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解读

《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解读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1 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

  1.1 具有异化美与意象美

  蒲松龄笔下的花鸟鱼虫皆可幻化为人型,其中塑造的花妖狐魅形象最多。其中狐妖是蒲松龄笔下最常出现的主要形象之一。这也许是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狐就是一种特殊物种,它不同于人,亦不同于其他妖和鬼魅,它本身就具有其他事物没有的灵气和仙气,而且狐狸善变。正如纪晓岚所言:“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异途,狐则在仙妖之间。”(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传统文化中狐文化包含两方面,前期是宗教信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造中狐主要是为宗教服务;后期则主要体现在审美创造上。蒲松龄笔下的狐魅形象则是致力于美化其形象,他笔下的狐魅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音容笑貌,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某种物性,但是在保留狐魅物性的同时,作者对物性进行了筛选以使其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在小说中,这类狐魅形象的物性总能与人性中某种特征找到契合点,并将自身的物性美化身为人的美好品质表现出来,因此作者笔下狐魅异化之后的形象被升华和诗意化的形象,具有暗示美。《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的外貌和常人无异,他们的物性、妖性具有隐蔽性,作者在描写时也通常会用人的某些特征暗示妖的物性特征。例如,描写花妖时,会通过少女身上强烈的香气来暗示香樟或牡丹的自然属性。(《花姑子》、《葛巾》);描写狐妖时并不重点叙述它们身上的狐骚臭而是让其具有超凡的美貌、善良而纯情的品质;描写鬼怪时并不突出他们的狰狞可怕,而是以少女的低体温“手冷如冰”和过于轻盈的身姿“身轻若刍灵”来暗示其为鬼的属性。(《莲香》)。

  1.2 散发着灵性光辉

  纵观中国文学史,狐魅题材的作品由来已久。早期有关狐狸的故事都是以“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形象出现。但是蒲松龄却对狐魅“情有独钟”,他笔下的那些狐魅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明的个性。作者所赋予它们的不仅是风姿绰约的容貌和挪转乾坤的法力,更是作者理想化了的人格和良知。在作者的小说中,狐魅们的美无需复言,她们的华服美貌只应天上有,人间也难几回闻,这种美貌不仅增添了这些狐魅的神秘感,同时也让人近之情怯。如果仅仅是着重她们的容貌,那么蒲松龄所创造的狐魅世界也就不会那么令世人向往了。可以说抛却狐魅们的容貌,蒲松龄用他隽永而秀丽的文字,渗透现实与幻想,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瑰丽的理想的桃花源。在这个现实和幻想相结合的世界里,狐魅们爱憎分明、至情至性,即使恶作剧,也使人感受到狐狸精出自本性的自然和天真,平添几分可爱色彩。纵观《聊斋志异》就可以发现,蒲松龄笔下的这些理想化了的狐魅们都散发着灵性的光辉。如《聊斋志异》卷三《青凤》中,狐狸精青凤与耿生相逢生情,但因闺训严谨,虽然两情相悦,却不得相依。最后因为耿生搭救于厄难间,喜得相从。情积二年余,有孝儿求耿救父,耿故作态,遽告青凤,青凤祈之于耿,诺之,乃转喜。下面接写,“生曰:‘诚然,但使人不能无介介耳。卿果死,定不相援。’女笑曰:‘忍哉!’……”言语中大家闺秀的神韵跃然纸上,也生动地表达出了恋人的亲昵之情。

  再看《聊斋志异》卷八《辛十四娘》篇。蒲松龄说:“若冯生者,一言之微,几至杀身,苟非室有仙人,亦何能解脱囹圄,以再生于当世耶?”辛十四娘在与冯生相识之初就警告他:“公子豺狼,不可狎也!子不听吾言,将及于难!”。在后篇中辛十四娘运用非凡的智慧与超人的力量拯救冯生出狱,并告诉他:“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尔时酸哀,诚不可以告诉。今视尘俗益厌苦。”可见辛十四娘对冯生情深意重。字里行间的描写无一不是在强调作者笔下那些狐魅们的天真善良与灵性。

  1.3 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人间气息

  蒲松龄对花妖狐魅的刻画志不在万物有灵的说教,也不在对万物自然属性的详述,他是希望通过这些“异类”的描写来宣泄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温情社会的向往,是一种对人类良知的呼唤。因此在他笔下的花妖狐魅往往形似人,情更胜人。在蒲松龄以前作品中对狐的定义多是媚人、害人、狡猾的宗教形貌特征,但是蒲松龄沿用了狐可化人这一写作框架之后,又重构思路,通过审美学的角度将这些“异类”美化了。他所描述的狐魅形象是我国文学史上狐魅形象的一个转折点。他笔下的那些“狐魅”女子率真善良、幽默机智、敢于打破世俗常规,集所有人性美于一身。这些超出于常人的花妖狐魅有独特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但同时身处人的社会中,她们也有着自己的世俗观念和喜好憎恶。但不同于常人的是这些花妖狐魅本身具有超凡入胜的神力,也正因如此,她们才能不受环境的束缚、不受时间的限制做自己想做的而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也许这是因为作者对她们这种想做、敢做、能做的神力的向往才会让作者通过纸笔刻画出如此之多的具有超人特点却充满人情味和人间气息的花妖狐魅的形象。她们所体现的喜怒哀乐都是人类的情感,因此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够理解她们的思想和作为,同时也会对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善美而感到亲切。

  2 结语

  蒲松龄的小说灵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也成功塑造了多种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他刻画的花妖狐魅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国文坛增加了异样的光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3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