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陈文丽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病例(共84例),治疗组42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联合益心舒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疗程均为12周,以患者自觉症状及LVEF来判定疗效。 结果 治疗12周以后,两组治疗后效果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LVEF由(37.42±5.32)上升到(42.55±5.08),对照组LVEF由(36.98±5.45)上升到(40.12±5.43),治疗组LVEF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缓解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效果较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益心舒;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35-03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综合征。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器官或组织的血液灌流不足以及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failure,CHF)是因心肌收缩能力降低或心排血量不足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等。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会演变为慢性心力衰竭,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相近,严重影响心血管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旨在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状态,进而缓解相关症状并有效避免继发性心肌损伤的出现,常用治疗方式有利尿、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目前,伴随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很多研究证明益心舒具有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等功能,应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且取得了十分好的治疗效果。为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该医院通过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病人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联合益心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观察临床疗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于门诊及住院患者84例。男36例,女48例,根据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1]。排除病例标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严重心脏瓣膜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46~81岁(64.7±10.1)岁;病程1年~10年(6.2年±3.4年);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其他4例。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41~82岁(65.1±11.5)岁;病程2~11年(6.7年±3.6年);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功能分级,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关于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诊断标准进行。主症:心悸,气短,胸闷,下肢浮肿。次症主:面色晦暗,唇甲青紫,乏力,颈部青筋暴露,咯吐泡沫痰,胁下痞块,腹胀,尿少。舌脉:舌质瘀斑或有暗淡,苔薄,脉细数、脉涩、结代。主症必备并兼两项以上次症以及结合舌脉象即可诊断。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心衰诊断标准:《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心功能分级标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 分类法)。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75岁②心功能分级属于(NYHA 分级)Ⅱ、Ⅲ级者;③符合西医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的中医诊断标准[2];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所有能增加死亡率的因素:包括心包填塞、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梗阻型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肺动脉栓塞、未修补的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或为明显感染者以及血压控制欠佳者(舒张压≥100 mmHg 、收缩压≥160 mmHg);②肝脏及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并导致心力衰竭者;③合并肝脏、肾脏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或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④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及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属Ⅳ级者;⑤过敏性体质者及对中药过敏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支持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是指对患者限制钠盐摄入,限酒、戒烟、卧床休息并积极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药物治疗包括拜阿司匹林、盐酸贝那普利、地高辛、利尿药、硝酸酯类、他汀类药物等应用; 治疗组在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1.2 g/次,3次/d)。两组用药均12周。

在治疗期间坚持每日记录1次症状和体征变化状况,治疗前后均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治疗前后均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 h期间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规定:显效,心衰基本得到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以上或者死亡者。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率表示,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84例患者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心衰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后效果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LVEF由(37.42±5.32)上升到(42.55±5.08),对照组LVEF由(36.98±5.45)上升到(40.12±5.43),治疗组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0.05);治疗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缓解明显(1)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84例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由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持续增长,此病已经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研究认为导致心力衰竭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而心机重构是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性的变化[3]。 心内科临床所见的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就是慢性心力衰竭,其发生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舒、缩功能下降有关。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可归于“心悸”、“水肿”、“支饮”和“喘证”等范畴,其病机属本虚标实及虚实夹杂之证,其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标为痰浊、血瘀及水停。临床常见表现有呼吸困难、时有胸闷(痛)、气短、心悸、乏力、尿少和浮肿等症状。在中医中,心气不足者则运血无力;心血不足者则气短及心悸。心气不足可导致血运不畅或瘀血内生,心脉痹阻可见胸闷或胸痛,心气虚衰日久则气损及阳,从而导致心阳不振及水湿运化不利,阻碍津液运行,膀胱气化失司,水溢肌肤则发为水肿。故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为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型,治疗时必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温阳利水为原则[4]。

益心舒胶囊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山楂7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补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养阴生津的作用。用于有气血两虚、心悸和间歇脉冲、胸部不适、胸痛和心绞痛的症状者。方中人参、黄芪药,大补元气,以使气血充足,二者相互结合既可增强补气之力又可致气充则血旺,气充则血行,是甘温补气的关键配伍。人参得黄芪,乃甘温除大热,泻阳火,补元气”。研究显示人参通过NO/cGMP 通路对血管平滑肌发挥作用,具有调节AMP/cGMP 平衡作用[5-6]。丹参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既可以防止人参和黄芪温热伤阴的带来的不良反应,又可与人参及黄芪配伍以起到补中有行的功效。麦冬则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研究表明麦冬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功能。五味子可利水消肿并使邪去正安。川芎和丹参等提取物可活血和血,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收缩力作用[7]。山楂含有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等有效化学成分, 其可抗心律不齐、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压并加强及调节心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功能。现代药理认为本方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血管、利尿等作用,与现代医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原则有相同之处[8]。

通过该研究结果提示,益心舒胶囊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有增强心肌耐缺氧的能力,具有保护心肌,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 修复和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致使环磷腺苷(cAMP)和环磷鸟苷(cGMP)释放明显减少,从而改善组织缺氧时能量代谢。研究显示,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增加 CHF 患者的心功能射血分数并改善心功能分级,治疗前后的LVEF较治疗前有改善明显,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病人的运动耐力,安全可靠。西医基础疗法加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能够减少西药的用量。韩敏等[9]研究益心舒胶囊的疗效,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口服,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对照组仅给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两组都口服药物3个月,结果发现益心舒胶囊治疗CHF在6 min步行距离方面、LVEF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有着十分不错的应用前景。曹晓娟[10]的研究提示,益心舒胶囊不但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陈守宏等[11]的研究表明,经益心舒胶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着心衰标志物(BNP) 水平的下降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的提高,心功能分级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益心舒胶囊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可靠的中成药,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12]。由于我们的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观察方法相对简单,如果要全面评价益心舒胶囊的作用,还期待于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J].Circulation,2010,121(7):46-215.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67-1095.

[4] 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50.

[5] 顾宁,黄燕,汪静,等.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2(8):142-144.

[6] Chen X.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by ginsenosides and theirnitric oxide releasing action[J]. ClinExpPharmacol Physiol,1996,23(8):728-732.

[7] 王柯慧.中药人参、黄芪、黄芩水提物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NO 与 cGMP[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8(2):38-39.

[8] 刘国仗,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和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6-408.

[9] 韩敏,江蓓湖,江洪,等.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2009,7(7):763-764.

[10] 曹晓娟. 益心舒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0 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8(10) : 1157.

[11] 陈守宏,刘振,武海若.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2 例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4.

[12] 宋海萍,赵国定.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133-134.

(收稿日期:2014-07-0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87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