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舞蹈与话剧表演艺术中的现代性研究

舞蹈与话剧表演艺术中的现代性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1 近代中国话剧以及舞蹈发展

  首先,话剧作为舶来品,进入20世纪,中国戏剧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性成为其发展的巨大动力,它由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变而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促使它不断发展变化的核心动力,也从其内部转移到它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与冲突。20世纪这一百年可能是话剧发展变化最剧烈的100年,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现代话剧的出现和现代话剧的进一步完成,中国话剧基本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其中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的发展最为突出。

  1907~1910年,是中国话剧出现和话剧草创期,这是中国戏剧弃旧图新,新旧交集的转折期。1912~1935年,是中国从草创期到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各地话剧爱好者开始组织话剧演出活动并成立话剧社。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辽宁地区组建了文工团,编排了大量的话剧。例如,《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雷雨》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现代比较著名的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为新时代的话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如果说大家公认的裕容龄从日本所带回来的舞蹈是中国舞蹈遭遇西方舞蹈的开始的话,那只是中国舞蹈现代性即将拉开序幕的一个预兆。裕容龄在日本接受了西方现代舞蹈的洗礼。并把这种西化的舞蹈形式带到了中国。此刻,可以说是中国舞蹈有了对现代舞蹈的第一次诉求。

  在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中,西方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使得我国舞蹈的现代性进程有了更多层面的表现。例如,现代舞蹈对古典芭蕾的影响以及芭蕾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还有现代舞蹈的快速变革与突破,如美国的一些流行文化也对现代舞蹈产生和很大的影响,后又影响了中国的一些现代舞蹈。而对于芭蕾来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从苏联学习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对于当时的中国舞蹈来说是一种创新,并赋予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内容。例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作品,都是当时非常突出的代表。

  2 舞蹈与话剧的相互联系及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中国也被世界所关注,中国对外来文化的需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中有了新的突破。作为话剧的表演艺术也在寻求着突破,长达上万字的对白和表演者较少的肢体语言的表现,都让观者变得索然无味。而对于舞蹈来说,意义在于它的每一个动作本身,肢体语言丰富,技巧高超是舞蹈表现的关键。观者只观赏到了舞蹈的技术性和舞台以及服装的效果。这些艺术表现形式都比较单一,缺乏突破。

  现代话剧与舞蹈两大门类的融合就突破了这种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的表现形式是动作,不是叙事性的。而话剧的编排是叙事性的,但缺乏相对的表现性。通过这两个艺术门类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创新,现代话剧的对白逐渐减少,而是运用现代舞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去展开剧情以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这种新型的表现形式得到了观者的认可同时也奠定了新时代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势。例如,话剧与舞蹈完美融合的《somebody?某君》,这场话剧只有4位演员,台词很少,最大优势在于舞蹈与话剧同台展示,和谐交融。剧中,舞蹈不再是一种舞台装饰,而是具有了重要叙事功能,这也是四川人艺话剧史上一次大胆尝试。舞台与观众有一段距离,观众可能很难看清演员表情,舞蹈的肢体语言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舞蹈之美在剧中得到充分展示,既有现代舞又有民族舞,甚至还有嘻哈舞,与剧情发展非常贴切。《somebody 某君》有一定喜剧色彩,剧中穿插一些滑稽情节,演员跳的滑稽舞蹈能将气氛迅速烘托出来,令人忍俊不禁。除舞蹈精彩外,该剧音乐也很有特色。

  3 舞蹈与话剧的现代性转变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舞蹈和话剧留下最为明显的印记之一,就是形态变化。这是新时期赋予艺术形式探索的自然结果。传统话剧的基础是从文明戏发端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积,而形成人们习惯的与舞蹈融合形成的大舞台欣赏艺术。在这个形式中,不仅仅是演出形式的规定性,还包含了剧作的规定性、矛盾冲突的规定性、情感观念的规定性和主题形式的规定性。例如,以舞台自足背景为活动空间展开艺术的生活过程,使观众对话剧的感悟是经由旁观而被动承受的,于是,话剧艺术的功力就在于,如何把未知的各色人等拉入自己的舞台小世界而想象认可同一时空中的身外大世界。尽力逼真地还原舞台外的大世界,就是舞台上从布景道具到人物身形服饰以及对演员舞蹈功底训练综合化的要求。

  新时期话剧的改观,自然和形态的变革、丰富化相一致。通过两个艺术门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有力地将刺激到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刺激表演艺术作品的创作。而这种新型的表演艺术逐渐被广大观者所接受,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话剧加舞蹈的这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出它所保有的内涵,或以欢笑或以恐惧来表现剧作者的思考与见解,这是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所不可或缺的。

  至此,中国话剧与舞蹈已经突破自身束缚,现代化发展也愈加明显,这无疑是时代必然和艺术发展的需要。中国话剧正在沿着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道路,健康地向前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15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