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的关系

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的关系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正象任何概念都只能是历史的概念一样,任何知识范畴也只能是人类文化发展网络上的一个相对的、而不是最终的“网结”。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之间关系问题的再次提出,也正反映出历史的发展和演进。

   

    一


  这样讲,是有确切的针对性的,首先,在我国学术发展的相当一个时期里,不论何种学科活动,方法论往往被一般哲学的所谓“原理”取代。而哲学则用“家长式的”权威在实际中否定了具体科学的独立地位;其次,在这种以“一般哲学原理”为权威的、逻各斯中心论的、以至据其“一般性品质”的多少作为学科分类的方法原则的观念下,不同科学门类之间,则被赋予了等级关系、主仆关系,从而导致否定具体学科方法论探讨的必要性;由此在后果上,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概念与现实,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等本质的有机品格则被人为地割裂和肢解,被“计划性”地分配在不同等级的科学门类中,一方面致使研究失之于抽象空泛的“谈玄”,一方面则相对应地失之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狭隘和实用主义的“末技"上;造成前者缺乏对象,后者过分孤立。

  

  这种状况,一方面表现出直接与(因袭前苏联不良学风〉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教条的错误理解有关;一方面也更深刻地与人类(特别是西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唯(自然)科学主义的“实体思维”联系着。而根本上,两个方面则又是同一问题性质的两种表现形式。

  

  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看,尽管这种因袭了自古希腊到近代一直盛行的理智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曾经在历史上,甚至至今在人类科学文化总体系统中,在它所具有的“功能一结构”地位上,为科学由从巫术和神话中分离出来,从宗教神学中挣脱出来,为现代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均作出了贡献。但由于这一思维在其定势上,一方面追求用单一的“实体”、“本原'“一般”来说明整个宇宙,从而把具体、特殊、偶然等事物和现象视为非本质的因而是无意义的加以排斥,以至导致了理论科学纠缠于某种虚无的思辩“实体”上,一方面也导致人类把价值准则归结在对自然存在的绝对认知和无尽的索取上,致使将存在的意义局限于物质感性的享受和追求上,同时也使发陈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人文主义精神遭到抑制,或被片面地发展,使人性降为动物性。


  这也正是当今世界大到“文明危机”,小到“艺术和艺术史学的危机”的深层原因。而这也正说明被自然科学所认知的那种真理,必须通过历史主体的烛照,使之成为具体历史的、人类性的真理才是现实有效的。这便是人文精神乃至人文科学价值再需确认的原因。应该说,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提出,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

  

  维特根斯坦曾讲道人类曾一直预感到必定有一个问题领域,在这个领域答案先验地均衡地存在,并且统一为一种完备的、规则的结构而存在”。

  

    二


  应该说维特根斯坦的思考不仅具有深刻性,同时也具有敏锐的具体性。这种深刻的敏觉有其历史的和逻辑的渊源及基础。我们除了在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美学见到其内在根源外,二十世纪初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的研究和发现,?及克罗齐洞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均属于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历史的内在同一性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共同特征就是见出了历史的历时性的内容同时也作为共时化的存在,即历史的发展使时间内容积累和转化为空间的实在。这一实在使我们见出原被理解为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事物,在本质上更多地呈现为横向的衍展和拓伸,从而逐渐构成一种“平级”的(卢卡奇语)、“均衡”的、有“规则”的和日趋完备的共时性的“功能一结构”(卡西尔语)系统。使存在无论在哲学意义上还是在现实本身,真正获得了多样化特质的对立互为、自足而开放的品质。由此,使高品格境界的统一建立在对充分分化的、多种独立特性的基础的现实肯定上。使一般只能是具体的一般,使具体也只能是一般的具体。

  

  艺术理论定位于人文科学领域,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在与自然科学,与较为临近的社会科学的分析比较中,在参与了构成人文科学本质特征的同时而获得自身地位的。

  

  从本体论角度看,由于自然科学承担着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关于对自然界的真理的认知,故在对象和目的上则以认识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可检测性为自身特征,由此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上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分开来;社会科学尽管是从人文科学母体中分化出的科学领域,但由于其主要是关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具有整体性和客观形式化的科学领域.从而也就与强调人文精神的、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具体性等特点的人文科学区别开来。如果说自然科学主要体现为人对自然界的需要和依赖、社会科学主要体现为满足需要的存在方式和规范,那么人文科学则主要是关于这些需要和方式在主体性原则上的价值判断与评价三者无疑既有功能平等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本质上又作为有机的功能结构系统而存在。

  

  正如“一般艺术理论”及人文科学归属于文化科学整体系统并显示出这种结构的性质那样,任何部类艺术理论作为一般艺术理论中的一种具体的艺术理论,两者关系也同样具有这种结构的性质和特征。

  

    三


  基于上述原则,即存在是一种被历史实践展开的、多种独立个性平级有序的,并因矛盾而呈开放性发展的功能一结构系统,据此,我们认为:

  

blob.png

  1、由于诸如音乐、美术、戏曲、舞蹈等各部类艺术理论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质和功能,从而也决定了其具体理论研究的独立性。就此意义上,它们具有着与“一般艺术理论”平等关系的资格和根据。同时还因为这些不同门类的“维系于感性的知识活动”,随历史文明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转化为和无限形式相同一的普遍性,”“转化为自身内中介自身的知识活动,转化为本身是知识活动的一种定在,转化为启示。”从而无论是部类艺术理论之间,还是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之间,均表现为一种知识交流和相互启示的文化关系。

  

  这种思想倾向的前提如前所述,是由于历史发展对存在属性、包括科学文化形态的横向衍生延展,逐步形成了反黑格尔式的“学科帝国主义”等级阶梯的一种平等有序的功能一结构系统的知识论见。在这里,就象高级社会形态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哲学已不是王国,思维也不是国王之特权,人人都具有认知、判断和评价事物的头脑。哲学,成为“根据过去的知识对目前思想倾向的一种明达的批评活动。”?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样:各门a体科学不断地从哲学领域中分化出来,最后只剩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认识工具亦适如当代无主导哲学的“后哲学文化”呈现出的状况,哲学从帝王的宝座上被驱赶下来,以“平民”的身份,以其持有的批判精神和睿智的思维能力,“散播”于各具体科学苑地,从而使各具体学科具有了哲学性,同时也强化了具体学科的独立个性和科学品格,强化了具体学科功能的有效性。就此而言,如果现实和将来,象历史上曾多次表现出的那样,某种或某几种部类艺术理论的地位可能被特别地凸现,那也是因为这种或这几种部类的艺术创造实践,在其特有的审美功能上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更相吻合的原因所致。正因此,这种外部规律所导致的价值嬗变作用,既刺激了各部类艺术理论的个性研究和发展,同时也恰恰构成了理论的一般性课题和为一般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对象。

  

  2. 就“文化科学”(卡西尔之概念)的总体系统关系在时代意义上所应有的批判态度而言,基于一般只能是具体中的一般或是具体的一般,具体也只能是蕴含一般性的具体的原则,无论部类性的艺术理论还是一般艺术理论,都只能是具体的理论——都有其自身所特定的具体对象性和对象的具体性。正如马克思曾强调地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故而一般艺术理论”的对象、范畴和任务.即无论是概念还是内涵,作为历史性的范畴,特别是历史文化结构系统整体当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就决不是简申地对各种艺术活动和各种艺术理论形而上学地归纳或演绎,即不是所谓“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而是客观实在的“具体总体作为思维总体、作为思维具体,”?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的需要和表现。?作为现实中的起点,它必然要在历史现实和“文化科学”总体功能一结构系统中接受再认和再定性、再定位。只有这样,“一般艺术理论”才可能在历史的、从而也是新的结构关系中,真正找到既不重复于部类艺术理论功能,也不悖离规定艺术本质之规定的自身特殊性,找到自己的对象、范围和任务,其中包括那些必然的、被列宁称为“确定”的“不确定”性的内容和方法,w由此构成历史性的和真理性的实践与创造行为,构成真理的具体过程。

  

  从历史系统关系及其艺术本质内涵开拓中,我们应对“一般艺术理论”概念的设定再审视,同时在新的层面上,亦体现为“本原性”原则上,见及它蕴含的、深邃而普遍的、可能作为沟通自然与社会,乃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交点性的历史品格,并因此提供重新估计和解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一系列存在问题的价值认知资源和具体指涉社会实践的参照原则。从现实情况看,这种理解,回应性地也解释了部类艺术理论独立品格的普遍发展迫使“一般艺术理论”自我审视和再谈两方面关系的历史原因。

  

  3、不论部类性的艺术理论还是一般艺术理论,其学科特征除了与自身对象的特殊性直接关联外,也与研究和解决这种矛盾的基本方法分不开。换句话讲,方法的有效性也表现出矛盾内在的特殊性。

  

  四

  

  基于上述理解,下面简述我们对两者关系的几点具体认识:

  

  1、由于各部类性艺术理论均有着相对于一般艺术理论更直接、更直观具体的特定对象,如美术理论根本上是以视知觉功能为基础的、空间造型审美活动为对象的一门理论学科,从而使它一方面无论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研究方面,还是在基础理论与批评方面,以至自身史学和价值规律方面均具有“整伴”的性质,即一般艺术理论的性质。一方面这些普遍的性质大多又始终是以其个性的方式存在和表现出的。也即其各范畴理论研究根本上是围绕着视觉造型的本体规定性而展开的。它始终直接或是内在地针对着由其本体性质规定的体裁形式和造型语言及语言传达、接受等问题,从而构成自身的理论体系。表现在方法上也构成了与其它部类艺术研究和一般艺术理论侧重不同、甚至性质不同的特点。如其主要以图象学、形式主义和目前世界上兴盛的符号学等方法来进行理论研究;而一般艺术理论固然其具体性可以表现为具体、直接地涉及某一种或所有种类的艺术活动,但它无论怎样都既不能代替也不能使自己等同于某种或所有具体部类的专门艺术研究。一般艺术理论所必须的具体性,是基于客观性质的抽象的具体性,“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因而,它既要依据各种艺术活动和其各自相应的专门性研究寻取其间共同的性质和基本规律,又要凭借和参照文化科学广阔的领域对不同种类艺术呈现出的普遍的性质加以特质的、或即总体本质的规定。这就使它根本上是围绕着艺术与存在关系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价值势能及其社会历史功用和意义等问题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换言之,它的具体对象和任务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艺术与审美感性活动在人类文化发展及其总体功能一结构网络系统中的价值认知与传输散播上。从而也从存在整体中获得对自身的培植和肯定。总之,它决不应是单向度地和单维度地'?唯艺术而艺术”的活动,而应表现为为艺术而研究存在与社会,为社会与存在而研究艺术这样一种双向的,同一的价值定位和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的定位所凭借的具体的思维总体性,作为理论“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正是一般艺术理论有别于部类艺术理论所应有的具体特质。表现在方法论上,依其学科性质和对象的抽象的具体性和双向同一性,则显示出多方借鉴其它学科方法的不确定性的特点。而这也同时说明艺术作为存在本质属性复杂而集中的体现,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感性的和表象的展现,从而也肯定了实践的、能动性的、因而不断发展迁变的那种“精神的东西一般以它自身为对象”的特殊矛盾性。

  

  2、随逻各斯中心论的瓦解和其思维与批判精神能力的“散播”,至使无论是部类艺术理论还是一般艺术理论都获得了独立的理论品格,从而也构成了看世界、解释世界的多角度、多个性的可能。这一方面促进了各种艺术发展充分极向度拓展?直至自律转换为他律制约,以至于自身内部在本体论、艺术功能、价值探讨等诸多方面既为一般性理论研究提供了对象,同时也构成了一般性理论,在形成平等对话、交流和相互促进关系的同时,也特别凸现出了对象与范围的重合而角度与核心任务所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差异。只有这样,各自才能保持自身存在的意义,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消除空洞性或是主仆性关系,同时促进文化科学的建构。

  

  3、由内在逻辑结构的规定.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理论在各自独立的功能上发挥对人类社会、对历史发展的独特作用的同时.某种部类理论——-从自身个性本体问题衍及到存在本体问题及到存在本体价值问题时,亦即直接呈现为一般艺术理论的特征;相应,一般艺术理论一当具体揭示特定存在属性要求而开掘某种部类艺术资源时,亦往往表现出部类艺术的某些特征——而这恰恰是目前理论研究在克服过去那种或是抽象而空洞,或是过分片面、孤立的技术探讨之弊病的时代趋势。

  

  4、任何部类的艺术理论缘其存在本体属性规定的对象的体裁形式,永远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根据,并将不断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更多的艺术形式,由此体现出存在属性的发展。这同时对一般艺术理论提出了自我审视的要求。这一工作同时是揭示艺术一文化人类学等有关存在深层机制关系、从而使一直蛰伏于艺术中的某种更具崇高意义和未来意义的东西必须有一有机而有效环节或方式传输向存在整体系统,以至可能其本身即将历史地承担起文化核心的责任。

  

  结语

  

  由于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之关系本身反映出艺术领域乃至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甚至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称之为的混乱性,从而使这一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尽管我们由此洞见其人类存在属性的某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复杂原因和机制,使我们知道精神的存在将永远不可能有某种最终的确定性,而且“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我们还是已不再能够满足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样一类的空泛之谈了。“关系”的概念首先以差别为前提,否则那就只能是一个东西,不是这一个消亡于另一个就是另一个消亡于这一个;或者两者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而这就此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简单把部类性艺术理论总体归结为具有更多的特定的审美认知的特点,从而凸现一般艺术理论具有关于审美价值认知的特点显然也言不尽意。雷同,不定性显然是非固有本质的原因之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一般艺术理论”性质、功能的含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解决这一矛盾所必须摆脱形而止学的观念和方法,走向广阔的文化科学领域再反观“庐山真面目”才可能取得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既应是“钻井工”又要是“旅行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20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