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论电视剧《大宅门》主题曲的艺术内涵

论电视剧《大宅门》主题曲的艺术内涵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大宅门》是我国在2000年推出的一部重磅电视剧,该剧由著名导演郭宝昌亲自担任编剧,剧中汇聚了大陆多位著名实力派演员和影视大腕,凭借其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对当时历史原貌的真实再现和对民族精神的深情赞美,而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并一举夺得了2001年央视收视率的冠军。可以说,无论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商业价值上,该剧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也非常与众不同,它通过将中国传统京剧的元素与现代音乐艺术进行完美融合,为观众们营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精神境界和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人们广为传唱。本文主要从主题曲对剧中历史背景的再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电视剧主题的诠释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探索该剧主题曲深层次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一  对剧中历史背景的完美烘托

   《大宅门》这部电视剧,主要是以描写北京中医药世家白府在清末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经历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沧桑变化,通过轮番登场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厚情感,对民族精神的热情讴歌,对英雄人物的美好赞颂都蕴含在这些故事中,体现在这些人物上,以此来赞颂和展现国家和民族百年间经历的曲折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可以说,《大宅门》这部电视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华百年历史,该剧深厚的历史内涵也是它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该剧的主题曲却恰恰抓住了历史背景这个重点,创造性地将中国京剧的音乐元素融入了现代音乐之中,起到了烘托历史背景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首先,《大宅门》故事的起点就是在清末,当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政治极为腐败昏庸,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乱世里,《大宅门》的大幕才徐徐拉开,可以说,正是因为生逢乱世,“大宅门”中才有这么多的悲欢离合,才有这么多的兴衰荣辱,如果脱离了历史背景,电视观众就无法深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了。所以,在主题曲的创作上,就突出了烘托历史背景这个主要特点,选取了传统京剧中的音乐才作为配乐的重要部分。清末,正值中国传统京剧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甚至可以说,京剧是清代艺术的代名词,是那个时代重要的文化产物,更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和名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京剧和中药都是我国灿烂宝库中的瑰宝,这两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与众不同契合点。其次,主题曲通过对京剧音乐元素的运用方式,也能唤起电视观众对于剧中时代和历史背景的深切感受,对于观众更好地感受电视剧的艺术特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主题曲的开头是一长串响亮而急促板鼓声,清脆悦耳,让人有为之一振的感觉,紧接着是一声锣响,让观众在精神上有一个震撼。主题音乐旋即出现,主旋律主要是用京胡来伴奏的,刚开始出现的是一个长过门儿,京胡的声音响亮深远,如泣如诉,仿佛是一个说书艺人在声情并茂地讲述这段历史一般,很容易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来,非常有听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听到这个音乐响起,观众仿佛立即置身于清末民初的北京街头,而大宅门的好戏即将开演,各色人物也一一登场,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再次,虽然整个音乐的主旋律都是由京胡来演奏的,但是背景音乐却是以大提琴的低沉和声作为配乐,大提琴的声音低沉凝重,若隐若现,始终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沧桑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增强了音乐的艺术张力和历史凝重气息,通过大提琴低沉凝重的和声,主题曲也在向观众传传达这样的音乐信息,那就是这部剧绝不是一部等闲之作,它一定是一部悲喜交加、兴衰更替、生离死别、爱恨交织的历史剧,也一定会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  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准确刻画

   《大宅门》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演员阵容强大、情节引人入胜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剧中的人物个性突出,真实鲜明,极富时代特色和人格魅力。而《大宅门》主题曲在人物刻画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主题曲开头的几句:“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英雄乱世魂。”这就是对主人公白景琦的一个个性刻画。白景琦作为电视剧的主人公,最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他的个性,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不畏强权、敢于担当,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造就出来的英雄,也代表了千千万万不畏强权、致力于国家民族独立富强的英雄人物。白景琦出生时,正值清末,也正是白府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剧中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白景琦的与众不同进行了描写,他一出生就显得与普通人不同,他是笑着出生的,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赋予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此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在他掌管白府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无论遇到什么坎坷磨难,白景琦都表现出了一个大男子汉的英雄气概,从未胆怯服输,从未后退半步,可以说,勇敢坚韧就是白景琦的代名词。当然,剧中对白景琦这个人物塑造的特别真实,有血有肉,他并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好色、逞强、自私、也爱耍阴谋诡计,但是,清末民初是一个乱世,也正是因为乱世,才塑造和成就了他这个乱世的英雄。

   接下来的几句:平生多磨砺,男儿自横行,站住了是个人。白景琦一出生,白府内部的就错综复杂,纷争不断,加之白家老太爷猝然去世,白家大爷因为卷入宫中的争斗也被迫流亡他乡,一个偌大的白府,全靠他的母亲白文氏苦苦支撑,而白家三爷还时不时地想要浑水摸鱼,当时的情境十分艰辛。白景琦从小虽然顽劣,但是他也经历了家族内部的纷争、经历了从顽皮到成熟的成长,尤其在他的母亲身上,他看到作为男人必须要坚韧勇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退缩半步。可以说,这几句歌词虽然非常的简单直白,可是却道出了白景琦性格中的最为耀眼的一点。在民国时期尤其是日寇侵略的时候,白景琦面对汉奸的无耻行径,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他都展现出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气概,展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情感和大无畏精神。这几句都是对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刻画和描写,使白景琦这个电视人物形象更加的有血有肉,更加的丰满形象,更加的栩栩如生,更加真实传神。    主题曲音乐节奏变化也非常具有感染力,开始部分的音乐显得凝重深沉,节奏明显放缓,很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将观众慢慢导入,而渐渐地,随着锣声的不断急促和京胡节奏的不断加快,音乐的氛围也变得激越和跳动,给观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也预示了人物和情节的错综复杂,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主题曲中对于锣的运用也较多,本来锣是一个变化较少的打击类乐器,但是在主题曲中由于铿锵有力,婉转变化,反倒对白景琦敢作敢为的大无畏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刻画作用。

   三  对电视剧主题的深刻阐释

   《大宅门》这部作品对于著名导演郭宝昌来讲,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拍出的一部作品,也是自己毕生艺术生命有力延续和的完美展现,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用生命在拍这部作品”。导演通过这部作品向人们表达他经历兴衰荣辱之后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这部作品他向观众们展示自己对于封建社会人生荣辱的认识,对于神态炎凉的彻骨感受,以及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是,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刻,总有一些人,无论他们是什么职业,无论他们身在何地,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做出自己的牺牲和贡献。

   作者所赋予电视剧的深层次意义,通过主题曲也得到深刻的阐释和表达。接下来的几句: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这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的响;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白景琦作为中医药世家的重要传人,无论当时面对的形势多么艰难,他都没有忘记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祖训,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医道仁心给世人带去健康。音乐进行到这里的时候,进入了主题曲的高潮部分,无论是打击乐的板鼓和锣,还是京胡的节奏都达到了最快的节奏,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使电视剧的主题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

   最后的几句是点睛之笔: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百年风雨大宅门。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了该剧的主题,那就是无论凡夫俗子,还是达官贵人,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个人都有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职责和义务,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自己的兴衰荣辱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牺牲自己的一切也毫不可惜。在主题曲的结束部分,节奏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锣声、板鼓声,还是京胡声,节奏重新变得舒缓平静,仿佛是电视观众品穿越了历史风云,置身跌宕激烈的故事情节之中,在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最后又回归平静的感觉。作为一个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曲,收束的非常自然,毫不拖泥带水,却也不显得突兀,主题曲结尾处,悠长和舒缓的京胡声给人们留下了一片更加广阔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广大的电视观众如同饮了一杯醇酒,口中留香,久久不散,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大宅门》主题曲将中国传统京剧的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形式紧密结合,进一步起到了烘托历史背景、刻画人物形象、阐释主题思想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篇难得的音乐佳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大宅门》的主题曲,对于我们更好地深入了解和研究同类电视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837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