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肛肠科疗效研究及分析应用论文(共4篇)

肛肠科疗效研究及分析应用论文(共4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第1篇:肛肠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的研究及分析


  近年来,外科手术多,加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医院感染一直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1]。肛肠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肛肠科手术多为污染手术,手术后患者极容易发生院内感染,属于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2]。因此,有必要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方法,以期能够为减少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改善预后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对2013年该院肛肠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整理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该院肛肠科共进行手术317例次;2014年1—12月,该院肛肠科共进行手术326例次。


  1.2研究方法


  对2013年1—12月该院肛肠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进行统计,并对其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再次统计2014年1—12月该院肛肠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


  1.3统计方法


  在SPSS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3年该院肛肠科共有37例次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1.67%(37/317),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感染预防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不强,手卫生不达标,无菌操作不规范。2014年该院肛肠科共有9例次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76%(9/326)。经改进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明显减少(χ2=19.214,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受到细菌或病毒入侵引发的感染[3]。医院是病原菌的主要聚集场所,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较之院外感染更高[4]。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的最常用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活性,具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但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这导致广谱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逐渐减弱[5]。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加上饮食结构的变化,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由于肛肠科疾病的发病部位较为特殊,肛肠科手术被归为污染手术,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极为不利[6],同时,医院感染还会对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是因为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医院中,其发生感染的概率极高[7]。因此,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减少肛肠科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感染管理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8],属于医疗安全、医疗风险控制的重要部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能够代表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9]。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医院卫生行政的严格监督、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熟练掌握、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增强,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从而全方位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10-11]。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对2013年该院肛肠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感染预防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不强,手卫生不达标,无菌操作不规范。根据上述原因,该院肛肠科在2014年1月起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主要改进方法为三级质控管理方法,通过建立从上至下得三级管理系统,从而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控制,具体如下。


  3.1一级质控管理


  一级质控管理的主体是医院感染委员会,由医院感染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并将制定的预防和控制方案下达给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下达给各个部门科室,并督促各个科室贯彻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各部门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防控措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12]。


  3.2二级质控管理


  二级质控管理的主体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同时,还应对三级质控管理中的各个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13],具体措施为:①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制度和监督机制: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相关规定和医院肛肠科的手术特点,对医院肛肠科的感染预防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医院感染预防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督,对感染监控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将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予以充分的重视。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定期组织肛肠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来源、传播方式和途径、感染预防措施等,强化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认识。加强手卫生清洁措施、隔离措施、消毒措施、污染物处理措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使其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14]。另外,还应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直至通过。③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制定医院感染的监控制度,对医院感染病例的信息进行及时、详细的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客观,并定期完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


  3.3三级质控管理


  三级质控管理的主体为各个科室,本次研究中应为肛肠科,具体措施为:①由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随机对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施行追责制;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对肛肠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问题处理难度较大,应及时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科。②制定预防措施:根据肛肠科的病情特点,对肛肠科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③加强无菌操作和手卫生: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操作,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并对污染物进行严格处理[15];同时,还应控制探视人数和每次探视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该院肛肠科共有37例次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1.67%(37/317);2014年该院肛肠科共有9例次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76%(9/326)。经改进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明显减少(χ2=19.214,P=0.000)。这说明,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对肛肠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肛肠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有利于肛肠科手术患者的预后改善。


  综上所述,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的医院管理方法进行改进,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云龙

  第2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肛肠科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病种繁多,如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肠息肉等,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肛肠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切除病灶,使病情痊愈、预防复发,效果理想。但肛肠科手术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影响了治疗效果,其中术后肛门瘙痒症即是最为常见的肛肠科术后并发症之一,属于继发性肛门瘙痒症,若在术后继发肛门瘙痒症后,未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瘙痒症的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会诱发神经性皮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此类患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0.1±5.7)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2±0.2)年;疾病类别:混合痔19例,肛瘘18例,肠息肉5例,肛周脓肿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12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0.3±5.5)岁;病程5个月~2.5年,平均(1.1±0.4)年;疾病类别:混合痔20例,肛瘘20例,肠息肉4例,肛周脓肿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肛肠科疾病类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①年龄≥20岁,≤70周岁,男女均可。②经询问病史、提检有关检查后,均明确诊断为混合痔、肛瘘、肠息肉、肛周脓肿等肛肠科疾病,并进行肛肠科手术治疗。③术后均出现肛门瘙痒症的临床表现,如肛门周围瘙痒,皮肤粗糙及色素沉着等,偶见藓屑及结痂等。④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手术知情同意书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单纯西医治疗:①常规处理: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洗,保持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的清洁,切忌不可搔抓,以免抓破皮肤,调节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②药物内服: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1次口服。③药物外用:取曲安奈德乳膏适量涂在肛门瘙痒患处及周围,每日3次。④局部治疗:取地塞米松、利多卡因、亚甲蓝等药物适量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局部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中医药治疗:①中药内服:自拟利湿泄热方,药物包括龙胆草9g,苦参10g,黄柏9g,生地黄12g,苍术10g,薏苡仁25g,当归20g,忍冬藤15g,地肤子15g,牛蒡子15g,蝉蜕10g,防风10g,玄参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口服。②中药外用:取川百止痒洗剂适量,每日1~2次涂于瘙痒患处。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肛门瘙痒及其它伴随症状均消失,肛门皮肤色泽形态正常,治疗后6个月内无复发。②显效:瘙痒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肛门皮肤基本正常。③有效:肛门瘙痒症状有所改善,肛门皮肤有所好转。④无效:肛门瘙痒及伴随症状,肛门皮肤改变等均无改善,甚或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愈36例(70.59%),显效9例(17.65%),有效5例(9.80%),无效1例(1.96%),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治愈18例(35.29%),显效11例(21.57%),有效13例(25.49%),无效9例(17.65%),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可归属于中医学“痒风”、“谷道痒”、“肛门痒”及“浸淫疮”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患者平素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情志过极化火,或劳逸失常、房劳过度等,均可以导致正气亏虚,内生湿热,正虚则实邪留恋于内,加之手术可耗伤气血,致正气益虚,实邪乘虚而发病,湿热邪气下注于谷道、肛门而发为瘙痒症。因此笔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其达到祛邪安正的目的。自拟利湿泄热方中龙胆草、苦参、黄柏等清热燥湿、利湿杀虫止痒,配伍苍术、薏苡仁、忍冬藤增强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之力,当归补血活血,玄参凉血清热,二者又可润肠通便,生地黄滋阴清热,寓清热利湿药伤阴之弊,地肤子、牛蒡子、蝉蜕、防风等祛风止痒,炙甘草健脾补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凉血止痒之效。而川百止痒洗剂属于一种中成药制剂,具有燥湿解毒、疏风止痒的功效,将之外涂于局部,可迅速发挥止痒、燥湿、解毒之功效。


  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具有起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等特点,故值得推广。


  作者:邢海滨

  第3篇:浅谈健康教育在肛肠科的应用


  我科通过对患者心理行为、生活行为给予健康指导,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饮食习惯等进行健康教育,减少了疾病痛苦、术后并发症和复发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誉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肛肠科手术治疗一般手术比较小,手术时间比较短,但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痛苦比较大,伤口愈合时间长。


  一、健康教育能解决的护理问题


  根据健康教育的要求,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健康状况:(1)不良的心理状态。(2)害羞,不好意思去医院检查,担心人家看到自己的隐私,忍着。(3)对手术恐惧,害怕手术后肛门疼痛,大便难解,担心出现不良后果以及手术后复发等出现紧张、焦虑、烦躁心理情绪。(4)不良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由于对健康知识的缺乏,长期养成酗酒吸烟、喜爱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以及久坐久站、大便时看书报、玩游戏、憋便等不良行为。(5)肛肠疾病常规知识缺乏。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病因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预防等不了解,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一样,不少患者及家属不能正确对待手术后的不适和进行有效预防,普遍存在健康教育的要求。(6)通过健康教育使每位患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患者及家属的生活中,并能解决问题,掌握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


  二、健康教育主要采取的方法和时机


  (一)入院时主要是帮助患者消除陌生的住院环境和不良心理的因素,保持良好心态,减轻或避免不良的精神紧张所引起的疼痛。具体是:(1)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和需求,耐心说服开导,消除异常心理和心理负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2)热情关怀照顾,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以及医生应多与患者交谈,以热情、开朗、乐观的工作态度感染患者,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热情周到的服务,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使患者很快的适应陌生的住院环境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治疗,使他们对疾病增强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消除压力。(3)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心目中建立高度的信任和威望,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护士的言行,医务人员应以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服务患者,避免一切不良行为的发生,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医疗环境,以稳定患者情绪。


  (二)手术前如实、耐心、全面的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并积极配合。


  (三)术后及时进行健康指导,纠正其不良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或复发。(1)手术后患者都有肛门坠胀、肛门轻度疼痛、腹胀并有便意等,其实这些都是手术对肛门刺激以及术后纱布填塞止血引起,不要急着上厕所,否则会引起手术后大出血。手术后排尿困难也是手术对肛门刺激所引起,排尿时充分放松就容易排出尿液,还可以做些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针灸及诱导排尿等,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自行解除,只有少不分精神紧张的病人需要导尿。手术后每天保持便后清洗肛门,保证每天排便一次,换药一次,中药涂擦一次,微波治疗一次,中药坐浴熏洗一次,中药坐浴两次以利于伤口的愈合。(2)手术后的饮食,手术后应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指导,如果是骶麻,术后即可进半流质饮食;如果是腰麻,术后禁食禁水6小时后再进半流质饮食,饮食要清淡,多饮水,禁食豆类、牛奶、辛辣、油脂重、含糖高的饮食,一般给予藕粉、白米稀饭、麦片、米粉、米线为主要饮食;第二天可以进蔬菜、水果,多吃香蕉、苹果、等易消化含水分较多的水果,但禁吃桔子、米汤果、石榴等不易消化的水果。第四天开始可以进普食,但避免辛辣、香糙之品,特别是烟酒,还要避免平时自己易腹泻和便秘的食物和水果,更不要担心进食后解大便时疼痛或难解和饮水后小便难解,按上述饮食指导,一般不会出现上述症状,即使出现了,我们也会帮助解决。(3)各项治疗措施的方法必须指导到位,目的是使患者早日康复,使之积极主动配合治疗。(4)目前所有痔手术都是症状控制性手术而不是根治性手术,所以术后要有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否则很容易复发。如辛辣饮食,长期不注意饮食卫生,经常腹泻,喝酒,久坐久站,便秘等都是痔复发的原因。应培养多饮水,多进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温热水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


  (四)患者住院期间让患者了解肛肠疾病常识,医务人员要认真、正确、具体的回答患者提出的肛肠病的问题,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深刻的认识,积极的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治疗,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的信心。


  (五)出院后指导,患者三个月内不要做重体力劳动,避免辛辣、香糙之品,久坐久站,限烟戒酒,培养多饮水,多进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清洁,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


  (一)患者接受治疗。


  (二)患者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手术。


  (三)住院患者定期有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教育,并有记录。


  (四)每位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晓率90%。


  (五)出院患者有出院指导,特殊患者有电话回访。


  四、做好健康教育的体会


  通过我在进修期间以及我对我科肛肠科住院患者一年多护理的体会,以及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我感到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信任,而且可以让患者正确的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以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治疗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非常必要,护理人员不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学会人文关怀,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拓宽知识面,去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但是实施过程中必需具有责任心,不仅要让患者知其然,更要让患者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患者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肛肠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积极的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使各项治疗和护理计划得以有效实施。


  作者:洛梅

  第4篇:肛肠科医疗风险浅析


  医疗风险是指整个医疗行为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病人损失或伤残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主要内容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由上述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诉讼等。医疗行业是一种服务于患者的高技术、高风险职业。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卫生界的共识。有资料显示:全国有77.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件。有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有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或不缴纳住院费用。2000以来,医疗纠纷每年以11%的递增速度上升[2]。


  1肛肠科医疗风险特征


  肛肠疾病诊治环境特殊,时间长,强度大,精度高,操作视野狭小,复诊、换药次数频繁。手术器材、方式更换快,潜在风险不断增多。故加强肛肠科风险管理和专业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对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缓和医患关系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2肛肠科医疗风险的成因


  2.1医方因素


  2.1.1肛肠疾病无论施行何种体位检查,都有会阴暴露,稍有不慎,侵权纠纷由此而起。


  2.1.2不锈钢肛门镜及电子肠镜等非一次性使用器材,可能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而引起纠纷。


  2.1.3肛肠科的主要检查手段目前还是肛门镜检及指检,电子肛门镜尚未普及,精准的影像学证据资料缺乏。由于医生的主观判定存在差异,如果专业医生之间不团结协作,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2.1.4肛肠科常用药物如:消痔灵、利多卡因、柳氮磺吡啶等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违规处方引起的医疗投诉等。


  2.1.5肛肠疾病检查、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2.1.6大肠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漏诊或误诊。


  2.1.7肛肠科的检查、手术器械、耗材由于质量差异带来的检查、治疗风险。


  2.1.8专业内部分诊疗术语的不规范:如肛乳头,或称肛乳头肥大、或肛乳头增生、或肛乳头纤维瘤、或肛乳头瘤等。引起病人误解,导致纠纷发生。


  2.2患方因素


  患者对医学科学和肛肠专业的特殊性缺乏了解,对肛肠疾病的预后期望值过高。或病人个体差异对诊疗的不同反应,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3社会因素


  一些针对医疗行业的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电视、电影节目对医疗行业的映射或暗示,使人们维权意识增强。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置降低了病人的诉讼难度;部分媒体的失实报道及不公正舆论导向增加了医院的负面影响;医保体制的覆盖及保障制度影响了患者的就医需求,加之医院周围大量依托、医闹的存在,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3肛肠科医疗风险的防范


  3.1加强医学“三基”培训学习,提高肛肠疾病的诊疗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3.2积极参加医学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的学习,严格依法执业,提高医疗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3肛肠检查尽量做到有护士或家属参与,或先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做好病历记录,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3.4对就诊肛肠科的患者,特别是有便血的患者,必须首先进行肛门镜检查和直肠指检,并且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材,发现可疑征像,及时跟进相关辅助检查(如电子结肠镜等)或转诊,避免漏诊或误诊。


  3.5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及过敏种类,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不开大处方、不超说明书范围用药。


  3.6施行电子肠镜、直肠活检、各类肛肠手术前,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详尽告之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风险,征得其同意后,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此外,某些特殊药品(自费药品、进口药品等)、特殊耗材(吻合器)的使用等,医生有告知义务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3.7履行医师职责,遵守执业操守。祥问病史、细心查体,完善辅助检查,规范书写各类医学文书,避免漏诊、误诊。医务人员团结协作,相互谅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3.8加强肛肠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让患者感到亲切。治疗护理前需要解释,治疗护理后要询问,消除患者的疑问、紧张和恐惧感,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肛门疾病术后换药时间长,结、直肠术后病人病情重,护理内容复杂、难度大、专业技能要求高,所以肛肠科护理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护理培训,才能促成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避免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出现。


  3.9转移风险凡诊断不明确、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或遭遇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危”患者及家属,坚决转诊。


  3.10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从而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医疗过程中应当把医患沟通作为一门艺术看待。医生应当学会“察言观色”,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应当有不同的沟通内容和方式,而且要时刻体现对患者的友善和关切,把病人当亲人。对患者的提问尽量耐心解释,积极争取患者的认同和信任。


  4小结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紧随而来的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却不断增加。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医疗行业的过度关注,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医疗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有资料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案件中,由于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余80%均缘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肛肠科各级医务人员都将面临比以往更高的职业风险和压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依法执业,坚持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和技能,以“仁心仁术”服务于患者,一定能维护好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将肛肠科的医疗风险降低到最低。


  作者:何道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412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