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哲学 > “全球化”与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

“全球化”与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进入21世纪新千年,世界又进入一个新纪元,是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地球村变小
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超级大国挟着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推行单边政策和霸
权主义,我们又必需增强综合国力以应付挑战。正确运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将有助
于应付挑战的精神动力。本文拟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课题,探讨进入21世纪新千年老子思
想的当今价值。



老子思想如何面对21世纪,能否与之相适应,首先就要了解这个新千年的世界大势。这是关系到
我们民族文化今后的走向和定位,也是所遇到的客观条件。

江泽民今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说:“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着冷
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面临新的挑战。总的看,
世界和平仍可以维持,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
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我们要正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坚定不移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我们的综合国力搞上去。”[1]

江泽民的讲话,虽也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又承认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只有把综合
国力搞上去,才能对付挑战而立于不败之地。提高综合国力固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政治、
文化也要加强力量,可是我们现在还处于弱势的地位。

进入新千年,经济全球化既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也带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江
泽民去年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上说到:在旧的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展中
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2]从而出现贫富加速分化的现象。据一份统计资
料:1965年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19倍,而1995年为38倍。全世界的
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3]又今年
1月3日日本《读卖新闻》文章题:“非对称”世界掩盖不住的差距,文中说到世界依然面临着既
新又旧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北”富“南”贫问题,世界上每5人中就有1人如今仍然过着每天不
足1美元的贫困生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世界上1%最富裕人群的
收入相当于57%最贫穷人群的收入总和。世界上有8亿人处于忍饥挨饿之中。还由于目前地球环境
状况不断恶化,贫困问题日益严重。《京都议定书》首先要求发达国家消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排放量最大的美国却拒绝执行。

由于世界贫富差距矛盾的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的动乱。如近几年来,世界高层经济会议开到哪
儿,反对全球化的抗议示威就跟到那儿。据一份反全球化运动大事记:列入地方有西雅图、达沃
斯、华盛顿、日内瓦、布拉格、尼斯、苏黎世、魁北克、歌德堡、巴塞罗那、萨尔茨堡、热那
亚。[4]反对全球化的群众示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每次示威中,为保证与会各国领导人的安
全,东道国组织者都如临大敌,动用军警戒备,甚至让警察以暴力镇压示威人群,从而演变成严
重冲突,并加剧反全球化人士与各国政治家之间的对立,由经济问题演变成政治矛盾。

但是作为目前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并不想缓和这个矛盾,相反在苏联解体后乘机独霸世界。特别
是布什上台以后奉行的政策,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给以更大的冲击。

2001年6月4日,美国《旗帜周刊》发表题为《布什主义》文章说:今天,美国仍然是杰出的经
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强国,在21世纪伊始,新政府的任务是制定一项与我所处的压倒之势的统
治地位相称的军事和外交政策,通过断然拒绝《京都议定书》,拒绝多边束缚,并明确阐明新的
美国单边主义。这是一种适合21世纪世界的单极状态的态势,它的目的是要恢复美国的行为自
由。“全球化”流派赞成积极有力的干预和动用武力来促成我们价值观的传播。它的政策已经反
映出对今天世界的单极化感到自在,同时愿意单方面行动来这样做。[5]这里对所谓“布什主义”
的阐释十分清楚,就是要依靠美国“超强国”的新地位,用压倒之势的力量推行新的单极化和保
持单边主义的政策。

“9·11”事件以后,美国的政策有无改变呢?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001年12月15日文章,标题
是美国的目的:单边霸权。文中说有人认为布什政府对纽约和华盛顿遭受恐怖袭击做出的反应是
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错误的。政府和国会匆匆忙忙支付了美国拖欠的联合国会费,为
了建立反恐怖联盟向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前苏联共和国做出了重大让步。美国需要中
亚的作战基地和其他地方的军事让步。北约及安理会的支持赋予了美国军事行动的合法性。[6]这
里美国所谓“让步”其实是占了便宜,因为它对付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的反恐怖战争,使得美
国的军事力量首次名正言顺地进入其梦寐以求的中亚地区,这正是符合美国霸权主义军事战略的
需要。

对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美报认为:这是本届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举措。布什政
府的对外政策出发点是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单边主义好处多多,效率高、省时间、通常也比较
见效。此次危机被所谓的华盛顿主战派看作是对其雄心壮志的有利推动;彻底改变世界力量对
比,由美国担当领导;“流氓国家”敌人被击败并解除武装;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以及欧洲人)
全永久退居次要地位。布什废止《反弹道导弹条约》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大行为,是对俄罗斯及国
际社会其他成员的蔑视。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胜利与塔利班政权的垮台大大助长了华盛顿的自满情
绪。这种自满是确实存在的,它所依据的基础是军事力量。[7]

从这份美报的报道,可见布什政府推行的“单边霸权”确是咄咄逼人。而它所依赖的基础则是强
大的军事力量。记者陈如为在一篇报道中,指出美国不顾全世界反对,退出30年来作为美苏、美
俄核均势基础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国际军事和政治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美国实验和布署nmd
和tmd,旨在巩固和扩大其拥有的绝对军事优势,使自己永远处于世界霸主的地位。还指出布什政
府上台以来,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活动中采取的咄咄迫人的举措,绝大多数是针对亚太地区的。历
史经验表明,美国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到哪里,哪里就遭殃。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海湾战
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无不如此。美国将战略重点东移至亚太地区,有可能激起该地区
潜在的双边或多边冲突;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奉行过于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故对中东和平进
程、印巴冲击的立场,将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8]

今年1月17日,世界同时有多家报刊报道美国急速扩张全球军力。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引国防官
员说,他们将继续推进在中亚建立额外行动基地的计划。《德国之声网站》文章指出:从日本、
印尼、海湾地区、非洲直至欧洲,美国士兵无处不在。在今后的若干年中,美国海外军事力量还
将进一步增长,目前美国防部将美国重要的安全利益扩张到差不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俄罗斯
《论据与事实》周报文章标题:中亚·美国新军事基地·对准中国吗?文中说前苏联版图内的中
亚国家几乎完全陷入,或准备陷入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范围。在中亚的空军基地是对中国施加
压力的强大杠杆。[9]

另据台湾《中国时报》1月5日报道:台湾记者探访夏威夷檀岛美军基地后意外发现,自“9·11事
件”以来,美军太平洋总部紧盯中国。另日本《产经新闻》1月26日报道:美国一研究报告主张美
日携手对付中国。[10]还有台湾问题。香港《广角镜》月刊1月号文章标题:咄咄逼人的“台独”
军事战略。是从“固守防卫”到“先制攻击”,陈水扁紧锣密鼓以武拒统。台湾当局所以有恃无
恐,该刊指出:“台独”成为美全球战略一环,目前台美军事合作继续升温。这在大陆与美国关
系中,打下了新的非常麻烦“契子”。[11]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29日报道:对于中国副总理钱其琛呼吁与民进党进行对话的谈话,28日
陈水扁表示欢迎。不过,对于中国提出的恢复对话的条件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陈水扁予
以否定。此事无独有偶,据台湾《中国时报》1月29日文章:称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昨日
在政大国关中心的演说,罕见地表达反对中国大陆坚持的以“一中”作为两岸复谈前提等立场。
该文作者认为:卜睿哲不但批评中共一向坚持的前提,也间接为台湾当局不愿接受中共的条件背
书,其中的政治意义,颇值得玩味。同时卜睿哲还强调,美国政府关切台湾的安全,一旦台湾遭
受大陆的威胁,美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协助台湾自卫。[12]

由此看来,陈水扁所以敢于拿“台独”赌明天,这与当前美国政府对中国遏制政策分不开。正如
江泽民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但对友好邦交和睦相
处;就算是霸权主义者,借口什么人权、宗教问题挑起争端,我们也尽量避免对抗,寻求对话。
台湾本是内政问题,我们也尽量避免外来干涉,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但是我们绝不惧怕战争,
只要自强不息,把综合国力搞上去,加强战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增强综合国力,物质装备当然重要,但精神动力亦不能忽视,我们具有悠长的传统文化,对此如
何吸取其思想精华,使能体现出能适应时势的当今价值,做到古为今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如上所述,我们既面临世界性的挑战,应当如何应付呢?斗争策略有的说法是人不犯我,我不犯
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也有主张对外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在战
略上与超级大国对抗,在战术上则与之寻求对话,或说是可以固守反击,后发制人。亦有说要坚
持按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办事,求同存异,做到和而不同。

那么新千年面临世界性挑战的情况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如何体现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
子思想的当今价值呢?对他的思想又如何评估呢?《天下篇》的作者说他所守的是“雌”(柔弱
之意)、是“辱”(受垢之意);而所取的是“后”、是“曲”,是“人皆取实,己独取虚”。
《荀子·天论》篇也说:“老子有见与诎,无见于信。”这“诎”就是屈曲的“屈”字,而
“信”即是“伸”字,就是说老子只见到“屈”的一面,而没有见到“伸”的一面。《吕氏春秋
·不二》篇只用一个字概括老子的思想,说是“老聃贵柔”。从这些先秦时人对老子思想的看
法,似多看到他消极退让的一面。

但其实老子思想是用辩证法思想看问题。由于当时人已认识到自然界现象是“深岸为谷,深谷为
陵”;社会政治上则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即事物都会向
相反的方向变化。由是老子概括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作
为事物辩证发展的模式,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即认为看到事物无不向反方向转化这一基本规律。

老子根据“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原理,提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的反命题。他说“见小
曰明,守柔曰强。”(五十二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
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
十六章)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情况来说的,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充满生机;到最强大时发
展到顶点,会走向反面衰老而灭亡。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老子还以“水”来比喻说明柔克刚、弱胜强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
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
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
西,但能把山体冲刷成江河,滴水穿石,水能克火,都可说明弱之胜强。同样“受国之垢”,接
受国家的屈辱,反而能奋发图强,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也说明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虽是发展中国
家,与推行霸权主义的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文化都处于弱势,但我们是居于“柔弱处上”的地
位,发展的前途就是能克服强敌,对这一点可以说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启示。

根据“正言若反”的原则,老子提出“不争”、“无为”看似消极退让的话,其实在斗争策略上
是后发制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必固予之,是谓微明。”(三十六章)这在策略上就是以退为进,欲取先予,后发制人,而取胜
的先机已在见微知著了,这就“是谓微明”。

由于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总是向对立面转化,因而提出“不争”的观点。他说:“曲则全,枉则
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二章)这里所谓“不争”,只是潜藏策略,自己不显山露水,
不主动出击。虽有点委曲求全,但最终令到对方“莫之能争”。据此他又说:“善为士者,不
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为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
配天古之极。”(六十八章)这是以不争达到争胜的目的,并认为是符合天道准则的。所以又
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就是进一步作出论证,
“不争而善胜”是相反而相成。

老子的以退为进思想,还直接在战争观加以论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
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
者胜矣。”(六十九章)这是一种固守反击的策略,不贪功冒进,但也告诫不能轻敌,认为哀兵
必胜,仍然显示出他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和一些发展中的国家,与推行霸权主义的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经济、军
事、文化都处于弱势地位。因而老子以静制动、以退为进和后发制人的策略思想,对我们今天走
向世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迎接挑战,求得机遇,应当是有所借鉴和启示。



从以上看来,老子的思想表面上是贵柔、消极退让,其实是有丰富军事辩证法思想,过去有人说
《老子》是部兵书,大概亦有多少根据。不过老子的政治态度,当时可以说是属于反战派。如
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三十章)又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
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
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
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老子的反战思想,认为用
兵是不得已,即使战胜也不值得庆贺,只能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老子与孟子一样反对战争,但
孟子只想说服国君行仁义;而老子虽反战却不怕作战,并且能以柔克刚,制胜强敌。当今的国际
形势,我们是主张世界和平,但是不怕霸权主义的战争威吓。这也可以说是老子思想对我们的启
示。

进入21世纪霸权主义除威胁社会和平外,还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应该是时代
的主题,老子讲“道法自然”就是主张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儒家讲“天人合一”有相
同之处。但与荀子讲“制天命而用之”则有所区别。“道法自然”,重点是个“法”字;“制天
命而用之”,重点是个“制”字。从自然观来说,前者是效法即顺应自然之意,后者是驾御带有
征服的意思。当今科技开发多属于后者,如不超过自然界可以接受的程度,可以增加物质财富,
造福人类,正面效应是主流。但不恰当地过度开发,就会走向反面,变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
衡,最终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现在地球上污染空气水源,破坏森林植被,弄到水土流失,
沙漠化申延。还由于地球变暖,气候反常,弄到时令失序,水旱风灾多变,给人类带来很大的伤
害。

值得注意的是,消耗地球能源最多,污染遗害最大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但偏是布什政府
拒绝《京都议定书》。可见霸权主义既威胁世界和平,又拒绝环境保护,实为人类的大敌。老子
思想既能应付挑战,保卫和平,又注意保持环境生态,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21世纪,对
付“全球化”的挑战,老子思想应该是有它的当今价值。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风霜雨露等自然现象是无需人力的,他说:“天地相
合,以降甘露,民募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老子又认为万物为道所生,为德所养,所以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募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即使是圣人,也只能“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老子强调要顺万物之自然,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够的,但这种
思想用于自然界,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仍然有它的积极作用,对当今的环保工作,
亦会有所启示。

注:
[1]《光明日报》,转载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2]《光明日报》,2001年2月28日报道。
[3]《羊城晚报》,2001年1月14日报道。
[4]《反全球运动大事记》,《参考消息》,2001年7月30日报道。
[5]《参考消息》,2001年6月21——25日连载。
[6]、[7]《参考消息》,2001年12月19日转载。
[8]《参考消息》,2002年1月3日报道。
[9]《参考消息》,2002年1月19日转载。
[10]《参考消息》,2002年1月28日报道。
[11]《参考消息》,2002年1月22日转载。
[12]《参考消息》,2002年1月31日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752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