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探究《岳阳楼记》背后的精神世界——《岳阳楼

探究《岳阳楼记》背后的精神世界——《岳阳楼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论文导读::探究《岳阳楼记》背后的精神世界——《岳阳楼记》备课参考,文学艺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来概括我分析的角度与内容,希望以此展现《岳阳楼记》背后的精神世界

  一、“异”。
  我认为,范仲淹就是扣住一个“异”字来写洞庭湖。在他的笔下,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段描写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大江开”一样均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的雄壮气魄。可见表现湖水的宏伟气势的确是“前人之述备矣”。然而,范仲淹还写出一层前人没有写出的境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出了一个景物的变化无常,也就是“异”。正因为变化之“异”,所以洞庭湖才会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才会使“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文学艺术论文,景物之异使情感有“异”。
  他笔下的阴雨连绵之时的洞庭湖,狂风肆虐,巨浪翻腾,作者在其中既从正面表现出湖中波涛汹涌的险恶场景,也从侧面对此进行渲染。“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体现了行旅路断,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孟浩然诗中的“欲济无舟楫”,同样是对自身前途的一种茫然之感。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则从听觉角度表现出险恶的环境所带来的悲凉氛围,与《水经注》中引用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民歌一样,体现出心情的悲凉。此处的描写,表现出洞庭湖变幻莫测的景象,令人感觉前途茫然,不知方向。下文“去国怀乡,忧馋畏讥”的议论,也就把怀才不遇,悲愤孤寂的士人形象显现出来了。在悲凉的心情之下,中国学术期刊网。身处永州的柳宗元,在“悄怆幽邃”的心态下,看见清幽的小石塘也会觉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何况满目凄风苦雨呢?这自然令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而他笔下的晴空万里时的湖面则是风平浪静,文中从白昼、夜晚两个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如此一变,让湖中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的确“此乐何极”。但无论是白昼的“波澜不惊”“一碧万顷”,还是夜晚的“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都给人平静安适的感受,与苏轼笔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平静的湖面就是人内心的写照,而人的内心的平静是因为“宠辱偕忘”,忘掉了自身的荣辱进退,寄情于山水之间文学艺术论文,才能“其喜洋洋者矣”。此刻的士人,如陶渊明一般“忘怀得失”,但不是为国忘身,而是寄情山水,独善其身。刘禹锡在荒凉的贬谪地仍能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的诗句,身居陋室仍能“唯吾德馨”,足以表现其开朗的心态,便是忘怀得失,独善其身的典型。
  众所周知,范仲淹并非到过洞庭湖,也未登过岳阳楼,此时他的描写主要是根据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而想象,也许其中也有他家乡太湖的影子。他笔下的洞庭湖的两种大相径庭的景象,正体现了“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异”。但“异”中有同,都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都是表现政治失意者的心态。他们或怀才不遇,悲愤孤寂,或忘怀得失,独善其身,只是他们面对个人处境的心态有“异”。这一处境也正是作者与滕子京的处境,而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诗句也不约而同地表现出相似的内容。
  但本文之所以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其不仅表现出了这些“已被前人写尽”的情感,而是作者在其之上又生出一层新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超越以往的崇高精神。而要理解这一精神境界,就必须联系到了我所归纳的第二个角度——“忧”。
  二、“忧”。
  一个“忧”字贯穿全文。文章开头写作缘由,“谪守”二字已经暗示了滕子京心中之“忧”。而文章中间三节写景,其核心也是表现“迁客骚人”心中之“忧”。此地“南极潇湘,北通巫峡”,可谓“巴山楚水凄凉地”,“忧”字自然而生。被贬的士人或“满目萧然”,忧心难去,或“宠辱偕忘”,借酒忘忧,以不同的心态来面对自身处境之“忧”。
  但在第五节文学艺术论文,作者对上述的两种心态均给予否定,提出了“古仁人之心”的精神楷模,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化解个人的忧愁,而用“进亦忧,退亦忧”指出自身的责任,进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的理想。此时的“忧”的含义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不再是对自身处境的“忧”,而是对国家、对人民的“忧”。个人的得失无足轻重,真正应当放在心头的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将自身的遭遇放在如此崇高的利益之中,显得何等的渺小?只需与国与民有利,又何必在乎自己的一点荣辱得失。
  滕子京本人此时正处于悲愤孤寂之中,在他所填的《临江仙·巴陵》一词有句:“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悲凉之意跃然纸上中国学术期刊网。当楼将要完工时,他说:“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凄凉之情令人伤感。范仲淹提出这样的精神,就是对友人宽慰与激励。他在文章开头赞美滕子京对巴陵的治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既是对他的褒奖宽慰,也是对他的激励——既然可以在“谪守”之地给一方造福,就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又何必自怨自艾。只要心中不忘国家社稷,就无需为自身的怀才不遇而悲伤。文末“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这一段呼应,也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的希望——与他一起为国分忧。
  这一思想,也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最核心的思想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上承孔子,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中。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其中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正如《古文观止》中的评价:“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文学艺术论文,发而为文章,非先生其孰能之?”
  不过孔子曾叹息:“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的确,古往今来,真正能如范仲淹一样无论处境如何,都能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的强者又有几人?范仲淹能够在宦海浮沉中牢牢坚守住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并以此来激励友人,同样也是本文最闪光之处,也是文中最精华的精神之一。而要真切地体现这一精神,就需要分析我所切入的第三个角度“守”。
  三、“守”。
  在文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的就是一种坚守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荣辱的坚守。恰似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无论“朝晖夕阴”,风雨晴空,其“衔远山、吞长江”的豁达胸襟和雄浑气魄不会改变。这浩渺的洞庭湖,就是作者宽广心胸的写照。有如此广阔心胸,又怎会看重个人的一点荣辱?只需坚守住为国为民的道德信念,自然可以包容万物,一心为民。
  范仲淹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实践着这一信念。《宋史》载其一生几度起落,曾经数次进京数次被贬。但无论是要求已执政多年的刘太后交权,还是上百官图揭露宰相吕夷简他的官场党羽,以及在“庆历新政”中上革新十事,他的每一次被贬几乎都与其不惧权贵,为国请命有着直接关系。他不顾家人、友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挑战权贵,所凭的就是一颗敢于坚守的忠心。也是因为他这种坚守理想,决不妥协的个性,使他一生树敌无数,也受到了无数苛责。《宋史》就称他“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文学艺术论文,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对其绝不宽容的行事作风已有微词。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更将北宋党争之源头归咎于他倔强的个性中国学术期刊网。
  的确性格过刚是容易树敌过多,不利于和谐发展,但我必须指出一点,就是范仲淹本人也并非是执拗顽固之人,更不是铁石心肠的无情者,他也有着人的七情六欲,这在“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与“将军白发征夫泪”等词句就可心窥见一二。他的坚守的出发点完全是为社稷民生着想,因此他绝不愿妥协。《宋史》称宋仁宗曾试图调解他与宰相吕夷简的关系,他“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明确表明他与吕夷简之间并无私人恩怨。也正因为他一心为民,人民也不会忘记他。当他去世之时,“四方闻者皆为叹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尽管他“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至去世时家无余财,甚至无法举行丧事,可人民已为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又复何求?
  我还认为他这种倔强性格也源于其家族的影响。《宋史》称其为唐相范履冰之后,史载范履冰因不愿依附当时已掌控国家大权数十年的武则天,上书睿宗要求皇帝亲政,被武则天杀死文学艺术论文,其耿耿直骨已著于史册。也许无形中,这种忠贞不二的性格也遗传给了范仲淹。他“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这段少年经历就表现出一种倔强的性格。可以说他的家世与童年经历造就了他的性格。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范仲淹就在国家大事上表现出一种“不可夺”的坚强。
  综上所述,坚守这份信念,才能面对风云变幻的时局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守这份信念才能甘受这份忧心,为国为民效命,坚守这份信念是范仲淹一生的追求,是他思想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中国的脊梁”!而这些,恰恰构成了《岳阳楼记》背后的精神世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55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