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基础上,指出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从市场需求和人才结构上都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这将制约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在旅游管理教育过程中应从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旅游管理教育资源方面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全面提高旅游管理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企业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育 发展 创新
  
  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到1983年,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缓慢;1984年至1988年,旅游管理教育发展速度有所加快;1989年至1992年,其发展速度减弱;从1993至今,旅游管理教育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旅游管理经过有效的分化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学科体系的基本雏形。旅游高等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起点,已有了高职、高专、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这样完整的教育层次系统,展示了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增长力量。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等职业四个层次的教育体系。至2004年底,全国旅游院校1313所,其中高校574所,中等职业学校739所;在校生57万人,其中高校2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院校教育整体规模扩张迅速,旅游院校层次结构总体趋于合理;从单体上看,单体规模发展缓慢,高层次教育实力不强、培养人才的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
  
  旅游管理教育的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目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人,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以上,市场需求 “缺口”较大,尤其是宾馆、旅行社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熟悉国际旅游业务,以及熟练掌握出入境旅游业务的骨干需求量较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未来10年,我国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100万人,而我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10万名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紧缺。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看,我国已有20多个省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建省”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及国际性酒店集团在我国的扩张,将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人才结构分析。目前我国旅游业现状是人才资源供不应求。据统计,我国旅游行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六类:旅游产业国际化,旅游管理本土化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集团运作,资本运营的职业经理人才;紧缺通晓管理、规划的领导人才,他们对于旅游业的理解和认识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旅游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良性运转,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旅游人才开发的质量;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育人才,优良的师资队伍将为旅游行业储备良好的后备力量;紧缺熟悉国内外旅游市场、熟悉客源市场、精通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划的专业人才;紧缺具有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意识强的协作型和应用型服务人才。
  
  旅游管理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德国《财经周刊》的调查显示,50%以上的跨国公司因我国缺少合格的人力资源,而把目光转向其他国家。一直以来,我国重文凭轻技术的现实造成学生所受的教育只注重理论、缺少有针对性的实用教育和团队工作的技巧训练。教育体制的落后导致毕业生缺乏实际能力,无法适应企业需要。英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曾指出,我国的问题不在于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数量,而在于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我国教育仍被死记硬背的传统束缚,鼓励对老师的无条件听从而非创新,英语差和实用技能低是突出问题。
  我国旅游管理教育发展较晚,与西方旅游管理教育相比存在许多不足。回顾旅游管理教育在西方的发展,欧洲重教学与培训、美国强调研究指导实践、德国是双元制教学模式、加拿大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be教学模式、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模式以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职业技能模块)为主,西方各种先进的办学理念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为此,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应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具有我国特色的旅游管理教育创新体系。
  旅游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旅游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也逐步成为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长足发展的瓶颈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依靠人才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为此,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应从人才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旅游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创新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旅游管理教育质量。
  
  旅游管理教育创新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创新
  旅游管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针对不同教育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主动与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基本情况,分析旅游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培养出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适应能力强、有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
  在人才培养与开发过程中,应注意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举。建立起多层次的培训体系,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以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旅游管理教育要拓宽培训渠道,广泛与社会各界接触,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要重视高层次教育,注重管理和实证研究,积极用理论指导实践。注意提高高层次教育的质量,提高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以指导我国的旅游实践,为旅游业及其相关部门输送所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教育要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教育还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把专业思想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列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工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择业观念和服务意识。

  (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鼓励教师完成学历进修;输送部分优秀年轻教师到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专家学者集中的国内外院校进行继续深造和进修,以保持办学活力。加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旅游院校还可以在不变更其所属人事关系、户籍等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吸引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授本专业的前沿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及技能培养,充实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熟练准确传授课程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这是旅游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鼓励或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到优秀旅游企事业单位实职、兼职锻炼,系统地获取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信息。鼓励教师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为政府、行业及企业提供可靠、可行的运营方案。
 (三)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创新
  旅游院校要倡导创新的旅游管理教育体系思想,即“以教学为核心基础,以实践为纽带,以科研探索为发展方向”的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不断推出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在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上,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为宗旨,加强实训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实践和科研一体化是旅游管理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客观性、适应性较强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应以教育与市场接轨、学校与企业联姻。教育供给必须满足产业要求,只有与产业实践相关联,旅游管理教育才有根基。在课程设计上突出旅游专业综合性特征,实行宽泛式教育,加大选修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计划的设定上不要拘于形式,要敢于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联合培养定单式人才。
  从教学条件上看,必须实现教学主体的双元化,即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有效合作,并拥有完备的实训手段。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聘任一些在旅游部门、旅游相关行业担任过职务的管理者授课,把行业的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摆脱传统语言培训的束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层级体系,把外语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培养一支有较高专业水平、各语种配套的导游人员队伍及一大批有较高素质、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高等专业人才充实到众多旅游行业中来。要加强学生外语能力、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紧急事件处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驾驭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要均衡发展。
  (四)旅游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创新
  完善教学和培训体系,要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主体,学历教育与学位教育为方向,在职教育与岗位培训为主要手段,办好职业学校和职工培训中心,各行业内部都应建立自己的培训部,全方位地大力发展旅游教育。旅游人才的短缺,也为旅游院校的兴建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校园与景区高度融合,教学与实践双向互动,集学习、科研、培训、观光、休闲、娱乐、美食、健身、疗养、体育竞赛为一体,涵盖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各个层次教育及各类培训。
  整合教学资源还包括要积极引进行业中一些有特色的培训课程和高水平的培训教师,以增强教学的专业化程度,促进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旅游管理教育,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与国际上先进的旅游管理教育机构和旅游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教师进修和互派留学工作,运用国外旅游管理教育优势,共同促进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旅游管理教育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观,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要求,开展国际范围的合作,走国际联合办学的道路。加强与世界各国旅游校院合作,为旅游业提供全球化、国际性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是各旅游学院发展的方向。
  整合教育资源还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经验可以看出,要想在短期内快速发展旅游业及旅游管理教育,仅仅依靠教育机构或企业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政府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仍然是必要的。
  我国正从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工业向以研究为基础的工业转变和服务业转变。我国旅游管理教育急需进行改革,大胆创新,按市场需求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岩,顾文静.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4(5)
  2.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管理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4(增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182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