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将流行音乐引进古诗歌课堂教学研究

将流行音乐引进古诗歌课堂教学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 要: 针对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兴趣低下的现状,本文认为,要切实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可尝试以古诗词的改编音乐为切入点,将古诗词教学与流行音乐赏析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诗歌语言的品味,感受学习古诗词的乐趣,以不断增强学习热情。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流行音乐 教学实践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古典诗词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想象的相差甚远,甚至对学习古典诗词提不起兴趣。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的一些优美诗句十分喜欢,尤其喜欢品味其中的意境,许多学生的课本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或多或少题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课余时间经常能看到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比拼谁背的多。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背诵古诗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应付考试。有时,我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我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
  与之相对的是,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毛宁的《涛声依旧》,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以及古筝曲《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平湖秋月》等流行音乐和古典乐曲常被学生下载到mp3中随时欣赏。
  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wWw.lw881.com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由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了深一层的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
  现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一)心理过于浮躁。
  学生生性好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记忆深度不够。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轻松掌握古诗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学习取得成效,需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才行。
  (二)知识积累不够。
  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比较含蓄凝练,有的甚至是晦涩难懂,与现代语言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三)功利色彩太浓。
  学生学古诗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阅读体悟,为了考试得分至多背几句“名言警句”。
  二、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一)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无暇阅读经典古诗。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很多家长和老师也不允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二)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左右了学生阅读的方向,使得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
  现代媒体技术发展很快,相应的产品也随之面世,这使得学生有多种途径了解世界,并且大众传媒为了收视率,迎合观众,不断地传播快餐文化和流行文化,学生被其吸引,因而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十分喜欢看动漫、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书。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经常性地阅读这些书,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看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三)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太过艰深,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滥觞,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四)呆板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销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不少教师平时教授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不只讲得多,有时还人为地主观肢解,不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多阅读、多体悟;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课堂教学呆板、教学语言枯燥、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以古典诗词为载体的流行音乐的妙处
  (一)音乐的融合。
  在一些以古典诗词为背景的音乐作品中,作曲者并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地根据今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结合点。就是说,既有意识地吸收

(二)除了音乐的融合之外,歌词的融合恐怕更值得我们关注。
  由于古今语言、音乐的差异,情感表现方式的差异,很多歌词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典诗词的原来字句,而将其作为一种据以再创作的素材,或者整句地沿袭,或释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与新创作的歌词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成为当代流行歌坛上的一道特殊的景观。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字的融合”。比如流传颇广的陈小奇创作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化用了唐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我们看它的歌词: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现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可以看出在歌词中,作者把古典诗词的意境和现代人的情感成功地进行了对接,仍有《枫桥夜泊》的画面,但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离情别恨。昔日旧情的怅惘、意外重逢的感慨、相忆与期待、思念与无奈,在反复的倾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悱恻缠绵。语言是地道的歌词的语言,句式是地道的歌词的句式,虽然某些表述如“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引入了通感手法而与诗颇为接近,但整体而言则是歌而非诗。
  这些流行音乐无论文字或旋律都很优美,它很容易地将听众带入一种别样的境地,让听众如痴如醉。
  四、如何才能把学生引导到喜欢学习古典诗歌的道路上
  教学古典诗词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到底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分析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对症下药。
  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同学们如此喜欢流行歌曲,老师就应当以此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古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起来。
  实践证明,将古典诗歌与现代音乐联系在一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注重诗歌语言的品味,使学生不再觉得古诗索然无味了。
  以上是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我认为只有深刻地参透新课标精神,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整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2065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