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0-01

  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动大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思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发现语文课堂中出现许多无效的提问。一是教师的提问过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机械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主动性;过于琐碎且无意义的问题挤占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教师的提问质量低,有些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无法启发学生,浪费课堂时间;有些提问,没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三是教师的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问题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上这三类提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限制学生的思维,还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与新课标所倡导的“高效教学”大相径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叶老先生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善于提问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至于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问什么、怎么问,才算有艺术?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有坡度

  坡度是指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豁然开朗。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点功夫,针对班级的实际学情和文章内容,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而且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在教《白兔和月亮》一文,为了让学生从寓言中领会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寓意,我是这样问得:“白兔原先是怎样生活的?后来又是怎样生活的?是什么原因使得白兔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你从中感悟到什么?”白兔原先和后来的生活在课文中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通过原先和后来生活进行对比,学生就明白是因为拥有了月亮之后才使白兔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经过这由简到难,层层推进,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一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二、提问要有体验性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个体阅读的差异性,导致阅读体验千差万别。语文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提出蕴含感受和体验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以达成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分析完课文后,我提出:“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晏子使楚》,我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侮辱:齐人古善盗乎?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晏子,你会怎样反驳楚王?” 教《济南的冬天》,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出:“济南的冬天和江门的冬天有什么不同?”语文课堂教学借助这些体验性的提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感受生活,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积累了生活的体验和情感。

  三、提问要有品味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感受作品中生动地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要达到这一目标,其核心就是“品味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挖掘课文中典型和精妙的语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学会从语言的细节去理解、分析、推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如在教《风筝》一课,在指导鲁迅先生扯坏弟弟风筝的那一幕:“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我提出问题:“从‘抓’、‘掷’、‘踏’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一系列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我”的盛怒和狂暴与弟弟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字里行间深含着自我谴责的意味。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冬天百草园的景象“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我提出:“‘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引导学生品味“可”字强调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对雪天百草园的喜爱。去掉它语气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许多的经典课文,如:《最后一刻》、《春》、《孔乙己》等等,这些优秀的文章,每一个标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往往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揣摩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品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06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