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生命的纯度与艺术的高度(1)

生命的纯度与艺术的高度(1)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140年前,一个对现代指挥艺术影响至深的生命,诞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尔马市。50年前,这位对音乐艺术挚爱一生的指挥大师,安然辞世于美国纽约的里弗达尔。今天,当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重温这位为20世纪的世界乐坛做出杰出贡献的指挥泰斗——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的传奇人生与心路历程时,幽冥之中,大师的指挥风采与其棒下的音乐精灵依旧生动宛然。
  
  传奇的音乐人生与辉煌的指挥历程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ni,1867—1957),1867年3月25日出生在一个清贫的裁缝家庭。幼时的他,就能够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将其父及合唱队朋友演唱的歌剧选曲,在钢琴上丝毫不差地演奏出来。1876年,9岁的托斯卡尼尼考入了帕尔马市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开始了正规的音乐学习里程;1885年,18岁的托斯卡尼尼凭借卓异的音乐天赋与勤勉笃学,取得了大提琴和钢琴两项成绩优异的毕业证书。1886年年初,刚刚签约帕尔马皇家剧院的托斯卡尼尼,以一名大提琴演奏员的身份,随团到巴西去参加意大利歌剧节的演出。期间,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托斯卡尼尼的音乐人生。
  抵达巴西后的第一场演出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担任指挥的是巴西著名的音乐家莱奥波尔多·米革斯,剧目是古诺的《浮士德》。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次首演被当地的评论界批得一无是处,尤其是对指挥甚为不满,加之合作以来,乐队的成员与米革斯的冲突就一直不断,他们对这位指挥的态度和才能也是深有抱怨,米革斯一气之下投书报社,声明辞去剧团的指挥职务,并将演出失败完全归咎于意大利的乐手与歌手。第二天晚上,当剧团将要上演威尔第的《阿依达》时,观众席上一片混乱,副指挥卡尔洛·苏佩尔蒂刚一走上指挥台,便被观众的嘘声和叫骂声哄了下去。随后,取而代之的原合唱队指挥阿里斯蒂德·文杜利的试探,也遭遇了与苏佩尔蒂同样的“礼遇”。观众的情绪越来越失控,愤怒的火山一触即发,退票似乎成了唯一安全的选择。突然,一名合唱队员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喊出了托斯卡尼尼的名字:“让他试试,节目单上没印他的名字,他能背下整部歌剧。”在经理克劳迪奥·罗西与众人的一再请求和鼓励下,年仅19岁的托斯卡尼尼沉着地走上了指挥台,在众目睽睽之下挥手合上了总谱,然后果断地打下了第一个起拍。“什么?他全凭记忆指挥!”观众们惊呆了,随着《阿依达》的前奏低沉、缓慢地响起,全场顿时安静。凭着在本次演出之旅一个月的海上航程中,兼任合唱队副队长,每天都要帮助歌队排练的积累,加之平日里对总谱研习的热爱,以及先天的超凡禀赋与音乐记忆,托斯卡尼尼毫不费力地挥就了威尔第的伟大歌剧。演出结束,观众被托斯卡尼尼精湛的艺术折服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整个剧场。这一晚,托斯卡尼尼一举成名;这一晚,音乐史上的一个传奇诞生。
  托斯卡尼尼是一位指挥天才,一生指挥过百余部歌剧及不计其数的交响音乐作品。在歌剧方面,他擅长指挥威尔第、普契尼、瓦格纳等人的作品;在交响乐领域,他是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权威诠释者。可以说,托斯卡尼尼凭借自身的勤奋与对音乐执著的热爱、惊人的音乐记忆力与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缔造了世界乐坛上一个旷古烁今的神话,成为“所有指挥家中至高无上的大师”。
  
  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高度的爱国热情
  
  一生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托斯卡尼尼,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高度的爱国热情。在那个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年代,托斯卡尼尼凭借一个正直艺术家所具有的高尚情操、天性与良知,成为了一名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反纳粹以及捍卫正义与生命尊严的斗士。
  墨索里尼应该枪毙——这是1922年10月,托斯卡尼尼在墨索里尼窃取政权、上台组阁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发出的怒吼。当时的意大利,举国上下都挂满了国王和墨索里尼的画像,唯独在有着150年历史的斯卡拉剧院遭到拒绝,因为他的领导者托斯卡尼尼坚决不能容许那些独裁者和政治小丑玷污这块纯洁高尚的音乐圣地。面对法西斯的种种暴行,天性耿直的托斯卡尼尼深恶痛绝。他曾不止一次地与独裁势力发生冲突:1926年4月,普契尼的绝笔之作——歌剧《图兰朵》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之日(25日),墨索里尼提出要出席这一隆重的文化盛典,并要求在其入场时高奏法西斯颂歌《青年进行曲》。对此,托斯卡尼尼断然拒绝,并且不论谁来劝说,他都毫不妥协;同样,出于对德国纳粹的反对,托斯卡尼尼在希特勒1933年上台以后,以无法在人道主义沦丧地区演出、且瓦格纳的作品已成为纳粹的宣传品为由,毅然回绝了指挥拜鲁伊特音乐节的一再邀请。

  相反,因为同情和声援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民族的正义斗争,托斯卡尼尼于1936年年底自费到特拉维夫指挥了巴勒斯坦交响乐团的成立音乐会。也正因为如此,托斯卡尼尼一直被公认为超越国界和党派的反法西斯、反纳粹的榜样。在那个集权的时代,面对法西斯的威胁利诱,他刚直凛然,不屑一顾;对富尔特文格勒、卡拉扬等同行的屈服投降,他横眉冷对,嗤之以鼻。托斯卡尼尼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与超人的气概和胆略,铸就了他不屈的人格与无上的生命尊严。一如他在写给布鲁诺·瓦尔特的电报中所言:我无论行事和思考都只认定一条道,我痛恨妥协,我一辈子只走直路。
  人只能有一个妻子、一个家庭和一个祖国——这是托斯卡尼尼在子女面前常说的一句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激起了托斯卡尼尼根植于家族传统的爱国热情(托斯卡尼尼的父亲曾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加利波第将军领导的“红杉军”,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对意大利的占领)。为报效祖国,年近半百的托斯卡尼尼动员了众多名演员参加为前线将士的募捐义演,后来干脆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乐队深入前线部队巡回演出。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他曾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到前沿阵地慰问军队,最后甚至直赴硝烟弥漫的战场,在炮火声中指挥了一首又一首鼓舞斗志的军乐。
  托斯卡尼尼是一名真诚的爱国者,同时又是一位理智的爱国者。他能将夺取国家统治权力的法西斯政权与国家本身区分开来。1943年7月,当正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第8录音室录音的托斯卡尼尼得知墨索里尼垮台、自己的祖国获得解放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高声宣布:盼到了,我的祖国终于得救了!他深深地热爱着他的祖国,异乡优越安定的生活,并未减轻他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也正因如此,他虽侨居美国多年,但从未放弃自己的意大利国籍。
  
  客观的艺术理念与高深的指挥造诣
  
  作为20世纪客观现实主义指挥学派的奠基人与开拓者的托斯卡尼尼,有着严谨的指挥风格与高深的艺术造诣。他的客观主义指挥艺术观,深刻地影响着后代的音乐家。
  “我只演奏作曲家写出的东西”。对于指挥家的职责,托斯卡尼尼一直都在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指挥家应最大限度地忠实原作,并将其原貌严谨完美地体现出来。对于他“忠实原作”的指挥观念,卡拉扬曾有这样的论述:“应该说,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忠实’,它不是机械地‘忠实’,而是从严谨的指挥风格中迸发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驾驭一切,控制一切,他在指挥艺术中完成了一次革命。”事实上,托斯卡尼尼对于作品的演释,远远超出了乐谱本身,他也在不断地寻找乐谱背后的真谛。因为对于任何音乐的演释,都永远不只是对乐谱上音符的演奏,而是需要表现出音符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在强调忠实原作的同时,他也同样重视音乐的歌唱:要歌唱!永远地歌唱!每个音符都要歌唱!甚至休止时也不例外!如果没有歌唱性,音乐就不能成其为音乐了。
  托斯卡尼尼的指挥风格严谨、精确、质朴而热情。在他看来:指挥艺术应像数学一样,必须严谨缜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他用这一观点要求乐队,并与他们长期保持着最佳的合作状态。他对演奏的要求有着百分之百的严格,同时自己也是百分之百的投入。有时,为了达到他心目中的完美,甚至将排练的时间延续得很长。托斯卡尼尼对于音乐的掌控能力非常强:对每个声部的进行及乐句细节,他都能在层次与切入点上做到精准掌控;而对旋律、和声等要素在整体艺术构思下的严密整合更是做得天衣无缝……他能够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传达出细腻入微的表情变化,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激荡人心的戏剧性效果。听他指挥的音乐,甚至可以感受到每一个乐手的全神贯注和超负荷投入。在他身上,有着作为一位指挥大师所应具备的全面素质,质朴而洗练的指挥手势与精妙而充满激情的指挥风格,迸发着一种磁石般的引力,不仅能够引领乐队和演员达到最佳的表演状态,而且能够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他的听众,使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不觉地融汇到他所构想和创造的音乐境界中,从而取得惊人的艺术效果。
  托斯卡尼尼对现代指挥艺术的贡献是卓越的。乔治·普雷特曾盛赞:“托斯卡尼尼是第一个真正理解指挥艺术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他指挥家都是他的后来者和学生。” 时至今日,仍有众多的追随者在不懈地研习和追寻他的指挥技巧与艺术风格。
  如今,斯人已逝,历经璀璨与磨难的大师早已步入天国,然而他对正义和艺术的忠诚与执著,却使他的音乐成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永恒,其生命的波涛业已注入到了现代音乐艺术的洪流之中。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这位拥有高尚生命尊严与高深艺术造诣的指挥大师,用他那伟大而坚韧的艺术人生征服了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朱塞佩·塔罗齐.音乐是不会死亡的:托斯卡尼尼的生平和指挥活动[m].袁华清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2]约翰·阿杜安.福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m].申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harvey tions on toscanini[m].new york:grove weidenfeld,1991.
  [4]景作人.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202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