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风痰恋肺证中医药临床治疗观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风痰恋肺证中医药临床治疗观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摘 要:目的:探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中医诊治方药;方法: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源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0例风痰恋肺证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对比; 结论:疏风通窍、宣肺化痰基本方对风痰恋肺证UACS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风痰恋肺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CAS)[1],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200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版),明确了UACS为慢性咳嗽病因的主要因素之一。祖国医学没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病名,但据其临床特点:咳嗽、鼻塞、鼻痒、涕多、咽痒等症,多相当于中医“久嗽”、“鼻窒”、“鼻渊”等范畴;笔者于2009年在导师史锁芳教授的指导下对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和病房200例UACS患者着重开展了其中医证治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并对其占重要比例的风痰恋肺证[4]进行了中西医治疗对比,现将具体结果详述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和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2007年3月-2009年3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病房及呼吸专科门诊病人。
  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00例[2],统一进行辨证分型,并从符合风痰恋肺证的76名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风痰恋肺证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例1:1。治疗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18-64岁,平均(37.73±12.01)岁,病程14-80周,平均(42.60±19.90)周,治疗前症状和体征积分9-20分,平均(15.83±2.56)分;对照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38.83±11.68)岁,病程16-84周,平均(43.67±19.85)周,治疗前症状和体征积分9-19分,平均(15.40±2.59)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3]之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由于目前尚缺乏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慢性咳嗽中医辨证的统一标准,我们结合临床观察,参照《新世纪高等教育中医内科教材》、《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5)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中咳嗽相关证型标准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特点制定:其中风痰恋肺证 (1)主要症候:①咳嗽②咯痰③鼻塞、鼻涕、鼻后滴流感;(2)次要症候:①咽痒②频繁清嗓③咽喉粘液附着感;(3)舌象:薄或腻;(4)脉象:浮滑;(5)证型确定:符合主症+3次症,或主症+2次症+舌象,主症+1次症+脉象即可诊断。
2. 研究方法
  将辨证属风痰恋肺证[2]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如下治疗方案:
  (1)治疗组:疏风通窍、宣肺化痰基本方:辛夷10g、麻黄4g、杏仁10g、桔梗5g、炙甘草5g、射干10g、前胡10g、僵蚕10g、浙贝母10g、炙蜈蚣3g、蛤壳15g;并根据患者痰的性状、鼻部症状及舌苔、脉象等临证加减,加减方为:①若兼鼻痒、喷嚏、清水多涕,加用细辛3g、苏叶10g、;②兼流脓涕、咯吐黄稠痰、舌苔黄,加鱼腥草30g、桑皮15g;③见咽喉干燥、口干、痰少质粘如丝、舌苔薄干,脉细数,加南沙参12g、玄参10g。上药均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房提供,经药剂科鉴定均为纯正药材,制作过程符合要求,上药由该院中药煎药室采用智控煎药机ZKJ-1A10代煎,每包加水500ml煎至150ml,日服2次。(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滴鼻灵滴鼻液(含麻黄碱)滴鼻腔,每日三次,酮替芬(富马酸氯马斯汀),1mg口服,每日1次。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均为14天,疗程结束时通过对症状、主观感觉和局部体征的分级量化分析选取了咳嗽、咯痰、鼻塞、喷嚏、流涕、鼻后滴流感、咽痒、咽部异物感、咽部体征共9个中医症状及局部体征作为本对照试验的观察指标,按照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并分别相应以“0分,1分,2分,3分”计算来量化积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评价一次。
2.1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四级:(1)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证候积分减少%=(治疗前证候积分一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
2.2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患者年龄、性别等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病程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组资料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和两组间治疗后总积分、各症状积分比较用配对t检验。 P<0.05为明显性差异,P<0.01为显著性差异,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4例,临床控制率13.33%,对照组临床控制1例数,临床控制率3.33%;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3例,显效率43.33%,对照组治疗后显效6例,显效率20.00%;治疗组治疗后有效12例,有效率40.00%,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17例,有效率56.67%;治疗组治疗后无效1例,无效率3.33%,对照组治疗后无效6例,无效率20.00%;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相比,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症状积分减少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改善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见表1-4)
表1-4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比较分析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症状积分减少(%)

治疗组

30

15.83±2.56

5.50±3.41△*

66.13±19.55

对照组

30

15.40±2.59

8.23±3.40

47.43±19.43

注: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P<0.01。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咳嗽、咯痰、咽痒、咽部异物感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咽部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5)
  表1-5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s)

观察项目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咳嗽

2.03±0.41

0.60±0.68△*

1.97±0.41

1.20±0.55

咯痰

1.90±0.31

0.43±0.68△*

1.97±0.18

1.00±0.64

鼻塞

1.50±0.73

0.47±0.63

1.17±0.65

0.50±0.57

喷嚏

1.57±0.50

0.47±0.51

1.47±0.73

0.63±0.49

流涕

1.87±0.68

0.63±0.49

1.77±0.68

0.87±0.68

鼻后滴流感

1.93±0.69

0.60±0.56

1.90±0.66

0.90±0.61

咽痒

1.27±0.69

0.43±0.50△*

1.33±0.55

0.87±0.57

咽部异物感

1.93±0.25

0.90±0.71△*

1.97±0.18

1.33±0.61

咽部体征

1.83±0.38

0.97±0.32△**

1.87±0.35

0.93±0.37

注 :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P<0.01、**P<0.05.
  
4.体会
     《灵枢·本脏》“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表气壮则卫固荣守,邪由何入”,《阴阳应象大论》篇曰“肺主皮毛……肺主鼻……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变动为咳”,表明外邪袭肺两条途径,或先侵及鼻窍而后传至于肺,或从皮毛侵入,本征乃鼻窍初感于风寒、风湿等外邪,鼻窍不利,肺气壅遏不宣,宣肃、布津失常,鼻涕、咯痰,反复刺激,咽喉不利,痰湿阻滞,留着浸泽,久结不解,则可出现咽痒不适、咽喉部黏液附着感、频繁清嗓,风痰伏肺、鼻咽不利,风痰不去,肺络不清则咳嗽、咳痰不止,由此造成病久反复难愈之势。
  疏风通窍、宣肺化痰方采用疏风通窍、宣肺化痰为其基本治法,方中:辛荑、麻黄祛风通窍、宣达肺气,桔梗、僵蚕利咽散结、化痰宣肺共为君药;前胡、杏仁宣肺降气化痰,浙贝母、射干化痰散结利咽共为臣药;灸蜈蚣息风解痉止咳,蛤壳咸寒软坚、化痰镇咳,桑白皮清泻肺热,兼顾鼻渊喉蛾郁热,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组成甘桔汤清利咽喉。诸药同用,共奏祛风通窍、利咽化痰、宣达肺气之功,充分发挥中医“同病异治”治疗特色,及中医整体治疗观。本次临床研究即是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探讨,亦是对其中医诊疗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878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