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试论王沂孙咏物词的艺术特征

试论王沂孙咏物词的艺术特征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罗婷(1990.8-),女,四川省广安市人,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为南宋后期至元初,他是南宋后期格律派词人。王沂孙传世的作品,如今所能见到的仅有《花外集》一卷(一名《碧山乐府》)。

  王沂孙的咏物词多君国之思和忧时之感,这正是因为王沂孙经历了国破之痛,其词方显得沉郁凄婉。沈雄在《古今词话?词评上卷》评价王沂孙的咏物词说:“皆春水、秋声、新月、落叶、物情之句。往来止有赠方秋崖、周公谨数阙,而曼声为多。”其《眉妩?新月》一词较有代表性。

  下面具体分析王沂孙《眉妩?新月》这首词的艺术特征。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一、比兴寄托,借物抒情

  《白雨斋词话?卷二》云:“碧山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字犯复,字字贴切故也。”王沂孙的这首《眉妩?新月》,虽然情调显得较为感伤和消沉,缺乏慷慨激昂、催人奋发的力量,词意也比较隐晦,但胜在情感真挚,蕴藉深厚。

  词的上片开头写月,以婉转委曲的笔调描绘新月初出的姿态,由写月再到写个人往日的情事。“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这三句描写了新月如钩,似一抹淡淡的痕迹,月色清澈,浅浅如水,轻盈地游弋于暗夜之中,它的光亮划破了初沉的夜色。此句中的“渐”字勾勒出了新月缓缓出现的神态,也仿佛能够揣摩出词人静静等待的难耐之情。“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此句许是词人追忆起了年轻时与恋人月下相约的美好往事。在国家山河陷落的时候,四处飘零的词人,在新月的暗暗光色里,由弯弯的月儿想到自己无法与恋人相逢,只能通过回忆才能感受与恋人团圆的喜悦。“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苍穹中这纤细的新月仿若佳人还未画稳的娥眉,这又不禁让人想到广寒宫里带着离愁别恨的嫦娥,由幽怨的嫦娥词人更易想到昔日与恋人欢乐和谐的美好往事。对比今日所处的冷清环境,词人因而产生了无奈的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写拜月的人满腹愁肠回到屋中,将帘幕挂起来看月亮,秋夜清冷,新月如一弯小银钩,使人顿生怜爱之心。此处的“冷”字既是指深夜月光下清冷的天气,也是指词人现在愁绪百端的心境。一个“冷”字也赋予了下片凄冷的基调。

  词的下片意转双关,词旨深微。词人由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幻姿态,转而想到了千古以来王朝兴亡更迭的规律。“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这三句透露出了词人盼望恢复故土的理想之情。首句用了一个“休”字,词人明明是想要询问千古的盈亏之理的,但偏偏又以一个“休”字制止了自己的念头,能够看出词人心中焦虑却又无奈悲苦的情绪。而“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笔锋一转,浓墨描写了故国破碎,山河恢复无期的悲哀苦闷。更进一步来说,金镜如月,新月如同国家,然而月儿尚有圆满之期,然而国家却仿佛再也没有破镜重圆的时候了,怎能不令人吞声呜咽呢?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这三句是说世事无常,兴衰胜败,人们无法控制,昔日为宋皇室优游取乐之处的太液池犹在,却物是人非,再没有人来“重赋清景”了。词人由此联想到宋室颠覆,江山易主,山河沦落异族之手,不由无限伤心苦楚。

  “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故乡在漫漫长夜中,词人却还在痴痴地期待这新月缺而复圆。“试待他”三个字用得非常巧妙,词人在深沉的月色中,苦苦渴望着国家如同缺月般能够转亏为盈,重归完整。为了表达自己迫切期待和惶恐的心情,词人千锤百炼才用上了一个“试”字,然而,这个尝试没有成功,这个美好而微弱的希望,最终还是消失不见了。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此处的“云外河山”既指月,也指故国河山。此句情感较为悲慨,这二句意思是说,倘若能够等到月圆,仰望月光下的大地山河之时,恐怕月中的桂花树已经十分衰老了吧?

  在《眉妩?新月》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以新月为明线,以情感为暗线,两线贯穿全词,并无缺断之处。词人的巧妙构思,可见一斑。此外,词人以新月这条线把个人情事与家国之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讲得沉痛委婉,其笔力深厚,令人赞叹。

  二、隶事用典,自然贴切

  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卷八》中说:“《黍离》、《麦秀》之悲,暗说则深,明说则浅。”王沂孙善于隶事用典,不深不浅,恰到好处,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使词中的意象具有了深挚婉约的艺术效果。

  如词中“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三句,似化用唐李端《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两句的诗意,极写此时“团圆意”的殷切。拜月之时,词人不免顿生“相逢谁在香径”的怅惘,于是这殷切的期待一瞬间便蒙上了淡淡的哀愁。“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词人以未画就的黛眉喻指新月,似用“张敞画眉”之典故,后两句又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素娥即指嫦娥。这里到底嫦娥恨的是画眉未稳还是自己孤身一人无人画眉的孤寂十分引人遐想。

  而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三句中,能够看出作者化用了秦观《浣纱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三句中的最末一句,然而王沂孙用事熟练,化用的非常圆融。“银钩”指的就是月亮,新月弯弯恰似卷帘的小钩子,想象很是有趣。词中的“秋冷”两字用的非常贴切,道出时间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境。

  此词的下片中的“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反用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的修月人用玉斧修月的故事,“金镜”指的即是月亮。此三句说金镜残缺,即便磨好玉斧也无法修补上了。

  词的结尾写到:“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姜夔在他的《玲珑四犯》中写到:“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王沂孙词中用“窥户端正”,只是打乱了姜夔词中“端正窥户”的语序,这四字的意思是从门窗中偷偷看满圆之月,寥寥几笔写出了望月之人内心的焦虑和忐忑。“桂花影”则用了《酉阳杂俎》中关于月中桂树的传说:“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词人将自己渴望故土收复,却又难以实现的悲凉之感尽付于词中的新月上,读来令人感伤。

  三、沉郁凄婉,感情真挚

  陈廷焯论词推崇沉郁,其《白雨斋词话》云:“周、秦词以理法胜。姜、张词以骨韵胜。碧山词以意境胜。要皆负绝世才,而又以沉郁出之,所以卓绝千古也。”陈廷焯认为碧山词的“意境”是其最高艺术成就,而最能体现“意境”便是“沉郁顿挫”的词风。并将碧山词看作“沉郁”的典范。

  王沂孙在他的咏物词中非常喜欢用深、冷、离恨、凄凉等字词,这固然与他创作时精雕细琢有关,与他的词作题材范围局限有关,但也与他自己身世飘零所处时代山河破碎有关。因为王沂孙常用的这些字词,其词读起来就有了一种凄婉的感觉。

  平心而论,王沂孙的咏物词以委婉隐约之调,寄寓深沉的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的精湛艺术造诣,确实是当时词人所难以企及的,但也不可过于拔高他的艺术成就。王沂孙的咏物词,通过比兴寄托借物抒情的方式,在行文中自然贴切的隶事用典,读来使人有沉郁凄婉之感。又因为他抒发的家国之忧和身世之悲感情自然流露,所以其词就显得情感真挚,动人心魄,因此,王沂孙的咏物词在宋末元初的词坛上,是应当有其一席之地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68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