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拉卜楞寺建筑艺术研究

拉卜楞寺建筑艺术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32-08

  拉卜楞寺是一处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分布于大夏河北岸东西长1100余米、南北长600余米的台地上,东北角为寺院主入口,入口处向西有一条很长的主通道,与各支道路、广场、建筑相互连接,形成有机统一的布局形态。

  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拉卜楞寺形成了自由发展、开放布局的特点,与汉地佛寺布局形态有很大区别,整个寺院没有统一的围墙,高低错落、大小不等的建筑聚集在一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文化的交叉性与融合性,有汉式建筑、藏式建筑、汉藏结合式建筑,以藏式风格较为突出。本文主要论述拉卜楞寺各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建筑工艺特征。

  一、拉卜楞寺建筑类型

  拉卜楞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四类:学院建筑(扎仓),佛殿建筑(拉康),居住建筑(包括活佛囊欠及普通僧舍),其他建筑(包括佛塔、藏经楼、印经院、转经房和转经廊、讲经坛、法台、辨经院等)。

  (一)六大学院

  拉卜楞寺有著名的六大学院,即闻思学院、上续部学院、下续部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时轮学院。各学院建筑布局没有统一轴线,闻思学院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其他各类建筑呈环状分布,通过顺时针朝拜路线连接起来,经堂与院落围墙间有信徒朝拜、转经的通道。

  1.闻思学院

  闻思学院为一世嘉木样于1710年创建。1772年,二世嘉木样进行扩建。1946年,五世嘉木样增建了前殿。1948年,扩建了后殿。1985年,失火烧毁。1986~1990年,重新修建。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是全寺的中枢。由廊院、前殿和后殿组成。前殿面阔15间,进深11间,高两层,屋面饰绿琉璃瓦;后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高三层,藏式平顶上加建歇山镏金铜瓦金顶。其中,正殿内供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后殿内供镏金弥勒铜像、历世嘉木样大师舍利灵塔、河南蒙古亲王夫妇和其他活佛的灵塔。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西面为大厨房。

  2.下续部学院

  下续部学院为一世嘉木样于1716年创建,是本学院僧众学习、颂经、礼佛之所。前殿面阔5间,进深6间,高两层;后殿面阔5间,进深3间,高四层;楼梯间高五层。藏式平顶结构。前殿内供密集、怖畏、胜乐等佛,后殿供一世德哇仓等活佛灵塔。院墙饰白色,前廊、前殿外墙饰白色,后殿外墙饰红色。

  3.时轮学院

  时轮学院为二世嘉木样于1763年创建,是本学院僧众学习、颂经、礼佛之所。由前廊、前殿和后殿组成。前殿面阔5间,进深6间,高两层;后殿面阔5间,进深2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后殿屋面加建单檐歇山顶镏金瓦金顶。前殿内供时轮金刚铜像;后殿内供释迦牟尼及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堪布仓、贡唐仓、旦巴嘉措等活佛灵塔。院墙饰白色,经堂前廊、前殿外墙饰白色,后殿外墙饰黄色。

  4.医学院

  医学院为二世嘉木样于1784年创建,是本学院僧众学习、聚集颂经、礼佛之所。由前廊、前殿和后殿组成。前殿面阔5间,进深6间,高两层;后殿面阔5间,进深2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殿内供奉药王佛、药师佛和拉科仓舍利塔,另有非常珍贵的藏族传统医学《四部医典系列挂图》。院墙饰白色,前廊、前殿外墙饰白色,后殿外墙饰红色。

  5.喜金刚学院

  喜金刚学院为四世嘉木样于1879年创建,是本学院僧众学习、聚集颂经、礼佛之所。1957年失火烧毁,1959年重建。由前廊、前殿和后殿组成。前殿面阔5间,进深6间,高两层;后殿面阔5间,进深2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后殿屋面加建单檐歇山顶镏金瓦金顶。学院主奉喜金刚泥塑像、金刚手大轮、虚空瑜伽诸佛,另外还供奉四世嘉木样活佛塑像、拉卜楞寺第十任大法台二世琅仓活佛东智嘉措灵骨塔等,在二、三层库房内珍藏有非常名贵的佛像。院墙饰白色,前廊、前殿外墙饰白色,后殿外墙饰红色。

  6.上续部学院

  上续部学院为五世嘉木样于1941年创建,又名“绿瓦寺”,是本学院僧众学习、颂经、礼佛之所。由前廊、前殿和后殿组成。前殿面阔5间,进深6间,高两层;后殿面阔5间,进深2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后殿屋面加建单檐歇山顶金顶,覆盖绿琉璃瓦。其中,后殿正中供弥勒佛铜像和十六罗汉像,左侧供八大药师佛和仟悔佛,右侧供五世嘉木样父母骨灰塔及度母佛,两侧另有铜质无量寿佛1000尊。院墙饰白色,前廊、前殿外墙饰白色,后殿外墙饰红色。

  六座学院建筑的造型及内部空间布局、柱式特征、装饰风格完全是对西藏著名四大寺院建筑的模仿,多数学院为本地藏族传统建筑形式,有的则采用汉藏结合式(见图1、2、3、4、5、6)。西藏境内的藏传佛教寺院扎仓(学院)多数没有院落,未形成封闭的空间,或有很小的院落,但庭院空间非常局促,而拉卜楞寺六大扎仓的经堂前均有宽敞的院落,建有诵经廊、僧舍等,除闻思学院大经堂外,其余五个学院均有院落,院落周围绕以围墙。

  (二)佛殿建筑

  佛殿是供广大僧众诵经、信徒朝拜的场所,殿内大多供有专门的佛像、佛塔或高僧灵塔,故又称塔殿或灵塔殿。拉卜楞寺现存10座单独自成格局的佛殿,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宗喀巴佛殿、弥勒佛殿(大金瓦寺)、释迦牟尼佛殿(小金瓦寺)、白伞盖菩萨殿、绿度母佛殿(现为文物陈列馆)、白度母佛殿、寿安寺(狮子吼佛殿)、文殊菩萨殿等(见图7、8、9、10、11)。有的佛殿附属于某一活佛府邸,如释迦牟尼佛殿、文殊菩萨殿(属于阿莽仓囊欠)、德哇仓文殊殿等。佛殿在学院周边错落排列,集中在近山处,三面簇拥着大片僧舍。   1.弥勒佛殿

  弥勒佛殿又称大金瓦寺、寿禧寺。嘉木样二世于1788年创建。平面方形,原高三层。由前廊和正殿组成。清朝嘉庆七年(1802),尼泊尔工匠铸造了镏金弥勒佛像,佛像嵌饰各种蓝宝石、金刚石、翡翠石、红宝石等,胸前配置七世班禅赠赐的右旋白海螺,体内装藏有印度、西藏等地高僧大德和著名学者的画像、塑像及舍利、经卷等共计402155件。弥勒佛两侧是索智仓三世晋美索南嘉措供奉的铜质镏金八大菩萨像,高5米。光绪八年(1882),卓尼曲华相寺寺主喇嘛噶绕一世贤巴图道?根噶坚赞在第三层平顶屋增建了汉式木构单檐歇山顶镏金瓦金顶,变为四层。大殿正中门楣上悬挂嘉庆皇帝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寿禧寺”金字匾。前廊正面墙上绘四大天王、护火法轮、须弥山等壁画,东墙绘《生死流转图》等壁画。其他名贵文物有宗喀巴等人铜质镏金像20多尊、释迦牟尼及两大弟子泥塑镀金像15尊、二世阿莽仓活佛灵塔4座、名贵唐卡70多幅,还有用金汁写成的《甘珠尔》大藏经220卷。佛殿外墙通体饰红色。

  2.狮子吼佛殿

  狮子吼佛殿又名寿安寺,是拉卜楞寺著名四大色赤之一,萨木察仓二世活佛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依照嘉木样三世的意旨捐资修建。院落式布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佛殿建筑面积725平方米,由前廊和正殿组成。前廊面阔3间,进深1间。正殿面阔3间,进深4间,高四层。藏式平顶结构,外墙饰红色。狮子吼佛是贤劫千佛中第十一位,宗喀巴大师生前为严肃格鲁派教规、整顿纲纪、弘扬佛法,做出了殊胜的功德,他的尊像被教信徒们尊称为“狮子吼佛”。格鲁派尊宗喀巴大师为“狮子吼佛之化身”,指的就是这尊佛。殿内供有狮子吼佛、八大菩萨、十六罗汉、怖畏金刚、宗喀巴师徒三尊、绿度母、六臂大黑天、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等,以及二世萨木察仓?久美南卡桑盖活佛的灵骨塔。

  3.白伞盖佛殿

  白伞盖佛殿由拉卜楞寺第十七任法台索智仓三世于1907年创建。由前廊、正殿和东、西楼梯间组成。前廊面阔3间,进深1间。正殿面阔3间,进深4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外墙饰红色。殿内正中供奉镏金白伞盖度母铜像,两侧供奉其他镏金铜像15余尊,包括著名的萨迦五祖(贡噶宁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贡噶坚赞和八思巴)。另有其他供物、供器近1000件及名贵唐卡100多幅。藏密供奉的大白伞盖佛母的忿怒形相,身色洁白,正面三头,每头三眼,三头之上相叠着许多头,形状似伞盖。

  4.宗喀巴佛殿

  宗喀巴佛殿由闹日仓活佛于1887年创建。1895年烧毁,后重建。1928年再次烧毁,1941年重建。由前廊、正殿和东、西楼梯间组成。前廊面阔3间,进深1间。正殿面阔3间,进深4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外墙饰红色。殿内供奉宗喀巴镏金像。

  5.夏卜丹殿

  夏卜丹殿藏语称“夏卜丹拉康”,意为“礼品殿”或“献礼殿”,即给佛献礼的殿堂。1806年,由拉卜楞寺四大色赤之一霍尔藏仓三世创建。原为拉卜楞寺总法台之佛宫,后曾作为第九世、十世班禅大师来拉卜楞时的驻锡寝宫。院落式布局,建于院内高2米的台基上,通面阔7间,其中正中殿堂面阔3间,两侧楼梯间各面阔2间,进深5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外墙通体饰红色。因年久失修,成危房而弃置不用。2013年,进行了全面维修。

  6.白度母佛殿

  白度母佛殿由拉卜楞寺四大赛赤活佛之一霍尔藏仓六世罗藏华尔丹嘉措于1940年创建。院落式布局,面阔5间,进深5间,高三层。藏式平顶建筑,建筑面积955平方米,东、西、北三面有转经廊环绕。外墙面通体饰黄色。殿内正中供铜质镏金白度母佛像,高5.4米,系索智仓三世活佛晋美索南嘉措奉立。西侧供有拉卜楞寺根本施主第十代青海蒙古河南亲王扎西才让的灵塔。东、西两墙壁绘制无量寿佛、尊胜佛母和白度母壁画。

  7.文殊菩萨殿

  文殊菩萨殿由阿莽仓四世晋美慈臣丹贝尼玛奉嘉木样法旨于1936年修建,1938年竣工。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形制与夏卜丹佛殿相同。院落式布局,通面阔7间,其中正中殿堂面阔3间,两侧楼梯间各面阔2间,进深3间,高三层。藏式平顶结构,外墙通体饰黄色,属阿莽仓活佛囊欠的佛殿。殿内供奉镏金红黄文殊菩萨像,由拉卜楞寺第67任总法台索智三世晋美索南嘉措活佛于1928年从蒙古地区铸造迎请而来,包括莲座高度达7.3米,顶结玉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

  8.释迦牟尼佛殿

  释迦牟尼佛殿又称小金瓦寺。1714年,嘉木样二世仿拉萨大昭寺修建,依山而建,是嘉木样活佛府邸的佛殿。由佛殿、护法殿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属汉藏混合式建筑。通面阔9间,总高四层,一层呈“凸”字形,二层基本为方形平面,三层、四层又变为“凸”字形平面。三层为佛殿,中心供奉释迦牟尼佛,两侧有两根铜质龙柱。1907年,四世念智仓活佛罗藏琅道嘉措加建了金顶。因金顶的镏金筒瓦较弥勒佛殿小一些,故称小金瓦寺。佛殿墙体均饰黄色,周围廊内设铜质转经筒。护法殿位于佛殿后部,是典型的汉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高两层,单檐悬山灰瓦屋顶。其中一层已废弃,有木楼梯通至二层前檐廊。

  (三)住宅建筑

  拉卜楞寺的住宅建筑数量很多,包括活佛府邸、普通喇嘛住宅和一般小型僧舍,遍布寺院建筑群内外,布局形态各异,形成院落群。

  藏族寺庙与汉族寺庙有很大不同。汉族寺庙多在寺内修建供僧人集中住宿的寮房,藏族寺庙则不然,僧人有自己的住宅,均围绕寺庙而建。只有那些拥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高僧、活佛在寺院内才拥有专门的住所(见图12、13、14、15)。拉卜楞寺有众多活佛系统,僧侣等级制度非常严格,高级僧侣都在本寺或教区建有自己的官邸,最著名的有四大色赤、八大堪布及其他大小活佛。

  第一等级为寺主嘉木样活佛,是最大的活佛,拥有管理本寺及属寺、部落的政教大权,享有特殊待遇,其住宅建筑有四处,其中别墅三处,分别位于寺院周边;寝宫一处,位于拉卜楞寺内。   第二等级是“四大色赤”(贡堂仓、霍尔藏仓、萨木察仓、德哇仓),地位比嘉木样活佛稍低,相当于色赤或享有色赤地位的活佛有6位,另外2位是喇嘛噶绕仓和阿莽仓。四大色赤均在本寺修建有宏大的府邸,有活佛“十八囊欠”之称,是曾经跟随一世嘉木样来拉卜楞创建寺院的18位格西弟子的住所。

  第三等级是堪布级活佛。拉卜楞寺有堪布级活佛和相当于堪布级的活佛56位,如江若仓、雍增仓、惹仓、念智仓、索智仓、然旦加措仓等,最著名的是“八大堪布”(郭莽仓、嘉仓、德唐仓、堪布诺门罕、堪布?俄项格勒仓、德隆巴大仓、俊格尔仓、襄佐堪布),另有侧席地位的活佛20余名。这一级的活佛也在寺院内修建有自己的府邸,均是一进两院布局,前院平房,后院建楼,可以用油饰彩绘,比普通僧舍等级高。

  第四等级是普通僧人。拉卜楞寺在发展鼎盛时期有僧侣4000余人,现在有僧人1818人。根据藏传佛教的修行习俗,普通僧人在寺院内学习、生活,寺院不提供住宿,但提供修建房屋的场所。拉卜楞寺现有僧舍500多院,形成“康村”组织系统,成为藏传佛教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格鲁派戒律规定,普通喇嘛的居室只需满足住、行、坐、卧的基本要求即可,不许建楼房,不准彩画油漆和栽树。

  在拉卜楞寺,各级活佛囊欠建筑的高度、颜色都有等级规定。如堪布级活佛的围墙只准用红色,不允许涂黄色;各色赤囊欠可修建楼房,但高度、层数都不能高于嘉木样寝宫建筑。在油饰彩绘方面,只有嘉木样、色赤、呼图克图、堪布、相当于堪布级的活佛及侧席活佛的住所允许油漆和彩画,其他活佛和僧人不能使用,也不能修建楼房,违者予以处罚。

  活佛府邸有很大的院落,有经堂、会议室、住宅、会客厅、静修室、库房等,分冬房、夏房。除嘉木样活佛寝宫外,其他囊欠的建筑形制基本一致,主体建筑二至四层,藏式平顶结构,带有前院,院内三面环绕僧舍,供仆役居住;在府邸内或旁边建有自用的佛殿。

  嘉木样寝宫是拉卜楞寺最大的活佛府邸,由四个院

  (四)其他建筑

  1.印经院

  印经院由二世嘉木样于1749年创建,是拉卜楞寺的经典印刷机构。“文革”期间,印经院被毁。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建起印经院。印经院保存有宗喀巴师弟、历世嘉木样和诸多活佛、高僧等的全集著作及其他藏文经典印版6.8万余块,还有相当数量的佛典、佛像、坛城平面图印版等。

  2.佛塔

  拉卜楞寺佛塔种类很多,有砖石佛塔、铜铸镏金宝塔、宝石镶嵌的高僧灵塔等。

  砖石塔的建筑形制非常统一,由台基、塔身、塔刹组成,台基多为“亚”字形须弥座。现存砖石结构喇嘛塔有离合塔、神变白塔、白塔、贡唐宝塔。离合塔位于大经堂左侧20余米处。神变白塔位于寺院东北角广场。白塔位于寺院西面王府旧址附近。贡唐宝塔位于寺院西南贡唐仓宫邸西侧,为塔、殿、院结合式建筑,占地2144平方米,通高31.33米,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系第三世贡唐仓?丹贝卓美活佛修建,后毁。1991年,第六世贡唐仓按原样重建,共五层,底部三层为佛殿(塔座),殿内供奉佛像,第四层塔瓶也是一座佛殿,内供无量光佛,第五层即圆柱塔刹。

  3.转经廊

  拉卜楞寺共有规模宏大、环寺而建的土木结构转经廊512间,从东、南、西三面围绕寺院。

  二、拉卜楞寺佛教建筑工艺特征

  (一)都刚法式

  拉卜楞寺建筑群除嘉木样寝宫有汉式、汉藏结合式外,所有佛殿、经堂完全沿袭西藏传统建筑风格,主要特征是“都刚法式”。“都刚”,藏语“聚集的房屋”的意思。都刚法式是一种定型化的藏式建筑法式,主要特征为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寓意藏传佛教坛城;结构类似汉式抬梁式,大木构架和墙体共同承重,墙体片石砌成;平顶屋面,中部凸起部分为高广的礼佛阁楼,屋面建有金顶。

  建筑设计没有严格的比例关系和模数制度,传统藏式建筑模数概念是“穷都”(即手掌一?加拇指的长度,约25厘米),如佛殿柱间距通常为8.5~12.5个“穷都”(2~3米);经堂当心间面阔13.5~15个“穷都”(3.2~3.6米),进深8~13个“穷都”(2~3.1米)。建筑层高也采用“穷都”之数来控制。各木构件之间只有一个大致的比例关系。

  (二)墙体砌筑形式

  拉卜楞寺各建筑墙体有很大区别,有片石承重墙、边玛墙、砖包石砌墙、青砖墙和夯土墙等。由于汉式和汉藏结合式建筑并存,很难严格区分哪个是藏式做法,哪个是汉式做法。

  汉式建筑墙体主要存在于嘉木样寝宫内居住建筑,有三种形式:一是夯土墙,系本地黄砂石土夹板夯筑而成,厚50~80厘米,夯层厚5~7厘米,墙帽用片石砌筑,顶部盖筒瓦;二是砖砌墙,系砖石混砌而成,墙顶挑出枋木斗拱,饰砖雕,如东院正殿的台基、前廊山墙也是青砖砌筑,淌白撕缝;三是砖包石墙,内侧片石砌筑,外侧青砖包砌,由于砖墙和石墙之间没有拉结材料,粘合性差。

  藏式墙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片石墙体

  片石墙体主要包括六座学院经堂、所有佛殿及图丹颇章等建筑承重墙。墙体地基处理比较简单,首先开挖基槽,宽2.6~3米,深2~4米,底部用黏土夯实,用块石砌筑。基槽砌筑到地面后,开始砌筑承重片石墙。片石墙底厚1.5~2米,墙体内、外表面贴平整而光滑的片石,内部填充不规则块石,相互叠压。黏结材料为当地黑土拌成的泥。砌筑时,从墙的一端向另一端砌,如此往复砌筑,片石相互叠压1/3。墙体内侧不收分、外侧收分(收分度一般为9%)。

  2.边玛墙

  边玛墙为一种叠加于片石墙上的装饰带,呈褐色,主要材料为边玛秆。边玛是一种特殊植物,属柽柳科,生长于高寒地区,不易弯曲和腐烂。在早期藏式建筑中,边玛墙为防止偷盗者爬上房顶而设,后来用于存放木柴、保护房屋檐口。经过漫长发展,逐渐演变成建筑身份和等级的象征。边玛墙只能用于比较高级的建筑,普通僧舍、民宅绝对不可使用。砌筑边玛墙时,先将边玛草捆扎成小束,根部切齐并染成褐色,根部朝外密排在墙头,边玛草束之间用木条、出挑檐枋串通,墙面上下两端木枋上刻画一连串月亮图,称月亮枋。一条完整的边玛墙自下而上依次为方椽―月亮枋―石片层―边玛草―月亮枋―椽子―石片―墙帽(见图16)。边玛墙外侧悬挂镏金铜饰件(藏语称“朗久旺丹”)。经堂、佛殿建筑均饰两层边玛墙带,且位置固定,前殿饰一层,后殿饰两层。院落围墙、其他附属建筑(护法殿、厨房等)也饰边玛墙带,但比较简略。   3.女儿墙

  藏式建筑均为平顶屋面,屋面四周砌有女儿墙,体现了建筑的装饰艺术和身份等级。女儿墙内侧均用片石砌筑,外侧做边玛墙带,墙帽用筒瓦收结为顶。

  (三)梁架结构

  拉卜楞寺建筑多为藏式建筑梁架结构,相对简单,很少用斗拱构件承重,仅弥勒佛殿第一层室内施五踩单翘斗拱。这种梁架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柱式,柱子形制有圆柱、方柱、八棱柱、十二棱柱以及瓜楞柱等,均拼合而成。柱头层层叠压雕饰繁复的构件,也是建筑最精华的部分,有五层枋、七层枋和九层枋等,各枋木间以暗梢连接,不使用任何铁件,柱头自下而上依次为大斗、短弓、长弓、兰扎枋、莲瓣枋、蜂窝枋和椽望(见图17、18)。

  拉卜楞寺现存建筑屋面有两种,即汉式坡屋顶和藏式平顶,以藏式平顶最多。汉藏结合式屋顶是在平顶屋面加建一座汉式单檐歇山顶建筑“金顶”。嘉木样寝宫2号院、3号院建筑多汉式传统单檐双面坡悬山顶。藏式建筑平顶屋面结构层比较特别,在椽子上密铺细小木栈棍或半圆木、木板,栈棍底面涂饰红泥浆,上面铺边玛草,边玛草上再铺石板,石板上抹黑泥土,拍打压实,在黑土上再铺黄砂石土,用石碾子碾压平整。

  镏金铜瓦顶主要用于高级经堂、佛殿建筑。琉璃瓦顶也是建筑等级制度的体现,以黄琉璃瓦最尊贵,施于金顶或用于重要经堂、佛殿前廊、大门屋顶等部位。绿琉璃瓦等级较低,用于装饰次要建筑的屋顶、大门、边玛墙帽。如闻思学院大经堂前殿楼屋顶为绿琉璃瓦,中殿、主要门廊屋顶施黄琉璃瓦,后殿金顶施镏金瓦。

  三、色彩装饰艺术

  拉卜楞寺建筑的油饰彩画源自青海热贡地区(今青海省同仁县),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佛殿、经堂、囊欠建筑的木构件油饰彩绘非常精致、名贵,且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色彩应用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意义,白、红、黄、蓝、绿、黑是常用的几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宗教寓意(见图19、20)。

  拉卜楞寺各建筑外部色彩构成特有的装饰艺术和内容,如黄色与红色均属暖色系,常见的有金黄色的金顶、红墙、红柱、红色门窗、暗红的边玛墙,在檐下和梁枋处大面积使用线条细腻、勾绘精致的深蓝与绿色等冷色,通过特定色彩搭配和衬托,使这种构图形式具有很强的震撼功效,凸显藏族建筑的特殊等级制度与艺术风格。白色、黄色与黑色搭配也比较常见,用白色、红色及黑色的门洞、窗洞来表达佛教的三层世界――天上、地上和地下。白色用于大面积的墙面上表示吉祥,黑色用于建筑与外界联系的门窗套上表示驱邪,黄色表示脱俗,红色表示护法,黄色和红色逐渐演变为最高等级的建筑装饰用色。

  拉卜楞寺各佛殿、经堂建筑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木构件油饰彩画方面,彩画工艺水平高,制作精良。油饰彩绘的重点部位包括斗拱、挑檐梁枋、柱头及梁枋、门楣、藻井、墙裙等构件;彩画图案样式繁多,主要有佛像、灵兽(塌鼻兽)、藏八宝、敬长图、法轮、金刚杵、狮子、盘龙等;边饰纹样有轱辘草、缠枝莲、云纹、“万”字纹、“回”字纹、梵文咒语等。此外,还有变体龙纹、坛城和佛塔组成的图案。

  柱子装饰最为讲究,特殊的柱础、柱身、大斗及其各类托木、梁枋组成藏式建筑柱式,油饰彩绘图案、形式、色彩、内容、布局完全统一,有千篇一律之感,这也是藏式建筑的标识性特征。柱头是重点雕饰部位,称“柱幔”(藏语称“嘎登”,系一种层层垂落的缨络状木雕花饰,各层花瓣涂饰不同色彩),有的是贴在柱头的木雕花蔓,涂饰各种色彩,有的则直接在柱头涂绘。花蔓装饰以藤蔓、叶纹、卷云纹、如意纹为主,从上到下、由粗到细逐渐延伸,占柱子总高度的1/4或1/5。柱头上坐一大斗,大斗四面均为各种木雕图案,每面正中雕贴佛像、卷云、花草等纹饰,四周辅以彩色边框。

  大斗之上置两层横向短拱,上层为长弓(藏语称“雄仁”),下层为短弓(藏语称“雄通”),长弓之上自下而上依次为兰扎枋、莲瓣枋、蜂窝枋,蜂窝枋之上再纵向架设木椽、飞椽、望板或栈棍。横向梁枋的正、背立面是油饰彩画最集中的部位,雕贴图案非常丰富,每种图案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样式固定不变。

  兰扎枋彩画最为醒目,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在枋心画盘龙、莲花、法轮等,其中二龙护宝图最尊贵,四周辅以云纹或卷草纹;二是围绕五宝珠或七宝珠画各种吉祥草、卷草,组成枋心图案,两头绘制沥粉贴金岔角花,大量使用沥粉贴金工艺;三是在兰扎枋的正、背面通体做蓝地沥粉贴金梵文咒语,两端饰沥粉贴金岔角花。

  长弓、短弓正背面也是彩画的重要部位,都要进行精心雕刻、贴金、彩绘,图案、色泽、样式基本一致,两端雕刻各种祥云或吉祥草纹,中心雕刻佛像,边缘雕刻贴金祥云、花卉等。

  莲瓣枋的涂饰内容和风格基本一致,均以沥粉贴金方式绘制连续的莲瓣和千佛像。蜂窝枋也是纯藏式油饰工艺,利用其表面凸凹不平的造型,通过颜色的变换、组合,形成连续正反颠倒的三角纹,或通过晕染法,形成颜色渐变的层次和效果。

  与横梁垂直相交的撑枋,其两端及露明部位也大量使用油饰彩绘,上层撑枋两端雕成一凹一凸的方格,内绘各种贴金花草纹,下层彩绘莲瓣。这种装饰已然约定俗成,上、下图案不能随意调换。

  椽子及飞椽均以蓝色、绿色或蓝色、土红交错涂绘,如果椽子用蓝色,则飞椽必须是绿色或土红色;如果椽子用土红色,则飞椽也是土红色。椽头、飞椽头装饰有两类:一类饰“万”字或吉祥草,等级较高的建筑使用;另一类则保持木本色。望板(栈棍)均涂饰土红色、蓝色或素面无饰。

  各建筑窗户形制完全一致,单层窗框,“十”字形或一码三箭式窗棂,对开式窗扇,挑出窗檐。涂饰色彩比较固定,以蓝、绿、黑、白色为主,外边框、棂条饰绿色,窗扇饰土红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72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