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试论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创新

试论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创新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摘 要] 如何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协调,是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生态旅游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乃是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的关键。

  [关键词] 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1992年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1]。近年从各国发展的情况来看,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普遍高于一国或地区gdp的增长速度,这种发展趋势更加突出了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旅游业发展在本质上还包含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功能,由于功能定位过于单一,使得全球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正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目前在国际上居于世界产业之首的旅游业正面临着十字路口的彷徨[2],在旅游业发展中是追求经济功能还是注重对资源与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被广泛的接受和实践。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反思,在许多国家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生态旅游概念的出现,并不是一剂能彻底解决旅游过程中环境破坏难题的灵丹妙药,正如世界生态旅游学会(ties)所指出的那样,“尽管生态旅游具有带来积极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潜力,但是如果实施不当,将和大众旅游一样具有破坏性。”在中国,生态旅游破坏生态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我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因此,如何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协调,是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生态旅游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无疑是走出这场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中的绿色技术创新问题并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足够重视,从已有文献来看,仅有一篇文献涉及到旅游业中的绿色技术创新问题,即李顺才“对我国西部旅游业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探讨”[3]。截至目前,尚无学者对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障碍因素及创新对策进行过探讨。
  
  二、生态旅游与绿色技术创新
  
  (一)生态旅游的界定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这个名词就已出现,但至今生态旅游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都有所争议。当然,在争论的过程中,有关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某些方面也基本达成了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旅游对象具有原生性,不应该受到损害;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和环境教育功能;生态旅游具有高层次、专业性强等特点;强调社区参与,当地居民能从生态旅游中受益。
  (二)绿色技术创新界定
  绿色技术是所有环境知识、能力和物质手段构成的系统的总和,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4],而绿色技术创新则属于技术创新的一种,一般把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就称为绿色技术创新[5]。
  (三)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从生态旅游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来看,生态旅游突出其对象不受损害,绿色技术创新强调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和出发点,因此环境保护是它们的本质要求。从实践来看,环境保护是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而绿色技术创新是使生态旅游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重要手段,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力求最大程度地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仍然不可避免地会给旅游区带来程度不同的环境压力,如何同时既满足游客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又使得生态旅游活动对环境压力保持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这是生态旅游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难题,绿色技术创新利用科技的力量能够在满足游客游览需求的同时降低生态旅游的环境冲击,因此在生态旅游业当中使用绿色技术并使之持续创新是解决该难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总之,根据生态旅游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从生态旅游的实践要求来看,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创新
  生态旅游的绿色技术创新是指贯穿生态旅游活动全过程的各种绿色技术的创新,按涉及的行业划分,可以分为住宿、餐饮、交通、游览、购物及娱乐等多个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包括住宿设施中的绿色技术、绿色餐饮技术、绿色交通技术及绿色游览技术等;按绿色技术的性质和特征划分,可以分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旅游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其中生态旅游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如同时发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光生电系统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生物燃料技术、小型水电系统技术等;生态旅游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旅游垃圾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技术是指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当中应用的各种高科技手段,如现代信息技术、3s技术等。
  
  三、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一)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市场是完成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不存在市场失灵的前提下市场经济能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正外部性,由于绿色技术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收益要高于创新企业的私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创新企业得不到绿色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部收益,因此在这个市场中,往往会出现创新不足的结果。
  
  如图1所示,横轴与纵轴分别表示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与价格轴,mrp表示生态旅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私人收益,而mrs表示生态旅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边际社会收益,由于存在正外部性,边际社会收益mrs会大于边际私人收益mrp,mc表示生态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选择的均衡数量为q1,这个数量小于整个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q2

  (二)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使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缺乏动力
  现有技术范式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是从企业内部经济性出发的,很少考虑生产的外部性问题,技术进步在减少生产的边际内部费用的同时,常常表现为生产边际外部费用的增加,因而传统范式下的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往往缺乏内在激励[6]。生态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了生产的边际外部成本,而这一部分成本并不需要企业来承担,也就是说生态旅游企业不存在内在的动力来开展降低边际外部成本的绿色技术创新。
  (三)生态旅游消费的不成熟使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压力
  一般来说,企业实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往往来自于市场的压力,随着整个社会环境意识的觉醒及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他们会要求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提供绿色产品,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这种绿色需求,从而也就会自觉地追求绿色技术的不断创新。可见,一个成熟的消费群体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压力。然而,中国的生态旅游消费还处于一个极其不成熟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大部分生态旅游需求者并不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拥有专业的游览技术。由于严格生态旅游者的缺乏及现有生态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过于宽容,这些生态旅游需求者就很难给生态旅游企业带来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市场压力。
 (四)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由于国内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滥化,国内生态旅游市场鱼龙混杂,许多生态旅游企业往往贴着生态旅游的标签,仍然经营着非生态化的大众旅游业务。由于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生态旅游企业比生态旅游者拥有更充分的生态旅游生产方面的信息,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市场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在这种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把真正的生态旅游企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生态旅游者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只能支付与期望效用相符的价格水平,在这种价格水平下,一些真正的生态旅游企业只好被迫退出这个行业,留下的都将是那些冒牌的生态旅游企业,在这个所谓的“柠檬市场”中将主要充斥着贴着生态旅游标签的大众旅游企业,这些大众旅游企业在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成为真正生态旅游企业的。
  
  四、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对策
  
  针对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如在生态旅游业中顺利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就需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生态旅游企业、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游客共同协作,各尽其力,解除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的各种障碍因素,从而在制度及技术上为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铺平道路。
  (一)培育生态旅游需求,用市场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生态旅游者需要生态旅游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生态旅游者具有很高的环境意识,他们追求原生态的旅游环境,在旅游过程中会尽量使用绿色游览技术,因此,他们也希望生态旅游景区及其他旅游企业也能自觉地使用绿色技术,从而共同维护这种原生的生态环境。但是,如果生态旅游企业偏离了他们的这种要求,这些游客就会选择“用脚投票”,从而抛弃这些不符合他们要求的旅游景区或企业。当生态旅游市场出现越来越多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时,生态旅游企业为了争夺游客,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就成为其必然选择。
  (二)推行生态旅游认证,调控生态旅游企业信息
  在市场机制下,用来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较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企业的“信誉”。所谓信誉,可以看成是消费者对企业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如果买卖双方的关系相对固定,且重复博弈时,信誉机制较容易建立。但是生态旅游经常是一次性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信誉机制的建立就较为困难,因此,在这里市场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生态旅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生态旅游企业信息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能够得到充分而正确的市场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生态旅游市场,政府对信息调控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在生态旅游市场推行生态旅游的认证工作。政府首先要制定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认证的标准体系,其次在对申请认证的生态旅游企业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颁发“生态旅游企业”标牌,允许其使用生态旅游企业的宣传口号,最后还要对这些通过认证的企业进行严格的事后监督和管理,一旦不符合认证要求就给予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其“生态旅游企业”称号。政府通过在生态旅游市场推行生态旅游认证,从而真正使生态旅游企业信息得以显示,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很容易分清真正的生态旅游企业与一般大众旅游企业,从而有利于生态旅游者做出合理的选择。生态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后,真正的生态旅游企业由于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会得到比一般企业更高的收益,这就会使一些非生态旅游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完成从非生态旅游企业向生态旅游企业的转变,现有的一些生态旅游企业也会积极持续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保持其固有的市场地位与形象。
  (三)政府积极介入,改变企业创新的收益与成本
  生态旅游绿色技术创新依托的主体是微观的生态旅游企业,生态旅游企业本身是一个理性的个体,它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如果不能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受益,要让这些微观主体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现实中是不可行的。要让生态旅游企业能自觉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应着眼于对其创新收益和创新成本的改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其创新成本并提高其创新收益。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及税收减免等方式来降低生态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本,也可以通过加强绿色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研究平台建设,加大基础知识扩散的范围与力度,发挥基础知识的“溢出效应”,降低生态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间接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生态旅游认证工作,对生态旅游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审核,引导生态旅游者到这些通过生态旅游认证的企业消费,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生态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收益。
  
  [参考文献]
  
  [1]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1992). travel & tourism: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y. in: the wttc report: 1992 complete edition. brussels.
  [2]mccool, s.f. and watson, a. e., comps. 1995. linking tourism, th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gen. tech. rep. int-gtr-323. ogden, ut:usda, forest service, inter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
  [3]李顺才,邵凤英.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30-32.
  [4]钟书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j].科技导报,2002,(5):55-57.
  [5]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6.
  [6]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环境导报,2000,(6):24-25.
  [7]张慧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182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