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档案管理 >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档案管理


  河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河南由于地处中原,长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夏至宋,先后有20个朝代在河南建都。以河南方言为基础的中原音成为当时“雅言”的语音标准。现代河南方言大部分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部分属于晋语和江淮官话[1],河南方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词汇层面和语音层面的变化更加明显。建立河南方言有声档案,保存河南语音在档案学、语言学、文化学、刑侦学等方面都有意义。现代数字化的进程也加快了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步伐。

  1 建设河南方言有声档案的意义

  现代河南方言大部分是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普通话基本一致。河南方言内部并不完全一样,可以大致分五个片区,中原官话郑开片,主要包括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濮阳、商丘、南阳等地区的56个县(市),占河南方言的主体;中原官话洛阳片,主要包括洛阳、三门峡、汝阳、登封、新密等21个县(市);中原官话淮阳片,主要包括周口、漯河、驻马店、淮阳、兰考等地区的20个县(市);豫北晋语区主要包括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和鹤壁等地区的20个县(市),豫北晋语在音调上保留有古代的入声音调;江淮官话信阳片,主要是信阳地区、正阳、桐柏等12个县(市)。表面看相差无几的河南方言内部自身也存在差异,通过语言档案的建立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各个语言点之间的差别。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有利于语言学材料的收集与保存,同时也有利于丰富档案学的研究领域。河南省的方言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有的是对某一地区的方言进行系统的描写;有的是对方言中的某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深层规律。但河南方言研究都是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的,研究水平和记录准确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过大。通过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统一操作方法,统一记录格式,统一调查对象特征,能够更准确地保留现代河南方言,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准确的材料。

  2 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可行性

  2.1 有声档案建设的硬件设备容易完备。有声档案是现代档案类型多元化变革的新产物,由于能够更生动、全面、真实地记录历史,在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声档案建设逐渐兴起与录音技术和储存设备的变革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开始,人类用机械第一次捕捉到声音。1887年德国科学家贝利纳发明圆盘式留声机,实现了对记录语言的复制,开始了有声档案机制,储存载体主要有钢丝带、胶木带、薄膜带和黑胶带。传统唱片实现了对声音档案的记录,但其记录失真严重,语音有效比不高,且复制困难,介质庞大查询不便。1898年钢丝录音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磁性录音时代。1936年之后磁带录音机发明之后,录音设备先后出现了钢丝磁带、开放式磁带、盒式磁带和数据磁带,磁带录音大大提高了录音质量,信噪比提高,记录的真实性和可复制性得到改善,使有声档案快速发展。20世纪后期,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利用数字录音设备将声音转换为二进制的数字信号,形成数字档案。

  数字录音设备相较之前的各种声音存储装置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存储方便,现代光盘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4G,能保存90小时左右的MP3数字音频文件或45小时左右的数字视频文件。其次,数字化录音设备录音质量较高,数字化录音,结合各种录音软件的运用可以达到高保真效果,将信噪比提高到95%以上。数字录音档案便于整理和查询,数字化录音可以通过多种软件进行编辑整理,容易复制、转录、备份。数字化录音设备的普及使河南档案的有声建设在形式和方法上成为可能。

  2.2 河南档案系统有丰富的音像档案整理经验。河南省档案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档案收集整理方面走在前列,电子档案管理研究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305个全宗,36万余卷;资料6.7万多册。馆藏档案起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资料起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河南档案馆不但配置有装裱、缩微、复制、扫描等设备,便于开展传统档案的整理保存,而且配备了音像、视听、刻录、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编制了机检式案卷级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人名索引、资料目录和部分重要档案全宗的文件级目录,建立了机检数据库,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检索体系。

  河南档案对音像资料的整理和保存有丰富的经验,河南档案曾对河南戏曲的音像资料进行档案抢救式整理,对河南“两会”和黄帝拜祖大典等重大活动的记录也包含大量音像材料。河南档案系统完备的硬件、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业务素质能够保证河南有声档案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河南方言的成果为有声档案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河南方言作为中原官话的代表,很早就得到了河南籍语言学家的注意。丁声树、贺巍、卢甲文、李宇明、郭熙等众多语言学家对河南方言的语音、词汇、特殊语法等现象做出了深入的研究;部分学者为推广普通话的需要,将河南方言和普通话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比较。

  语音方面:1950年以丁声树先生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组成立,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号召下,推动对全国1849个县(市)进行方言调查。河南大学张启焕、陈天福、程仪对河南省的123个县的方言进行了调查[2],完成了郑州、开封、洛阳、南阳、信阳等十个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手册,重点对比了河南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奠定了河南方言语音系统的研究基础。1979年贺巍先生《获嘉方言中的连续变调》,对属豫北晋语的获嘉方言语音的连续变调问题进行了描述[3]。《洛阳方言研究》《获嘉方言研究》《郑州方言研究》《郑州方言音档》等论著都对当地的方言语音进行了描写[4]。段娜的《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通过词汇扩散理论对河南方言的语音发展勾勒出了主要脉络。另外,近些年来许多硕士、博士以河南方言做学位论文,例如,刘雪霞的《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周昕的《河南开封方言语音研究》等都对河南方言的语音问题进行了探讨。   词汇、语法:河南方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别,新时期以来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河南话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比较》是在对河南123个县(市)调查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著作[5]。卢甲文等三人编著的《河南方言资料》,对河南方言中的词汇,特别是南阳地区的词汇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词汇的来源和用法进行了分析。河南方言中的特殊语法现象是现代方言研究中的热点,郭熙、李宇明、辛永芬等一大批的方言学者对河南方言中的语气词问题、语法变韵问题,特殊句法标记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十分可信的结论。

  内部的分区:对河南方言的分区主要有三种看法,《汉语方言地图集》根据语音特征将河南方言中原官话分为郑曹、洛徐、蔡鲁、信蚌等四个区域,将豫北地区的方言划为豫北晋语。贺巍先生的《中原官话的分区(稿)》,将中原官话(主要是河南话)重分为郑开片、兖菏片、徐淮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八片[6]。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言研究》将河南方言分为开封郑州片、洛阳片、淮阳片、安阳片和信阳片五个区域。河南方言的分区对河南方言语音档案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调查记录河南方言时有脉络可循。

  2.4 其他有声档案建设有丰富的经验。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早期对戏曲、歌曲等文艺档案进行过整理,在其文艺档案库中存放的七万盘的声像档案中,其中半数为戏曲档案。河南省政府1999年划拨专项经费100多万元用于购置先进设备,同时抽调专业人员将录音资料分类整理。形成了科学管理、利用高效的数字化戏曲档案。河南戏曲音像档案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河南方言有声档案的建设有指导作用。

  语言有声档案建设在国内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参考,国家语委对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有声记录,已经对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进行抢救式的保护,将少数民族语言通过数字化处理,建设成为有声语言档案。例如“云南少数民族语音数据库”项目,为保护2种濒危语言,将其制作为有声档案加以保存,并研制了软件工具,做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同时,浙江、天津、上海等地的档案系统已经开始对当地方言进行录音保存,建设当地方言的有声档案。另外,国外的开放语言联盟“OLAC”(Open Language Archives Community)制定的语言有声档案标准和规范也可以为河南方言有声档案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danganguanli/14382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