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 > 汕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汕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汕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关键词】 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摘要】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pa共141株,双纸片协同实验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spm)基因。结果: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产金属酶菌株,仅22株菌株扩增出oprd2基因。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本地区临床治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首选经验用药,oprd2表达减少或不表达可能是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治疗十分棘手。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由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已成为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抗生素。但目前随着该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铜绿假单胞菌对它的耐药情况也日益严重。为了解汕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我们收集了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间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研究其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临床菌株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间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41株,其中来自痰液的标本最多,共139份,其他两份来自分泌物。从科室来源看,来自神经外科的标本最多(64份),外科icu次之(40份),其它依次为呼吸内科(20份),神经内科(7份),ccu(4份)和其他科室(6份)。全部菌株均经常规方法和vitek60(法国)gni卡鉴定。药敏卡gns143、gns142鉴定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耐药。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产imp1及vim2型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阳性对照株,由俞云松教授惠赠。

1.1.2 试剂 抗生素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taq dna聚合酶及dntp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dna marker dl2000为takara公司产品;pcr引物由英骏公司广州分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1-3]。

1.2 方法

1.2.1 药敏实验 采用药敏卡gns143/142测定所分离菌株对8种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

1.2.2 金属酶表型检测 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对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均耐药株进行金属酶表型检测。过夜培养菌落制成0.5麦氏单位菌液,均匀涂布于mh平板上,贴上两张亚胺培南纸片(30μg/片),两纸片相距4~5 cm,在其中1张亚胺培南纸片的旁边贴上1张空白灭菌纸片,使两纸片相距1.5 cm,在空白纸片上滴加2巯基丙酸(2mpa)原液2μl。经35℃ 18 h孵育,若2mpa旁边的亚胺培南纸片近2mpa一侧出现抑菌圈扩大或两纸片之间出现协同敏感区,则判定受试菌产金属酶。

1.2.3 pcr扩增及电泳 以煮沸法制备dna模板,金属酶及外膜蛋白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1.2%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判定。pcr反应条件、产物长度见表1。表1 pcr引物序列、预期产物长度及pcr反应条件

  2 结果

2.1 药敏实验结果 141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2.2 金属酶表型检测结果 双纸片协同实验结果显示均未产金属酶。

2.3 pcr扩增结果 四对金属酶引物扩增均未见目的条带。而oprd2引物扩增,141株菌株中有22株菌株扩增出目的片段。表2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诊疗项目的广泛开展,非发酵菌引起的院内感染逐渐增多。而引起院内感染的非发酵菌中最常见的就是铜绿假单胞菌[4-5]。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健康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更新及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越发严重,临床治疗十分困难。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且能快速通过细菌细胞膜的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6]。但随着该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对它的耐药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波兰1986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株仅为1.8%,1994年至1996年上升至2.6%,2001年上升至19.3%[7]。我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网报道,1994年至2001年七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1994年的8.5%上升到2001年的24.6%[8]。

本实验所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株绝大部分从痰液中分离得到,表明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多引起呼吸道感染,这和美国全国性医院感染监测网有关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获得性,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首位病因的报道一致[9]。从科室来源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来自神经外科和外科icu,这可能与这些病区的病人免疫力低、病程和住院时间长、有手术史以及较频繁地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从药敏结果看,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5%以上,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一旦对亚胺培南耐药,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亦不宜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中介率很高,可能与该类抗生素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增多有关。相比之下,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制剂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舒巴坦为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的复合剂使头孢哌酮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明显增强,可作为本地区临床治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首选经验用药,这也与文献报道一致[10]。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的产生、外膜通透性的降低和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在铜绿假单胞菌中,能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主要是金属酶(metalloβlactamases,mbl),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金属酶主要是获得性金属酶,包括以下四种类型: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其类型已经超过19种,编码基因多整合在1型或3型整合子上[11];vim型金属酶,种类已经超过11种,多作为基因盒整合在1型整合子上[12]。spm1型金属酶,编码基因与一共同区(common region,cr)相连,推测cr可能与spm1酶的编码基因的移动和表达相关[13];gim1型金属酶,ⅰ型整合子in77的基因盒,位于一个22kb的非接合质粒上[14]。从实验结果看,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一年间收集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并未发现产金属酶菌株,表明金属酶并非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靶位是细菌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这类药物必须首先穿透外膜进入周浆间隙才能起作用。和其他多数革兰阴性细菌具有“典型”的高通透性孔蛋白不同,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是半渗透性的,仅有低效率的微孔蛋白c(oprc)、d(oprd)和e1(opr e1),oprd又可以分为oprd1和oprd2。微孔蛋白所形成的小孔道仅允许小分子物质通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亲水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通过这类微孔蛋白扩散,其中oprd2是亚胺培南选择性进入菌体的特异性通道,因此,oprd2孔蛋白的缺失或表达减少将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通透性降低,从而对亚胺培南呈现耐药[15]。本实验中仅22株菌株扩增出oprd2基因,表明大多数菌株存在oprd2基因突变,导致oprd2表达减少或不表达,这可能是该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

【参考文献】
1 nishio h,komatsu m,shibata n, et al. metalloβlactamaseproducing gramnegative bacilli: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 in cocoperative with 13 clinical laboratories in the kinki region of japan[j]. j clin microbiol, 2004, 42(11): 5256-5263.

2gales ac, menezes lc, silbert s, et al. dissemination in distinct brazilian regions of an epidemic carbapenem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roducing spm metalloβ lactamases[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3, 52(4):699-702.

3pirnay jp, de vos d, mossialos d, et al. analysis of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prd gene from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olates[j].environ microbiol, 2002, 4(12):872-882.

4 安群,高岩.非发酵菌耐药性分析及抗菌药物治疗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71-573.

5 许小敏,邓丹飞,傅维静.非发酵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0):645-646.

6poirel l, naas t, nicolas d,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vim2,a carbapenemhydrolyzing metalloβlactamase and its plasmid and integronborne gene from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isolate in franc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0, 44(4):891-897.

7patzer j, toleman m, deshpande l, et al.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barbouring an unusual blavim4 cassette isolated from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poland(1998-2001)[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4, 53(3):451-456.

8 王辉,陈民钧.1994-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变迁[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85-390.

9jarvis wr, martone wj. predominant pathogens in hospital infections[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2, 29(suppl a):19-24.

10肖庆忠,苏丹虹,江洁华,等.广州地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4):234-237.

11shibata n, doi y, yamane k, et al. pcr typing of genetic determinants for metalloβlactamases and integrases carried by gramnegative bacteria isolated in japan, with focus on the class 3 integron[j]. j clin microbiol, 2003, 41 (12):5407-5413.

12toleman ma, simm am, murphy ta,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pm1, a novel metalloβlactamase isolated in latin america:report from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me[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50 (5):673-679.

13nordmann p, poirel l. emerging carbapenemases in gramnegative aerobes[j].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2, 8(6):321-331.

14castanheira m, toleman ma, jones rn,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βlactamase gene, blagim1,encoding a new subclass of matalloβlactamase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4,48(12):4654-4661.

15ochs mm, mccusker mp, bains m, et al.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uter membrane porin oprd selective for imipenem and basic amino acid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 43(5): 1085-109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9274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