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百里杜鹃风景区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规划探讨

百里杜鹃风景区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规划探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8405

  1引言

  近年来花卉旅游盛行,很多城市通过举办花节、花卉展览等吸引游客。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作为现代花卉旅游的核心载体,在旅游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用SWOT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域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针对百里杜鹃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规划的对策。

  2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概况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南与黔西县相邻,西北与大方县接壤,东与金沙县偎依,总面积600余km2,享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之美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世界唯一的杜鹃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大中华区十大自然原生态旅游景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是中国春观花、夏避暑、秋休闲、冬赏雪等生态旅游胜地。

  2.2研究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百里杜鹃风景区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规划进行分析。SWOT分析法分析景区本身优劣势所在,了解目前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对百里杜鹃景区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对形势作出预判,为其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的规划与开发提供战略性指导。

  3SWOT分析

  3.1基地优势分析

  3.1.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西北温凉地区,位于大方、黔西两县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5′~106°04′45″,北纬27°08′30″~27°20′00″。距离省会城市贵阳130 km ,距历史红色文化城市遵义100 km,距毕节市区80 km。杭瑞高速公路从景区边缘经过,距景区入口只有5 km。距黔大高速公路出口只有8 km。G321、G326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成贵快速铁路从景区旁边经过,区内阡陌纵横,具有无可比拟的路网优势。毕节飞雄机场的使用以及航线的增加,初步形成了连接枢纽机场、辐射发达地区、通达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布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游客可以直飞毕节,其他外省游客也可以经贵阳转航,只需半小时就可以抵达。便捷的交通必然会让优良的世界级自然资源得到重视。

  3.1.2政治背景

  2007年7月,为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协调好各方利益,将风景名胜区区位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地方旅游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相关部门专门成立了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对景区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规划。该机构的设立标志着百里杜鹃景区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具备独特开发价值的百里杜鹃花卉景观资源在保护、建设以及开发利用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是百里杜鹃景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百里杜鹃这一“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打造具有世界品牌价值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其下辖金坡、普底、大水、仁和四个乡(镇)和鹏程、戛木2个管理区及九龙山国有林场,全区共56个村,国土总面积49600 hm2,现有常住人口11万人,居住着包括汉、彝、苗等20多个民族,各民族友好相处,为共建和谐景区提供人力支持。

  3.1.3资源优势

  (1)气候地貌土壤条件。百里杜鹃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不够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降雨量大、雾天多、晴天少、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征。全年气温平均值为13.8 ℃,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050 mm。风景区地处黔西高原山地向黔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平均海拔较高,?s1500 m,紫外线强度低。适宜发展夏季避暑游。区内地貌以溶蚀、侵蚀岩溶中山地貌为主,有峰丛洼地、峰丛沟谷、溶洞、溶沟、溶槽、天生桥等,河谷多为V型谷,局部为U型谷。因此可以开发岩溶景观和探险游。土壤母质多为石灰岩和砂页岩,土种为砾质重壤层普通黄壤和石灰土,土层厚度一般在20~80 cm之间,pH值4.2~5.1,盛产烤烟、油菜、水稻、中药材等作物,没有花卉生产基地,是发展瓜果蔬菜、建立中药材培育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理想目的地,也可以根据有利条件建立无公害景区,提供无公害产品,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综上,景区的开发可以结合乡村旅游进行开发,丰富旅游内容。

  (2)红色文化。乌蒙山是著名的“红色山区”,国共内战红军长征途中贺龙、萧克的部队红二、六军团曾在这座山驻留,著名的“黄家坝阻击战”的枪声就是在黄坪花区打响,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冲锋在前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战歌,当地居民也时常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缅怀先烈。在花区内,政府建有“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纪念当年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烈,让世人谨记他们的不朽战功。毕节地区红色文化氛围丰富浓厚,可以依托这个有利条件,一是纪念红军长征,增强人民保土为国的理念;二是发展地方旅游特色,利用省内大力发展旅游的有利契机,对红色文化进行捆绑式利用,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开发方式,增强品牌效应。因此,红色旅游可以增加景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使旅游形式更多元化、更具活力,景区应当牢牢抢抓机遇,打造贵州西北乃至中国西南部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并为根本上解决景区周边经济产业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3)民族文化。景区内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民族之间既有杂居也有聚居,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包括苗、彝、布依、仡佬、白、满等民族,其乐融融、相得益彰。花开时节少数民族会举办很多传统节日,如插花节、苗族跳花坡、彝族火把节、彝族年、满族颁金节等,活动丰富多彩,引人驻足。民族风情浓郁,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活动留下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当地人民勤劳勇敢、不为辛苦的优良作风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当地文化底蕴深厚浓郁,充分融合了华夏民族的不息精神,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旅游产品的品质。   (4)植被资源。景区森林资源盖度较高,达到79.8%,自然资源保存良好,空气每立方厘米中含两万多个负氧离子,因此这里氧气含量高,是不可多得、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氧吧”,可以开展生活旅游、度假休闲以及健身保健等活动。百里杜鹃风景区内百里杜鹃形成独特的优势群落,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1,2]。天然下种更新形成优势群落的杜鹃花林带总面积为12580 hm2。杜鹃花品种资源丰富,景区内分布杜鹃植物种62个,景区特有种10个,在世界杜鹃植物分类中共5个亚属,在国内杜鹃分类9个亚属中百里杜鹃野生杜鹃占6个亚属,15个亚组,占贵州野生杜鹃种类60%~70%。还有一些植物在景区分布较多,出现频率较高,如壳斗科、蔷薇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鹃花科其他属的植物等具有观赏和科研价值的木本植物资源,以及豆科、菊科、石蒜科、禾本科的一些草本花卉和蕨类植物[3]。野生花卉资源十分丰富,吸引着一大批科研人员进行调研和种子收集等专项旅游。丰富的自然植被资源,是景区的一笔大的财富,具有旅游开发和杜鹃花产业研发的双重优势。

  (5)其他资源。区内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包括醉九牛、花底岩等,以这种形式寄托人们对花的喜爱,营造了一种充满灵气和神秘的气息,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梦幻的色彩。还有索玛大草原、米底河自然风景区、百里杜鹃湖、附郭水库、移山湖度假村等自然景观以及附源满族村等少数民族文化区、红林机械厂、红军长征纪念地、象祠等人文景观可供开发。周边市区内旅游资源主要有大屯彝族土司庄园、奢香夫人墓、观音洞古人类遗址、可乐遗址、织金洞、洪家度水库、九洞天风景名胜区、油杉河原始自然风景区、赫章国家森林公园、草海自然保护区、南开风景名胜区等。随着交通系统的完善,可以联合区域及省内自然人文资源对外进行捆绑式宣传。

  3.1.4旅游业发展具一定基础。

  百里杜鹃因其特有的杜鹃花群落,旅游业最早开展于1984年, 1987年4月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录,之后又获得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称号,百里杜鹃风景区又依次获得了“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等称号,并有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的美称。百里杜鹃风景区是贵州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杜鹃林观赏区和山蕨观赏区。

  3.2劣势分析

  尽管从1987年开始,百里杜鹃旅游业得到了数的发展和质的突破,然其仍遗留了部分发展过程未解决的难题及区域本身存在的劣势。

  3.2.1水资源来源有限

  百里杜鹃位于长江流域乌江和赤水河水系上游西溪河、渭河与水边河的源头地带,境内河流大都发源于中西部高山区,一般流程短、集水面积窄,加上地表涵水能力弱、调节作用不强,以致形成夏秋雨季河水陡涨,冬春季少雨,河水流量锐减,甚至断流的不平衡状态。独流出境集水面积超过50 km2的河流仅有3条,因此,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因此景区水资源相对紧缺,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夏秋季节雨水收集能力。

  3.2.2花期季节性影响市场供应

  各种花卉都有自己的花期,目前对天然杜鹃花林带花期进行调控依旧是个难题。百里杜鹃赏花期一般是每年3~5月,近年来,为了延长杜鹃花观赏期,培育了不同花期的杜鹃品种进行轮替,但数量偏少暂时不能形成景观。也有提出采用化学药剂方法进行花期延长,但出于对生态环境以及植物自然生长规律考虑最终放弃。技术难以突破,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开发受限,必然造成市场供求矛盾。

  景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由于花卉观赏的季节性,长时间的淡季,必然造成社会资源可利用时间太短,属于高投入低产出,势必影响经济效益,造成资源浪费,有限资金达不到物尽其用,对引资项目也有消极影响,增加了投资风险,降低了外来投资者的信心。此?,景区就业人员大多为本地居民,且大多当地群众属于短期作业,缺乏专业服务素质培训,短期就业让景区旅游服务业无法形成产业链,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2.3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据2013年新闻报道,花节期间,每天有20万人左右游客赏花,然景区最佳游客接待量为8万人左右,景区及周边能提供床位约3000个、车位5000个。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游客爆棚,不能获得心情的愉悦,达不到对旅游的美好期望。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观赏核心集中在金坡、普底两乡,清明节以及国际杜鹃花节期间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据调查了解,百里杜鹃风景区缺少公共交通资源,且停车位有限,游客集中,造成入口紧张。由于景区观赏区域较长,部分游客体力有限,观光车不能满足需求。道路质量较低、路面较窄以及自驾车太多是花节交通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景区接待能力有限,花期游客远超出接待水平。这些现象表明百里杜鹃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短途旅客前来观花,景区展现出了一定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许多客观问题,比如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服务意识等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因此,虽已经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交通拥堵导致的出行不便将阻碍景区不断向前发展的不乏,当地管理部门急需加大对交通路网以及车位的投入,确保游人出行顺畅。

  3.2.4对开发特色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重视不够

  特色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需要在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设计。但就现有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从1987年旅游业开始发展到现在,游客对其花卉景观认识也仅限于大面积杜鹃花海,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花卉景观的打造,仍缺少标志性花卉景观。特色花卉旅游产品以国际杜鹃花节为主,民族活动辅以展开。然而近年来雷同景观的打造以及雷同旅游产品的开发,让游客在旅游过程难以产生新意。为了赢得市场,需把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尽管各地政府为了打造特色旅游做了努力,然取得的成果依旧有限。   首先,有关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研究在百里杜鹃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尽管省林科院、农科院、省植物园、各大高校等均有对百里杜鹃杜鹃花资源进行调研,虽在培育杜鹃新品种、延长杜鹃花期等上有所成果,然均没有专门针对其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的研究。

  其次,投入有限,产权意识淡薄。花卉景观设计和花卉旅游产品的开发除了需要有特殊的土地政策、交通政策等,其打造、研发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百里杜鹃风景区可发展旅游的土地资源匮乏,道路交通仍需完善,阻碍了其进一步扩充开发和对外地游客的吸引。景区虽每年投入资金进行景点改造,相对游客的需求仍任重而道远;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现还没有专项的资金设立。无论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旅游企业还是旅行社,都应该加强重视程度。旅游局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把旅游产品路线的设计责任完全推给旅行社,其他旅游产品的设计责任推给市场,因此旅游产品路线的设计缺乏宏观指导;大部分企业家都只追求经济效益,坐等现成技术成果,限制了开发的力度。而一般旅行社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即使有大量资金,也不愿投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而是将大笔资金用到宣传促销上。旅游产品路线的设计缺少时间、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必然造成品质不高。更有甚者直接生搬硬套其他旅游社创新出来的旅游产品。这种行为造成市场中旅游产品品种少、无特色的局面,使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本应丰富的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品种并未出现,从而将使寻求新意的游客产生厌倦,不会再进行二次消费,最终丧失部分客源。

  3.2.5缺乏专业高素质人才

  旅游业可开拓的相关产业、职业多样,吃住行游购娱样样与其相关。每个行业都与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联系着,能提供的品质越高游客评价越高,这些都决定了旅游业的生命力,这些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才。而根据资料考察,景区人力资源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服务行业人员没有接受过培训,这势必会影响旅游业未来的发展。

  3.2.6花卉产业很薄弱

  花卉备受喜爱,其消费市场一直在不断拓展和提高。百里杜鹃花卉尚未形成规模生产,生产水平落后,技术基础薄弱,传统农业根深蒂固;园区内规划用地分散,花卉生产配套设施匮乏,且没有健全的花卉产业体系,需要投入比较多。

  花卉产业使花卉旅游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衍生,并且带动了花卉旅游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将百里杜鹃作为一个花卉生产基地进行开发,既可以增加花卉景观,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首先研发培育花卉新品种,向高档次、优品质发展,培育的花卉以盆栽、鲜切花、标本、香包、花茶等方式推向市场;其次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引进人才与技术,实现花卉生产环节自动化、机械化以及专业化,部分环节透明化,让游客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来。

  3.3机遇分析

  3.3.1旅游多样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21世纪,旅游者追求个性的释放、刺激冒险,特色旅游风(如黑色旅游)盛行。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除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随着观念的改变,需求也日益增长。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压迫都急切需要释放,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希望获得某种个性的肯定和寻求自我价值实现,多元化旅游给游客打开一个释放的缺口,如民族文化旅游、森林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游、体育旅游等。而对于生活开始富足、周末休闲时间富余的人,除了释放压力之外,还可以开展自行车旅游、摄影采风旅游、自驾车旅游等,和家人朋友体味快意人生。因此,开展百里杜鹃特色旅游,具有乐观的前景。

  3.3.2生态环保观念带来的机遇

  新英格兰人亨利?戴维?梭罗最早提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1849年在其出版的《瓦尔登湖》中表达了对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严厉不满和批判,以及对旧时田园式牧马放歌的生活方式的逝去感到痛心和不舍。生态环保简称ECO,是指转变思路和观念,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工业化水平提高,污染事件屡见不鲜,如1952年发生在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北美“五大湖污染事件”、欧洲“莱茵河污染事件”以及日本“水俣病”等。中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中,很多企业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获得暴利。近日柴静发布纪录片《穹顶之下》,其中对环境保护的呼吁引人深思,生态环保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政府部门对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视,为生态特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3.3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

  2000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发展西部地区,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之后,国家进一步出台了更多新的优惠政策推动西部大发展。贵州作为西部地区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部分,从中受益较大。在西部大开发浪潮中,西部各个省市都积极打造支柱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纷纷根据自身优势打造旅游品牌事业。据统计,“十二五”期?g,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收入方面,年平均增加20.02%,高于全国同期水平3%。在“十二五”期间,贵州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重要战略。“两大战略”突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再次将产业协调发展与齐头并进提上了新的高度。全省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大大超过往常。在去年的大规模旅游建设中,毕节的花卉苗木绝大部分是从外省购进的,然而,百里杜鹃完全可以依托自身资源条件和科研条件等开发自有的花卉产业。由此可知,百里杜鹃发展特色旅游迎来了大的机遇。

  3.4威胁分析

  3.4.1经济危机造成的威胁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生产过剩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危机,并且现在仍潜伏存在着。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面对经济低迷,但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危机,同时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就业困难、房地产行业萎靡等都影响着国人的消费心理,旅游作为纯消费活动必然受到影响。   3.4.2周边区域同类景观和旅游产品带来的竞争威胁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因此很多景点都主打民俗风情,它们之间形成了空间替代性。相同程度很高的旅游资源出现在同一地区,大部分游客必然选择知名度高、品牌性好的旅游地。同时贵州红色文化丰富,很多景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均很优良,加之如今同类型景点打造的气氛和产品大同小异,不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这必然会影响客源市场。因此如何打造自身特色旅游景点是一大重点。如果来贵州体验民俗风情,品味少数民族文化,许多游客更愿意选择黔东南;如果来贵州感受革命先辈的历史文化,许多游客觉得遵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选择来贵州避暑,凉都六盘水以及贵阳等地亦是不错的选择。因此,近邻效应的存在,使百里杜鹃旅游业遇到强力挑战,削弱了其对游客的吸引能力。

  3.5SWOT分析总结

  通过对百里杜鹃优劣势分析,结合发展存在的机遇与威胁,得出百里杜鹃花卉景观和花卉旅游产品规划的可行性战略(表1)。

  T(威胁)[]ST(多元型策略)[]WT(防御型策略)

  1.周边资源丰富,景点众多2.同类化旅游产品竞争激烈[]1.开展多元活动,丰富花卉旅游产品类型2.找准市场空缺,建立差异化产品体系等[]1.鼓励创新型开发避免景观和产品单一2.增加参与性项目等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本文在基于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百里杜鹃风景区花卉景观规划和花卉旅游产品开发进行思考。

  依托百里杜鹃资源优势,以花为媒,进行花卉景观的规划,建立花卉专类园,延长景区观赏季节,增加四季花卉景观,打破杜鹃花季节性劣势。融合民俗文化和花文化?群?进行花卉景观创造,提升旅游品质。

  开发百里杜鹃特色花卉产业,建立现代高效农业花卉产业示范园和花卉产业基地,进行现代高效农业展示

  和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或加工出花卉旅游产品供应市场,同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打造特色品牌。

  完善花卉产业和花卉旅游业的产业链,促进旅游和花卉产业的共同发展,获得综合效益最大化。

  4.2对策

  针对百里杜鹃风景区花卉景观规划和花卉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如下对策:①相关部门应重视花卉旅游产品的开发;②多角度开发花卉旅游产品类型;③加强对内外宣传,推动相关信息平台的建立,打造良好品牌形象;④加大融资,拓宽渠道,解除资金瓶颈;⑤对花卉旅游产品实施合理定价机制;⑥建立开放式社区参与,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⑦引进专业人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1365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