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春晚三十年设计艺术的背景与臆像

春晚三十年设计艺术的背景与臆像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纵观春晚设计艺术的展现和演变过程,其华彩服饰已然和那些难忘的精彩节目、明星造型及整台晚会连成一体,留给我们难忘的立体印象。从简朴到华美,从传统到时尚,年年所“秀”霓裳,均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而春晚舞台场景、结构造型、灯光道具等,则突出地体现了现代舞美设计元素的时代性,特别是近年来以LED和大屏和灯光的运用为标志的新时期春晚中,更是集中地体现出了设计艺术本体的艺术性和现代科技的技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结合。以2012年春晚为标志之一,央视春晚的艺术设计更是攀登到一个新的制高点,其综合创意设计与制作水平已然走在了世界的顶级行列。

  央视春晚的设计艺术也涉及到了众多台前幕后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共同的的辛勤付出、创作智慧与人文情怀,成就了春晚,也与春晚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

  本文将通过对三十余年来,春晚设计艺术从起步、发展到飞跃和归真等发展历程中不同年代的各类资料、印迹和相关的文化现象背景等,进行整理、归类、辨别、比较,考证、总结;并力求探究其设计创意、制作流程、展现环节和所蕴涵的美学理念,以及在整个晚会中所起的作用;阐述春晚设计艺术所涉及的代表性人物、事件,与所产生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与渊源;探讨春晚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春晚特色品牌的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及促进繁荣社会主义新民俗、新文化的意义,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一个特殊的民间时刻,“过大年”就象征着对于自然时令的辞旧迎新,它代表了一种朴素的民间时间意识。几千年来,春节一直是汉文化中具有神圣地位的重要民俗,其程式和礼仪虽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像春晚的出现这样,把“家国情怀”与“喜庆团圆”的核心概念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且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特别方式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表现出来。而春晚就是传统民俗和现代媒体的结合体,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出现,使得三十余年来,中国老百姓的春节多了一道文化大餐。它覆盖着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乡,乃至全世界的华人范围,并辐射到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其独有的的影响力简直可以说是魅力四射、无可比拟。尽管春晚的主创和演员们更换了一茬又一茬,经典歌曲也翻唱了一遍又一遍,但对于春晚的关注和研究却一直在继续,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从国内到华人圈,后期又通过许多国际频道扩散到世界范围。

  “春晚”,即全称“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人们通常所指的不加前缀词的“春晚”一般也是指“央视(CCTV)春晚”,通常习惯性直接简称称为“春晚”。它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农历的每一年除夕(春节前一天晚上),以“共迎春天来临,喜贺万家团圆、同庆祖国富强、祝福民族昌盛”为主旨,而举办的电视直播型大型综艺晚会。春晚在电视直播时间的长度、演出的阵容类别和规模、及海内外观众的总体收视率上,一共创下了由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统计得出的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大型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

  二、随着中国经济的支撑和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中央电视台的多套中文和外语频道都会对其进行现场并机直播,众多省市电视台和网络及新媒体平台也进行实况转播、全长达5小时。2014年马年春节联欢晚会,央视面向全球123个国家进行直播,引发全世界关注,并有数亿热心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

  想想每年春节前这样的情景吧,许多人大包小包千里迢迢,克服困难风雨无阻地在除夕夜前赶回家乡,在与家人尽情欢聚,吃守岁年夜饭,吃合家团圆饺子、院里门前张贴春联,喜放鞭炮之余,全家其乐融融地聚集在电视机前欣赏一台有国家电视台话半年时间精细打造、国际国内外顶级或著名明星大碗倾情出演、众多台前和幕后的一流主创和设计艺术家们共同用智慧和心血结晶的大型文艺晚会,这样地大迁徙,这样的大团聚,在当今世界确实是一幅很壮哉美哉的事。其感受可以用一首春晚歌名《今儿高兴》来表达,甚至可以通俗而更为贴切地用2014马年春晚的一首歌名来表述,那就是:《倍儿爽》。中国人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感悟浓浓亲情,共享欢聚一堂。所以说,喜庆欢乐的春晚是百姓精神的盛宴,家国团圆的盛典;是情感世界的放释,是娱乐精神的平台,甚至是名人辈出的翘板,时尚展现的空间;是家国意识的凸现,是淋漓尽致的狂欢。而广大华人也在这个特别的时刻,祭祖思源,眺望故乡,那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也在这个时刻会得到集中的放释和体现。而节日习俗,民情民风,国家形势,经济潮流,文化概况等多方面也在春晚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春晚是(文化民俗)欢乐海,(政治政策)风向标,是(经济发展)温度计。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人特别是年前年后津津乐道、广泛参与的新民俗。而同时对于艺术工作者和文化研究者来说,春晚又是艺术门类的大集合,制作手段的大展现。

  三、春晚从1983年起至今,已过“而立之年”,举办过32届了,正因为此,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绝对可以称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表征之一。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中国当代艺术门类精华最为集中的荟萃与展现的最高综合平台。而它吸引我们的除了明星演员和艺术家的艺术魅力,还有那在新中国美术史和文化史上留下鲜明印迹、展现时代风貌的春晚设计艺术。   从艺术角度总的来讲,春晚包括导演艺术、表演艺术和设计艺术三大块。设计艺术又主要包括服饰和舞美两大部分。设计艺术之于整个春晚这个大的系统工程而言,在整个春晚的制作分工中,是围绕电视直播晚会的主题、节目和演员而进行的二度创作。其中服饰设计部分又包括主体服装本身、化妆配饰、整体造型等要素;舞美设计部分又包括舞台场地、结构造型、布景道具、灯光效果、舞台调度等元素。春晚设计艺术涉及到创意、色彩、构图、材料、造型、光谱等元素,32届的央视春晚设计艺术所涉及到的单个设计作品浩大繁多, 所以本文中着重强调了整体上的设计背景、理念思路和呈现效果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以共32届春晚的年代分段或编年总体特征,和设计对象载体的个性特点为阐述核心和代表性例证,加以展开、分析和研究。设计艺术是整个央视春晚不可或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呈现和演变均已融入春晚的整个历史之中。

  四、伴随着刚改革开放的春风,电视的出现对中国人的休闲娱乐方式起到了革命化的作用。1983年至2014年,中央电视台所主办的三十二届春节联欢晚会,就这样留在了历史的档案里,更为鲜活的感触是留在了几代人的记忆里。(笔者也是一样。刚刚懂事的少年时代,便从在出生地农村大队的大仓库里集体观看春晚,以后的除夕更是每年不落,到自己成长为一名十几年来经常跟晚会打交道的艺术工作者,更是对它“情有独钟”。向许多中国人一样,这样的春晚情结一直伴随这我走过少年、青年时代,怀着对它美好的记忆和憧憬,我又步入了人生的中年。岁月的积淀也同时让我更加的想了解。探究有关春晚的一切台前幕后。)

  随着电视以最快的速度在神州大地的普及,在中国,有亿为单位来计算的观众来看春晚;在世界的不同国度,有许多华人华侨和不同语言、肤色的外国人也在观看春晚。从电视录播到直播,这一中国独有规模和形式的超大型的综艺晚会,已经不仅仅是一台综艺演出或者电视晚会了。 正如世界著名的文化传媒学者戴维.莫利“把家和民族当成想象中建构的共同体,认为节日是高度建构的满载情感的庆祝仪式,不仅仅是家庭也是民族的象征。”

  五、 三十余年来,也正是春晚将受众、家庭和民族这三方面,通过共同在春节的节日氛围里共同享受精神盛宴的方式,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它不分民族和阶层,不分年龄和性别,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华儿女心中的新民俗,甚至是一种新文化的象征和图腾。所有的吉祥的寓意、美好的心情、灿烂的笑脸和精彩的节目、闪耀的明星、丰富的服饰、绚丽的舞美融为一体,成为现实世界和人们世俗生活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一顿秀色可餐的文化盛宴,成了中国人心中期盼缠绕的情结,似乎不看春晚、品春晚,这“年”就过的不算完整。无论从“仪式理论”和传统文化视角看春晚、还是从主导文化视角和大众文化视角看春晚,它的确可以说一直是三十二年来的文化焦点。近年春晚在中宣部和文化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已经从“台长工程”上升为和北京奥运会开毕幕式一样的国家工程。也正因为它见证了三十年里中国人的成长记忆和这个国家的时代变迁,成为了普通大众节日生活的不可或却的一部分,春晚也才被称为新时代的“新民俗”。

  只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还早在1995年,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她的《评书贯口―春晚》一段中,就以以传统评书的形式对春晚做过非常生动的的描述, 赋予CCTV春晚特别的意义。全国各行各业各业的人从四面八方欢聚一堂,发生的台前幕后的故事也衍生出了许多精彩的桥段,而成为人们谈叙和评论的话题.与此类似在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春晚本身也被当作了再创作的特别素材,也正因为此,它才更引人注目。在众多的关注研究春晚历史者中,既有莘莘学子,也工人农民,既有普通百姓,也有政府政要,既有演员明星,也有专家学者。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种在基本形式上本是娱乐演出的晚会,这样连续以一个大主题举办32次,而且又是这样的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共鸣。人们在春晚上看明星、品服饰、赏舞美、论时尚。在春晚自身不断发展和进入信息时代的后期,其更是成为人们评议、褒贬、讨论、研究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春晚之所以能包涵天时地利人和“红得发紫”,大面上讲既有文化现象和心理层面及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原因,有现代社会文化娱乐体系中明星制的号召力和吸引力的原因,同时作为受众广泛的视觉媒体艺术,客观上讲也有设计艺术方面来做包装和后盾、设计师们承上启下不断努力创新的重要原因。春晚设计艺术专门“量身定制”服务春晚,并与其息息相连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春晚设计艺术包涵丰富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人文美学内涵,创造他们的是许许多多的著名或无名的广大设计艺术工作者,他们默默工作在台后,但年年春晚、段段经典的上演和精彩呈现,他们功不可没。他们中既有个体也有群体,他们是春晚的幕后英雄。

  六、声乐和舞蹈等春晚上的节目都属于前台的表演艺术范畴, 而设计艺术则围绕节目和演员而作,倾向与二度创作的领域,相对于表演艺术来说,它受限于场地硬件、物质条件与技术水平和创意水准等多个方面,总的展现方式的表现是倾向于具象化的。春晚设计艺术中的服饰设计是演员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也是节目的构成要素, 它通过表演者所穿的服饰直接、直观地向观众提示了节目所发生的年代背景、文化环境和演员的角色身份、个性特征等基本信息。服饰是为其载体,即模特人物形象而存在的,春晚舞台服饰的设计首先要考虑设计创意要与载体人物舞台形象相适应,要符合晚会主题,更要符合节目角色和明星本人的身份、个性形象包装特色以及时代背景。舞美设计则能给人创造一个和节目相辉映的场景、氛围、情境。当春晚动画的片头一过, “大幕”拉开,演员和主持人还未开口,我们从电视画面上一般首先看到的,便是春晚那恢弘的舞美场景,和一众身着喜庆生肖主题或华美开场舞服饰的舞蹈演员,他们首先带领观众一起进入欢乐喜庆的氛围之中,并引发观众对于晚会的继续展开的期待。春晚的服饰和舞美会贯穿整个晚会,使舞台艺术效果得以完善,和每一个画面都息息相关。

  春晚作为国家级顶级晚会,其设计艺术领域的工作比起节目本身来,从某些方面来说更加繁杂琐细,它既要充满智慧,又要特别辛苦,那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优秀作品和设计师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和相关时代背景的关系及发展演变,也就成为了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这些方面现在也正处于又一个“百家争鸣“的转折时期。春晚设计艺术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性,以及在新时期所体现出的包涵经济价值的多元性,值得我们去回顾、追寻、总结、其设计制作过程及其所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的异彩纷呈的影像和记忆必将长久流传,并可能被其他艺术形式吸收。紧随着春晚上升到国家工程层面,2014年初春,“两会‘上又传来大兴文化创意产业的讯息,传媒领域的建设迎来了一个顺应时代的崭新发展机遇。无论从传承方面还是发展方面讲,研究春晚及其设计艺术的历史和演变、现状和发展,都与继续创新时代春晚、提升大国和民族新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完善发展信息时代新民俗等都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7025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