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 > 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探微

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探微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摘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缺失日益凸显,如何建构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成了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缺失;建构

1 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

学校归属感( school belonging)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的情感[1]。

从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来看,不少学生社会情感淡漠,消极的情绪体验时有发生;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同学之间的交往缺乏理解,师生之间的交往缺乏信任[2]。曹红玲(2007)调查发现,“职业院校有不少的学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加之于环境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对抗心理。主要表现为:拒绝帮助、求全他人、不计后果[3]”。

2 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归属感作为一种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因此,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缺失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了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缺失。

2.1 社会的消极评价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意识。这种观念至今还影响着许多人的择业观,他们认为只有在管理岗位上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作为技术工人就是“矮人一等”。很多父母也把考大学当成孩子的惟一出路,很少有人愿意让孩子学技术、当工人,结果导致了职业院校优秀生源逐渐减少。在许多人眼里,职业教育成了一种“多余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往往与“素质低下”、“品质低劣”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德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源于他人对自我的态度和评价。因此,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消极态度和评价很容易导致职业院校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自卑心理。

2.2 学校德育教育滞后

我国正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高校扩招使得职业院校的招生数量和质量急剧下滑,职业教育普遍面临着“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差;出口不顺畅,学生就业难”的困境。这同时也给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力度和创新,德育方法单一,内容滞后,针对性不强,这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不少学校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德育和日常行为教育应由学生科和班主任负责的认识误区,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校在日常教学和后勤等工作中,忽视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性,而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3 反学校文化的影响

所谓反文化系指某些团体试图分享社会价值,却受到了不断的严重挫折,起而反抗并推翻现有文化规范或价值体系为目标的一种次文化。就学校而言,学校是一个社会开放系统,它有其既定的价值观、规范、制度等[4]。但是,对于这些既定的体现学校文化的诸要素,学校中的所有学生并非都能完全接受与遵从。有些学生可能是部分接受,而有些学生则会产生公开拒绝。

3 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构

职业院校学生归属感的建构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具体来讲,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3.1 转变社会观念

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现代社会的任何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5]第3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纠正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必须看到,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需要,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的亚文化。从狭义来讲,“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的主体发生在校园中的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来讲,是指校园文化主体(学生、教师、员工)在校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校园文化的渗透性、潜在性、知识性、开放性、多样性特征能对师生员工时时处处发挥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引导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学校所确定的目标。同时校园文化是全体校园成员认同的集体意识,因此它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定的规范约束功能。因为校园文化为每个校园人在道德品质、行为方式、舆论宣传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内在尺度,并用这一内在尺度规范每个校园人的言行举止。除此之外,校园文化还有励志和辐射功能。

就我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许多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正、办学特色不明,重“硬件”轻“软件”,以及只重知识传授、轻视思想教育等不足。

在校园文化中教职工的素质、形象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风、治学敬业精神甚至生活习惯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树立育人先正己的意识,使全体教职工都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来启动学生的人格塑造,形成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职校学生的思维日趋活跃,感情日益丰富,兴趣和爱好也更加广泛,常常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针对这些特点,学校要因势利导,组织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也培养了美的情操。另外,美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控制情绪,抑制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甚至能启迪心灵,激发灵感,在育人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创造美丽校园环境。

3.3 树立“生本”理念,加强学校管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学生不再是学校中单纯的被管理者,而是购买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学生管理者受学校的委托成为最终代理人,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因此,学校应树立“生本”理念,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应从以往的控制和管理转向控制、管理、服务一体化。

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手段,都必须凸现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人的成长看作是管理的真正目的。要以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和选择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出现正态转换,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因此,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决定学生管理工作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和学生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6, 26(2): 51-54.

2 孟美颖.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7, (9): 65-66.

3 李雪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状况与职业指导 [j].职教通讯, 2005, (1): 52-53+5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923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