮转动到新石器时代,部落开始出现在黄河中游地区,人们结成群体,用黄土垒成墙壁,用木头、草等搭建半穴样式的居所,中国古建筑由此发展到地上,并形成了木构架的基本结构,奠定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夏朝的建立终结了荒蛮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商、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都邑开始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夯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铸造城墙等防御性建筑中。这一时期的宫殿建立在夯土台之上,夯土技术、木构架基础都已初具规模。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兴师动众建立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迎来了中国古建筑第一个高潮。汉朝大规模修建长城,开拓丝绸之路,在长安城内大兴土木筑起桂宫、光明宫、上林苑等,并建造洛阳城。[1]

  2、佛教建筑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佛教建筑传入中国。东汉时佛教在中国开始兴盛,风靡程度上至朝廷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帝王将相广修寺庙,佛教寺庙和高塔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著名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对这一盛况的描述。据记载,北魏时建佛寺三万多座,仅洛阳城内就有一千多座,数量之庞大可以想见。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明清时期由于政治需要在蒙、藏、甘等地区兴建喇嘛教建筑,形成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3、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

  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沟通逐渐增多,外国文化流入中国,在对前代建筑风格的传承之上又融入了外国元素,逐渐形成特色的建筑风格,走入了成熟时期。隋朝时开通京杭大运河,重修万里长城。经济繁荣发展、思想开明的唐朝在洛阳大修宫殿,重新规划城市格局,中国出现了早期的商业模式。并且唐朝唏嘘发展佛教,将佛教建筑又推向了更大的辉煌。

  4.元、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

  元、明、清三个朝代历经中国六百多年的发展,基本是祖国统一的平和阶段。元朝时营建大都,明清时期建造了恢弘、建筑技艺高超的故宫,并兴起了建造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风潮,大大推动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升华。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表现形式

  1、华美的宫殿

  历代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巩固皇权的统治而大规模兴建宫殿,宫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建筑技艺最高的建筑类型。宫殿自奴隶社会形成便出现,秦朝时“宫”成为皇帝和皇亲国戚居住地的特指。宫殿建筑设计中轴对称,华美的大型宫殿建造在中轴线上,周边的建筑相对矮小,以突出皇权无上高贵。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宫殿建筑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布达拉宫。

  2、宗教崇拜的礼制建筑

  庙坛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为了表达对宗教的崇拜感情,礼制建筑应运而生。与宫殿不同,礼制建筑主要面对古代封建礼仪活动,具有祭祀、墓葬、巩固皇权统治等功能。其中墓葬制度直接促成了墓葬建筑的产生,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陵墓的规模越来越大,墓葬的等级观念越来越强烈。用于“敬天尊祖”的坛庙建筑也是宗教的产物,具有深刻的文化蕴涵,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双重意义。古人将天、地、人、建筑结合在一起,祈望通过坛庙建筑实现天人和谐的愿望。[2]

  3、精妙绝伦的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具有超高的文化内涵和贡献。商周时期开始利用自然环境建造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明清时期达到鼎峰。中国园林建筑包括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致婉转的私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有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以江南居多,有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

  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不同的建筑风格有着不同的色彩运用方法。宫殿、坛庙、寺院等多使用鲜艳的明黄色、大红色等,墙上多绘有颜色明丽的绘画,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建筑呈现出宏大、辉煌的气势。如古代建筑中常用的琉璃瓦,颜色丰富多达数十种,以黄、绿、蓝三色居多。黄色的琉璃瓦常用于宫殿、寺庙建筑中。中国古典建筑色彩不仅有夺人眼球的明快艳丽,还有朴素深沉的黑、白、灰。在江南一带的民居和私家园林中,黑灰瓦与粉白墙交相辉映,在缓缓流淌的溪水边静静伫立,给人安静祥和的美好感受。

  四、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聚合有序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是相对封闭的院落。建筑中非常重视各建筑在位置上的和谐关系,要求中心建筑突出、内部建筑和谐有序、交通道路合理。高高在上的中心建筑代表建筑主人不可撼动、统治全局的地位,是权力的象征。院落一般以中轴线为基准修建主干道,辅道以游廊为主,使整座建筑曲折婉转,蕴含着起承转合的韵律美。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也受到礼制的约束,“一厅两内”符合长幼尊卑的顺序,明清时的民居建筑中以主人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女子满13岁移居绣楼的格局彰显着礼教制度。[3]

  结束语

  中国古代建筑既是由自然而生,又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艺术产物。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的艺术性为中国文明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蕴含着我国古人巨大智慧、伟大劳动的结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对于发展古代建筑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14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